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惹怒皇太极,不但最后人没要到,反而还被罚钱罚物,得不偿失。
  
  多尔衮清楚地知道,把握好平衡,在平衡中寻找机会,才是至关重要。
  
  几句话说得阿济格和多铎只有听从的份,就连迟钝如阿济格,心中也生出凄凉。
  
  无依无靠的三兄弟,如履薄冰,只有小心再小心,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以图发展。
  
  多铎吞吞吐吐了半天,又说道:“哥,那你不想做旗主了?”
  
  旗主当然是要做的,多尔衮心里也早已有了决定,只是这个决定不想让他两兄弟知道。
  
  “慢慢来吧。”多尔衮敷衍了一句。
  
  看着头脑简单的阿济格,对将来始终处于茫然无知状态,多尔衮的脸色黯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事情多更新时间比较乱,不好意思啊。。。(其实好像就从来没有不乱过。。。




64

64、携手共进心有灵 。。。 
 
 
  
  转眼便至次年天聪元年;多尔衮始终小心谨慎;并督促着他两兄弟不要犯错;尤其是阿济格;几乎金国每一次的军事行动他都参与其中,逐渐累积战功;只要不犯浑,就能慢慢在军中建立威信。而多铎似乎也太平了许多;不再动不动就和皇太极起争执,虽然多尔衮知道他心里还满是仇恨,但只要不惹事;就天下太平了。
  
  四月里,浑河水面上的冰渐渐融化,一些不畏寒的鸟儿在湖面上追逐嬉戏,忽而钻入水中捕鱼,忽而扑着翅膀低空飞行,不时传来几声长鸣,悠扬清逸。
  
  近岸边的水浅处还结着薄冰,洁白晶莹的冰反射着太阳的光芒,闪花了眼。
  
  多尔衮站在岸边,用脚使劲踩了踩冰面,似乎在试这冰的硬度。
  
  “那边危险,你过来,掉下去可不好了。”皇太极骑在马上提醒道。
  
  多尔衮后退了几步,又找了一处已化开了的地方,就着河水洗了洗手,随后回到马上。
  
  太阳就要落山,两人如同漫步一般,迎着夕阳行走在浑河岸上,背后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今天察哈尔的使者来,说袁崇焕正在日夜赶工,修筑大凌河、小凌河、锦州等城,与前不久从明朝那逃来的人密告的一样,看来确有其事。”皇太极忽然说道。
  
  多尔衮料到他带自己出来就是为了说这事,等了半天他终于开口了。
  
  “你和袁崇焕的书信往来也快半年了,你想拖时间,他也一样想拖。”多尔衮答道。
  
  “你怎么看,我们接下来改如何应对?”
  
  他还未与其他大贝勒商量,就先来和自己说,多尔衮多少还是感到有些意外,至少可以证明自己的看法对他来说是有分量的。“你想要打?”多尔衮反问。
  
  皇太极点点头:“明军善守城,攻城本就是我们八旗军的弱项,一旦这些城池修好,我们要攻起来,就更难了。”
  
  “在你看来,宁锦二城究竟是个什么地位呢?”
  
  皇太极扭头看他:“你说呢?”
  
  多尔衮跳下马背,捡了个石子,坐在了地上。
  
  皇太极不由得笑了笑,也跟着下马,盘腿与他相对而坐。
  
  多尔衮在地上画了圆圈,在圆圈的右上角画了一个点,又在这个点的右上角又画了一个圆点,口中依次指着这三个圆说道:“这分别是山海关、宁远、锦州,袁崇焕很聪明,他先建了宁远城,把防线向前推进了二百里,又在宁远的基础上,建了锦州,宁锦连成一线,像一把尖刀似的往我大金的疆土上插,对袁崇焕来说,宁锦二城意义重大。”他说着,又在宁锦两点上画了一个尖锐的三角。
  
  皇太极环抱双臂,看着他画出的地图,一言不发,不置可否。
  
  多尔衮瞟了他一眼,话锋一转:“可对我大金来说,却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句话显然说中了皇太极的心思,他毫不吝啬地露出笑容。
  
  多尔衮继续道:“就算我们占了宁锦二城,若要派兵驻守屯田,对我们来说根本得不偿失。我们后方还有尚未收服的蒙古部落,还有烦人的毛文龙,我们不像明朝有那么多人,一旦把过多的兵力安排在了宁锦,会影响到我后方布置。到时候顾此失彼,反而会坏了大事。而且,就算我们真的守好了,益处也不大,不过是以后打山海关少跑点路。”
  
  “那你的意思是,不用去打?”皇太极说道。
  
  “那也不行,你刚才都说了,关宁锦这条线,我们总得要用,要是让他们把城修坚固了,费劲的可是我们。”
  
  对于多尔衮的这番看法,皇太极暗暗惊讶,虽然知道他从小就天赋异禀,可他听说得头头是道,还是令人赞叹不已。但是暗叹过后,又是五味陈杂,不知是应该高兴还是难过。多尔衮表面上的顺从,并不能掩盖他心中的恨意,这一点皇太极再清楚不过,如果他把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对付自己身上,那又该如何来应对呢?
  
  皇太极暂时不愿多想,笑着道:“可不就是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我们要是攻下了,也就是把城拆了烧了,等我们撤兵了,他们又会重新再来建城,还真是可惜了。”
  
  “不可惜。”皇太极纠正道,“表面上看只是我们拆,他们建,可拆容易,建难。重建一次城,得花去他们多少钱?再加我们带走的战利品,他们又得蒙受多少损失?你可知明廷为了对付我们每年要加多少辽饷,饶是这样,还是入不敷支,大部分士兵无饷可拿。这对明廷来说,负担是越来越重,他们的心腹大患不单是我们,还有民间的流寇。我们越是消耗他们的财力,他们越是加重税负,越来越多的良民无法生存,落草为寇,国家越发动荡不安,再度增加他们的负担,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多尔衮低头思索片刻,在与皇太极的不断对话中,对于眼前的局势看得益发清楚,情绪也变得亢奋:“对,我们不可能一口吞掉明朝,就是要拖垮他们。”
  
  “不错,一边拖垮他们,一边巩固我们的政权,我们一点一点吃,一点一点壮大。”
  
  多尔衮抬头,眼眸中闪耀着兴奋,那是比星辰还要耀眼夺目的光芒:“我们已暂时摆平了朝鲜,可以把重点转向蒙古。只要我们统一了长城以北,集结满蒙的全部军力,到时候明朝也被败得差不多了,还怕我们拿不下他们?”
  
  两人的思维激烈碰撞,火花四溅,每一根神经都鲜活跳跃,叫嚣嘶吼着,那是一种对征服天下的强烈渴望,是一种纯雄性的欲望,对于一个血液中有野性的人来说,这世间任何事物都比不过荡平天下来得有吸引力,纵马江山,总有一天站在高山之巅,俯仰众生,接受万人的膜拜。
  
  前一世,因为年龄阅历所限,在他能独当一面时,大格局早已划好。等到皇太极驾崩,他统领八旗军入关,也是水到渠成,虽说是战功显赫无人可比,但终究是按部就班,沿着前人的路走。
  
  这一世,在皇太极的规划之初,他便能参与其中,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这计划之中。
  
  他内心狂喜,血脉贲张,不为别的,只为能亲手画出一幅锦绣蓝图。
  
  皇太极也同样兴奋,一个人摸索总不如两个人讨论,可能和他坐在一起讨论思考的,又能有几人。原本,只是抱着随意的心态,带他出城逛逛,再听听他脑袋瓜子里的想法,可没想到,两人就地而坐,一席长谈,收获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皇太极凝望多尔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若能永远那么默契该有多好,这世界就不会有任何难题可以难倒他们兄弟俩。
  
  他们可以携手共进,把一切阻挡在他们面前的障碍踩在马蹄下。
  
  如果过去有些事情没有发生,那该多好。
  
  激动过后,多尔衮平静了一下情绪,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
  
  前世的宁锦之战,他并没有参与,但他了解这一战金军没有占到半分便宜,反倒损失惨重,明朝借着炮火优势,差点把八旗军轰得方向都没了。这与受努尔哈赤攻宁远不克,反自伤的影响,皇太极在这次战役中,固执急进也有关系。这一次可千万不能再让八旗军再受重创。
  
  多尔衮似开玩笑般说道:“不过那袁崇焕可不是个软柿子,谁知道他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是不是有弄了什么秘密武器,上趟是红夷大炮,这趟也很难说。万一进攻不利,你可别急得跳脚。”
  
  皇太极定定地望了他一眼:“这次出征,你也跟着一起去吧。”
  
  多尔衮求之不得,当即点头:“好啊。”
  
  皇太极舒心一笑,站起了身:“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吧。”
  
  两人重新上马,想着沈阳城方向慢慢行去。
  
  回到汗宫后,该是晚饭时间了,可多尔衮来不及吃饭,因为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立刻着人把先前叛逃而来的两个明人的其中一个叫了来。
  
  “你就是弃暗投明,来归顺我大金的?”
  
  那人伏在地上不敢看多尔衮:“小人正是。”
  
  “有个事我想问问你,你得如实回答。回答得好,有的是你升官发财的机会。”
  
  “请贝勒爷问,小人一定知无不言。”
  
  “我听说袁崇焕有训练了一支关宁铁骑,有没有这回事?”
  
  那人茫然地抬头:“关宁铁骑?那是什么东西?”
  
  嗯?难道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被冠上这个称呼?多尔衮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反正就是一支骑兵嘛,有没有?”
  
  “袁大人……哦,不,袁崇焕好像是有在训练骑兵,但是具体情况如何,小人就不知道了。”
  
  毕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不能指望他知晓太多的军事机密,但是有了这点信息也就够了。
  
  “你现在立刻再去求见大汗,把袁崇焕练兵的事去告诉他。”
  
  虽然说这个时候,诸贝勒们未必会把一支汉人的骑军放在眼里,但以皇太极谨慎小心的态度,应该还是会引起一定重视的吧?
  
  多尔衮暗自想着,对将要到来的宁锦之战,充满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偷偷来更新~再偷偷滚走~~




65

65、携手共进心有灵 。。。 
 
 
  
  五月六日;八旗大军准备就绪;出征锦州;由皇太极亲自统帅;大金几乎所有能战之将都随军出征了。
  
  但在出发前夜,仍然出了点小岔子。
  
  “我也要去!我要跟哥哥一起上战场!”
  
  夜深了;本来已睡下想养精蓄锐,第二天行军的皇太极硬是被叫了起来;他披着一件单衣,看着梗着脖子站在自己跟前的多铎,睡意全无。
  
  “你有心为大金立功是好事;可你还太小,打仗的事,等再过两年再说吧。”皇太极冷冷道。
  
  “那为什么哥哥能去,我就不能去?”多铎瞪着圆溜溜的眼。
  
  “你在说多尔衮?他可要比你年长。”多铎有很多位哥哥,可从他嘴里叫出来的哥哥就只有多尔衮一人。
  
  “前几年你就带他出征了,那时候他还比我小呢!”
  
  “多铎,你不要胡闹了,打仗又不是玩。等你长大了,有的是机会。”
  
  “我不想和哥哥分开!”
  
  多铎虽然口气硬了一些,倒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可这一句“不想和哥哥分开”,不知触动了皇太极哪一根神经,忽然就怒上心头。
  
  正要开口训斥,多尔衮匆匆忙忙跑来,显然是得到了消息特意赶来,担心多铎和皇太极起冲突。
  
  一看到多尔衮,多铎立刻亲昵地拉住他:“哥,明天我跟你一起随军出征!”
  
  皇太极见状,当即皱头紧皱,语气也变得严厉:“谁同意让你随军了?你给我乖乖地呆在沈阳,哪都不许去!”
  
  “你为什么就一定要把我和我哥分开?”多铎气道。
  
  “出征是大事,不是你小孩子胡闹!”
  
  “我没有胡闹!阿玛在的时候,早就准我参与这些事了,虽然我是比不上哥哥们老练,可交予我的事,哪一次不是做得妥妥当当的?刀光剑影,杀敌攻坚,我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多铎说得有理有据,竟一时让人无法辨驳。的确,多铎虽年幼,其军事素养却丝毫不逊色于一个成年人,甚至可以说,让他指挥一支小队的作战都没有问题。
  
  见皇太极不说话,多铎又转向多尔衮,抓着他不放手:“哥,你说对不对?你可不能丢下我,你得和我在一起!”
  
  自从父母双亡后,多尔衮觉得多铎比以前越发爱粘着自己了。其实他还是稚气未脱,想要找一个人依赖。
  
  多尔衮也心疼他,于是帮他开口求道:“不如也让多铎跟着,早些让他学习打仗,对大金也有好处。”
  
  多尔衮不说还好,说了皇太极更是恼火,原本就不喜欢多铎了,这时候再让他松口,是断然不能的:“不行!说了不准就是不准,当我的话是儿戏吗?”
  
  “多铎去或不去,对我大军出征全无影响,有何不可?”如果说多铎是提了什么过分要求,多尔衮一定会顾全大局,劝他放弃,可随军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完全不明白皇太极为何要大动肝火。
  
  皇太极仍然不允:“我不想一再重复了,你们回吧。多尔衮早点休息,明日不要误了时辰。”
  
  多铎叫道:“为什么你那么看不惯我和我哥在一起?”
  
  多尔衮低头道:“那这次出征我也不去了,我留下来陪多铎吧。”
  
  其实多尔衮说这话并无别的意思,纯粹只是担心多铎,因为他好不容易渐渐适应没有额娘的生活,可不想眼看他再一次沉沦。
  
  但在皇太极听来,就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