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书-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祭,即是南郊,南郊之祭,即是圆丘。日南至,于其上以祭天,春又一祭,以
祈农事,谓之二祭,无别天也。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
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故五
时迎气及文、武配祭明堂,皆祭人帝,非祭天也。此则王学之所宗也。梁、陈以
降,以迄于隋,议者各宗所师,故郊丘互有变易。
梁南郊,为圆坛,在国之南。高二丈七尺,上径十一丈,下径十八丈。其外
再壝,四门。常与北郊间岁。正月上辛行事,用一特牛,祀天皇上帝之神于其上,
以皇考太祖文帝配。礼以苍璧制币。五方上帝、五官之神、太一、天一、日、月、
五星、二十八宿、太微、轩辕、文昌、北斗、三台、老人、风伯、司空、雷电、
雨师,皆从祀。其二十八宿及雨师等座有坎,五帝亦如之,余皆平地。器以陶匏,
席用稿秸。太史设柴坛于丙地。皇帝斋于万寿殿,乘玉辂,备大驾以行礼。礼毕,
变服通天冠而还。北郊,为方坛于北郊。上方十丈,下方十二丈,高一丈。四面
各有陛。其外为壝再重。与南郊间岁。正月上辛,以一特牛,祀后地之神于其上,
以德后配。礼以黄琮制币。五官之神、先农、五岳、沂山、岳山、白石山、霍山、
无闾山、蒋山、四海、四渎、松江、会稽江、钱塘江、四望,皆从祀。太史设埋
坎于壬地焉。
天监三年,左丞吴操之启称:“《传》云‘启蛰而郊’,郊应立春之后。”
尚书左丞何佟之议:“今之郊祭,是报昔岁之功,而祈今年之福。故取岁首上辛,
不拘立春之先后。周冬至于圆丘,大报天也。夏正又郊,以祈农事,故有启蛰之
说。自晋太始二年,并圆丘、方泽同于二郊。是知今之郊禋,礼兼祈报,不得限
以一途也。”帝曰:“圆丘自是祭天,先农即是祈谷。但就阳之位,故在郊也。
冬至之夜,阳气起于甲子,既祭昊天,宜在冬至。祈谷时可依古,必须启蛰。在
一郊坛,分为二祭。”自是冬至谓之祀天,启蛰名为祈谷。何佟之又启:“案鬯
者盛以六彝,覆以画幂,备其文饰,施之宗庙。今南北二郊,《仪注》有课,既
乖尚质,谓宜革变。”博士明山宾议,以为:“《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
以事上帝’,盖明堂之裸耳。郊不应裸。”帝从之。又有司以为祀竟,器席相承
还库,请依典烧埋之。佟之等议:“案《礼》‘祭器弊则埋之’。今一用便埋,
费而乖典。”帝曰:“荐藉轻物,陶匏贱器,方还付库,容复秽恶。但敝则埋之,
盖谓四时祭器耳。”自是从有司议,烧埋之。四年,佟之云:“《周礼》‘天曰
神,地曰祇’。今天不称神,地不称祇,天欑题宜曰皇天座,地欑宜曰后地
座。又南郊明堂用沉香,取本天之质,阳所宜也。北郊用上和香,以地于人亲,
宜加杂馥。”帝并从之。五年,明山宾称:“伏寻制旨,周以建子祀天,五月祭
地。殷以建丑祀天,六月祭地。夏以建寅祀天,七月祭地。自顷代以来,南北二
郊,同用夏正。”诏更详议。山宾以为二仪并尊,三朝庆始,同以此日二郊为允。
并请迎五帝于郊,皆以始祖配飨。及郊庙受福,唯皇帝再拜,明上灵降祚,臣下
不敢同也。”诏并依议。六年,议者以为北郊有岳镇海渎之座,而又有四望之座,
疑为烦重。仪曹郎朱异议曰:“望是不即之名,岂容局于星海,拘于岳渎?”明
山宾曰:“《舜典》云‘望于山川’。《春秋传》曰‘江、汉、沮、漳,楚之望
也’。而今北郊设岳镇海渎,又立四望,窃谓烦黩,宜省。”徐勉曰:“岳渎是
山川之宗。至于望祀之义,不止于岳渎也。若省四望,于义为非。”议久不能决。
至十六年,有事北郊,帝复下其议。于是八座奏省四望、松江、浙江、五湖等座。
其钟山、白石,既土地所在,并留如故。七年,帝以一献为质,三献则文,事天
之道,理不应然,诏下详议。博士陆玮、明山宾、礼官司马褧以为“宗祧三献,
义兼臣下,上天之礼,主在帝王,约理申义,一献为允”。自是天地之祭皆一献,
始省太慰亚献,光禄终献。又太常丞王僧崇称:“五祀位在北郊,圆丘不宜重设。”
帝曰:“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宜两从。”僧崇又曰:“风伯、雨师,即箕、
毕星矣。而今南郊祀箕、毕二星,复祭风师、雨师,恐乖祀典。”帝曰:“箕、
毕自是二十八宿之名,风师、雨师自是箕、毕星下隶。两祭非嫌。”十一年,太
祝牒,北郊止有一海,及二郊相承用柒俎盛牲,素案承玉。又制南北二郊坛下众
神之座,悉以白茅,诏下详议。八座奏:“《礼》云‘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
德’,则知郊祭为俎,理不应柒。又藉用白茅,礼无所出。皇天大帝坐既用俎,
则知郊有俎义。”于是改用素俎,并北郊置四海座。五帝以下,悉用蒲席槁荐,
并以素俎。又帝曰:“《礼》‘祭月于坎’,良由月是阴义。今五帝天神,而更
居坎。又《礼》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并是别祭,不关在郊,故得各从阴
阳而立坛坎。于南郊,就阳之义,居于北郊,就阴之义。既云就阳,义与阴异。
星月与祭,理不为坎。”八座奏曰:“五帝之义,不应居坎。良由齐代圆丘小而
且峻,边无安神之所。今丘形既大,易可取安。请五帝座悉于坛上,外壝二十八
宿及雨师等座,悉停为坎。”自是南北二郊,悉无坎位矣。十七年,帝以威仰、
魄宝俱是天帝,于坛则尊,于下则卑。且南郊所祭天皇,其五帝别有明堂之祀,
不烦重设。又郊祀二十八宿而无十二辰,于义阙然。于是南郊始除五帝祀,加十
二辰座,与二十八宿各于其方而为坛。
陈制,亦以间岁。正月上辛,用特牛一,祀天地于南北二郊。永定元年,武
帝受禅,修南郊,圆坛高二丈二尺五寸,上广十丈,柴燎告天。明年正月上辛,
有事南郊,以皇考德皇帝配,除十二辰座,加五帝位,其余准梁之旧。北郊为坛,
高一丈五尺,广八丈,以皇妣昭后配,从祀亦准梁旧。及文帝天嘉中,南郊改以
高祖配,北郊以德皇帝配天。太中大夫、领大著作、摄太常卿许享奏曰:“昔梁
武帝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
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五祀。’郑玄云:‘阴祀自血起,贵气臭也。五祀,
五官之神也。’五神主五行,隶于地,故与埋沈副辜同为阴祀。既非烟柴,无关
阳祭。故何休云:‘周爵五等者,法地有五行也。’五神位在北郊,圆丘不宜重
设。”制曰:“可。”亨又奏曰:“梁武帝议,箕、毕自是二十八宿之名,风师、
雨师自是箕、毕下隶,非即星也。故郊雩之所,皆两祭之。臣案《周礼》大宗伯
之职云:‘槱燎祀司中、司令、风师、雨师。’郑众云:‘风师,箕也;雨师,
毕也。’《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如此则风伯、雨师即箕、毕星矣。
而今南郊祀箕、毕二星,复祭风伯、雨师,恐乖祀典。”制曰:“若郊设星位,
任即除之。”享又奏曰:“《梁仪注》曰:‘一献为质,三献为文。事天之事,
故不三献。’臣案《周礼》司樽所言,三献施于宗祧,而郑注‘一献施于群小祀’。
今用小祀之礼施于天神大帝,梁武此义为不通矣。且樽俎之物,依于质文,拜献
之礼,主于虔敬。今请凡郊丘祀事,准于宗祧,三献为允。”制曰:“依议。”
废帝光大中,又以昭后配北郊。及宣帝即位,以南北二郊卑下,更议增广。久而
不决。至太建十一年,尚书祠部郎王元规议曰:
案前汉《黄图》,上帝坛径五丈,高九尺;后土坛方五丈,高六尺。梁南郊
坛上径十一丈,下径十八丈,高二丈七尺,北郊坛上方十丈,下方十二丈,高一
丈。即日南郊坛广十丈,高二丈二尺五寸,北郊坛广九丈三尺,高一丈五寸。今
议增南郊坛上径十二丈,则天大数,下径十八丈,取于三分益一,高二丈七尺,
取三倍九尺之堂。北郊坛上方十丈,以则地义,下至十五丈,亦取二分益一,高
一丈二尺,亦取二倍汉家之数。《礼记》云:“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飨帝于郊。”《周官》云:“冬日至,祠天于地上之圆
丘。夏日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祭法》云:“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
于泰折,祭地也。”《记》云:“至敬不坛,扫地而祭。”于其质也,以报覆焘
持载之功。《尔雅》亦云:“丘,言非人所造为。”古圆方两丘,并因见有而祭。
本无高广之数。后世随事迁都,而建立郊礼。或有地吉而未必有丘,或有见丘而
不必广洁。故有筑建之法,而制丈尺之仪。愚谓郊祀事重,圆方二丘,高下广狭,
既无明文,但五帝不相沿,三王不相袭。今谨述汉、梁并即日三代坛不同,及更
增修丈尺如前。听旨。
尚书仆射臣缮,左户尚书臣元饶、左丞臣周确、舍人臣萧淳、仪曹郎臣沈客
卿同元规议。诏遂依用。后主嗣立,无意曲礼之事,加旧儒硕学,渐以凋丧,至
于朝亡,竟无改作。
后齐制,圆丘方泽,并三年一祭,谓之帝祀。圆丘在国南郊。丘下广轮二百
七十尺,上广轮四十六尺,高四十五尺。三成,成高十五尺,上中二级,四面各
一陛,下级方维八陛。周以三壝,去丘五十步。中壝去内壝,外壝去中壝,各二
十五步。皆通八门。又为大营于外壝之外,轮广三百七十步。其营堑广一十二尺,
深一丈,四面各通一门。又为燎坛,于中壝之外,当丘之丙地。广轮三十六尺,
高三尺,四面各有陛。方泽为坛在国北郊。广轮四十尺,高四尺,面各一陛。其
外为三壝,相去广狭同圆丘。壝外大营,广轮三百二十步。营堑广一十二尺,深
一丈,四面各通一门。又为瘗坎于坛之壬地,中壝之外,广深一丈二尺。圆丘则
以苍璧束帛,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于其上,以高祖神武皇帝配。五精之帝,从
祀于其中丘。面皆内向。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司中、司命、司人、司
禄、风师、雨师、灵星于下丘,为众星之位,迁于内壝之中。合用苍牲九。夕牲
之旦,太尉告庙,陈币于神武庙讫,埋于两楹间焉。皇帝初献,太尉亚献,光禄
终献。司徒献五帝,司空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太常丞已下荐众星。方泽则
以黄琮束帛,夏至之日,禘昆仑皇地祇于其上,以武明皇后配。其神州之神、社
稷、岱岳、沂镇、会稽镇、云云山、亭亭山、蒙山、羽山、峄山、崧岳、霍岳、
衡镇、荆山、内方山、大别山、敷浅原山、桐柏山、陪尾山、华岳、太岳镇、积
石山、龙门山、江山、岐山、荆山、嶓冢山、壶口山、雷首山、底柱山、析城山、
王屋山、西倾朱圉山、鸟鼠同穴山、熊耳山、敦物山、蔡蒙山、梁山、岷山、武
功山、太白山、恒岳,医无闾山镇、阴山、白登山、碣石山、太行山、狼山、封
龙山、漳山、宣务山、阏山、方山、苟山、狭龙山、淮水、东海、泗水、沂水、
淄水、濰水、江水、南海、汉水、谷水、洛水、伊水、漾水、沔水、河水、西海、
黑水、涝水、渭水、泾水、酆水、济水、北海、松水、京水、桑乾水、漳水、呼
沲水、卫水、洹水、延水,并从祀。其神州位在青陛之北甲寅地,社位赤陛之西
未地,稷位白陛之南庚地;自余并内壝之内,内向,各如其方。合用牲十二,仪
同圆丘。其后诸儒定礼,圆丘改以冬至云。其南北郊则岁一祀,皆以正月上辛。
南郊为坛于国南,广轮三十六尺,高九尺,四面各一陛。为三壝,内壝去坛二十
五步,中壝、外壝相去如内壝。四面各通一门。又为大营于外壝之外,广轮二百
七十步。营堑广一丈,深八尺,四面各一门。又为燎坛于中壝之外丙地,广轮二
十七尺,高一尺八寸,四面各一陛。祀所感帝灵威仰于坛,以高祖神武皇帝配。
礼用四圭有邸,币各如方色。其上帝及配帝,各用骍特牲一,仪燎同圆丘。其北
郊则为坛如南郊坛,为瘗坎如方泽坎,祀神州神于其上,以武明皇后配。礼用两
圭有邸,各用黄牲一,仪瘗如北郊。
后周宪章姬周,祭祀之式,多依《仪礼》。司量掌为坛之制,圆丘三成,成
崇一丈二尺,深二丈。上径六丈,十有二阶,每等十有二节。在国阳七里之郊。
圆壝径三百步,内壝半之。方一成,下崇一丈,径六丈八尺,上崇五尺,方四丈,
八方,方一阶,阶十级,级一尺。方丘在国阴六里之郊。丘一成,八方,下崇一
丈,方六丈八尺,上崇五尺,方四丈。方一阶,尺一级。其壝八面,径百二十步,
内壝半之。南郊为方坛于国南五里。其崇一丈二尺,其广四丈。其壝方百二十步,
内壝半之。神州之坛,崇一丈,方四丈,在北郊方丘之右。其壝如方丘。其祭圆
丘及南郊,并正月上辛。圆丘则以其先炎帝神农氏配昊天上帝于其上。五方上帝、
日月、内官、中官、外官、众星,并从祀。皇帝乘苍辂,载玄冕,备大驾而行。
预祭者皆苍服。南郊,以始祖献侯莫那配所感帝灵威仰于其上。北郊方丘,则以
神农配后地之祇。神州则以献侯莫那配焉。其用牲之制,祀昊天上帝,祭皇地祇
及五帝、日月、五星、十二辰、四望、五官,各以其方色毛。宗庙以黄,社稷以
黝,散祭祀用纯,表貉磔禳用庞。
高祖受命,欲新制度。乃命国子祭酒辛彦之议定祀典。为圆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