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驸马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驸马爷爷发了话,众人只能放开牡丹,任凭这牡丹拉开架势唱曲儿。
其实酒楼里的优人,尤其是阳谷这种小地方的酒楼,不可能与汴梁的红妓相比。这些优人并不怎的专业,能弹奏乐器的便是凤毛麟角。
牡丹刚做这一行没有几天,自然不能熟练的使用乐器,手里持了两片铜板板,交击之下便唱了开来:
百花头上占魁开,仙质真从瑶境来。铁骨肯容蜂蝶伴,遐心偏向雪霜开。片寒谁不多君侠,调鼎还须仗尔才……那万员外和李县令听了暗暗皱眉,心说今日阳谷的颜面叫这泼货牡丹丢的尽了,恨不得一脚把这丑女子踹将出去李二却感觉耳目一新,这牡丹的那是别有不同,她的嗓音沙哑赛过田震,又以臧天朔的架势把歌词歌意宣泄出来,便和李二当日在此横抱琵琶高唱的情景一般无二。
牡丹根本就把握不住韵律和节奏,唱到后来铜板板早已打的纷乱,犹自呼喊:“相对莫忘今日意,纵拚痛饮酒千杯……”
若是一绝色佳人唱来,或许便真的“莫忘今日意”了,如牡丹这般夜叉也似的人物别人恨不得赶紧的忘记了她。
好容易一曲歌罢,李二击掌叫好:“大赞,好歌,看赏……”
虽然县大老爷实在听不出这曲子好在什么地方,不过驸马爷爷都说好了,那自然是不会错的,也跟着喝了几声彩,摸出块角银赏于牡丹。
寻常的赏钱也不过了几文铜钱,这牡丹头一遭上场便有了几钱银子的,真的算是开张大吉了。
其实李二早就看出牡丹是贫苦之人,优人虽不似歌妓那般是贱籍,终究不是体面的行当。而牡丹模样丑陋,年纪也大了许多,尤其是那身行头,明显是从别人处借来的衣衫。以牡丹的资本在这一行里绝对是吃不上饱饭的。
出于怜悯,李二才听她唱曲,并好生的打赏。
牡丹紧紧的捏了那角银,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
掌柜的没好气的说道:“赏钱也拿了,还不快些下去,想和驸马爷爷吃酒不成?”
若是依了牡丹的脾气,没准就真的说出“吃酒便吃酒”的话来,不过她也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非比寻常,攥着银子欢天喜地的下去。
酒过了三寻,菜割了五道,李二三人还在互相客套,石磨用地的事情提也不曾提起。
越是正式办事的时候,越不说正事,偏偏先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些没有营养的话儿,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到了,这才切入话题。
李二面临的就是切入话题之前的那段尴尬时光!
李知县和万员外没口子的互相称赞,互相吹捧,时而大赞李二,现场气氛亲切热烈。
李二也是没话找话:“听闻万员外做的是刊印的生意,此乃善行,将圣人教化广布四方,既大赚银钱又广积功德,万员外真是好福气呐……”
万员外急忙谦逊:“驸马爷爷缪赞了,刊印一行也是辛苦,雕版印刷不易,赚的也是几个血汗钱而已。”
活字印刷术!
李二听到雕版印刷立即想起了活字印刷术,这可是四大发明之一,极大的促进了文化了交流,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发明,要是说了出来……
李二忽然打住自己的意淫,那活字印刷术本就是北宋毕昇的专利,不知道这个时候毕昇有没有搞出来?
要是毕昇还没有搞出来,说不得只好剽窃一回他的技术了。
李二试探着问道:“雕版自然是费劲费时,我是知道一种法子刊印能省去不少的力气,而且方便快捷。”
“驸马爷爷博学广知那是天下闻名的,有甚方便快捷的刊印之法?”
李二说道:“可将每个文字分别雕刻成印,用时按照文章排成版面……”
李县令听闻,好奇的问道:“驸马爷爷说的可是活字印刷之法?”
李二大汗,原来这个时候是真的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的,想利用现代人的优势在古人面前露脸的想法又泡汤了!
''第八十八章…血泪活字←
拉票啦,拉收藏了哦!本章确实写的太离谱了,已经做了修改,道歉先。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确实是有划时代的意义,却并不是真的如历史教科书说的那般完美,后来又经历代改进之后才日益完善。
不过李二就知道个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具体如何改进是半点也不清楚,只好放弃剽窃毕昇技术的想法。
“不错,我说的正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怎么说这活字印刷术也比雕版印刷好许多。”
听了李二的言语,二人齐齐的色变,紧张的东张西望,确认不曾为别人听去之后,方才说道:“驸马爷爷莫说了,以免招惹祸事。”
李二不明所以,只听说过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的,还真的不知道能招惹来什么祸事:“活字印刷术怎的了?”
“嘘!”李县令作个噤声的手势:“我的爷爷,莫再提那毕昇了,犯了朝廷的忌讳。”
莫非朝廷里严禁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若真是如此,这大宋朝廷看算是混账透顶了。
在李二的一再追问之下,县大老爷才支支吾吾的说出了个中缘由。
原来早在几十年前,毕昇就发明出了活字印刷术,由于在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初期,需要雕刻太多的文字,所以开始的时候活字印刷术并没有能够广泛的传播。
毕昇无儿无女,临终前将活字印刷术传于了自己的侄子,从此一代天才发明家魂归天国。
侄子亦是非常的聪明,逐渐的修正了活字印刷术的部分缺陷,使得这项技术得以广泛流传。奈何当时并没有知识产权,也就没有申请专利这一说,当别家刊印坊也使用活字印刷术的时候,毕家的优势不再明显。
侄子天资聪慧,无奈却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走上了邪路:他利用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和自己琢磨出的原始冲压技术结合,开始铸造假的铜钱。
私造铜钱本身就是犯法,何况利用冲压技术制成的那种成色严重不足的铜钱。
不过三年两载的时光,毕家就聚集起了大量才财富,成为当时崛起最快的家族,而当地亦是劣质铜钱泛滥,成为假钱的重灾区。
此事很快为朝廷侦知,以雷霆手段处置,将毕家抄没家产,株连九族。一番血腥之后,毕家烟消云散,只有少数族人改名换姓的逃了出去。
从此以后,朝廷彻底的将活字印刷术和犯罪划上了等号,再也没有人敢使用传播。
李二只是知道活字印刷术是毕昇发明,曾经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根本想不到在这发明的后面还有如此多的事端。一个家族因为活字印刷术迅速的崛起,又因为活字印刷术灰飞烟灭,真个便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以上为史实,俺以后要用上这个情节来发展剧情的,特此说明,免得又受书友指摘。)
“那毕昇也算是市井间的奇才了,”李二叹息一声:“奈何毕家的子孙却是如此的不宵……”
万员外面色一红:“驸马爷爷说的是,咱莫说毕家的事情了吧……”
李县令看话头出现了空当,急忙接口:“今日便是要说万家那块地皮的,万员外以几十贯钱购的那地皮,下官愿出百贯的高价购买,用以安置石磨之用,总不能亏了员外就是……”
“父母大人不知,我万家枝叶凋零,又是迁来阳谷的客户人家,自然希望能够在阳谷扎下根基开枝散叶。前些年曾有铁嘴神算的半仙说那地皮甚好,用来埋骨可兴旺后世子孙,事关我万家气数,恕小民不敢轻允。”
看这年轻的万员外又拿出这套说辞,李县令亦了是没了法子,看李二一眼不再言语。
李二看来,李县令是出了高价的,安置石磨又算是“公益事业”,姓万的自然应该把那地皮出手,不过人家深信那地方可以使子孙兴旺,就是不卖,旁人也是没有办法。
李二不得不摆出权威的模样,试图说服万员外:“石磨一事也算是于众人有益,石磨建成之日阳谷百姓自是忘不了你们万家的好处,我便权且替阳谷乡梓恳求员外玉成此事……”
万员外急忙起身施礼:“驸马爷爷折煞小人了,小人知道驸马爷爷说的便是大义大理,小人亦是本当遵从,只是干系到万家后世子孙,小人恐怕是难承爷爷的美意。”
说到这个份儿上,谈判基本是陷入僵局,李二也是无奈,总不能便真的以权势强征人家的地皮。
三人都是活动心思,场面有些尴尬。
过了好半晌,那万员外忽然转了话风:“若驸马爷爷一力的玉成,也不是没的商量。只是小人的要个条件的……”
看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县大老爷满脸的喜欢,急接话头:“甚条件?本县定一力的成全。”
万员外道:“小人斗胆,请驸马爷爷将那丹书铁券取出于小人一观……”
“放肆,”县大老爷立即毫不犹豫的拍了桌子:“丹书铁券乃是圣物,如何能随便观看?”
丹书铁券真真的便是极其贵重的物件,又具有违抗法律是功能,自然不可以轻易使用,更莫说是借出了。虽说李二有“常司永不加责”的权利,终究把丹书铁券借出也不是什么好事,要是叫那些御史言官知道,少不得又是一场麻烦。
李二虽然不把丹书铁券看的这般重要,却也需小心的思量此事。
万员外看这条件对方无法答应,说道:“既是如此,还请大人另择地点安置石磨……”
“且慢,”李二笑道:“丹书铁券虽是金贵之物,终究不如石磨能给乡梓带来实惠。万员外亦是阳谷的大户,明日便请到寒舍观看圣物。”
“如此大好,为表小人诚意,那地皮愿赠予阳谷县,权且算是小人的一点心意。”
还是县大老爷心思缜密,悄声道:“既是驸马爷爷愿意与你观看,需本官作陪同观。‘
“好,就如此办理。”
李二与万员外齐齐的同意。
''第八十九章…绝好的肉铺生意←
那万员外真是个信人,说次日看便是次日看,与县大老爷一起膜拜之后便仔细观赏一番。
阳谷县令心思真是不少,为了防止丹书铁券有甚么闪失,特意的派三班衙役到将李家团团的围住,来保护圣物。
李二终于放心。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李二得到了几个不错的消息。
首先是京东两路的茶叶专卖政策解除,允许民间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买卖茶叶,想来是王安石在四川推行的驰罢榷茶法取得了成功,要在全国推而广之。再就是朝廷颁布诏令,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且有很大的政策扶持。
虽然王安石还没有登上相位,新法还是再一次的露出了苗头。
母亲却是丝毫不关心新法旧法这些朝廷上的事情,只在为自家的生意发愁。
自李记肉铺重新开业以来,生意惨淡,几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反观对面的“飞刀刘”却是门庭若市,生意好的不得了。老刘头越发的把肉刀舞的欢实,“五花肉”西施更是涂脂抹粉的帮着照看生意。
“刘家每日能卖一口肥猪也不止,咱家几日也卖不出一口猪的。”母亲很是窝火:“眼下忒热的时节,肉是不能久存的,明日里便贱价卖了吧。”
猪肉都挂在井里,以清凉的地气滋养着,好保证短时间不会变质。饶是如此,也不可放置的过于长久,再不处理掉,就真的要变成臭肉了。
正说着,便有一人登门。
母亲见有顾客上门,急忙忙的招呼:“尊客可是要买肉?小店的肉是正肥的肥猪,从不屠宰母猪病猪,价钱也是公道,童叟无欺……”
看这客人脸生,母亲越发的殷勤。古人经商是很注重这些生客的,如果生客满意了就有可能转变成经常照顾生意的熟客。
“看尊客眼生的很,不是阳谷城里的人吧?”
“小人梁山县人氏,听闻老夫人这里的猪肉是京西路最好,特来购买的。”
一句话说的母亲喜滋滋的,便如三伏天气嚼冰一样的爽意:原来自家的肉铺已经是声名远播了,就是外县人也特来购买。
“尊客原是远道来的,不知要割几斤肉?俺定选最好的刀口肉……”
那人问道:“老夫人这里还有多少未曾卖完的,小人一发的全都要了。”
“连上猪头下水也不曾少了百三之数,尊客可曾要的完?”
“要的完,要的完。”那人没口子的应承:“我此来是备了车的,便是再多些也要的完。”
母亲大喜,慌忙与李二把挂在水井里的猪肉都取了出来。
“想来尊客家里是要置办喜宴的……”母亲一面会钞一面说话。。
那人付钱交割完毕,架起车便走了。
母亲喜上眉梢:“我便说了的,咱家的铺子是大大有名,便是梁山县的客人也来买肉,岂不比那刘家要强上许多。”
……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母亲的生意好的出奇,每日里清晨开门,便早早的有人在等候着买肉。这本也算不得什么,可奇就奇在这些人都是一口气把所有的猪肉买走,连下水猪蹄也不剩下。母亲乐观的以为是自家的肉铺名声在外,李二却不这么看。
李二曾经详细的问过那些买肉的主顾,这些人或是来自寿章县,或是来自东阿县,甚至两百多里以外的平阴县人也来阳谷买肉。
难道母亲卖的猪肉真的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叫人远隔百里的来买,而且一买就是全部买光,连个肉渣子也不剩。
渐渐的母亲也感觉到了蹊跷,这一日刚一开门果然还是有人在等候着买肉,还是如往日那般的开口就要把肉全部买下,一问之下,竟然是郓州来的。
想那郓州是州府所在之地,要远比阳谷繁华,不可能连猪肉也买不到吧?
于是李二一再追问为何要这么大老远的跑到阳谷来买猪肉,奈何那人只是说甚么“阳谷李记,天下第一肉铺”的托词,李二虽知他说的不是真话也是无奈,只得由他把肉全都买了去。
“我的儿,管他是甚人哩,买肉给钱,是天公地道,咱家本就做的是杀猪卖肉的营生,还管人家买几斤肉不成?莫说是郓州府的人,便是大食的生番来了,咱也照样卖于他。”母亲总是把事情想的如同她的人一般的朴实,李二却感觉这里头不那么地道。
春娘也是差异:“这些人跑几百里地来咱家买肉,这可真真的透着蹊跷,需得好生的查一查才是。”
正说着,李县令打头,带这县里的主簿、县丞、还有本县一些乡绅等头面人物到来,进门先是贺喜一番:“恭喜驸马爷爷,贺喜驸马爷爷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