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史-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丧,天下通丧。观愿服三年,视愿服期年者倍,岂非天理人情之所安乎?”乃

立为定制。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嫡子、众子为庶母,皆齐衰杖

期。仍命以五服丧制,并著为书,使内外遵宁。其制服五。曰斩衰,以至粗麻布

为之,不缝下边。曰齐衰,以稍粗麻布为之,缝下边。曰大功,以粗熟布为之。

曰小功,以稍粗熟布为之。曰緦麻,以稍细熟布为之。

其叙服有八。曰斩衰三年者:子为父母,庶子为所生母,子为继母,谓母卒

父命他妾养己者,子为养母,谓自幼过房与人者;女在室为父母,女嫁被出而反

在室为父母;嫡孙为祖父母承重及曾高祖父母承重者;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及

为所后祖父母承重;夫为后则妻从服,妇为舅姑;庶子之妻为夫之所生母;妻妾

为夫。

曰齐衰杖期者:嫡子众子为庶母;嫡子众子之妻为夫之庶母,为嫁母、出母、

父卒继母改嫁而已从之者;夫为妻。

曰齐衰不杖期者: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父母为女在室者,继母为长子及众

子,慈母为长子及众子;孙为祖父母,孙女虽适人不降,高曾皆然;为伯叔父母;

妾为夫之长子及众子,为所生子;为兄弟,为兄弟之子及兄弟之女在室者,为姑

及姊妹在室者;妾为嫡妻;嫁母、出母为其子;女在室及虽适人而无夫与子者,

为其兄弟及兄弟之子;继母改嫁为前夫之子从己者;为继父同居两无大功之亲者;

妇人为夫亲兄弟之子,妇人为夫亲兄弟子女在室者;女出嫁为父母;妾为其父母;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女适人为兄弟之为父后者;祖为嫡孙;父母为长子妇。

曰齐衰五月者:为曾祖父母。

曰齐衰三月者:为高祖父母,为继父昔同居而今不同者,为继父虽同居而两

有大功以上亲者。

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及兄弟之女出嫁者;

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妇人为夫之祖父母,

为夫之伯叔父母,为夫之兄弟之子妇,为夫兄弟之女嫁人者;女出嫁为本宗伯叔

父母,及为兄弟与兄弟之子,为姑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为人后者为其兄弟及

姑姊妹在室者;妻为夫本生父母;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

曰小功五月者:为伯叔祖父母,为同堂伯叔父母,为再从兄弟及再从姊妹在

室者,为同堂兄弟之子,为祖姑在室者,为从祖姑在室者,为同堂兄弟之女在室

者,为兄弟之妻;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适人者;为嫡孙妇,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

为孙女适人者,为兄弟之孙及兄弟之女孙在室者,为外祖父母,为母之兄弟姊妹,

为同母异父之兄弟姊妹,为姊妹之子;妇人为夫之姑及夫之姊妹,为夫之兄弟及

夫兄弟之妻,为夫兄弟之孙及夫兄弟之女孙在室者,为夫同堂兄弟之子及同堂兄

弟之女在室者。

曰緦麻三月者:为族曾祖父母,为族伯叔祖父母,为族父母,为族兄弟及族

姊妹在室者,为族曾祖姑在室者,为族祖姑及族姑在室者,为兄弟之曾孙,女在

室同,为曾孙玄孙,为同堂兄弟之孙,女在室同,为再从兄弟之子,女在室同,

为祖姑、从祖姑及从祖姊妹之出嫁者,为兄弟之孙女出嫁者,为同堂兄弟之女出

嫁者,为乳母,为舅之子,为姑之子,为姨之子,为外孙,为婿,为妻之父母,

为兄弟孙之妇,为同堂兄弟子之妇,为同堂兄弟之妻,为外孙妇,为甥妇;妇人

为夫之曾祖、高祖父母,为夫之叔伯祖父母,为夫之同堂伯叔父母,为夫兄弟之

曾孙,为夫之同堂兄弟,为夫同堂兄弟之孙,孙女同,为夫再从兄弟之子,为夫

兄弟之孙妇,为夫同堂兄弟子之妇,为夫同堂兄弟之妻,为夫同堂姊妹,为夫之

外祖父母,为夫之舅及姨,为夫之祖姑及从祖姑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叔伯祖父

母,为本宗同堂叔伯父母,为本宗同堂兄弟之子女,为本宗祖姑及从祖姑在室者,

为本宗同堂姊妹之出嫁者;为人后者为本生外祖父母。

嘉靖十八年正月,谕辅臣:“昨居丧理疾,阅《礼记·檀弓》等篇,其所著

礼仪制度俱不归一,又不载天子全仪。虽曰‘三年之丧,通乎上下’,而今昔亦

有大不同者。皇祖所定,未有全文,每遇帝后之丧,亦未免因仍为礼。至于冠裳

衰绖,所司之制不一,其与礼官考定之。自初丧至除服,冠裳轻重之制具为仪节,

俾归至当。”于是礼部议丧服诸制奏之。帝令更加考订,画图注释,并祭葬全仪,

编辑成书备览。

 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七

◎乐一

古先圣王,治定功成而作乐,以合天地之性,类万物之情,天神格而民志协。

盖乐者心声也,君心和,六合之内无不和矣。是以乐作于上,民化于下。秦、汉

而降,斯理浸微,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于靡曼。明兴,太祖

锐志雅乐。是时,儒臣冷谦、陶凯、詹同、宋濂、乐韶凤辈皆知声律,相与究切

厘定。而掌故阔略,欲还古音,其道无由。太祖亦方以下情偷薄,务严刑以束之,

其于履中蹈和之本,未暇及也。文皇帝访问黄钟之律,臣工无能应者。英、景、

宪、孝之世,宫县徒为具文。殿廷燕享,郊坛祭祀,教坊羽流,慢渎苟简,刘翔、

胡瑞为之深慨。世宗制作自任,张鹗、李文察以审音受知,终以无成。盖学士大

夫之著述止能论其理,而施诸五音六律辄多未协,乐官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晓其

义,是以卒世莫能明也。稽明代之制作,大抵集汉、唐、宋、元人之旧,而稍更

易其名。凡声容之次第,器数之繁缛,在当日非不烂然俱举,第雅俗杂出,无从

正之。故备列于篇,以资考者。

太祖初克金陵,即立典乐官。其明年置雅乐,以供郊社之祭。吴元年,命自

今朝贺,不用女乐。先是命选道童充乐舞生,至是始集。太祖御戟门,召学士朱

升、范权引乐舞生入见,阅试之。太祖亲击石磬,命升辨五音。升不能审,以宫

音为徵音。太祖哂其误,命乐生登歌一曲而罢。是年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

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

俾乐生习之。取石灵璧以制磬,采桐梓湖州以制琴瑟。乃考正四庙雅乐,命谦较

定音律及编钟、编磬等器,遂定乐舞之制。乐生仍用道童,舞生改用军民俊秀子

弟。又置教坊司,掌宴会大乐。设大使、副使、和声郎,左、右韶乐,左右司乐,

皆以乐工为之。后改和声郎为奉銮。

洪武元年春,亲祭太社、太稷。夏祫享于太庙。其冬祀昊天上帝于圜丘。明

年,祀皇地祇于方丘,又以次祀先农、日月、太岁、风雷、岳渎、周天星辰、历

代帝王、至圣文宣王,皆定乐舞之数,奏曲之名。

圜丘:迎神,奏《中和之曲》。奠玉帛,奏《肃和之曲》。奉牲,奏《凝和

之曲》。初献,奏《寿和之曲》,《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终献,

奏《熙和之曲》,俱《文德之舞》。彻豆,奏《雍和之曲》。送神,奏《安和之

曲》。望燎,奏《时和之曲》。方丘并同,曲词各异,易望燎曰望瘗。太社太稷,

易迎神曰《广和》,省奉牲,余并与方丘同,曲词各异。

先农:迎神、奠帛,奏《永和之曲》。进俎,奏《雍和之曲》。初献、终献,

并奏《寿和之曲》。彻豆、送神,并奏《永和之曲》。望瘗,奏《太和之曲》。

朝日:迎神,奏《熙和之曲》。奠玉帛,奏《保和之曲》。初献,奏《安和

之曲》,《武功之舞》。亚献,奏《中和之曲》,终献,奏《肃和之曲》,俱《

文德之舞》。彻豆,奏《凝和之曲》。送神,奏《寿和之曲》。望燎,奏《豫和

之曲》。夕月,迎神易《凝和》,奠帛以下与朝日同,曲词各异。

太岁、风雷、岳渎:迎神,奏《中和》。奠帛,奏《安和》。初献,奏《保

和》。亚献,奏《肃和》。终献,奏《凝和》。彻豆,奏《寿和》。送神,奏《

豫和》。望燎,奏《熙和》。

周天星辰,初附祀夕月,洪武四年别祀:迎神,奏《凝和》。奠帛、初献,

奏《保和》,《武功舞》。亚献,奏《中和》,终献,奏《肃和》,俱《文德舞》。

彻豆,奏《豫和》。送神,奏《雍和》。

太庙:迎神,奏《太和之曲》。奉册宝,奏《熙和之曲》。进俎,奏《凝和

之曲》。初献,奏《寿和之曲》,《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终献,

奏《熙和之曲》,俱《文德之舞》。彻豆,奏《雍和之曲》。送神,奏《安和之

曲》。初献则德、懿、熙、仁各奏乐舞,亚、终献则四庙共之。

释奠孔子:初用大成登歌旧乐。洪武六年,始命詹同、乐韶凤等更制乐章。

迎神,奏《咸和》。奠帛,奏《宁和》。初献,奏《安和》。亚献、终献,奏《

景和》。彻馔、送神,奏《咸和》。

历代帝王:迎神,奏《雍和》。奠帛、初献,奏《保和》,《武功舞》。亚

献,奏《中和》,终献,奏《肃和》,俱《文德舞》。彻豆,奏《凝和》。送神,

奏《寿和》。望瘗,奏《豫和》。

又定王国祭祀乐章:迎神,奏《太清之曲》。初献,奏《寿清之曲》。亚献,

奏《豫清之曲》。终献,奏《熙清之曲》。彻馔,奏《雍清之曲》。送神,奏《

安清之曲》。其社稷山川,易迎神为《广清》,增奉瘗曰《时清》。

此祭祀之乐歌节奏也。

洪武三年,又定朝会宴飨之制。

凡圣节、正旦、冬至、大朝贺,和声郎陈乐于丹墀百官拜位之南,北向。驾

出,仗动。和声郎举麾,奏《飞龙引之曲》,乐作,升座。乐止,偃麾。百官拜,

奏《风云会之曲》,拜毕,乐止。丞相上殿致词,奏《庆皇都之曲》,致词毕,

乐止。百官又拜,奏《喜升平之曲》,拜毕,乐止。驾兴,奏《贺圣朝之曲》,

还宫,乐止。百官退,和声郎、乐工以次出。

凡宴飨,和声郎四人总乐舞,二人执麾,立乐工前之两旁;二人押乐,立乐

工后之两旁。殿上陈设毕,和声郎执麾由两阶升,立于御酒案之左右;二人引歌

工、乐工由两阶升,立于丹陛上之两旁,东西向。舞师二人执旌,引武舞士立于

西阶下之南;又二人执翿,引文舞士立于东阶下之南;又二人执幢,引四夷舞士

立于武舞之西南;俱北向。武舞曰《平定天下之舞》,象以武功定祸乱也;文舞

曰《车书会同之舞》,象以文德致太平也;四夷舞曰《抚安四夷之舞》,象以威

德服远人也。此大乐二人,执戏竹,引大乐工陈列于丹陛之西,文武二舞乐工列

于丹陛之东,四夷乐工列于四夷舞之北,俱北向。驾将出,仗动,大乐作。升座,

乐止。进第一爵,和声郎举麾,唱奏《起临濠之曲》。引乐二人引歌工、乐工诣

酒案前,北面,重行立定。奏毕,偃麾,押乐引众工退。第二,奏《开太平之曲》。

第三,奏《安建业之曲》。第四,奏《大一统之曲》。第五,奏《平幽都之典》。

第六,奏《抚四夷之曲》。第七,奏《定封赏之曲》。第八,奏《大一统之曲》。

第九,奏《守承平之曲》。其举麾、偃麾,歌工、乐工进退,皆如前仪。进第一

次膳,和声郎举麾,唱奏《飞龙引之乐》,大乐作。食毕,乐止,偃麾。第二,

奏《风云会之乐》。第三,奏《庆皇都之乐》。第四,奏《平定天下之舞》。第

五,奏《贺圣朝之乐》。第六,奏《抚安四夷之舞》。第七,奏《九重欢之乐》。

第八,奏《车书会同之舞》。第九,奏《万年春之乐》。其举麾、偃麾如前仪。

九奏三舞既毕,驾兴,大乐作。入宫,乐止,和声郎执麾引众工以次出。

宴飨之曲,后凡再更。四年所定,一曰《本太初》,二曰《仰大明》,三曰

《民初生》,四曰《品物亨》,五曰《御六龙》,六曰《泰阶平》,七曰《君德

成》,八曰《圣道行》,九曰《乐清宁》。其词,詹同、陶凯所制也。十五年所

定,一曰《炎精开运》,二曰《皇风》,三曰《眷皇明》,四曰《天道传》,五

曰《振皇纲》,六曰《金陵》,七曰《长杨》,八曰《芳醴》,九曰《驾六龙》。

凡大朝贺,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之东西,北向;陈大舞于丹陛之东西,亦

北向。驾兴,中和韶乐奏《圣安之曲》。升座进宝,乐止。百官拜,大乐作。拜

毕,乐止。进表,大乐作。进讫,乐止。宣表目,致贺讫,百官俯伏,大乐作。

拜毕,乐止。宣制讫,百官舞蹈山呼,大乐作。拜毕,乐止。驾兴,中和韶乐奏

《定安之曲》,导驾至华盖殿,乐止。百官以次出。

其大宴飨,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

驾兴,大乐作。升座,乐止。文武官入列于殿外,北向拜,大乐作。拜毕,乐止。

进御筵,乐作。进讫,乐止。进花,乐作。进讫,乐止。进第一爵,教坊司奏《

炎精开运之曲》,乐作。内外官拜毕,乐止。散花,乐作。散讫,乐止。第二爵,

教坊司奏《皇风之曲》。乐止,进汤。鼓吹飨节前导至殿外,鼓吹止,殿上乐作。

群臣汤馔成,乐止。武舞入,教坊司请奏《平定天下之舞》。第三爵,教坊司请

奏《眷皇明之曲》,进酒如前仪。乐止,教坊司请奏《抚安四夷之舞》。第四爵,

奏《天道传之曲》,进酒进汤如前仪。乐止,奏《车书会同之舞》。第五爵,奏

《振皇纲之曲》,进酒如前仪。乐止,奏百戏承应。第六爵,奏《金陵之曲》,

进酒进汤如前仪。乐止,奏八蛮献宝承应。第七爵,奏《长杨之曲》,进酒如前

仪。乐止,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