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反骨之人-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娜迤�
古骜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在外漂泊了这么久……倒是没忘了礼仪,免礼吧,坐。”
“谢汉王。”那刘之山见古骜和颜悦色,惴惴的心中不禁放松了些许,这下便隔着一张案几,在古骜对面小心翼翼地倚着边儿坐了。
古骜道:“恕本王孤陋,你叫刘之山,是父亲姓刘吗?”
刘之山道:“惭愧,小人母姓刘,父姓流尔朵那兮,便是山的意思。”
古骜笑道:“原来如此,刘之山这个名字,倒是文质彬彬。”
刘之山道:“多谢汉王夸奖。”
古骜道:“如今你部中人,一共有多少?”
刘之山道:“一万五千男丁,算上妇孺,一共四万。”
古骜道:“这四万人,在野外好生活么?”
刘之山闻言,先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古骜,随即扑通地一声在古骜面前跪了下来:“求汉王救救我们,我们在草原上已经一年没有吃过饱饭了。”
古骜道:“戎人以放牧为生,你们不做商以后,也放牧为生。他们吃得饱,你们怎么就吃不饱呢?”
刘之山眼中有泪,道:“放牧要的是牧场,我们哪里有好的牧场,好的牧场都给他们占去了,把我们赶到些贫瘠的地方。再说放牧哪里又有作商得的利多?”
“你想作商,本王知道,你也是为了部族中人生计着想,慈父心肠。你们以前能作商,是因为汉戎之间没有战争,互通有无,所以作商能赚钱。如今你看,渔阳郡战事一触即发,民夫到时候都要调上前线,就算本王能让你行商,那光景也不复当初了。本王适才问你,部众多少人?你说四万……四万人,在这风雨飘摇,战事既起的渔阳郡,作商怎么能养得活呢?”
那刘之山叩首道:“求汉王指点一条明路!”
古骜道:“本王待汉戎混血之人,与中原人一般,但凡信天道,尊礼仪,便一视同仁。此次本王征伐北地,除了收复故土以外,也不过是为了让耕者有其地,摆脱做戎人奴隶的凄惨之况;畜牧者有其牧场,莫被戎人欺压得连饭都吃不上。你也知道,本王寒门出身,自幼见过太多不平,因此早就立志,但愿天下就此一平,不分贵贱人人有食,一以贯之。不仅仅在北地如此,对世家也是如此,终有一日,本王期盼不分世庶、不分汉戎,都能以有德者为上,以蓄养生灵为首要。因此,本王有一个提议,你派一半青壮参加义军,妇孺留在渔阳,作为军属赡养,另一半青壮男子,为义军放牧,饲养战马,至于牧场,以后打下来就有了。在义军中,只要有功就赏,能加位进爵,放牧放得好,也能做官。”
刘之山俯首道:“汉王所言,人无分贵贱,皆以蓄养,说道小人心坎里去了,小人因这一身血统,不知受了多少凄凉冷落,不仅是小人,但凡汉戎混血之人,大抵如此……只是这参军之事……”说着,刘之山面露迟疑。
古骜微笑:“……你先回别馆去住着,好好想;想好了,再告诉本王。有什么疑问的地方,问陈江便是。”
☆、第130章 (捉虫)
刘之山连连称喏,告退而去,陈江来到古骜身边,低声问道:“……汉王,是准备用他们么?”
古骜看着那恭敬退出的背影,缓声道:“……只要他们可用。”
陈江若有所会地点点头:“我让人盯着。”
“嗯。”
说话间,有报信者飞马传书,送来了怀歆与典不识两人呈上的攻克上郡详细战报,关于此次战后清缴人口、赋税、兵甲等等一干,信中最后说到上郡极缺兵器,民众也被屠戮甚多,一时间难以恢复,元气已伤,现今军队粮草都有些补给不上,请求增援。古骜针对具体情况一一答复,交还给信使。
这时耳边脚步声起,古骜从案上抬起眼,原来是虞君樊挑帘而入,只见他换了干净衣衫,头发也都重新梳过束起,原本面色中隐着的疲惫如今都消散了大半,两人目光对上,虞君樊温润一笑,古骜问道:“……君樊,适才睡了一会儿罢?”
虞君樊点点头,坐到古骜身边,道:“……如今战事将至,也只能忙里偷闲地小憩片刻。听说汉王适才会了五王的使者,收了一队兵马,还见了那汉戎混血的首领。前两者都好说,是之前都定了策的,招贤令上也写得明明白白,只是这汉戎混血之人,汉王准备如何处置?”
古骜停下了笔,叹了口气,轻声道:“君樊,你可知我从前游历天下时,经过上郡,为何事曾抱憾至今?”
虞君樊忖度了片刻,心道:‘上郡最可惜的,莫过于太守怀劲松能征善战、忠心报国,却外困于野蛮强敌,内困于朝中奸佞,没能守住上郡,最终守土战死,所谓抱憾……大抵是有关怀家……?’如此想着,虞君樊望向古骜,却见古骜目光似有似无中,却仿佛藏着一丝难掩的兴奋,于是迟疑道:“……这个,倒是难知。”
古骜感慨地道:“我最抱憾的事,便是自己没有一只披坚执锐,在平原上所向披靡的铁甲骑兵!”
虞君樊微微一怔:“铁甲骑兵……那不是戎人才擅长的么?”
古骜将笔墨放在了一边,道:“我此番用计得了北地二郡,却并非长久之策,如今能得逞,不过是钻的二王相争的空子。日后,就算拉一个打一个,纵横捭阖,让北地外患骤减,义军将渔阳、上党之收复,敲作定局,看似征戎功成……”说着古骜顿了一顿,“可我所求并不止于此……哪怕那位有心亲汉的戎太子控制了北地,北地终究是戎人的北地啊……”
“依汉王之意……”虞君樊前倾了身子,面色认真地问道。
“要在草原上立足,要为后世一劳永逸地荡平北地,最重要的,便是一定要有铁甲骑兵,不仅要有铁甲骑兵,还要有以牧马为生的牧马人。草原上,谁有了真正最强的铁骑,谁就是草原的王者……”
“可是我们中原人,并不不擅长如此……”虞君樊轻颦了眉,问道:“那又该如何呢?”
古骜道:“这就是我们不得不花心思的地方了。此事我曾与怀仇二位公子提过,怀公子倒是与我说了一个古兵书中的古法。”
虞君樊问道:“……何谓‘古法’?”
“骑兵之力强,在于奔袭之中,冲击力强,步兵无法阻挡。戎人骑兵之强,第一在于戎马彪悍,第二在于戎人骑射高超。如今我们既然在北地征战,戎马不难得,难得的,是有和戎人一般的骑术,与马上射箭弯弓的本领。”
虞君樊点头道:“正是,骑兵对骑兵,考校的便是近身驾驭马匹的本领,和马上刀箭功夫。”
古骜道:“怀歆所述古法中说,可以将所有战马全部披甲,所有骑士亦全部披甲,然后百匹战马首尾相连,前后亦相接,组成战阵,如此一来,戎人单枪匹马,对上我们首尾相连,用细链拴在一处的骑兵战阵,枉他再有上天入地的骑射功夫,一个人,怎么又比得上一个战阵的冲击力?”
“……这倒是个法子……”虞君樊边想边道:“……这个战阵唯一的弱点,便是战阵中一匹马若受伤跌到,会连累左右甚至整个战阵的马匹。因此这番,马匹也要全身披甲,不被损伤,方显威力。”
古骜颔首道:“正是。”
“既然如此,那如今……”
古骜微笑道:“两万匹马的甲衣,我已让人去打造了。另外这个战阵还有一个弱点,便是怕戎人见过一次以后,照猫画虎,给学去了。不过历来北地锻造的中心,就在渔阳郡,只要渔阳郡不丢,戎人一夜之间,也打造不出这么多马匹甲衣。”
“原来如此……”虞君樊叹道,“汉王志在高远,非我辈所能及。”
古骜伸手抚住了虞君樊的掌心:“夸我的话就不必说了,若你真觉得我说得对,好好帮我便是。”说着古骜笑道:“我需要一支属于我的铁甲骑兵,因此我不仅需要马场,我还需要牧马人,可惜中原人不善放牧,如今只有这些汉戎混血的人可以拉拢……”
“汉王的意思是……”
“此事还想请虞太守出马相劝。”
虞君樊笑了笑,挑眉望着古骜:“……为何?”
古骜道:“田榕所擅长的,是让人一时间晕头转向,可终究有醒过来的那一日。虞太守擅长的,乃是让人心甘情愿倾倒,从此再无二心。”
***
北地两郡正紧锣密鼓地备战,而由此牵起的涌动暗流,已然挑拨起了上京的画外弦音。
初春气色日暖,雍驰一个坐在雍府内,安抚了一批一批前来探听虚实的各世家族长。
对于诸人心中的不安,雍驰只有一句话答复:
“有我雍某人在一日,便断不许有人如此猖狂。”
原来,这几日气势如虹的抗戎义军所向披靡,战报一封又一封地传入了帝辇脚下,它们在给京城人士以振奋之感的同时,也带给其中一些高位素餐者以疑虑与恐惧……特别是那些久居京畿之地,盘踞天子脚下的世代公卿。
有恐惧的地方,就有因为恐惧而编纂的故事。
一个个被描绘得似模似样的谣言渐渐四散开来……
有人说:“汉王已和五王密谋好了,汉王北面攻戎,若得戎地,则与五王共分天下!”
又有人说:“征戎义军看似强弩,如今深入北地,却已然近末,定然是先胜后败,五王勾结汉王,为的是一旦汉王败绩,便令汉王顺势引戎兵南下,破京城,五王再率兵勤王,定鼎中原。”
“那如此,于汉王又有什么好处?”
“听说五王给汉王以许诺,便是‘平士庶’三个字。”
传言看似荒诞,还却是顺着京畿大族的心结处,如依附蔓藤攀援一般,一点一点蔓延开出花朵。
一时间京城流言纷纷,尔虞我诈,有人出声支持,有人出言澄清,有人挺身反对,有人发问质疑,还有人引申论述。
一时间各种主张繁杂反复,给每一个曾为抗戎欢呼的世家之人,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京城那边风煞云暗,而北地旗开得胜的喜悦也渐渐消散,不久便迎来了迫在眉睫的难题。
“报——!北地二郡并天水一线中,戎部退溃的战,报传回左贤王军中!传言说左贤王大怒,如今已经与那右贤王戎太子商定,推迟了战事!共讨外敌!废太子以左贤王之名发十万戎兵众,说若是不踏平渔阳、上党,誓不为人!现直奔渔阳郡来!”
“现在左贤王之军,军行何处?”陈江焦急问那报信者。
“若是日夜不停蹄奔袭而来,离渔阳,不过是四五天的路程。”
“若有什么新情况,赶紧来报!你现在下去吧。”陈江看了看古骜的脸色,对那报信兵道。
“是!”
古骜来回在房中踱步,道:“诸位怎么看?”
如今坐在房中的,有虞君樊、陈江、仇牧、与远从上郡赶来的怀歆,怀歆道:“四五日,那些铁浮屠的甲衣能打造得好么?”
陈江问道:“……何谓‘铁浮屠’?”
怀歆道:“是一种记载在古书中的战法,在马匹与甲士身上穿上铁衣,首尾相连,能增加骑兵战阵的冲击威力。”
陈江道:“原来是之前汉王就嘱咐过我的那件事,如今四五日,若是赶工,差不多也能赶出来了一万人的铁衣装备来。”
虞君樊以指腹轻轻摸着手中热茶的杯缘:“一万人……还是太少了,戎人此来,有十万大军呢。”
怀歆颦眉道:“即便打造好,若没有时间训练,铁浮屠的威力一定大为减小……倒未必派的上用场……”
陈江道:“……倒是奇怪,原以为二王相争,内生龃龉,不会这么快就反击而至,总能给我们些喘息休整的时间……却没想到,废太子与戎太子,竟这么快就达成协议休战,一致对外了……倒真是令人诧异,也与他二人不共戴天的传言,甚有出入……”
怀歆道:“……听说从前老戎王在时,最不喜这位戎太子的,便是‘优柔寡断’四个字,这次他没抓住汉王给他创造的机会,与废太子决战,居然放任着废太子从朔方战场整军南下,说不定也正是此性格作祟。”
古骜道:“那戎太子究竟心思如何,还要再看才能定夺。若是他日后,在废太子左贤王部与我部激战后,元气大伤之时,出兵相击,倒是又不违背契约,又能得渔翁之利……却是个有心人,将来未必不会成为劲敌。”
怀歆叹道:“若真是如此,我以前倒还错看他了。他心中若有这些弯绕,懂得蛰伏待机,懂得筹谋、阳奉阴违,当年又怎么会被他父亲老戎王那般厌弃?”
陈江点点头:“这倒是难知。”
虞君樊问道:“……汉王是不是已经派田先生去了戎都?”
古骜点头道:“是,可如今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回来,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本以为二王相争不会这么快抽身南下,即便有此意,田榕能拖延一二,如今这番紧迫,倒是令我失算了。”
☆、第131章 (捉虫)
话说这时,田榕正在戎都之中,一座富丽堂皇的帐篷内,躬身给人打着扇子。
坐在座中的女子红唇艳眸,身着戎地特有的敞胸露怀的女装,露出半截白花花的丰满胸脯,慵懒地侧卧在一张宽大的虎皮椅子上。田榕站在她的脚边,面色恭谨。
女子翘起脚尖,用脚趾抬了抬田榕的下巴,扬眉笑道:“……我的两位哥哥都不愿见你,也就是我心情好,愿意听你说这些笑话……适才,我二哥差点就杀了你,你是怎么知道,要向我求情的?”
“早……早就听说公主女中豪杰,田某实在是钦佩非常,一时之间便脱口而出,向公主乞怜,还望公主见谅。”
田榕一边说着,一边神思飞转。
他扫视了一眼帐篷内服侍的侍人,全是面容英挺的戎人青年,时不时地和这位公主进行眼神的交流,田榕看出了些苗头,这时只恨自己长得不够英俊帅气,无法得到公主青眼,只好擦了擦额上的汗,道:“……我家主人,有好东西要献给公主!”
“……你能有什么好东西?”那公主嗤道:“无非是金银财宝!那都是有价的俗物——金银,有了权力就能有;财宝,有了富贵就能有。真正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