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幺妹-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八章 人面桃花



 转眼到了六七月间,连着二十几天,太阳都热辣辣地晒着。斧头湖里的水却越发涨了起来,顺着水渠不断涌进水田里。



杨幺觉得心惊肉跳,她前世也知道这湘楚之地年年六七月的汛期总是让人揪着心。杨家村的人却似是全无所觉,杨平泊照旧每日采药,为社学讲课,杨相还是埋在数字里打转。



杨幺顶着毒日头,来到杨家老宅,推开长房所在的南厢房,叫道:“姑妈!”



杨平泉抬起头,那是一张与杨岳极为神似的脸,眼角细细的纹路隐隐舒展着,白晳的鹅蛋脸上五官分明,柔和的眼神落在杨幺身上,却总让她觉得像刀子一样挖到了人的心里。



“幺儿,急吼吼的作甚?”杨平泉放下手中的针线,微微笑道。



杨幺不由自主地轻手轻脚起来,自家嫡亲的姑姑看起来比她丈夫——杨家的长房长子杨平湖有威势多了。难怪杨岳那样难缠,被这样的姑妈带大,能不厉害么?



“姑妈,斧头湖是不是连着洞庭湖?”杨幺定定神,问道。



“那是自然。”杨平泉看了杨幺一眼,慢慢说道:“你必是没有好好在社学听课,斧头湖畔属于湖广行省岳州路平江县所辖,此地水源充足,湖泊处处,大多与洞庭湖相连,我村前的斧头湖便是其中之一。”



“斧头湖可曾涨过水?”杨幺暗暗懊恼,早知道社学也教这些,她也不用寻着理由逃课了。



“怎能不涨?雨季必是涨的。”杨平泉微微嗔道:“张杨两家守着好好的水田不够,为什么要在钟山上开梯田?不就是防着涨水时颗粒无收么?”又奇道:“这几日太阳正毒着呢,你怎的问起这个?”



杨幺想了想,觉得差了七八百年,情况自然不同,便也松了一口气。杨平泉见她如此,不由牵着她的手,笑道:“让姑妈好好看看,打去年开始,你午后就不常来我这儿了,你原是个不作声的,如今性子倒好些了。”抚抚了杨幺的脸,略略有些惊异:“幺妹,你是不是长高了?”



杨幺微微有些别扭,除了杨岳,她还未与人如此亲近过,只觉杨平泉的手中满是茧子,倒似比杨岳、杨相的还要厚些。



听得杨平泉忽然如此一说,杨幺不由得摸了摸自家的胸脯,这阵子胸脯时时微痛,已经开始发育了。平泉见着她如此动作,不由得笑得眯起了眼,嘴里却嗔道:“女孩子那能如此动作?”



杨幺装傻一笑,又听得杨平泉感叹道:“这下可好了,因着你这病,你爹爹哥哥总是忧心,六年前虽是醒了,却不见得长大,还似小孩儿一般,如今可放心了。”



见杨幺神魂不属,又笑道:“想是癸水也已经来了,如今算是大姑娘,平常也要仔细些了。别和天康那些淘气孩子混在一起。多和姐妹们一处玩。可记得?”



杨幺回过神来,古怪一笑:“姑姑,谁叫你没有生个女儿,倒叫我去哪里找姐妹?下德下礼是二叔的孙女,可是我的侄女儿。”



杨平泉揪揪她的脸,“族里和你平辈的姐妹不多么?你就光和下德下礼一起打混。不过年岁相近,也是好的。”突然皱皱眉:“只是下德这孩子也该教教了,碍着他二婶子,我一直没说。”



杨幺看看杨平泉的神色,嘻笑道:“咱们西屋近五代,除了您一个,就没和东屋长房结过亲吧?既然都出了五代了,您就别管了。”



杨平泉一愣,脸色冷了下来,“难不成她还真打着这个算盘?”瞪了杨幺一眼:“你可仔细着,少推波助澜,叔叔侄女的,没的让她白做了这个梦,坏了自己的姻缘!”



杨幺见杨平泉翻脸,哪里还敢多说,应了几声,正想着自家的心事解决了,就要赶在晚饭前告退。却被杨平泉不冷不热地瞄了一眼,留了下来。



杨幺心中哀叹,杨家老宅的饭哪是容易吃的。



杨平泉领着成年妯娌及晚辈在灶台上忙碌,杨幺与下德、下礼在堂屋前的大院中布置饭桌,安排碗筷,全无一点私语嘻笑,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杨平泉铲起最后一勺青菜,在围裙上擦擦满是油污的手,站在院子里叫道:“开饭了。”



随着杨平泉的话声,除了炒菜声没有一点响动的大院顿时热闹起来,包括杨天康在内的六个年龄不一的男子从堂屋里走了出来。此时的杨天康站得规规矩矩,目不斜视,全无在外头脱跳的样子。



三个原在灶间的年轻媳妇则将菜一一布上,人人进退有矩。



“哈哈,杨家老四最近好似长齐全了!”一位发须皆白的健壮老者洪笑着,从堂屋里走了出来,坐在主位上,微笑地看着杨幺,“也不逛你爹爹特地给你取了个好名,借了祖宗的福气。”这便是杨家的大族长杨均天。



杨幺大声叫了句:“大爷爷好。”又冲着旁边一个四十来岁满脸胡须的粗豪男子叫道:“大伯父好!”这是杨家长子杨平湖。



“平泊二叔好!”杨幺打着招呼,突然想着:杨下礼长得与孪生姐姐杨下德全然不似,和她嫡亲爷爷杨平泊却是一个模子出来。多亏她会长,腊黄长脸变成蜜蜡色小脸,眯缝眼长成了长挑凤目,也算是个美人胚子,再加上沉稳的性子,越发是个上等美人了。依她看着,倒比杨下德更招人爱。



“天康哥、天健弟好!”这两都是姑妈的亲儿子,关系一向亲密,只是天健如今还只是七八岁大。



“天智哥、天能哥好!”这是平泊二叔家的儿子,天智已是三十来岁人,杨下德,杨下礼便是杨天智的女儿。



这一路招呼下去,也费了不少时间。老者待得她与众人招呼完,挥了挥手,“老大媳妇,开饭吧。”



杨平泉点点头,说了一句:“坐下吧。”便和杨平湖、杨平泊一起坐下,其后是天字辈众男随后坐下,杨幺随着几个女人最后落座。



杨平泉开了第一筷后,杨家井然有序的状况立即被打破了,除了杨幺外人人如猛虎下山,十几双筷子你争我夺,横扫桌面。杨平湖、杨平泊的筷子左击右挡,闲庭信步般护着自己面前的菜盘,杨平泉面前的菜却是无人敢去伸筷。至于杨天均全然以争夺晚辈们的菜肴为乐,只差没把筷子伸到他们的饭碗里了。



杨幺端着饭碗呆呆地看着眼前一片筷影,起先杨天康还能抽空为她挟上几筷子菜,待后来,杨平泉扫了杨天康一眼后,他就连自己的菜都挟不着了。两人只能看着满桌的菜肴就米饭。



杨幺一边啃白饭一边暗暗嘀咕,在杨家老宅里吃饭,除了跟着杨岳,就没吃过什么菜。



一顿饭吃了半刻,当杨平泉将筷子放在桌子上时,杨家的秩序又回来了。杨平泉赶了男人们去院子里的大槐树下乘凉打混,也不要其它妯娌,只带着杨天智的媳妇和杨下德收拾残局。



杨幺缩了缩脑袋,向杨下礼递了个眼色,两人溜到门外,杨幺还未开口,杨下礼扯着她道:“幺姨,下德前几日闹着要去潭州城,被奶奶好一顿骂。”杨幺不由咋舌,难怪今天杨平泉听着这事就给脸子,下德还真是铁了心了。



“下礼,你说,下德这事合不合规矩?”杨幺犹犹豫豫地问道。她可不懂这时代家族里的纲常,平常见下德缠着杨岳,只是好笑,既无长辈管束,还当没甚关系。



杨下礼叹了口气:“虽是出了五代的,但我昨儿偷偷听奶奶骂姐姐时说,族里的规矩是,你们西屋但凡有女儿必是要嫁到东屋长房的。前五代只是没有女儿,再往前数,可是亲得不得了的!”



杨幺瞪着杨下礼,只来得及“啊?”了一声,便被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吓了一跳:“开什么玩笑,这小丫头要嫁到我们家里来?”



杨幺顿时跳了起来,一把捂住杨天康那没遮拦的嘴,杨下礼吓得脸色苍白。所幸男人们在院子里高谈阔论,甚是喧哗,似是无人听见。



杨幺拖着杨天康远远离了杨家老宅,方松了手。



“方才曾爷爷和泉奶奶肯定听见了。”跟在后面的杨下礼没奈何地说道。杨幺与杨天康互视一眼,“幺妹子,你不会是想嫁给我吧?”杨天康急吼吼地问道。



杨幺哭笑不得,啐道:“我什么时候敢高攀杨家的长房长孙了?”



杨天康顿时放了心:“杨岳出门前叫我照顾你,你可别当我有那意思啊。”杨下礼掩着嘴哧哧直笑。



杨幺愣了愣,笑道:“你且放一百二十个心,只是若事临头了,我是混赖的,你却怎么办?”



“你都能赖了,我还不能跑么?”杨天康嘻嘻一笑,



杨幺不由得撇嘴道:“你能跑到哪里去?朝廷啥时候让咱们种田的民户四处溜哒了?小心抓着了,判你一个刺配千里!”



杨天康古怪一笑:“你怎么又知道这个规矩?莫不是也想逃走?”见杨幺仍是睨着他,不由轻声道:“什么朝廷,黄河年年涨水,天下的流民如今多了,蒙古人天天忙着花天酒地,哪里还管得过来?”



不待杨幺、下礼再说,他突然又鬼头鬼脑地低声道:“我小时候听爹娘吵嘴,当初我娘也是不愿意嫁过来的。”



杨幺顿时紧张,把起先的疑惧丢开,骂道:“那你还说得这么轻松,姑姑的本事你不知道么?谁能强得了她?”又纳罕道:“姑妈和大伯父居然也会吵嘴?现在可是好得不得了。”



杨天康摇摇头,“你就看咱家的规矩,咱爷爷只把俺娘当儿子看,只说爹爹和二叔加起来都比不上我娘一个小趾头!我听说我娘从小是在咱们家长大,和咱爷爷亲着呢,咱爷爷开口要我娘做儿媳妇,我娘拒绝得了么?俺娘和你可不一样,你是个小没良心的。”



杨幺听得兴致勃勃,没想到杨天康又开始编排她,不由得呸了一口,回想道:“姑姑倒是从没有对我提过这事,和你说过么?”



“当然没说过!”杨天康咧咧嘴,“这话要不是下礼说的,俺一万个不相信。”



杨下礼抿着嘴,笑道:“多谢天康叔。”



三人天南海北地说了一阵,也就散了。临了,杨天康重重拍了一下杨幺的肩膀,打了她一个踉跄,笑道:“幺妹子,你这是吃了什么仙药,可着劲儿向上长。你看,你现在都和下礼一般高了,她还大着你三岁呢。都说女大十八变,要是杨岳看见了,都不敢认你了。”说罢,和杨下礼笑着去了。



第九章 幡然悔悟



 杨幺慢慢走在路上,今天她已经三次听到这句话,她摸摸自己的头,手、胳膊,好象全都长粗长长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杨幺回想着,如果说身体成长的滞后是因为精神的压抑,那么,精神压力的解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从大年初一的雪夜,还是……杨幺突然想到,或者是从杨岳第一次离开呢?她不由得停下脚步,却忽然发现自己正巧停在了祠堂门口。这个对家族至为重要的场所大门前仍是一片荒芜,门楣上的“忠义千秋”四个黑字气息淹淹,似乎比当初更为破旧,连字迹都辩不清了。



六年前初次来到此处的诡异感觉时时萦绕心头。平常她总是远远地离了这地方,社学、祭拜都不曾去。



原来她总是在逃避么?杨幺皱了皱眉头,不,她应该是在寻找,这六年在她总是在寻找一个答案,却遍寻不着。



为什么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地方?



杨幺鬼使神差地抬起脚步,走进孤灯摇曳的前厅,前厅依旧落满灰尘,她隐约见到前厅翕上只供着一个香炉,点着几支清香,却无牌位。



杨幺持起案上孤灯,穿过天井,来到后堂。六支长明灯将后堂照得通亮,杨幺环顾四周,猛然发现往日杨平泊坐着讲课的书案后有十一层阶台,每层上面都摆满了牌位。



杨幺此时方才回忆起来,平日她被杨岳捉过来听社课时,好象确实见过这些牌位,只是完全未当回事。杨幺正呆看十一层牌位,突然背后想起了脚步,她一啰嗦,猛回头,却看见二哥杨相正从后堂门外走了进来。



她暗地里吐了一口长气,就听得杨相说道:“幺妹,我正要去接你,看到此处似乎有人,便进来看看。你在此作甚?”走到杨幺身边,微微弯腰,眼眉笑得弯弯的道:“小女孩家家,也不知道害怕。”



“二哥”杨幺叫了一声,正要随杨相离去,不料杨相怔怔看了牌位半晌,又看了看杨幺,似是下了决心,接过她手中的烛台,走进牌位,回头招呼道:“幺妹,你过来看。”



待得杨幺走近,杨相指着上面的牌位说道:“杨家自南宋末年,在此立足百年有余,至今已有十一代。幺妹,你从最上层祖宗牌位一层层向下看。”



杨幺虽是疑惑,仍运足目力,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看着,“杨均一”、“杨平山”、“杨天德”、“杨下宁”、



“杨均柳”、“杨平万”、“杨天能”、“杨下开”、



“杨均……”



杨幺突地大惊,心里“碰碰”直跳,喉咙干涩结结巴巴道:“二、二哥,都是四个字轮着,都是……”



“是哪四个字?”杨相极为肃冷,大异平常。



“是——”杨幺一咬牙,大声说道:“均平天下!”



“说得好!”杨相沉声应道:“岳州杨氏祖上杨幺,原是南宋末年八百里洞庭湖畔一个小小的渔民,宋室无能,金兵时时南下劫掠,到我湖广地界烧杀,人人苦不堪言,



这倒也罢了,却有各地豪强,趁火打劫,鱼肉百姓。杨幺忍无可忍,随着白莲教钟老爷起义造反,天下响应。钟老爷称了“天大圣”,建起楚国!



宋室自然惧怕,不断派人围剿,钟老爷与长子都牺牲了,我们祖上杨幺辅助钟家幼子,打败几路官兵,占了这八百里洞庭,安营扎寨,节节胜利,只到第六年,宋高宗派宰相张浚亲自督战,又从抗金前线抽回了岳飞军队。军中有了内奸……”



杨相重重呸了一口,继续说道:“内外相应,使得义军一败涂地,我家祖上也牺牲了。”他看了看听得目瞪口呆的杨幺,说道:“你可知我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