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史稿-第7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规常州,轰破南门,合诸军掘壕筑墙以败之。叙功,赏黄马褂、花翎,赐提督品级章服。
初,戈登与学启为昆弟交,每战必偕。及诛降酋,颇不直其所为,捧云官首而哭,誓不与见。嗣闻学启卒,悲不自胜,乞其战时大旗二,携归国为遗念。戈登归后,埃及乱,督师讨之,遇害。朝廷遣使往吊焉。戈登尝言:“中国人民耐劳易使,果能教练,可转弱为强。”又曰:“中国海军利於守,船砲之制,大不如小。”当时称其将略云。
日意格,法国人。尝为其国参将,驻防上海。同治元年,改调税务司。徙宁波,复郡城,与有功。官军攻慈谿,遣法兵驰往策应。会馀姚四门镇陷,遂与前护提督陈世章勒兵往讨,逾月,直捣上虞。贼缘道筑卡树栅,悉夺毁之,薄城,并力轰击,贼殊死战,贾勇直前,被创,众军继进,斩级千,贼始渡曹娥江去。进攻奉化,与诸军克之。攻安吉思溪、双福桥,驾小轮舶赴荻港,毁袁家汇贼垒,浙江平。左宗棠令与德克碑讨测西邦制造,仿造小轮舶试行。五年,宗棠创福州船政局,充正监督,度地募工,殚心所事;复筹设绘事院、小铁厂。七年,加提督衔,赏花翎。十三年,以船政教导劳赏银币。光绪年,卒。
德克碑,法参将。初,助攻奉化有功。旋奉其公使檄,将受代归,谒左宗棠,宗棠抚谕之。德克碑感服,愿易服色受节度。令驻守萧山。蒋益澧攻杭城,檄助战,游击何文秀攻鸡笼山,德克碑从宝塔岭登岸,攻倚城贼垒。会天大雾,贼扌冓嘉兴援贼自万松岭偪都司张志公营,势张甚。德克碑率众助击,败之。益澧督水陆军并进,连破九垒,令总兵高连升据其五,德克碑据其二,屯馒头山。轰溃城数丈,毁凤山门,官军为承,城遂复。贼溃,奔湖州。攻安吉思溪,德克碑率所部助之,轰击双福桥,不克,驾小舟泊河汊,火八角亭,支木桥以济。贼阻兵中流不得进,德克碑贾勇偪岸,所部遇伏卻走,改趋荻港,越壕入,克三垒。事宁,撤兵还上海。五年,充船政局副监督。七年,马尾设船厂,督役兴工,赏花翎。九年,宗棠平回乱,檄调甘肃,隶麾下。十三年,录经始船政劳,膺奖赏。后卒。
赫德,字鹭宾,英国倍尔发司人。咸丰四年,来中国,充宁波领事署繙译官,调广州。又充香港督署书记官。九年,改任粤海关副税务司。十一年,总税务司李泰国奉令购战舰,以赫德权代之,赴长江新开各口岸置新关。同治二年,李泰国去职,赫德实授,徙驻上海。三年,置台湾南北新关。还驻京,加按察使衔。八年,晋布政使衔,赴缘海各地度置镫楼塔表。光绪二年,佐定砲台条约。十年,赴金陵与法使议越南案。会巡船置镫楼台湾洋,为法虏,乃遣驻英税务司金登幹赴巴黎申理,乘机与议停战草约,还。未几,其国授为清、韩驻使,不就。逾年,赏花翎、双龙二等第一宝星。
十二年,赴香港、澳门,条议洋药税釐并徵,并置关九龙、拱北。十三年,葡使来华,与订澳门草约。十五年,藏兵寇哲孟雄,英兵乘势阑入,赫德遣其弟税务司赫政驰往,与驻藏大臣会筹划界诸事。十九年,赏三代一品封典。二十五年,与德使筹置胶海新关。明年,各国联军入京,赞襄和议,晋太子少保。二十八年,召入觐,赐“福”字。三十一年,与德使更议胶关章程,改行无税区地法。寻与日使筹置大连湾新关,征榷一如胶海。三十三年,东三省度地置关。逾年,谢病归,诏许之,加尚书衔。
赫德官中国垂五十年,颇与士大夫往还。尝教其子习制艺文,拟应试,未许。总署尝拟请授总海防司,道员薛福成以其阴鸷专利,常内西人而外中国,上书鸿章力争之,议始寝。辛亥后,病卒,赐优恤。
帛黎,法国人。同治八年,来中国,充福州船政学校教员。十二年,赏五品衔,予双龙奖牌。明年,调充江海关税务帮办,历镇江、北海、瓯海、临海、粤海诸关。光绪十九年,晋三品衔,调北京,迁税务司。二十二年,朝议行邮政,以赫德兼领其事,帛黎实参治之。凡都会、省城、通商口岸,渐次置局,命曰“大清邮政”。寻徙拱北。二十六年,还京。明年,迁邮政总办,晋二品衔。置代办局於芜湖。二十九年,河南、山东、山西、贵州复置副总局,自是内地城乡村镇,街邮遍设。时尚未入万国邮政公会,即已与日本及英属印度、香港联约试行。三十年,赏双龙三等第一宝星。与法、德及英属那达商定联邮章程。先后成邮政六百馀局,代办四千二百馀所。宣统三年,改隶邮传部,设总局,尚书盛宣怀疏荐之,遂被命为总办,邮局置官自此始。越二年,乞病归。未几,卒。
论曰:华尔、戈登先后领常胜军,立功江、浙,世称“洋将”,时传其战略。日意格初亦参防战,继以船政著劳。赫德久总税务,兼司邮政,颇与闻交涉,号曰“客卿”,皆能不负所事。兹数人者,受官职,易冠服,或原隶国籍。食其禄者忠其事,实有足多,故并著於篇。
://
列传二百二十三
沈桂芬李鸿藻翁同龢孙毓汶
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人,本籍江苏吴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累迁内阁学士。先后典浙江、广东乡试,督陕甘学政,充会试副总裁。八年,丁父忧。服阕,补原官。晋礼部左侍郎。同治二年,出署山西巡抚,明年,实授。连上移屯、练兵诸疏,并称旨。桂芬以山西民食不敷,自洋药弛禁,栽种罂粟,粮价踊增。於是刊发条约,饬属严禁。疏陈现办情形,上韪之,颁行各省,著为令。旋丁母忧。六年,起礼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命为军机大臣。历户部、吏部,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光绪元年,以本官协办大学士。京畿旱,编修何金寿援汉代天灾策免三公为言,请责斥枢臣,谕交部议。桂芬坐革职,特旨改为革职留任。旋复原官,充翰林院掌院学士,晋太子太保。
桂芬遇事持重,自文祥逝后,以谙究外情称。日本之灭琉球也,廷论多主战,桂芬独言劳师海上,易损国威,力持不可。及与俄人议还伊犁,崇厚擅订约,朝议纷然;桂芬委曲斡旋,易使往议,改约始定,而言者犹激论不已。桂芬久卧病,六年,卒,年六十有四,赠太子太傅,谥文定。
桂芬躬行谨饬,为军机大臣十馀年,自奉若寒素,所处极湫隘,而未尝以清节自矜,人以为难云。
李鸿藻,字兰孙,直隶高阳人。咸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山西乡试,督河南学政。十年,上择儒臣为皇子师,大学士彭蕴章以鸿藻应。召来京,明年,特诏授大阿哥读。穆宗登极,皇太后懿旨命直弘德殿。同治元年,擢侍讲。累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四年,命直军机。五年,授礼部右侍郎。遭母忧,皇太后懿旨,援雍正、乾隆年大臣孙嘉淦等故事,命鸿藻开缺守孝,百日后仍授读,兼参机务。并谕:“移孝作忠,勿以守礼固辞。”鸿藻恳终制,不允。倭仁等亦代为陈请,仍命恭亲王传谕慰勉。鸿藻连疏称疾,遂得赐告,卒终制始出。
七年,捻扰畿疆,鸿藻方里居,以各路统兵大员事权不一,疏请特派亲王为大将军,坐镇京师,以固北路;左宗棠、李鸿章为参赞大臣,分扎保定、河间东西两路,各率所部兵勇相机剿办;陈国瑞为帮办军务,专统一军为游击之师;直隶总督官文专顾省城,筹备诸军饷需,以资接济;丁宝桢驻扎直、东交界,防贼东窜;李鹤年驻扎直、豫交界,防贼南窜;直、晋交界,由左宗棠等分拨劲旅扼要驻扎;并请敕下各该大臣和衷商办,迅奏肤功。奏入,上遂命各路统兵大臣均归恭亲王节制。旋起礼部左侍郎,仍直弘德殿及军机如故。
十年,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时有修葺圆明园之旨,朝臣同起力争。鸿藻亦言:“粤、捻初平,回氛方炽,宜培养元气,以固根本。不应虚糜帑糈,为此不急之务。”乃止。十三年,上有疾,命代批答章奏;旋崩,自劾辅导无状,罢弘德殿行走。
光绪二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寻丁本生母忧,服阕,起故官,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时崇厚与俄擅定伊犁约,鸿藻坚持不可,争於廷。卒治崇厚罪,议改约。及法越启衅,言路愈奋发,劾罢枢臣。鸿藻谪迁内阁学士。后复累迁礼部尚书。
十三年,河决郑州,上命鸿藻驰往督办。先是河道总督李鹤年、河南巡抚倪文蔚议於西坝兴工,鸿藻至,仍之。又续兴东坝工。叠遇奇险,皆力为固守。会伏秋汛至,西坝失事,请暂停工。上以鸿藻督率无方,革职留任;并夺李鹤年河道总督,命鸿藻暂行署理。寻回京,复以礼部具奏典礼漏缮签改日期,再议革职,上特宽免。大婚礼成,复原官。
二十年,日韩事棘,命鸿藻商办军务,再授军机大臣。与翁同龢皆主战,并争和约,卒不能阻。旋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历蒙颁赏书画及诸上方珍物。充乡试、会试、殿试等阅卷大臣。二十三年,以病乞假,疾笃,赏给药饵,命御医往视。卒,年七十有八。遗疏入,上震悼,予谥文正,赠太子太傅。子焜瀛、煜瀛,均赏给郎中。
鸿藻性至孝,为学守程硃,务实践,持躬俭约。傅穆宗十馀年,尽心启沃。一日,穆宗学书,故为戏笔。鸿藻立前捧上手曰:“皇上心不静,请少息。”穆宗改容谢之。其在枢府,独守正持大体。御史王鹏运谏止修颐和园,几获重谴,鸿藻力解之,得免。德宗间日一往颐和园侍起居,时留驻跸。言官有言其不便者,太后大怒,欲黜之,鸿藻谓如此必失天下臣民之望,乃止。所荐引多端士。朝列有清望者,率倚以为重,然亦不免被劫持云。
翁同龢,字叔平,江苏常熟人,大学士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八年,典试陕甘,旋授陕西学政,乞病回京。同治元年,擢赞善。典山西试。父忧归,服阕,转中允。命在弘德殿行走,五日一进讲,於帘前说治平宝鉴,两宫皇太后嘉之。累迁内阁学士。母忧服阕,起故官。同龢居讲席,每以忧勤惕厉,启沃圣心。当八年武英殿之灾也,恭录康熙、嘉庆两次遇灾修省圣训进御,疏言:“变不虚生,遇灾而惧。宜停不急之工,惜无名之费。开直臣忠谏之路,杜小人幸进之门。”上览奏动容。又圆明园方兴工,商人李光昭矇报木价,为李鸿章所劾论罪。廷臣多执此入谏,恭亲王等尤力诤,上不怿。同龢面陈江南舆论,中外人心惶惑,请圣意先定,待时兴修。乃议定停园工,并有停工程、罢浮费、求直言之谕。
光绪元年,署刑部右侍郎。明年四月,上典学毓庆宫,命授读,再辞,不允。旋迁户部,充经筵讲官,晋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调工部。六年,廷臣争俄约久不决,懿旨派惇亲王、醇亲王及同龢与潘祖廕每日在南书房看摺件电报,拟片进呈取进止,至俄约改定始止。八年,命充军机大臣。十年,法越事起,同龢主一面进兵,一面与议,庶有所备。又言刘永福不足恃,非增重兵出关不可。旋与军机王大臣同罢,仍直毓庆宫。前后充会试总裁、顺天乡试考官,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赐双眼花翎、紫缰。尝请假修墓,传旨海上风险,命驰驿回京,恩眷甚笃。
二十年,再授军机大臣。懿旨命撤讲,上请如故。同龢善伺上意,得遇事进言。上亲政久,英爽非复常度,剖决精当。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时日韩起衅,同龢与李鸿藻主战,孙毓汶、徐用仪主和。会海陆军皆败,懿旨命赴天津传谕李鸿章诘责之,同龢并言太后意决不即和。归荐唐仁廉忠赤可用,请设巡防处筹办团防。於是命恭亲王督办军务,同龢、鸿藻等会商办理。上尝问诸臣:“时事至此,和战皆无可恃!”言及宗社,声泪并发。及和议起,同龢与鸿藻力争改约稿,并陈:“宁增赔款,必不可割地。”上曰:“台湾去,则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毓汶以前敌屡败对,上责以赏罚不严,故至于此。诸臣皆引咎。上以和约事徘徊不能决,天颜憔悴。同龢以俄、英、德三国谋阻割地,请展期换约,以待转圜。与毓汶等执争,终不可挽,和约遂定。明年,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十三年,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二十四年,上初召用主事康有为,议行新政。四月,硃谕:“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於召对时谘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於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有年,不忍遽加严谴。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八月,政变作,太后复训政。十月,又奉硃谕:“翁同龢授读以来,辅导无方,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至甲午年中东之役,信口侈陈,任意怂恿。办理诸务,种种乖谬,以致不可收拾。今春力陈变法,滥保非人,罪无可逭。事后追维,深堪痛恨!前令其开缺回籍,实不足以蔽辜,翁同龢著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三十年,卒於家,年七十有五。宣统元年,诏复原官。后追谥文恭。
同龢久侍讲帏,参机务,遇事专断。与左右时有争执,群责怙权。晚遭谗沮,几获不测,遂斥逐以终。著有瓶庐诗稿八卷、文稿二十卷。其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云。
孙毓汶,字莱山,山东济宁州人,尚书瑞珍子。咸丰六年,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八年,丁父忧。十年,以在籍办团抗捐被劾,革职遣戍。恭亲王以毓汶世受国恩,首抗捐饷,深恶之。同治元年,以输饷复原官。五年,大考一等一名,擢侍讲学士。先后典四川乡试,督福建学政。光绪元年,丁母忧。服阕,起故官。寻迁詹事,视学安徽。擢内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郎。十年,命赴江南等省按事。时法越事起,毓汶以习於醇亲王,渐与闻机要。適奉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