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帝内经素问-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

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

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

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

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卷六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

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

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

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

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

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

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

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

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

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歧伯曰:太过

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

病音。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

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

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

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

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帝曰:善。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

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

者可见。帝曰:恶者何如可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

如乌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

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

不通,名曰重强。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

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

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

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

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

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

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

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

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

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

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

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

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

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

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

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

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

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

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

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

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

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

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真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

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其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

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目匡陷,真

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

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

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

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

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

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

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

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帝曰:善。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

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

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所谓逆四时

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

时。未有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病热脉静,泄

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帝曰:

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

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

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

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

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

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

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

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

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

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

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

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

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

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

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

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

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帝曰:决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

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

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

目内陷者死。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

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

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

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

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

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真藏脉见者胜死。

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

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热中

及热病者,以日中死。病风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脉乍疏乍数乍

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

死。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

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必发哕噫。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

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其脉迟者病,脉不往来者死,皮肤著者死。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

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

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

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卷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

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

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

其情,以为诊法也。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

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

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

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

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太阳藏独至,厥喘虚

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

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

至者,一阳之过也。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

治其下俞,补阳泻阴。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

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

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藏何象?岐伯曰:

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