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废名文集-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做中学生的时候科学实验室的习惯使得他悟得宗教,即是世界是相对的。由相对

自然懂得绝对,于是莫须有先生成为空前的大乘佛教徒了。但莫须有先生教小学生

常识功课,决不是传教,他具有科学与艺术的修养,只有客观没有主观了。他认他

是最好的小学自然教师,得暇自己到野外去替学生找标本,却是没有一个学生肯陪

同莫须有先生去。有时纯同爸爸去。

莫须有先生不肯担任地理,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不会绘图。

莫须有先生不肯担任历史,因为他是一个佛教徒的原故。历史无须乎写在纸上

的,写在纸上的本也正是历史,因为正是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国的历史最

难讲,当然要懂得科学方法,最要紧的还是要有哲学眼光。中国民族产生了儒家哲

学,儒家哲学可以救世界,但不能救中国,因为其恶业普遍于家族社会,其善业反

无益于世道人心。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但骥不是无力,是不称其力,

儒家应以二帝三王为代表,最显明的例子莫如禹治水,禹治水以四海为壑,是何等

力量!这个力量不以力称以德称。三代以下中国则无力可称。而其德乃表现在做奴

隶方面。百姓奴于官,汉族奴于夷狄,这个奴隶性不是绝对的弱点,因为是求生存。

夷狄征服中国之后,便来施行奴化教育,而中国民族从来没有奴化,有豪杰兴起,

“黄帝子孙”最足以号召人心,以前如此,以后也永远如此,而夷狄也永远侵入中

国!而夷狄之侵入中国是因为暴君来的。而暴君是儒家之徒拥护起来的。因为重君

权。而暴民又正是暴君。于是中国之祸不在外息在内优,中国国民不怕奴于夷狄,

而确实是奴于政府。向夷狄求生存是生存,向政府求生存则永无民权。宋儒能懂得

二帝三王的哲学,但他不能懂得二帝三王的事功,于是宋儒有功于哲学,有害于国

家民族,说宋明以来中国的历史是宋儒制造的亦无不可。中国的命脉还存之于其民

族精神,即求生存不做奴隶,如果说奴隶是官的奴隶不是异族的奴隶。宋儒是孔子

的功臣,而他不知他迫害了这个民族精神。中国的历史都是歪曲的,歪曲的都是大

家所承认的,故莫须有先生不敢为小学生讲历史,倒是喜欢向大学生讲宋儒的心性

之学。

再说莫须有先生教国语。名义上莫须有先生教的是小学五六年级国语,应是十

二岁以下的儿童,实际上则是十五岁至二十岁的大孩子不等。这些大孩子大半是在

私塾里读过《四书》同《诗经》《左传》的,同时读《论说文范》,买《鲁迅文选》

《冰心文选》。其平日作文则莫须有先生偶尔抽出一李姓学生在私塾里的作文本一

看,开首是一篇“张良辟谷论”,这个私塾的老师便是攻击莫须有先生的那腐儒。

要教这些小学生,大孩子,读国语,写国语,不是一件顺利的事,但莫须有先生他

说他有把握。他把小学的国语课本从第一年级至第六年级统统搜集来一看,都是战

前编的,教育部审定的,他甚是喜悦,这些课本都编的很好,社会真是进步了,女

子的天足同小学生的课本是最明显的例子,就这两件事看,中国很有希望。这都是

为都会上的小学生用的,对于乡村社会的小学生,对于金家寨的大孩子,则不适宜。

此时,民国二十八年,教科书也没有得买,莫须有先生所搜集的都是荒货,于是莫

须有先生不用教科书,由自己来选择教材了。这里莫须有先生想附带说一句话,关

于中国文化是否应该全盘西化的问题,莫须有先生认为是浅识之人的问题,而中国

教国语的方法则完全应学西人之教其国语,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的小学教科书便

是全盘西化。独是中学教科书又渐渐地走入《古文观止》的路上去了,这是很可惜

的事。莫须有先生因为教小学国语而参考到中学国文教科书,于是又受了一个大大

的打击,觉得世事总不能让人满足了。他虽不以他所搜集的国语教科书做教材,他

却把这些战前的教科书都保存起来,各书局出版的都有,各年级的也都有,他预备

将来拿此来教纯了。莫须有先生如果有珍本书,这些教科书便是莫须有先生的珍本

书。纯后来果然从一年级的猫狗读到三年级的瓦特四年级的哥伦布了,而日本乃投

降。莫须有先生教金家寨的大孩子到底拿什么教呢?他教“人之初”,教“子曰学

而”,教“关关雎鸠”。然而首先是来一个考试。这个考试是一场翻译,教学生翻

译《论语》一章。莫须有先生用粉笔将这一章书写在黑板上: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大孩子们便一齐用黄梅县的方言质问莫须有先生,用国语替他们翻译出来是这

样:

“先生,你写这个给我们看做什么呢?这是《上论》上面的,我们都读过。”

“你们都读过,你们知道这句话怎么讲吗?你们各人把这句话的意思用白话写

在纸上,然后交给我看。”

“这样做,为什么呢?有什么用处呢?”

“你们给我看,我给你们打分数。”

大孩子是私塾出身,向来虽爱好虚荣,却无所谓得失,现在听说“打分数”,

仿佛知道这是法律的赏罚,不是道义的褒贬,一齐都噤若寒蝉,低头在纸上写了,

有的瞪目四面望。这使得莫须有先生甚有感触,便是,人生在世善业与恶业很难分,

换一句话说,中国的儒家有时是理想,而法家是事实,即如此时做教师的要答复学

生的质问,以道理来答复是没有用的,“打分数”马上便镇压下去,天下太平了。

而这一个效果,对于教育的根本意义,又算不算得效果呢?可笑的,莫须有先生一

旦当权,也不知不觉地做起法家来了。

孩子们的试卷,莫须有先生一个一个的看了下去,给了他甚大的修养,想起孔

子“学不厌海不倦”以及“有教无类”的话,——孔子的这个精神,莫须有先生在

故乡教学期间,分外地懂得,众生品类不齐,不厌不倦,正是“不亦悦乎”“不亦

乐乎”了。有时又曰“后生可畏”,老则不足畏。由这些孩子们写在纸上的字句,

使人想到有口能说话已是人类之可贵,何况文字呢?那么作文不能达意,同时无意

可达,应不足异了。莫须有先生考虑到以后的教学方法,首先要他们有意思,即作

文的内容;再要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一个句子”。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莫须有先

生是最好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榜样,和颜悦色,低声下气,而胸中抱

着一个整个的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空空如也,他以这个态度,把学生们的翻

译卷一个一个的发下去了,告诉他们道:

“你们的卷子我都没有打分数,你们是第一回写白话,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一句

话,慢慢地我要教给你们,等你们进步之后,我再给你们定分数。昨天的试题应该

这样做:孔子说道,‘谁说微生高直呢?有人向他讨一点儿醋,他自己家里没有,

却要向他的邻家讨了来给人家。’”

莫须有先生把这句翻译在黑板上写了出来,班上有一个顶小的孩子发问道:

“先生,孔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不就是我们做菜要用酱油醋的醋吗?”

“是的,孔子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孔于的书上都是我们平常过日子的话,好比

你是我的学生,有人向你借东西,你有这个东西就借给人,没有便说没有,这是很

坦直的,为什么一定要向邻人去借来给人呢?这不反而不坦直吗?你如这样做,我

必告诉你不必如此。微生高大家都说是各国的直人,孔子不以为然,故批评他。”

“那么孔子的话我为什么都不懂呢?”

“我刚才讲的话你不是懂得吗?孔子的话你都懂得,你长大了更懂得,只是私

塾教书的先生都不懂得。我教你们做这个翻译,还不是要你们懂孔子,是告诉你们

作文要写自己生活上的事情,你们在私塾里所读的《论语》正是孔子同他的学生们

平常说的话作的事,同我同你们在学校里说的话作的事一样。”

莫须有先生的门弟子当中大约也有犹大,这一番话怎么的拿出去向私塾先生告

密了,一时舆论大哗,在县督学面前(县督学姓陶,恰好是金家寨附近的人)对莫

须有先生大肆攻击。同时有些父老,他们是相信新教育的,失了好些期待心,也便

是对于大学教员莫须有先生怀疑,孔子的书上难道真个讲酱油吗?

莫须有先生第一训练学生作文要写什么。第二,知道写什么,再训练怎么写,

即是如何叫做一个句子。为得要使得学生知道如何叫做一个句子,莫须有先生在黑

板上写三字经给他们看,问他们道:

“这是什么?”

“《三字经》。”

学生有点不屑于的神气。

“那里算做一句呢?”

“人之初。”

“不对,——我且问你们,‘子曰学而’算不算得一句呢?”

“子曰学而是一句。”

“不对,——‘子曰学而’怎么讲呢?凡属一句话总有一个完全的意思,好比

你们喜欢在人家的背上写字,我亲自看见一个人写‘我是而子’,‘而子’虽然错

写了,应该是‘儿子’,然而‘我是而子’四个字有一完全的意思,字写白了,意

思不错。‘子曰学而’有什么意思呢?‘子曰’是‘孔子说’,‘学’就是求学,

‘而’是‘而且’,那么‘子曰学而’如果是一句,岂不是‘孔子说求学而且’吗?

所以‘子曰学而’决不是一句,只是乡下先生那么读罢了,要‘子曰学而时习之’

才有意义可讲,是不是?”

“是,——先生,我知道,‘人之初’不能算一句,要‘人之初性本善’算一

句。”

“是的。”

莫须有先生说着把那说话的学生一看,又是首先发问的那个顶小的孩子了。于

是学生都改变了刚才不屑于《三字经》的神气,同辈中也有人听来津津有味了。

莫须有先生接着在黑板上写四个字——

关关雎鸠

连忙问他们道:

“这四个字你们读过吗?”

“读过,《诗经》第一句。”

“这四个字算得一句吗?”

学生都不敢回答了,都怕答错了。慢慢地那顶小的孩子道:

“先生,我说这四个字算得一句。”

莫须有先生连忙回答他道:

“我说这四个字算不得一句,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八个字才算一句。凡属

一句话总有一个主词,一个谓语,好比‘我说话’是一句话,‘我’是主语‘说话’

是谓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是主词,‘在河之洲’是谓语,意思是

说有一雎鸠在河洲上,‘关关’则是形容那个雎鸠,故单有‘关关雎鸠’不能算一

句话,必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才是一句话了。”

关于关关雎鸠不能算一句的消息传布出去之后,社会上简直以为了不得,连一

位不爱说话的秀才也坚决地表示反对了,他说,“关关雎鸠不能算一句书,什么算

一句书呢,世上没有这样不说理的事情!我不怕人!你去说,关关雎鸠是一句书!”

秀才的话是向他的侄儿说的,他的侄儿在金家寨上学。莫须有先生不暇于同人争是

非,倒是因为这个句子问题默默地感得三百篇文章好,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一句,完全像外国句法,而人不觉其“欧化”!“在河之洲”四个字写得如何的

没有障碍,清净自然了。而“关关雎鸠”这个主词来得非常之有场面似的。莫须有

先生的城内之家,城外是一小河,是绿洲,那上面偶有小鸟,莫须有先生想极力描

写一番,觉得很费气力了。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一句话,直胜过莫须有先生

的一部杰作。秀才的话,殆亦螳臂挡车耳。而最大的胜利自然还是学生的成绩,有

一个学生,由小学生后来做了大学生,他说“有朋自远方来”这个句子写得别致;

又有一个学生,也是由小学生后来做了大学生,他喜欢陶诗“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都是受了莫须有先生的影响了。

莫须有先生传 民国庚辰元旦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这是庾信小园赋里面的两句文章。莫须有

先生常常在人前称赞。但听之者每每不能同意,其开明者亦只能让步到这个地步:

“经了你的解释确是很好,但庾信文章未必有这么好,恐怕是你的主观。”在他未

让步以先,是说质信的文章不行了,尽用的是典故。莫须有先生对此事十分寂寞。

中国学文学者不懂得三百篇好不足以谈中国文学,不懂得庾信文章好亦不足以谈中

国文学。这里头要有许多经验,许多修养,然后才能排除成见,摆脱习气,因为中

国文学史完全为成见所包围,习气所沾染了。有成见,染习气,乃不能见文学的天

真与文学的道德。庾信文章乃真能见文学的天真与文学的道德罢了。一天真便是道

德。天真有什么难懂呢?因为你不天真你便不懂得。若说典故,并不是障碍,你只

要稍稍加以训练好了。即如龟言寒,鹤讶雪,我们何必间典故呢?不是天下最好的

风景吗?言此地之寒者应是龟,讶今年的雪大莫若鹤了,是天造地设的两个生物。

一个在地面,在水底,沉潜得很,它该如何的懂得此地,它不说话则已,它一说话

我们便应该倾听了,它说天气冷,是真个冷。不过这个岁寒并不会令我们想到没衣

穿,因为文章写得有趣,比庄周文章里的龟还要显得不食人间烟火了,庄周的龟还

有点爱谈政治。一个在树上,在空中,高明得很,它该如何的配与雪比美,所谓白

雪之白,白羽之白,所以鹤说:“呀,好大雪!”是真个茫茫大地皆白了。所以莫

须有先生常年读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