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林突然想起了师傅交给她的另一个“光荣任务”。既然黑灯瞎火的,没什么地方去逛了。那就带吴永去吃东西吧!女孩们对吃东西可是情有独钟的。
  “有什么好吃的吗?”吴永成随口问道。他还真饿了。
  还没吃几口。只是和师兄、师姐们喝了一杯酒,就被师傅给支出来了。近一天。没怎么好好吃一顿饭,这么大的小伙子。你说能不饿吗?
  “好吃的多着呢,那家饭馆我常去,里面的好些菜都能背下来。”说到吃,刚才还闷闷不乐地于林马上来了精神,伸出纤细的小指头,给吴永成如数家珍似地介绍:“我们这特色的小吃有小笼灌汤包、马豫兴桶子鸡、三鲜莲花酥、芝麻翅中翅,还有第一楼地包子、五香兔肉、鲤鱼面、菊花火锅、双麻火烧、红薯泥、花生糕、大烩面……。”
  “停、停、停”,吴永成急忙止住了她啰哩啰嗦的介绍。本来已经饿得过了头。胃里没什么反应了,经她这么一勾引。馋虫马上就要从肚子里爬出来了,口水能流几丈长。
  “你快点带我去你说的那家饭馆,咱们先随便吃点,我饿得都挺不住了。”
  “不会吧,这么没出息,怎么说,你也应该比小孩们要强一点啊!怎么能一说到吃,就挺不住了呢?”于林调侃着吴永成。
  “于林,师傅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家乡,跑到我们J省那边呢?”吃完饭,从饭馆出来,吴永成问于林。
  西方有句谚语:女人的好奇心能害死猫。
  虽说吴永成不是女人,前后也经历了不少事情。可师傅的神秘身世,总让他感到那么好奇,他也知道师傅之所以不告诉他,说不定是为了他好,怕影响到他。但就是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偏想问一问。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于林侧着脑袋想了想,“师傅走的时候,我只有五、六岁,什么也不懂。只记得他的家里,可能出了什么事情,后来师傅就不见了。”
  这不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嘛!
  吴永成不死心,继续问:“那你平时就没问过师兄和师姐他们吗?他们应该知道。”
  “小地时候,也就是在师傅刚走的几年里,我问过他们。可谁也不肯他们说,还说我是小屁孩,别问大人地事,再瞎问就怎么、怎么着。后来,我也就没再问他们。反正问了他们也不会告诉我。”于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她毕竟跟师傅的时间不长,再说那时年龄小,也的确不懂什么。既然师兄、师姐们不让问,那就不问好了。到了后来,就是几个师兄、师姐教她功夫。她也早把他们当成新的师傅了。要不是今天师傅突然出现,再过十几年,说不定师傅在她的记忆里,印象就更淡薄了。
  回到了他们师傅住的房间,此时已是九点多了,房间里的人还都在那。

()免费TXT小说下载
  见他们两个进来,师傅就对一个年纪大点的徒弟说:“天不早了,你们明天有的还要上班,就都回去吧!你把于林顺路送回去。说不定再过两年,我也就回来了。叶落归根,人老还乡嘛!永成,今晚我俩就在这里挤一宿,也不用出去再找旅馆了。明天我们就回去。”
  第二卷 发展 第十九章-第二十章 村里兴起吃喝风
  吴永成和他的师傅孙刚、师兄李雷,第二天一大早就乘车离开了HN省,踏上了回乡的路程。第三天早晨就赶到了J省的省会——L市。
  火车上,孙刚就把鱼湾大队的社员们遇到的情况,详细地向李雷说了一遍。李雷又问了腌制卤蛋用的容器大小,便断定不是在研制的用料和其他方面出了问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腌制时放的鸡蛋太多,而容器太小,没有使所有的鸡蛋,充分泡在料内而引起的。这是个小问题。回去只要重换个大一点的容器,把原来的鸡蛋上下翻个个儿就行了。
  孙师傅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只腌了七、八个鸡蛋的时候,还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样品也是只做了少量的几个,那也很正常。到大批量开始做,就出了事!原来还是腌鸡蛋的家伙太小了。”
  怪味的根子找到了,吴永成他们几个心里特别高兴。车上谈话的兴趣也大增,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各种有趣的事说了一路。一天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下了火车才早晨六点多。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在省城先逛一上午,中午再乘车直达鱼湾大队。
  孙刚师傅和李雷,都是第一次来到J省的省城。吴永成便临时充作向导,带他们在L市城区游览。
  一九八一年的L市。城市建设比去年已经有了不少变化,新添了几座二十几层地高楼。立刻就有些大城市的味道了。
  因为临近正月十五,省城的大街上多了几个彩楼,光秃秃的树枝丫子上,挂起了几串串彩灯;大街两旁的商店里,不时传出绵软的流行歌曲,给省城增添了许多节日的喜庆气氛。
  当他们一行三人逛到省城有名的五一广场时,已经到了八点钟了。这个六、七十年代很有名气地阅兵大广场。原来的阅兵主席台已经被拆除,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而被代之以一座标志性的雕塑——一对昂首挺胸、奋发向上的男女青年。
  吴永成看着这座雕塑,突发感想: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也在随着时代地变化而改变。记得他前世一九八四年来这上学的时候,这个雕塑已换成了一对半裸的男女。至于其中蕴涵的什么意义,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因为当时的那个雕塑。市民们反响很大。省报也因此展开了一个月的辩论,最后以第二年拆除了那个雕塑而告一段落。
  八点半的时候,坐落在五一广场的全省有名的大商场——五一大楼开门了。等候在商场外的不少顾客纷纷拥了进去。
  吴永成对师傅和师兄说:“这个商场在我们省也是很有名地。既然咱们到了这里,就进去看一看吧。如果有什么好东西,咱也买一点。”
  他们两个点点头,表示同意。反正是闲逛,逛哪不是逛?!
  他们随着人流走进了五一大楼。大楼内的人并不显得哪么拥挤。
  三个人进去后,先逛到五金交电柜台。就见一个三十多岁、农民打扮地一个人,指着一台12英寸春笋牌黑白电视机,对售货员|志。那台电视机怎么卖?”
  那个女售货员正忙着收拾货架,不知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着,没搭茬。
  这个农民连续又问了两次。那个售货员才不耐烦地回头说了一句:“你先去看看别的东西吧。这电视机贵着呢。你买不起!”
  那个农民气得涨红了脸。想说什么。想了想,又强忍住了。
  那个售货员还不罢休,接着说:“你还别不服气,电视机是好东西,谁也想要,可连我们都买不起,你们农民能买得起?”
  吴永成实在看不下去了,指着那个售货员说:“你这是什么态度?连价钱都没告他。你怎么知道他买不起?再说了,有问必答。不也是你们地职责吗?!”
  那个售货员轻蔑地看了吴永成一眼:“吆哈,出他怎么着!就算告了他,他也买不起!这东西贵着呢!除非他一年不吃不喝,挣的那几个工分才能买得起这么一台!真的不是吓唬他,这电视机要三百多块钱呢!”
  那个农民气得从兜里掏出一把十元的人民币,甩在了柜台上:“好!不就是三百多块钱嘛,我买了。你给我开发票!这台电视机我买定了!!没见过你这么小瞧人的!农民怎么了?农民就该连一台电视机,也买不起吗?就连问问都不行?有你这样的服务态度吗?!”
  那个售货员吃了一惊:“那是三百五十块钱哪!不是三十五块!你可别为了和我呕一口气,就什么也不管了!虽说你们农民这两年可以,但也不是这么糟蹋钱吧!”
  “你别管那么多!快点钱、开发票吧!这台电视机我就买了!”那个农民口气一点也不软。
  吴永成和他的师傅、师兄,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
  那个售货员的窘态,他们看在眼里,痛快在心上!活该!再让你狗眼看人低,瞧不起农民!
  那个售货员只好拿起扔在柜台上地钱,点了起来。随即脸上又露出嘲弄的表情:“你地钱不够!老乡,你带足钱,以后再来充阔,好不好?”
  “钱不够?”那个农民脸上显出迷惘的表情,“我记得带了四百块钱呀,来的路上只花了一块五的路费。我再找找!”说着,又在身上的口袋里翻腾起来。最后,也只找出了一张五块的和几张一块的。


  “还差多少?”那个农民问售货员。
  “这是三百四,你说还差多少?总不会你连钱也数不清吧?”那个售货员开始讽刺那个农民。
  那个农民涨红着脸回忆了一下:“不好意思,到了L市,一个同乡缺点钱。给他放了五十。我就忘了这茬。同志,对不起啊!”
  “就你,还给别人放了五十?蒙谁呢!快走吧!以后记住,出来摆阔气,要带足钱!”女售货员还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永成,你去帮他一把!”孙刚师傅实在看不过眼去了,对吴永成说。
  差不多就行了。人家也给道了歉,再说,这不是你一个售货员应该做的事情吗?
  吴永成也看得早就忍不住了。师傅一开口,他上前一步,对那个农“大哥你慢点走!你真想买这台电视机?我
  你!”
  他转身对那个女售货员说:“麻烦你给开两张发票,我也要一台”出来的时候,他身上带了五百块钱。路上也没花多少。还剩四百多呢。
  自从村里通了电,吴永成早就想给家里买一台电视机,一直也不得空。
  “这可不行!小兄弟,你我素不相识,我哪能要你的钱呢!我下次来再买吧!”那个农民按住吴永成掏钱的手,怎么也不肯让他这么干。
  “不是给你,是借你!”吴永成边给他圆面子,边拨开他的手说:“别说什么素不相识!咱们都是农民,不能让人小瞧了!”
  一席话说得那个农民放开手,点了点头。
  “说得好,做的也漂亮!”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周围已站了不少人瞧热闹。其中一个年龄在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大声叫好。
  “老头,你瞎起什么哄!该干么你干么去!捣什么乱!老不正经的!”那个女售货员面子上挂不住了,恼羞成怒,涨红着脸斥骂。
  “你这个同志什么态度呀?你们经理呢?给我叫去!”老人旁边站的一位中年妇女,马上指责售货员。
  吴永成一看,呀!这不是郭勇的母亲渠月连、渠阿姨嘛!她怎么在这?他也没多想,连忙上前,恭恭敬敬打了个招呼:“渠阿姨,你好。我是郭勇地同学。吴永成。您还认识我吗?”
  渠月连细细看了他一眼:“是小吴呀,认识、认识。你怎么不到家里来玩了?”
  “怎么,小渠你们认识?”那位老人问渠月连。
  “罗省长,他是我家儿子郭勇大学的同学。叫吴永成。”渠月连恭敬地给老人回答。
  罗省长?不会吧?难道他就是那位在战争年间出生入死、号称罗疯子的J省省长?吴永成的头有些大了。感到一阵阵眩晕。
  虽然他也见过不少高级领导,像冯霞的父亲,职位也不次于这位眼前的省长。可那毕竟是同学的父亲。和这感觉就不一样!
  前世他当县委秘书的时候,虽然也参加过一些接待工作,最高地也只是一位副省长。那也是首长没来之前。他们跑前跑后准备着;首长们来了之后,警车开道,前护后拥的。保卫人员有一堆,新闻记者围一圈。
  他们这种小秘书,别说想跟首长近距离接触了。三百米以内,你也进不去。就连他们县的县委副书记、政府副县长们。也只能远远的陪着人家傻笑。级别不够呀!
  当然,那时侯也一直喊着:领导们下来视察,要轻车简行,不准搞层层陪同!闲杂人员,你该干么就干么去!
  可下面的那级领导,敢这么干呀?即使人家不认识你,可还有其他的领导、比如说他地直接领导,就会挑理:“这么大的领导下来,你也不欢迎,我们到了你那儿。你还能放在眼里吗?”
  况且,对常年在基层的他们而言。这也是接近领导的最好机会。人家没有机会,还创造机会。更何况这种送上门的好事呢面。不一定就能博得领导的好感。但这也是个机遇,不抓住就是傻子了!
  所以你上面三令五申,下面依旧如此!
  作为省一级以上的领导,你总不能因为这些小事,见面就对基层的同志大发雷霆吧?!人家也是对你领导的尊敬嘛,不能不识人抬举嘛!
  于是有的基层领导,听从上面“不准迎送”地指示,反倒成了另类!被打入了下次“提拔”的黑名单。

()好看的txt电子书
  “小同志。你是咱们省哪地人哪?”就在吴永成同学头大如鼓、心里忐忑不安时,罗省长开口问他话了。
  “我是、我是、我是鱼湾大队的。”吴永成结结巴巴回答了这么几句。
  “鱼湾大队?鱼湾大队是哪个地区哪个县地?”对吴永成的回答。罗省长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转头问渠月连。
  这个鱼湾大队,别说省长不知道。就是渠月连,也不知道在哪个方位。她也奇怪,这个小吴平时挺精干的。怎么今天能这么回答省长的话呢?
  吴永成回答完省长的问话,才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太荒唐。连忙定了定神,咽了口唾沫,马上抢在渠月连回答之前补充:“对不起,我太紧张了。我家是梁州地区永明县玉平公社鱼湾大队的。”
  “哈哈哈,紧张什么?就为了我这个糟老头子?刚才你的举动,颇有些古代大侠行侠仗义地风范嘛!怎么见了我,反倒紧张呢!来,小伙子,咱们聊聊!”
  正在这时,大楼的经理听说罗省长来了,还遇见了他地售货员和顾客耍态度。急忙赶来。
  “罗省长,我们不知道您要来。我们的工作没做好。”经理也不认识那位是罗省长,老远就一个劲地做自我批评。也难怪!那时的电视还不普及。罗省长又是军人出身,见不得老在电视上露面。总认为那样高高在上、脱离了地气,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拉大了。他时不时的爱搞个微服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