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不纯真年代-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她发现自己的丈夫不再像从前一样爱她、关心她了,可她仍然执迷不悟地想:只要自己依然爱他就够了。而可悲的是,有一天,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有了外遇,她都没有对他发作,还是依然想着:只要他还是属于这个家就好了。她甚至把丈夫在外面的外遇荒唐地认为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认为他们之间的问题所在不是因为彼此的感觉越来越淡了,而是这么长时间自己都没有为丈夫添个一男半女。她说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感情的不合,她的丈夫对她还是挺不错的,只是她一厢情愿地相信他们之间是出了问题。
那件事以后,她的丈夫就不愿意跟她Zuo爱了。原因是她每次(从他们第一次Zuo爱时起)跟丈夫Zuo爱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冷漠,是让她丈夫受不了的最大的原因。其实她知道自己是一个性冷感的女人,这是早在她青春发育时期就已经存在的问题了,只是那时的她总是视而不见。那个时期的她,并不像其他青春萌动期的女孩儿那样,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无限的遐想。那个时期的她,甚至月经都比其他女孩儿明显不规律。有时,甚至半年都不来一次月经。可她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把所有的心事都放在了学业上。直到有一天,她从此不再有月经了,她才隐隐感到害怕。但很快她就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她倒认为每月没有那几天烦心的日子更好。于是一直到她与生命中的那个男人相识了,她都没有再来或是很少来月经……有一天晚上,她对她丈夫说,我想给你生个孩子,她丈夫同意了。但是他们那天的交合根本就不可能顺利,也永远不会顺利。这是他们之间一直以来最可悲的“默契”。他们之间根本也不可能体会到Xing爱的美妙,这是他们从一开始相识就被注定下来的悲剧……后来,她去医院做了一次身体检查,得知了自己也许永远都不能生育的这个事实……再后来,他们终于因为生活中的性生活不协调而协议离婚……
讲到这,她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目光呆滞地看着我说:“总觉得这个故事像从来都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似的……大多时候,我会这样安慰自己,其实人生,爱没爱过无所谓了,只要你心中的故事是可以让你随时讲给别人听的,就够了。”
我不太明白,怔怔地望着她。
“其实我也不太明白,也许这就是我的悲哀之处吧。”她叹了口气,接着说:“总是觉得,生命中,应该有个人是完全属于我的。我们因彼此而存在,因彼此的快乐而快乐,因彼此的悲伤而悲伤。那个人,会给我一切我想要的感觉,他会与我共融,会跟我成为一体。也就是这种奇怪的感觉,支配了我的全部生活。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个完全属于我的人,但可笑的是,寻找的结果却是荒唐的。我只有跟像你这样年轻的男孩儿性茭才会有真正的快感。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每次我跟年轻鲜活的生命Zuo爱都非常兴奋,这让我很容易达到性高潮。知道吗?开始我还不相信这是个事实,我尝试过跟与我同龄或是比我大的成熟男人Zuo爱,却都没有那种感觉。慢慢我知道了,我是太留恋青春的生命,在心里产生的一种习惯性的待续嫉妒的潜意识,所以才会有这种特别的……怎么说,我可以说是嗜好吗?”
我点点头,并不看她:“这种感觉是挺不可思议的,挺让人难以想像。不过,世界上真的会有这种奇异的嗜好吗?”
“你不相信,对吗?其实我也不相信。”
“总觉得喜欢跟年轻男性Zuo爱的你,是需要一种非凡的胆量的。”
“是,我想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发生在一个不能生育的中年女人身上,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不过还好,我依然不能生育,只是对性的需求比以往强烈了。当然只局限年轻的生命……”她顿了顿,望着我,眼中充满了温柔:“你真的很像8岁时的你……”说完,自嘲地冲我笑笑。
第二天放学,我在网上跟H男关于嗜好的问题聊了一次。他并没有表现出多么惊讶,他说这很正常。他问我,可否体验过,跟一个没有爱意的女人性茭的感觉。我说,体验过,那感觉糟糕透了。女人经常会认为,跟男人Zuo爱,只要坚持时间长,她们所获得的快感才会更猛烈。其实这是个误区,时间长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彼此的融合是需要默契的。现在大多数喜欢性茭的男女,表面上看他们很快乐、各得其所,偶尔也会有高潮,但真正性的快感他们却一次都没有体会过。默契存在于性茭之中,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彼此生命互融的冒险历程。这个历程一般都很短暂,也不易被人发觉,就像是“白驹过隙”。说得悲哀一些,我们人类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例性与生命完全互融的例子。就算是有过,大多数人也不会发觉,因为他们只在乎性给自己带来的所谓的快感。我想,你的那个朋友,也许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真正体会到性与生命互融那个人吧。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势必会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使然。也就是说,喜欢跟年轻男性Zuo爱,就是她唤醒那种过程的一种习惯的必然。
他的话,我有些似懂非懂,却又感觉他的道理所在。于是我决定跟这个对性与生命的互融有着非一般看法的男人见一面。他爽快地答应了。可没想到的是,这个男人,竟然是冬天的男朋友。那时,我预感到,这个男人对于冬天的感情,是其对自己那一整套性理论的一次有计划的尝试。接下来,我带着这种惶惶不安的心情做了一个决定:跟这个男人住在一起。我的意图非常明确,我不希望冬天会被他伤害。虽然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测,可那时,看着眼前这个漂亮的男人,在他的眸中所流露出来的一种挑衅的信息,把我的那个想法彻底激活了。
第三章 是情敌;还是朋友 是情敌;还是朋友?(1)
注一:无论你是谁,在看下面这封之前,一定要相信这封信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
注二:请相信我在写这封信时的意图是让除了冬天以外的人,都看不明白。
注三:拒绝啰嗦的人,请跳过这封信往下阅读。
夏天写给冬天的一封古怪的信
首先,请接受我对你的万分歉意。
原因有二:
一、我不该在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在我们小学二年级之前),因为对你嘴唇上温度的好奇而在你清醒的时候不止一次吻你。如果除去你熟睡的时候,我偷吻你的次数,或是在我臆想中,我吻你的次数。我想,我吻你的次数应该不下一万次。
二、我不该(也许真的不该)在我们共同生活13年后的那个朔雪的冬季的某一天,在你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时候,大胆说出深埋在我心中,至少爱慕你10年已久的那四个字,从而为你一声不响离开我做了充分的理由与铺垫。
三、你的美丽,你的稚气,你的洒脱,你的大气,你的不羁,你所有的外在的与内在的融合都是我从小喜欢你的真正的原因。特别是那年夏天,我偷看你洗澡的那个发育良好的季节里的那个幸福的一天,都是构成我日后喜欢你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字方面,我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愚钝之人。至少在别人看来,可以用一句话说明的事情,我偏偏选择用十句话去表达。于是如此这般地往复下去,往往会给读我之人,甚至把我自己都带入了一个长久的、无法被真实了解的怪圈里。可我的解释是:为了让自己的存在更加真实而务必坚持下去的动力。特指:在更多人的心目中。暗指:在自己的心目中。
而今,当你抛开以上的文字,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在你所看到的文字,你是否能了解我内心深处希望被他人了解——特别是你。但又苦于不被他人所了解——特别是你的那种急切的怦然心态了吗?如果你了解了,那就请你在回信时,用“混蛋”开头。反之,则用我的名字开头。
我是一个对感情高度敏感的人。我在乎一份感情的真实程度,我只看重一份感情的开始与结束这段过程中,是否存在我下一段将要经历的感情的影子(对于这点,我总会有独具敏锐的触觉。但惟独对你,我的这种触觉在万般无奈下失灵了)。我这么说,你也许会一头雾水,但正是因为这必要的“一头雾水”性的存在,使我每经历一段感情的同时,让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心中那一直以来的对你的眷恋之情。也可以这么说,我对你的感情,是无法同任何我所经历过的感情相提并论,而且永远都不会以一种固定形态存在的。这种爱并不复杂——相对于其他女人来说。这种爱又非复杂不可——相对于你而言。于是直到今天,直到一个小时之前,我决定要给你写这封奇怪的信时起,我却奇迹般破除了我对你爱的那种长久以往的复杂的存在性。我想,你是一个必将了解我,并且是世界上惟一可以了解我的人。所以当你看过以上这些,奇怪得简直忘乎所以的文字时,其中那些深深远远的内涵一定会被你所了解、知道。
筋疲力尽的男人:夏天
()
12月12日,晚21时53分
我说过,我是一个奇怪的男人。一个奇怪的男人在向自己喜欢的女孩儿表达心意时所写的信,都一定是奇怪的。这其中没有什么必须要去证明的东西,只是出于一种“奇怪者必将要奇怪到底”的信念。就像阿基米德的“一个支点翘起地球”的伟大理论,是需要先被怀疑尔后才会被认可的一种过程。而这种过程势必、也必须要与冬天发生效应才行。
信发出去了3天,我没有收到冬天的回信。
在此之前,我跟俞姚通过房屋中介找到了理想的房子并住了进去。说来也奇怪,在我们见面然后决定一起租房子共同生活的那两天时间里,我和俞姚之间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非同一般的亲和度,怎么说都有些过于神速。就像是一杯速溶咖啡,必将会被100摄氏度的沸水所消融那么轻易。
然而,在我们搬家当天,除了我寝室的4个兄弟和俞姚的两个朋友帮忙外,冬天一直都没有出现。
当然,租房子的钱,我和俞姚平摊。至于我是如何弄到半年房屋租金的,当然得要感谢紫缘。那天我跟她说,我要租房子,需要一笔钱,于是她就借给我了。至于别的,比如难以启齿之类的尴尬却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
搬家的时候,我问俞姚:“怎么不见冬天来帮忙?你们不是在恋爱吗?”
他冲我笑笑,显然不想就此多谈些什么。我也不再多问,一直忙到日落西山,我们八个才去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吃了顿饭,算是庆祝我和俞姚的乔迁之喜。
要说起俞姚这个人,除了长得帅之外,他还是一个非常果断之人。其实果断这点,倒和我出奇一致。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在第二次见面,就近乎奇迹地决定住在一起了。这里面的原因,恐怕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了。还有一点,也是我们可以迅速走到一起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文学的热爱。
以上这些,也只是当时我对他的初显印象而已。而在接下来一年多我和他的生活交往中,我渐渐了解到他生活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一面。当然,那是后话了。
那晚喝完酒,我跟寝室那4个小子挥手告别。他们都对我热乎得不行,老五直拍我的肩膀埋怨我,说我不够意思,人说变就变,说离开就离开,还不到半年呢,就嫌弃我们这些兄弟了。我笑着跟他说:“我又不是不念了,只是喜欢过一种相对独立点的生活罢了。”老四一听就不干了,一边打酒嗝一边摇摇晃晃地说:“什么叫独立的生活?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你觉得不够独立吗?”我赶紧笑着说:“这话说的,俨然一副老爹的架势。那是迪克牛仔。”他胡乱喷射了一气,“咣当”一下就醉了过去。二哥拍拍我的肩膀,递给我一支点燃的“红河”说:“总觉得我们之间的兄弟情分还没处到位。不过,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别的话我也不想多说了,我仅代表我们寝室这4个兄弟祝你在外面生活得顺利如意。更重要的是,你的小说,一定要好好写,我们都看好你。”我点点头,跟他们一一拥抱,内心之情无以言表。“嘿,作家。”临走的时候,老六叫住我,泪眼婆娑地像个娘们,“记得常回家看看,啊。”话一出口,我们几个都狂笑不止。“去你个蛋的,你还真当自己是爹了怎么着。”我哭笑不得地骂他。
第三章 是情敌;还是朋友 是情敌;还是朋友?(2)
那晚,我跟俞姚谈得很投机。
我们合租的房子坐落在离B大不远的华南小区里,五楼南北两居室,60来平方米的空间对我们来说是大了点。我们一人睡一个房间,一人一片小天地,一人一台电脑。总之,我们的生活在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是融合的。浅显些讲,就是不分彼此。于是陡然成为一体的我们,那晚,一人10罐啤酒就开始海阔天空地边喝边聊。聊生活,谈文学,话理想,说女人,交流性经验等男人们经常都会聊到的话题。聊到尽兴处,我们打开电脑,把电脑音量放到最大,然后一边醉生梦死地跳舞,一边呜哩哇啦地唱流行歌曲。唱着唱着,跳着跳着,他突然不跳也不唱了,在狂放的音乐声中孤单单地站了一会儿,竟然默默哭了起来,然后一声不响地关上电脑,坐在床上一边哭一边抽烟。我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忧伤的男子,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我没有安慰他,也不跟他讲话,定定地看着他,就像是看着一个跟自己全然不相干的人一般那么漠然。直到他不知不觉地抽完了5支烟,才冲我苦笑着说:“觉得我特没出息,是吧?”
“没有。”我搬了把椅子坐在他的对面:“心里有不好受的事情?”
他长吁了一声:“没有,只是突然间很想哭。就像是十根手指头同时被一只蝎子蜇了似的难受。”
“呵,这形容蛮奇特的。”我故意损他:“那你就哭吧,男人哭吧不是罪嘛。”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他一本正经地说:“就是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