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血-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含量铁五成以上的铁矿石毕竟有限,以后四成、甚至三成多的矿石,咱们都要使用,而使用这些矿石,就需要求先粉碎,再选矿,最后还需要烧结,否则矿石便不能用,当然这牵涉到原料成本问题,可以适当的添加,我通过其它人查找过资料,在大冶,积压了差不多三百万吨含铁量在3成至四成五之间的铁矿,在当涂、繁昌的矿山差不多也有百十万吨,如果咱们实在弄不到优质矿石,那这些积压的低品位铁矿石,就是咱们的矿石……”
在这个时代,沿江的矿石大都出口日本,而日本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要求矿石含铁量高,普遍六成或者六成以上,如果低于五成五则不收,而中国的那些小铁厂,受限于技术低于五成则不收,这就造成了大量含铁量较低的铁矿石积压于各矿山。
“这些矿石含铁量或许不高,但如果经过粉碎、磁选,然后再烧结使用的话,却能够代替优质矿石,你也知道,现在沿江的铁矿公司大都为日本人控制,所以……”
叹口气,一个月前,接到那份电报之后,管明棠才知道,这个时代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很多,不单大冶的铁矿被日本人控制,就连马鞍山的铁矿也为日本人所控制,自己只能在那几家小公司身上寻求突破,至少那些低品位铁矿石,则是公司将来的矿石保障。
“可,如果使用这样的低品位矿石,就会增加冶炼成本!”
严恩棫略皱下眉头,就他所说高炉内装矿石含量铁量每降一分,耗焦量便会增加一分五,
“当年即便是汉阳,所使用的铁矿石,也没有低于五成的,至于五成以下的,都是堆在矿山,粉碎、烧结,这样成本会增加很多!”
“成本?那要看咱们用什么价格买下那些铁矿石,”
脸上带着微笑,管明棠却是摇着头说道。
“含铁成份每增减一份,价格则增减一角,这是含铁量60%的价格,可我们买不能这么办,至,冶之,你以前在大冶呆过,这一吨铁矿石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其中这些低品位矿石又占多少?”
“一吨铁矿石的成本大约在4元左右,而其中至少两块钱是低品位铁矿的浪费成本,”
提及同马鞍山一带的铁矿公司签字的合同,管明棠便是一阵得意,现在自己不仅得到了稳定的矿石供应,而且还以低价得到了低品位矿石,那些矿石的品位或许不高,但恰好可以降低钢铁的冶炼成本,那些矿石几乎都是以石头的价格买下来的,
“所以,一吨低品位铁矿,我最多只会给他们一块多钱,这样咱们就能用低于成本价获得铁矿,然后即便是加上粉碎、磁选、烧结,这成本还能翻出几倍不成?我看顶破天,也就两块钱!”
反问时管明棠将视线投向这座铁厂,然后颇为得意的说道。
“这样的话,咱们用烧结矿和高品位铁矿配合使用,这样,吨铁的矿石原料成本就能降到4元左右,这样便能节约一两块钱,看似不起眼,可这是一座250吨高炉,一天就是两三百块钱!”
一座高炉一天可以节省数百元,若是汉阳、大冶这几座高炉都开工的话,那么年仅矿石一项即可节省数十万元,想通这一点严恩棫看着董事长的视线也随之复杂起来,复杂中又带着些佩服之意,生意从来都是这么做的,若是当年盛家如此算计的话,这汉阳铁厂又岂会……
“董事长,明天3号高炉就要开始加料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随意点拔他人惊
第137章随意点拔他人惊
“15号料车,675公斤!”
一辆推车在进卷扬机房之前,推着铁质推车的工人先将推车推动机械地秤处,地秤边的过秤员调了一下地秤的珐码,随后喊出一数字,而一旁的记录员则记录下这个数字。
“15号,料房。673公斤!”
记录员在纸上找到15号料车的料房称重后,便取了一个中间数——674公斤,而这个数字便是这一车矿石的重量。
“17号车,692公斤……”
在那喊声中铁矿石、焦炭被源源不断的推进卷扬间,由电动机卷升至炉顶的上料间,再由上料间伸出的平台倒入高炉边的料钟内,在高炉上下,六七十名工人在那里奔忙着,为第一炉铁的冶炼做着准备,运矿称量车在轻轨下来回移动着。
陌生,准确的来说,对于这即将投入生产的高炉,管明棠所感觉到的却是陌生,尽管除去石景山铁厂的那座炼铁高炉之,从未见过其它的高炉,在后世最多也就是从书籍、电影以及电视上看过炼铁高炉,而现在,望着那在高炉上下如蚂蚁一般劳作的数百名工人,除去那高炉与平时所见不同之外,管明棠不知为何会生出这么一种陌生感。
“20号车。185公斤……”
终于在过秤员喊出这么一个数字时,管明棠终于找出了为什么自己会感觉陌生,是这种运料的方式,这座高炉尽管是1914年时德国最先进的炼铁高炉,可以后世的眼光看来,它的上料系统装备还是太过简陋,机械化程度不高,自动化程度更是不用谈,搬料、上料完全依靠人工,这一班上料工就需要60——70名工人,至于主辅料,更是采用简易地秤,准确性太差,而且每次秤量都极为有限。
“这高炉的上料系统也太简单了吧!”
管明棠一开口,严恩棫便回答道。
“是简单了一点,在大冶铁厂都是把运料轻轨直接送到炉下,在炉下秤量后,直接经达卷扬机将料车送上炉顶,一次可以运上去四五吨,而且还是机械倒料!”
“不过那设备,有时会因为电器失炉,使得料斗悬于空中,不上不下的,需要进行抢修才能移动,延误上料时间,会导致炉况不顺,甚至导致高炉休风……”
待听完严的讲解,管明棠便随口问道,
“那为什么不用皮带直接把料石送上炉顶?”
“皮带?”
“嗯!”
点点头,管明棠用手指着高炉顶。
“弄一条输动皮带,从料间一直伸到高炉顶!”
然后指着开放式的料间说道。
“动力可以设在料间,然后在料间一次称重之后,直接通过皮带把主辅料送入高炉料钟,这样至少可以节省几十个人力!”
然后又思索片刻,管明棠才说道。
“还那个炉顶的加料闸口和大小料钟,虽说用蒸气传动,但却靠人工启闭,劳动强度太大,而且升炉时那地方,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操作环境太差,可以改成电动卷扬启闭嘛!……”
固然管明棠是一个外行,可这一段时间,还是学习了一些与炼铁有关的技术知识,这会说起来到也有那么一点内行人的色彩。
“这个技术回头,可以由公司配合你们研究一下,”
嘴上说着研究,管明棠脑子里却已经动起了,是不是先买一个小型带式输送机,让公司的技术人员参考它设计出一座用于炼铁高炉的大型带式输送机。
“董事长,上料系统的改进因为并不是复工的重点,所以,并没有得到重视……”
周仁如实的回答道,在过去的一个半月间,对3号高炉的复工过程中,更多的是借鉴董事长提供的“外国先进炼铁经验”资料,一边对3号高炉进行整修,一边改造,现在三号高炉说他是汉阳铁厂的复工第一炉,倒不如说是“炼铁试验第一炉”,在这座高炉上采用了不少极为先进的新进工艺。
“……我们对3号高以降焦为核心,对公司提供的那套高炉炼铁工艺改进方案,进么了充分的研究,根据自身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像熔剂改进,我们首先先尝试一下用一部分石灰代替石灰石作熔剂,石灰的用量仅石灰石用量的1/3左右,可减少渣量,对增铁节焦十分有利,而且还能增加高炉的利用系数……”
周仁的话让管明棠深以为然的点点头,30年代技术与后世的技术差距,根本就是一个天,一个地,拿汉阳炼铁厂的3号高炉来说,容积为477立方米,设计利用系数为不过只有0。53吨,日产也不过只有250吨生铁,而在后世同样的高炉,利用系数量数倍于其,至于日产量更是在1300吨以上,甚至更高。也正因如此,自己才会在回到北平后,在另一个时空,收集了大量的技术资料,通过航空快邮寄到武汉,虽说不过只是后世五六十年代的高炉炼铁技术改进资料,但对于这个时代却已经不亚于“逆天”般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在3号高炉复工改建过程中,对炼铁工艺以及高炉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只不过那些技术资料的核心是“增铁降焦”以及“平炉增产”。
“董事长,现在我们碰到的问题是,根据计算,高炉利用系数提高到1。2,吨铁焦比应在700至750公斤左右,日出铁量预计为560吨,而未来随着1、2号高炉的改造完成、以及4号高炉的复建,待热风机的全面改造完成后,预计四座高炉利用系数可以达到1。52左右,界时,炼钢车间可以通过扩大炉底的方式加大炉容,同时加大炉顶增加炉龄,如此一来,基本上可以满足炼钢需要……”
在提及这一系列的改造时,周仁的神色显得有些激动,他曾对完成全部改造之后的汉阳钢铁厂的规模进行过计算,尽管只是使用老旧设备,但未来汉阳钢铁厂的产量依然将数倍于旧厂,至于生产成本,更是可以降底30%以上!毕竟炼铁成本中,最为昂贵的不是铁矿石、不是人工,而是焦炭!
“到时生铁产量增加了,炼钢产量亦随之增加,可是炼钢车间的150吨混铁炉,恐怕就很难满足炼钢的需要,如果要满足平炉炼钢的用料,恐怕就需要大量使用冷料,也就是生铁铸锭作为原料,而冷料炼钢耗费焦炭不说,而且冶炼时间长、产量有限,所以,为保证未来工厂正常生产,公司需要在明年的投资中,增加两座200吨混铁炉的投资。”
增加投资,只是这四字,就让管明棠的眉头一跳,现在为了改造一个3号高炉,就已经把自己逼的接近破产,再增加投资……即便是到时候有银行贷款,恐怕也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钱,四座高炉的全面改造、改造热风机、添制热风机、再加上运矿船之类的设备,都是大额开支,更何况,那边公司还要入股淮南煤矿,以平衡焦炭支出,再加上轧钢车间……想着未来几年汉阳铁厂一系列的投资,管明棠便只觉一阵头大,自己只想着增加钢铁产量,怎么把相应的配套设施给忘了,就在眉头紧锁时,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搜索炼铁技术资料时,看过的一个资料。
“冷料炼钢的确很费时,而且还会增加炼铁成本,除了混铁炉之外,咱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热装的问题,比如,通过调整高炉出铁的时间,用高炉铁水直接供应平炉!然后再配合混铁炉铁水?”
“高炉铁水直接供应平炉!”
管明棠的建议,只让严恩棫、周仁、王之玺等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严恩棫更是眉头一扬,添加混铁炉的原因是未来铁厂产量的增加,尽管混铁炉可以降低炼钢成本,但是其使用成本依然会添加到钢材成本之中,如果使用高炉铁水直接炼铁,便可以省下混铁成本。
“我看这点子不错,就是,这铁水怎么……”
话只说了一半,周仁却是自嘲一声。
“瞧我这脑子,仿着混铁炉的炉体,建铁水料车就是了……”
“还要在铁水料车上加上盖子,防止温度降底,我算了一下,从最远的4号高炉,到炼钢车间,距离不过只有260公尺左右,用不需要加温的铁水料车运料,到达炼钢车间,温度绝兴地降下来,若是铁水直接入炉,我看一吨钢的成本至少能降低3个百分点!”
听着他们的讨论,管明棠却是笑而不言,他知道,这些人无一不是大师级的人物,甚至就是在那些年青的学生中,其中也有一些未来知名的大师,自己只需要给他们提供一点技术资料,一丁点提醒,他们便可以举一反三的,迅速将几句简单的提醒,变为现实,将那些简陋的技术资料变成实际生产技术,看着周仁和严恩棫这两位大师极的人物,竟然直接在地上用小砖块代替铅笔,像孩子涂鸦似的在地上规划着运铁水的厂内轨道的样子,管明棠甚至有些庆幸,庆幸自己能身处这个时代,与如此之多的大师合作。
第一百三十八章佳人送信已心惊
第138章佳人送信已心惊
一如往日,隔着汉江,汉阳铁厂上工的汽笛声如雷鸣一般传了过来,对于这与其它工厂截然不同的,更为响亮许多的汽笛声,汉口江畔一带居住的人们,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老铁厂复工,对于绝大多数武汉人来说,都是好事,在许多老武汉人的眼中,这汉阳老铁厂,似乎和武汉城的红火有关连,打从汉阳老铁厂熄了炉,似乎武汉就没有过去的红火了,甚至一天天的衰败起来。
在汽笛响之前一小时,陶菊隐便就起床了,虽说一直的熬夜工作的习惯,可是他却习惯于早起,和往常一样,在起床后,简单梳洗一下,刷牙洗脸,不过只是几分钟的事情,随后,他便打开公寓的门,先看信,没有;然后再就是取出报纸来,扫了一眼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虽说作为一名记者,不过他并没有看自己的文章,而是看其它的文章,当然,更多的时候,他是关注时事,毕竟,作为一个知名记者,因在“二次北伐”时,冒枪林弹雨发回大量战时消息,因其准确报道和深入评述分析,而赢得极高声誉,与天津《大公报》的张季鸾并称为中国报界“双杰”的他,对于任何时事新闻都颇为关注。
武汉的报纸同全国的一样,充满着各种倾向。倾向政府的报纸总会报道一些关于浙江、江苏省实施“二五减租”的消息,当然也免不了会有一些军队从江苏等地的调往赣湘以及在两省剿匪的新闻,当然免不了对政府的一些批评与建议;而倾向**的报纸,一定会有指责官员贪污、苏浙两省“二五减租”近乎夭折以及批评**不与日本决战的新闻,总之,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立场,报纸从来都是如此,尽管报界号称“立场中立”,但实际上,报人却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的立场导致报纸的立场发生了变化,而对于陶菊隐来说,他相信自己一直都持以相对公允的立场。
不过或许正因为这种公允的立场,才会使得他受到很多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