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骑-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尔衮知道,实际上援军不过数百人的话,恐怕多尔衮要气的吐血了。”石元直等人听了也都发出一阵阵大笑声。身上的疲惫也好像被这笑声冲淡了许多。

“可怜我的两千精锐,现在只剩下八百人了。”一边的施大勇此刻却走了过来,脸上一片黯然,从脑袋上将头盔取了下来,砸在地上,恶狠狠的说道:“来的时候可是两千昌平子弟兵,如今却只剩下八百人了,这让我施大勇如何有面目去见昌平父老啊!”

“施大哥,所谓将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这也是正常的,那些昌平父老也会原谅你的。”何彬有些不忍,赶紧劝慰道。

“哼,明知是寻死之路,仍然还带着将士们前来寻死,昌平的父老也不会原谅你这样无能的将军。”石元直偷偷的看了一眼李信,见李信转过头去,顿时心中一松,又冷笑道:“军令如山倒,嘿嘿,能下达这样军令的将领又如何值得去效忠。”

“你,你放肆。”施大勇身后,一个年轻士兵听的大怒,抽出长刀指着石元直说道:“我们是自愿跟随将军来的。”

“那就更是愚蠢了。”石元直面对利刃面不改色,冷笑道:“将军不但要领着士兵们打胜仗,更为重要的是要保住士兵们的性命,他施大勇凭借着一点勇力,就妄想保住你的性命?哼哼,我看他就是成全他个人的忠义,丝毫不将你们的性命放在心中。”

“我们将军是接着命令的。”那士兵面色涨的通红,大声反驳道。其余的士兵也都点了点头,露出赞同之色。

“命令?”石元直仰头哈哈大笑道:“居然还有人发出这样奇怪的命令,以两千步兵进攻数万建奴精锐,哈哈,古往今来,最大的笑话莫过如此?施大勇,你也是名将,古往今来,你见过这样的命令了吗?”施大勇面色黑的发亮,虎目中尽是尴尬、痛苦、愤怒的眼神。

“嘿嘿,这是让人送死的命令啊!”杨雄在一边幸灾乐祸的说道:“我就说朝廷的人都是脑残,居然会你们两千精锐做出这种事情来,莫非你们两千精锐就不是人了吗?没有为朝廷做出过贡献了吗?如此对方自己将士,真是让人齿冷,让人寒心。”杨雄的话让松山残余的将士们惊醒过来。

“对,对,我们松山将士没有一个怕死的,可是要死也不是这么死法。”一个士兵恶狠狠的说道:“以两千人去进攻数万人,这不是送死是什么?这仗还怎么打?”

“对,我就想死,也不能这么窝囊的就死了。”一个刀疤脸双目赤红,朝李信拜倒在地说道:“今日若非李公子相救,我许三多早就去阎王爷那里去了,公子救命之恩,许三多愿意鞍前马后,效命于公子。”

“对,今日若非李公子,我们还有性命吗?我们已经冒死解救大凌河城,已经死过一回的人了,也算是报答了这个所谓的朝廷了,现在该报答我们的救命恩人的时候了。我也算一个。”又有一个士兵拜了下来,很快地面上就拜了一大片,除掉施大勇身边的十几个士兵之外,其余的数百士兵都拜在地上。

第57章李信的大义

李信心中十分得意,赞许的朝石元直望了一眼,有一个谋士就是好,能将自己想说而不好说的话说了出来。

“诸位兄弟,既然愿意跟着我李信,我李信感激不尽。”李信手执方天画戟,大声的怒吼道。“我们是汉人,不管是跟随在朝廷身边,还是自己组建义军,在这辽东大地上,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建奴。杀建奴。”

“跟随主公,杀建奴,杀建奴。”杨雄眼珠转动,大声的怒吼道。

“跟随主公,杀建奴,杀建奴。”许三多等昌平子弟情不自禁的大声怒吼起来,声音传的老远,那施大勇低着头,拳头捏的紧紧的,但是最后还是轻轻的松了开来,脸上也露出一丝失望之色来。

“可恨。”此刻远处的建奴大营,多尔衮面色阴晴不定,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狠狠的将马鞭砸在地上。

“十四哥,对方援军已经到了,我们就算现在前去进攻,恐怕也讨不了好处啊!要知道这些明朝人最喜欢的就是用大队人马来进攻。”一边的多铎劝说道:“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这个时候去挑衅孙承宗,恐怕有些不妥当了。既然孙承宗已经来了,我们就应该是告诉皇上,此事交给他来解决就是了。”

“对对。十四贝勒,孙承宗乃是明朝的蓟辽督师,他一来,可是代表着明朝辽东所有军队都来了,我们要对付一个李信倒是可以,现在让我们去对付孙承宗,恐怕有些困难了。”岳托在一边劝解道。

“你以为那真的是孙承宗来了吗?我们都上当了。”多尔衮恶狠狠的指着远方,说道:“那哪里是什么孙承宗,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那是李信埋下的伏笔,哼哼,那些所谓的旗帜全部是假的,若是真的,那孙承宗也是一个知兵之人,岂会放弃那么好的机会,必定会来进攻我们的,还会在那里等着,还有那声音,仅仅只是一个李信的声音,李信是什么官?他什么官衔都没有,莫说是孙承宗,就是宋伟、吴襄之流也在李信之上,这些士兵凭什么听他李信的。由此可以断定,那上面的根本就不是孙承宗,而是李信的那数百人在那里假扮的。不信,你等会可派人去看看。”多铎等人闻言心中一惊,接着就是一阵愤怒。拳头捏的紧紧的,望着远处的小山头,隐隐可以看见,对方的旗帜正在缓缓向后移动,接着又见十数骑人马从山上冲了下来,朝南方飞奔而走。

“十四哥,要不要将那十几个人给追回来。”多铎看的分明。

“不用了,他们去锦州了。”多尔衮摇摇头,说道:“走吧,我们去见识一下李信,这个时候,或许他给我们留下一点好东西。”多尔衮自嘲的摇摇头。

果然等到他们到达山头的时候,却发现山下只剩下一地的旗帜,这些旗帜正是刚才众人看到的那些其中,诸如孙、邱、宋、吴等等旗帜都一一丢在地上,多尔衮还看的出来,这些旗帜都是仓促制成的,上面的名号也都是用毛笔写出来,丢在水里面,立刻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真是可恶。”多铎脸上一阵火热,这下丢人丢大发了,居然被人用几个假冒的旗帜给吓怕了,放过李信这样一个大敌。此事一旦传扬开来,他兄弟二人怎样才能在朝廷中立足。还不是会被那豪格给笑死了。

“他们是将树枝系在马尾之上,来回奔跑,所以就有烟尘四起。”阿济格苦涩的说道:“这下我们都上当了。”岳托也点了点头,拳头捏的紧紧的,多尔衮四人在朝中也算是新生代名将,这下好了,居然被一个李信玩弄于鼓掌之上,这让他如何能受的了。

“李信逃走是其次,关键是他的力量有增加了。”多尔衮望着远方叹息道。

“十四哥为何有如此言论?”多铎好奇的问道。

“刚才离开的十几个人为首的是将校打扮,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此人就是松山守将施大勇。”多尔衮幽幽的说道:“而在阵地上,被李信就走的松山士兵最起码有数百人,这么多人去哪里了?为什么没有跟着施大勇离开?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都被李信收编过去,李信的军队又增加了数百人,关键是这数百人都是松山精锐,根本不用训练就能作战的人,若是再加上以前从我们这边收编过去的汉人,李信的兵马恐怕又将近两千人了。嘿嘿,两千人啊!足以对我们产生威胁了。”

“居然这么多人?”多铎不算不知道,一算顿时感觉到,李信现在拥有的人马的的确确有近两千人了,当初李信数百人的时候,就让多尔衮等人狼狈不堪,现在在他手上的人又多了起来,这李信恐怕是更加难对付了。

“那李信倒是见缝插针啊!”多尔衮苦笑道:“他来救施大勇,本身上就是冲着这两千人来的,他纵横疆场,将这些人都救了出来,等于就是这些人的救命恩人,收拢军心也是极为简单的事情,可恨的是,我们这些人居然帮助他轻松的收拢了数百人的军心。”多尔衮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信在救走了一部分之后,又来救另外一批人,关键的是他要轻松收拢这些人的军心。

“十四哥,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多铎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还能怎么办,李信已经成了一个祸害了,不是一般人可以对付的,此事交给皇上吧!”多尔衮摇摇头,这个时候的他还真不知道如何能解决眼前的事情呢!

且不说那多尔衮正在犯愁,如何向皇太极解释这件事情。而此刻的李信已经领着大军朝自己的营地行去。对于施大勇的最终离去,心中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感到一阵失望。

“主公可是惋惜施大勇?”石元直在他身边看见李信的模样,轻轻的问道。

“施大勇此人十分勇猛,更为重要的是,他训练的步兵不错,看看他的昌平兵,都是精锐,此人若是能留下来,多好啊!”李信的基业正是在草创阶段,对于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

“学生倒是认为施大勇此刻若是留下来,不利于主公。”石元直摇摇头说道。

“为何如此?”李信望着石元直问道。

“施大勇此人忠心,这点从他回锦州城就能看的出来,此人留在军中,日后朝廷有命,他还是会听从朝廷的,不会听从主公的。”石元直摸胡须,又说道:“主公,你可知道这次随我们回去的昌平兵有多少吗?总共有八百一十三人。这些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这样的一股力量加入了我军,主公怎么办?若是施大勇在这里的话,主公为了安抚施大勇,只能是将这些兵马交给施大勇来统领。”

李信点了点头,古往今来,对付投奔自己来的人,多是用厚利高官来许诺,对于现在的李信来说,只能是将这些昌平兵交给施大勇,可是如此,李信放心吗?

“眼下施大勇离去,正好给了主公一个借口,将这些昌平兵尽数打乱,和我们的士卒混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但能在短时间内使我们军的战斗大增,更为重要的是主公可以轻松掌握这支军队,这些昌平兵被打乱之后,再也没有反抗的机会了。”石元直想也不想就说道。

“呵呵,元直这句话说的,嘿嘿,深入我心。”李信嘿嘿的笑了起来,说道:“若是加上这八百多人,我军能战之兵就有一千五百人,其中包括了五百骑兵,一千步兵。”

“主公,学生认为主公应该扩大骑兵的规模!”石元直想了想说道:“主公若是拥有一千五百骑兵,那么日后纵横中原,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了。”

“不错,骑兵是很重要的。但是还有一样东西更为重要。”李信想了想说道:“那就是大义。你看看,若是我们有大义的话,他施大勇会走吗?”、

“主公想投靠朝廷?”石元直惊讶的说道。

“现在不会。”李信摇摇头,说道:“大义是什么?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都要寻大义。楚项拥立怀王,曹操拥立献帝,就算是太祖皇帝当年也是拥立小明王的。这就是他们寻找大义。我们要是拥有大义,要么借助明朝宗室成就大义,要么就是自己成为大义。元直,你说我们现在就投靠崇祯皇帝,会有大义吗?”

“现在主公要是投靠了崇祯,嘿嘿,恐怕主公的这点人马被孙承宗他们吃的干干净净。”石元直想也不想就说道。

“那既然如此,那就自己成就大义。”李信咬牙切齿的说道:“我现在没有任何基础,所以只能用胜利来引导周围的人,然后再慢慢的寻找大义所在。我看明朝大概也支撑不了几年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积蓄力量,然后趁着明朝虚弱的时候,寻找大义。”

“嘿嘿,其实现在主公手中也是拥有大义的。”石元直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嘿嘿的笑了起来。

“我手中的大义?”李信惊讶的望着石元直。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手中有什么大义呢!

“消灭建奴。”石元直指着远方说道:“主公乃是汉人,建奴屡次进攻我中原,那么就是我们汉人的敌人,主公要消灭建奴,只要主公打着这么一个旗号,那么主公就等于有了大义,就算是孙承宗等人知道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崇祯皇帝更是不会在明面上对主公采取什么措施的。这可是与中原的那些阴谋家们不同,他们想要的是大明的江山,可是主公想要的是却是要消灭建奴。中兴大汉,只要这个旗号一出,大义就是在主公手中。高举这个大义,只要主公不主动进犯明朝关隘、城池,那就无人敢说主公什么?天下人也只能会赞叹主公,而不会谩骂主公的。”

“不错,元直说的不错。”李信双眼一亮,哈哈大笑道:“我真是愚蠢,原来大义就在手中,我却不知道如何去用。回头我们就举着这面旗帜,看看什么人敢找我们的茬。”

“主公英明。”石元直见李信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脸上也露出一丝兴奋来。

“一千五百人,我要将他们全部练成骑兵。”李信想了想说道:“既然在短时间内,我们是去不了中原,那就去草原。我们在草原上发展壮大,与建奴周旋,这些年来,建奴从我们中原掠走的汉人恐怕有数十万之众,还有流落在草原上的汉人,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我只要在草原上建立一股势力,就会有许多的汉人前来投奔,我的力量也不会不断的壮大起来。在草原上,若是没有骑兵可是不成的。”

“主公攻占草原可是一招妙棋。自己壮大势力不说,崇祯皇帝也不会因此而找主公的麻烦。”石元直点了点头,说道:“自从建奴崛起,与蒙古林丹汗大战了十数年,可以说,这个时候,草原正是一片混乱之时,正好适合主公在里面浑水摸鱼。若是能击败林丹汗,主公取林丹汗的势力而代之,那就能和中原、建奴三分天下了。如此主公的大业何愁不成!”石元直越说越兴奋。

“呵呵!元直,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我们要做的就是精炼军队,削弱建奴大军,这次朝廷派了援军,想必不久之后,还会有援军前来,到时候,我们可以趁机获取兵马。形成一股势力,弄不好在决战的时候,还能重挫建奴,为我们夺取草原打下基础。”李信面色冷峻,轻轻的说道。

旁边的石元直点了点头,心中直赞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