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唐书-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咸亨中,上书自陈:“臣家赀不满千钱,有田三十亩,粟五十石。闻陛下封
神岳,举豪英,故鬻钱走京师。朝廷九品无葭莩亲,行年三十,怀志洁操,未蒙
一官,不能陈力归报天子。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胆乎?得天下英
才五千,与榷所长,有一居先,臣当伏死都市。”书奏,不报。
调武陟尉,岁旱,劝令殷子良发粟振民,不从。及子良谒州,半千悉发之,
下赖以济。刺史大怒,囚半千于狱。会薛元超持节度河,让太守曰:“君有民不
能恤,使惠出一尉,尚可罪邪?”释之。俄举岳牧,高宗御武成殿,问:“兵家
有三阵,何谓邪?”众未对,半千进曰:“臣闻古者星宿孤虚,天阵也;山川向
背,地阵也;偏伍弥缝,人阵也。臣谓不然。夫师以义出,沛若时雨,得天之时,
为天阵;足食约费,且耕且战,得地之利,为地阵;举三军士如子弟从父兄,得
人之和,为人阵。舍是,则何以战?”帝曰:“善。”既对策,擢高第。
历华原、武功尉。厌卑剧,求为左卫胄曹参军。使吐蕃,将行,武后曰:“
久闻尔名,谓为古人,乃在朝邪!境外事不足行,宜留侍制。”即诏入閤供奉。
迁司宾寺主簿。稍与丘悦、王剧、石抱忠同为弘文馆直学士,又与路敬淳分日待
制显福门下。擢累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半千以控鹤在古无有,而授任者
皆浮狭少年,非朝廷德选,请罢之,忤旨,下迁水部郎中。会诏择牧守,除棣州
刺史。复入弘文馆为学士。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豪、蕲二州刺史。半千不
专任吏,常以文雅粉泽,故所至礼化大行。睿宗初,召为太子右谕德,仍学士职。
累封平原郡公。表乞骸骨,有诏听朝朔望。
半千事五君,有清白节,年老不衰,乐山水自放。开元九年,游尧山、沮水
间,爱其地,遂定居。卒,年九十四,即葬焉。吏民哭野中。
抱忠,长安人。名属文。初置右台,自清道率府长史为殿中侍御史,进检校
天官郎中,与侍郎刘奇、张询古共领选,寡廉洁,而奇号清平,二人坐綦连耀伏
诛。
悦,河南人。亦善论譔,仕至岐王傅。
韩思彦,字英远,邓州南阳人。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律为匪人所辱,思
彦欲杀之,律不可。万年令李乾祐异其才,举下笔成章、志烈秋霜科,擢第。授
监察御史,昌言当世得失。高宗夜召,加二阶,待诏弘文馆,伏内供奉。
巡察剑南,益州高赀兄弟相讼,累年不决,思彦敕厨宰饮以乳。二人寤,啮
肩相泣曰:“吾乃夷獠,不识孝义,公将以兄弟共乳而生邪!”乃请辍讼。至西
洱河,诱叛蛮降之。会蜀大饥,开仓赈民,然后以闻,玺书褒美。使并州,方贼
杀人,主名不立,醉胡怀刀而污,讯掠已服。思彦疑之,晨集童儿数百,暮出之,
如是者三。因问:“儿出,亦有问者乎?”皆曰:“有之。”乃物色推讯,遂擒
真盗。
后太后昼见,劝帝修德答天谴。帝让中书令李义府曰:“八品官能言得失,
而卿冒没富贵,主何事邪?”义府谢罪。司农武惟良擅用并州赋二百万缗,思彦
劾处死,武后为请而免。义府与诸武共谮思彦,出为山阳丞。初,尉迟敬德子姓
陷大逆,思彦按释其冤,至是赠黄金良马,思彦不受。至官阅月,自免去,放迹
江、淮间。久之,补建州司户参军。帝召问:“不见卿久,今何官邪?”思彦泣
道所以然。帝谓宰相:“此亦太屈。”复召为御史。
俄出为江都主簿,又徙苏州录事参军。罢,客汴州。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
诏表其闾,请思彦为颂,饷缣二百,不受。时岁凶,家窭甚,僧彻固请,为受一
匹,命其家曰:“此孝子缣,不可轻用。”上元中,复召见。思彦久去朝,仪矩
梗野,拜忘蹈舞,又诋外戚擅权,后恶之。中书令李敬玄劾奏思彦见天子不蹈舞,
负气鞅鞅,不可用。时已拜乾封丞,故徙朱鸢丞。迁贺州司马,卒。
始,思彦在蜀,引什邡令邓惲右坐,曰:“公且贵,愿以子孙诿公。”比其
斥,而惲已为文昌左丞。
子琬。琬字茂贞,喜交酒徒,落魄少崖检。有姻劝举茂才,名动里中。刺史
行乡饮饯之,主人扬觯曰:“孝于家,忠于国,今始充赋,请行无算爵。”儒林
荣之。擢第,又举文艺优长、贤良方正,连中。拜监察御史。景云初,上言:
国安危在于政。政以法,暂安焉必危;以德,始不便焉终治。夫法者,智也;
德者,道也。智,权宜也;道,可以久大也。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
国之福。
贞观、永徽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吏贪者士耻同列,忠正清白者比肩而立;罚虽轻而不犯,赏虽薄而劝;位尊不倨,
家富不奢;学校不励而勤,道佛不惩而戒;土木质厚,裨贩弗蚩。其故奈何?维
以皇道也。自兹以来,任巧智,斥謇谔;趋势者进,守道者退;谐附者无黜剥之
忧,正直者有后时之叹;人趋家竞,风俗沦替。其故奈何?行以霸道也。贞观、
永徽之天下,亦今日天下,淳薄相反,由治则然。
夫巧者知忠孝为立身之阶,仁义为百行之本,托以求进,口是而心非,言同
而意乖,陛下安能尽察哉!贪冒者谓能,清贞者谓孤,浮沉者为黠,刚正者为愚。
位下而骄,家贫而奢。岁月渐渍,不救其弊,何由变浮之淳哉?不务省事而务捉
搦。夫捉搦者,法也。法设而滋章,滋章则盗贼多矣。法而益国,设之可也。比
法令数改,或行未见益,止未知损。譬弈者一棋为善,而复之者愈善,故曰设法
不如息事,事息则巧不生。圣人防乱未然,天下何繇不治哉?
永淳时,雍丘令尹元贞坐妇女治道免官,今妇夫女役常不知怪。调露时,河
内尉刘宪父丧,人有请其员者,有司以为名教不取,今谓为见机。太宗朝,司农
以市木橦倍价抵罪,大理孙伏伽言:“官木橦贵,故百姓者贱。臣见司农识大体,
未闻其过。”太宗曰:“善。”今和市专刻剥,名为和而实夺之。往者学生、佐
史、里正每一员阙,拟者十人,今当选者亡匿以免。往选司从容有礼,今如仇敌
贾贩。往官将代,储什物俟其至;今交罢,执符纷竞校在亡。往商贾出入万里,
今市井至失业。往家藏镪积粟相匏,今匿赀示羸以相尚。往夷狄款关,今军屯积
年。往召募,人贾其勇;今差勒,阖宗逃亡。往仓储盈衍,今所在空虚。
夫流亡之人非爱羁旅、忘桑梓也,敛重役亟,家产已空,邻伍牵连,遂为游
人。穷诈而犯禁,救死而抵刑。夫乱绳已结,急引之则不可解。今刻薄吏能结者
也,举劾吏能引者也,则解者不见其人。愿取奇材卓行者,量能授官。
又言:
仕路太广,故弃农商而趋之。一夫耕,一妇蚕,衣食百人,欲储蓄有余,安
可得乎?
书入,不报。
出监河北军,兼按察使。先天中,赋绢非时,于是谷贱缣益贵,丁别二缣,
人多徙亡。琬曰:“御史乃耳目官,知而不言,尚何赖?”又上言:“须报则弊
已甚,移檄罢督乃闻。”诏可。开元中,迁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官,卒。
苏安恒,冀州武邑人。博学,尤明《周官》、《春秋左氏》学。武后末年,
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安恒投匦上书曰:“陛下膺先圣
顾托,受嗣子揖让,应天顺人,二十余年,岂不闻虞舜褰裳、周公复辟事乎?今
太子孝谨,春秋盛壮,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身抚天下哉!胡不传位东宫,休安
圣躬?自昔天下无二姓并兴,且梁、河内、建昌诸王,以亲得封,恐万岁后不能
良计,宜退就公侯,任以闲简。又陛下二十孙,无尺土封,非长久计也,请以都
督府要州分而王之。纵今尚幼,且择立师傅,养成德器,藩屏皇家。”书奏,后
虽猜克,不能无感,乃召见赐食,厚慰遣之。
明年,复谏曰:“臣闻天下者,高祖、太宗之天下。有隋失驭,群雄鹿骇,
唐家亲事戎旅,以平宇县,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陛下虽居正统,
实唐旧基。日前太子在谅暗,相王非长嗣,唐祚中弱,故陛下因以即位。今太子
年德已盛,尚贪有大宝,忘母子之恩,蔽其元良,以据神器,何旅颜面见唐家宗
庙、大帝陵寝哉!臣谓天意人事,还归李氏。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
将受其乱。诚能高揖万机,自怡圣心,史臣书之,乐府歌之,斯盛事也。臣闻见
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陛下以臣为忠,则择是而用;以为不忠,则斩臣头
以令天下。”书闻,不报。
于是魏元忠为张易之克弟所构,狱方急,安恒独申救曰:
王者有容天下之量,故济其心;能进天下之善,故除其恶。不然,则神鬼冯
怒,阴阳纷舛。陛下始革命,勤秉政枢,博逮谋猷,天下以为明主。暮年厌怠,
谗佞炽结,水火相灾,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天下以为暗君。邪正糅进,狱讼冤
剧。何昔是而今非邪?居安忘危之失也。
窃见元忠廉直有名,位宰相,履忠正,邪佞之徒嫉之若雠。易之兄弟无功无
德,但以冯附,不阅数期,位势隆极,指马献蒲,先害善良。自元忠下狱,人人
偶语,谓易之交乱,且及四国。烈士抚髀,忠臣钳口,惧易之之权,恐先谏受戮,
虚死无名。况贼虏方强,赋敛重困,而自纵谗慝,摇变遐迩。臣恐四夷低目窥觇,
为边鄙患,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陛卫左右,从中以应,争锋
朱雀之门,问鼎大明之宫,陛下何以谢之?臣今计者,莫若收雷电之威,解恢恢
之网,复爵还位,君臣如初,则天下幸甚。陛下纵不能斩佞臣,塞人望,且当抑
夺荣宠,翦其羽翅,无使骄横为社稷之忧。
疏奏,易之等大怒,遣刺客邀杀之,赖凤阁舍人桓彦范等悉力营解,乃免。
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节愍太子难,或谗安恒豫谋,死狱中。睿宗立,知
其枉,诏赠谏议大夫。
薛登,常州义兴人。父士通,为隋鹰扬郎将。江都乱,与州民闻人遂安据城
拒贼。武德初,持地自归,授东武州刺史。辅公祏反,士通与贼将西门君仪战,
破之。及平,封临汾侯。终泉州刺史。
登通贯文史,善议论,根证该审,与徐坚、刘子玄齐名。调阆中主簿。天授
中,累迁左补阙。时选举滥甚,乃上疏曰:
比观举荐,类不以才,驰声假誉,互相推引,非所谓报国求贤者也。古之取
士,考素行之原,询乡邑之誉,崇礼让,明节义,以敦朴为先,雕文为后。故人
崇劝让,士去轻浮,以计贡贤愚为州之荣辱。昔李陵降而陇西溯,干木隐而西河
美。名胜于利,则偷竞日销;利胜于名,则贪暴滋煽。盖冀缺以礼让升而晋人知
礼,文翁以经术教而蜀士多儒。未有上好而下不从者也。汉世求士,必观其行,
故士有自脩,为闾里推举,然后府寺交辟。魏取放达,晋先门阀,梁、陈荐士特
尚词赋。隋文帝纳李谔之言,诏禁文章浮词,时泗州刺史司马幼之表不典实得罪,
由是风俗稍改。炀帝始置进士等科,后生复相驰竞,赴速趋时,缉缀小文,名曰
策学,不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方今举士,尤乖其本。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
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者,自求也,非彼知之义。是以耿介
之士羞于自拔,循常小人弃疏取附。愿陛下降明制,颁峻科,断无当之游言,收
实用之良策,文试效官,武阅守御。昔吴起将战,左右进剑,吴子辞之,诸葛亮
临阵,不亲戎服,盖不取弓剑之用也。汉武帝闻司马相如之文,恨不与同时,及
其至也,终不处以公卿之位,非所任故也。汉法,所举之主,终身保任。杨雄之
坐田仪,成子之得魏相,赏罚之令行,则请谒之心绝;退让之义著,则贪竞之路
销。请宽年限,以容简汰,不实免官,得人加赏,自然见贤不隐,贪禄不专矣。
时四夷质子多在京师,如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荣,皆因入侍见中国法
度,及还,并为边害。登谏曰:
臣闻戎、夏不杂,古所戒也。故斥居塞外,有时朝谒,已事则归,三王之法
也。汉、魏以来,革袭衣冠,筑室京师,不令归国。较其利害,三王是而汉、魏
非,拒边长而质子短。昔晋郭钦、江统以夷狄处中夏必为变,武帝不纳,卒有永
嘉之乱。伏见突厥、吐蕃、契丹往因入侍,并被奖遇,官戎秩,步黉门,服改毡
罽,语习楚夏,窥图史成败,熟山川险易。国家虽有冠带之名,而狼子孤恩,患
必在后。
昔申公奔晋,使子狐庸为吴行人,教吴战阵,使之叛楚。汉迁五部匈奴于汾、
晋,卒以刘、石作难。窃计秦并天下,及刘、项用兵,人士凋散,以冒顿之盛,
乘中国之虚,而高祖困厄平城,匈奴卒不入中国者,以其生长碛漠,谓穹庐贤于
城郭,毡罽美于章绂,既安所习,是以无窥中国心,不乐汉故也。元海五部散亡
之余而能自振者,少居内地,明习汉法,鄙单于之陋,窃帝王之称。使其未尝内
徙,不过劫边人缯彩、曲蘖归阴山而已。
今皇风所覃,含识革面,方由余效忠,日磾尽节。然臣虑备豫不谨,则夷狄
称兵不在方外,非贻谋之道。臣谓愿充侍子可一切禁绝,先在国者不使归蕃,则
夷人保强,边邑无争。
武后不纳。
久之,出为常州刺史。属宣州贼钟大眼乱,百姓溃震,登严勒守备,阖境赖
安。再迁尚书左丞。景云中,为御史大夫。僧慧范怙太平公主势,夺民邸肆,官
不能直,登将治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