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慕华暗骂一声,什么金匮之盟,还不是你赵普和赵光义搞出来的,现在倒成了赵德昭登基的依据了。不过赵普不亏是叱诧三朝的政治人物,一句话表明立场,站在赵德昭这一边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谢慕华接着说道:陈从信心怀不轨,皇上即位为帝,他便悄然引一军离开涿州。他比我早走一步,不过他不敢走大路,只怕现在还没到开封府我带一队人马赶回开封,用的是北伐大军的催饷路引,我等三人乔装进了开封府,应该没人见到我。开封府外,各条必经之路,都埋伏了人手,若是陈从信回来呵呵!

赵普一听这话,心中了然。陈从信是赵光义的亲信,他从幽州逃走必然是要来开封府报信,说不得还要和卢多逊等人拥立赵元僖为帝呢!难怪谢慕华带人风疾火燎的从幽州前线赶了回来。

赵普心细如发,这一推算便知道谢慕华找他的目的所在,眼下是新君刚立的关头,容不得半点迟疑。当即说道:皇上宅心仁厚,如今又不在东京。若是有陈从信勾结乱臣贼子趁机作乱,祸害我大宋子民,那确是为祸不小!

谢慕华看着赵普,沉声道:我等为臣子的,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如今正是我等为国出力的时候。皇上吩咐,御驾返京之前,东京一应事务由少保大人一力承当!

赵普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暗暗欢喜,赵德昭并不糊涂,这东京城里有能力为他分忧的之有他赵普一人而已。东京有十万精锐,若是和赵德昭分庭抗礼,以北伐大军新败之师,鹿死谁手很难预料。

这一次,若是赵普立下功劳,未来的宰执之位,就是囊中之物了!

谢慕华正色道:如今大宋内忧外患,东京安危全仗少保大人一人了!

赵普连声说道:哪里当得起,还需谢学士鼎力相助!

赵普这话虽然说得谦和,可谁也没注意到,他的眼中,一道凌厉之色,一闪而过!

‐‐‐‐‐‐‐‐‐‐‐‐

第一卷快要结束啦,求票求票!

第四十四章许王遇难

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李崇矩难得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府邸。开封府里暴雨刚停,天色未晚,天边还遥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可李崇矩怎么也没心情去看那道彩虹,今日留守诸臣议事,卢多逊说得是信心满满,但是北伐大军几天没了消息,李崇矩的心里也是没有把握,李崇矩毕竟是枢密使,对于行军打仗也算是略懂一二。可是以大宋现在的军力,接连和顽强的北汉、悍勇的契丹较量,连续攻打太原、幽州这两座相隔千里的雄城,李崇矩也觉得有些勉为其难了。

回到家中,用过晚膳,李崇矩随手抓起本书翻看着,心中依旧烦乱无比。今日他和赵普都被卢多逊排挤,说起来卢多逊虽然是个宰相,可心胸一点也不宽广,不但阻塞百官进言之路,还一力排挤与赵普有关的人,赵普的舅舅杜审肇被罢官还乡。赵普的妹夫侯仁宝,被贬到邕州做个小小知州,年过花甲的人了,想回家养老都不成。

七年前李崇矩本来和赵普是儿女亲家,赵普的长子赵承宗成了李崇矩的女婿。但是被卢多逊告发大臣勾结,犯了太祖皇帝的忌讳。赵匡胤亲自下令,强迫这对新人分离。赵承宗大受打击,立誓不再娶妻。赵普的两个女儿也因此不愿嫁人,宁可遁入空门。赵普只有两儿两女,每每念及此处,再看看自己那个整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的女儿,李崇矩心里就说不出的窝火。

卢多逊在台上风光了七年,李崇矩和赵普就过了无比黑暗的七年。即使现在的赵普已经太子少保,也不过是有官无权而已。卢多逊风头正劲,赵普和李崇矩翻身的日子遥遥无期,大家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半截身子已经入了土。可是要李崇矩带着这口怨气死去,他怎么也不甘心。

老爷,靠山王府夫人派人送了礼物来。

一个仆人走到书房,低声禀告。

李崇矩一愣神,这不年不节的,送什么礼物?何况现在天色已晚,哪有堂堂王府半夜里给人送礼物来的?

李崇矩问道:可有拜帖?

那仆人抬起头来看了看李崇矩,又迅速低下头去,低声道:说是知道大小姐生日将近,送些礼物来贺寿!

李崇矩心中一凛,这女子在闺中,别说生辰八字,就算是名字也不会随便告诉他人。况且他这个女儿,自从被迫与赵承宗分离之后,一直深居简出。要说知道他女儿生日的人,除了赵普一家,还有何人?李崇矩隐约觉得必然有事发生,急忙吩咐道:请来人至书房相见!

不一会儿,四人在家仆的引领下走进了李崇矩的书房。李崇矩仔细一看为首一人,面貌削瘦,长须飘然,虽然穿着一身家仆服饰,也掩饰不了他叱咤风云的气度。此人不是赵普又是何人?

李崇矩吃了一惊,却不动声音,吩咐下人出去外边守着,无论何人一律挡驾。

赵普拉着李崇矩的手说道:亲家

李崇矩心中一酸,这七年来,为了避嫌,赵普和他再不敢以亲家相称,如今儿女都已经心灰意冷。赵普偏偏又提亲家二字,莫非

赵普指着身后一人道:这位是翰林学士谢慕华,奉皇命从幽州返回东京。

谢慕华朗声道:下官见过枢密使大人!

李崇矩惊疑不定,不知道这几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哪知道谢慕华接下来的言语更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今日幽燕前线终于有了消息,可不是飞鸽传书回来,而是几名军士用八百里加急送回东京。这份军情摆放在卢多逊的面前,这位以诗词著称的宰相看的眉头深锁,眉心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军情说幽州战事不利,宋军暂时撤退到涿州。寥寥几句,不清不楚。上边还有曹彬潘美等重臣的印鉴。可卢多逊沉淫官场多年,政治嗅觉极其敏锐。幽州一败,宋军必然无力反击,最多也就是固守涿州至金台屯一线和辽军对峙,不日大军必将返回东京。这一回来,以赵光义的脾气,不知道多少人要倒霉了。自古伴君如伴虎,卢多逊苦笑一声,这几日赶紧打点一切,迎回大军好了。千万莫要出了什么纰漏。

今日议事,枢密使李崇矩、少保赵普等都未出席,在座众人只有薛居正、沈伦等少数几位大臣。卢多逊心中冷笑,既然赵普不来,那正好,这份军情就暂且压下来,到时候大军班师回朝,赵光义找人开刀的时候,顺便弹劾赵普一个失职的罪名。这些年来卢多逊一直想找机会彻底打垮赵普,可赵普此人韧性十足,几起几落,又借着金匮之盟的势头爬了上来,竟是让卢多逊一直无法置其与死地。

卢多逊正想得出神,忽然殿前司的一个军官急冲冲的朝议事厅跑了过来,边跑还一边大声喊道:卢相公,大事不好了!

卫兵急忙拦住那个军官。那军官拼命呼喊:卢相公,大事不好了,许王今日前去视察金明池工程,不慎失足落水。现在生死未卜

什么?卢多逊手一动,手中抓着的军情密报啪的一声掉在地上。

许王就是赵元僖,是赵光义的次子。这人很少说话,年纪小小做事情就极有分寸,深得赵光义的喜爱。这次赵光义出征,把赵德崇待在身边,把赵元僖留在东京。一来是因为赵元僖年纪还小,又不像赵德崇骑射过人,怕乱军中伤了这个孩子。二来,金明池是大宋在开封西郊建的大型皇家园林,赵光义刚刚即位,便借口要训练水军,在此地修建金明池。实则是为了建一座奢华园林。这金明池赵光义极为看重,特意留下赵元僖在此监督工程。

要是赵元僖出了什么事,卢多逊就算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卢多逊心里一哆嗦,急忙招呼厅里诸臣:快随我去金明池

金明池规模宏大,周围约九里三十步;风景优美,临水近墙皆垂杨,各种设施也很完备,极具皇家园林的气派。虽然还未完工,但是建设已经将近四年,颇具规模。大宋富庶,更是将这儿修建的富丽堂皇。

在这儿修建金明池的并不是民工,而是三万五千名士兵。官员田锡因此质疑赵光义打造园林、追求享受是真,练习水军为假,他还批评金明池耗费人力、财力过大,甚至超过周天子灵池、汉长安昆明池的规模。

田锡是赵光义去年才录取的进士,算得上是赵光义的自己人。可自己人都说出这样的话来,赵光义百般辩解,坚称自己是为了训练水军。用兵不用民,也算不上是扰民。为了掩人耳目,也果真在金明池修了些军事设施。

此时水心五殿只修成一殿而已,卢多逊接到报告,赵元僖就是在泛舟去水心殿的时候不慎落水。被人抢救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昏迷不醒,现在生死未卜。

卢多逊心急如焚,带着李穆、薛居正、沈伦等人火速上了一条小舟,飞快向水心殿划去。

谢慕华躲在暗处看着远远而来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薛居正,沈伦都是宰相之才,那是不必说了。李穆就是卢多逊亲自推荐给赵匡胤,派去给南唐李后主下战书的人,虽然劝降南唐不成,但是此人胆色才华都算出众。

最后就是卢多逊。谢慕华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卢多逊的下场,三年后,廷美谋逆一案。卢多逊被牵连下狱,赵普抓住机会穷追猛打,这位老人被迫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还被发配到海南。就连女儿都被当地恶霸强占了去。堂堂一代宰相,沦落到如斯境地,还不如今日就死在金明池好了。

谢慕华猛然惊觉,自己来到这宋代不过短短数十日,可心肠不经意间已经硬了许多倍。眼前众人的生杀大权就在他的手中,可他却一点怜悯之意也没有。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吧!难怪许多名臣最终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就连后来大名鼎鼎的寇准为了自己的权势,也造出天书一案,成为一生的污点。

但是大权在握,生杀予夺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间,这种感觉比吸毒还让人上瘾。虽然谢慕华才是个三品翰林学士,虽然谢慕华才开始尝到权力的滋味,可眼前众人就是他最好的榜样,赵普隐忍了七年,渡过了七年苦苦挣扎的岁月,终于熬到了今天。而今日还是当朝宰相,叱咤风云的卢多逊,一会儿就要变成一具尸体了权力,从古到今都是只能上不能下,一旦从权力的高峰跌落下来,只会死得比任何人都惨!

谢慕华平静了一下思绪,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凭着千多年的见识,走到底吧!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的手上还染着一位大宋皇帝的血呢!

水心殿里,十余位太监,侍女围在一起。

卢多逊等人急忙冲了过去,高喊道:许王,许王可无恙?

卢多逊心急,推开众人,却见赵元僖浑身湿淋淋的躺着地上,脸色苍白,身体浮肿,双眼突出,眼看是死不瞑目。卢多逊心中一凛,那一旁的太监等人都是战战兢兢,面无人色,显然是早已知道赵元僖死了,却不敢多言。

卢多逊,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谋害许王,意图谋反。

一声暴喝从殿后传来,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手中提着明晃晃的钢刀,将殿中众人全都围在中心。从殿后走出两人,为首一人横眉冷目,神色凛然,满脸悲愤之情,却是当朝太子少保赵普,身后另一人相貌平平,脑袋上一头罕见的短发,隐约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却说不上来!

这群士兵冲了过来,两三个服侍一个,将卢多逊等人推翻在地,冰冷的钢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一时间水心殿里杀气腾腾,那些太监宫女个个噤若寒蝉,跟着卢多逊来的多是文官,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制服。他们都是子曰诗云的人,哪里见过这等场面,胆子稍微小点的,一口气上不来,竟然晕了过去。

赵普,你卢多逊知道不好,赵普连赵元僖都敢杀,又哪里在乎多杀他们这一干大臣,偏偏卢多逊心急,带着东京留守大臣自投罗网,为了快点到水心殿,随行士卒都留在对岸,就他们一群人上了小舟。若是留在东京,十万大军在此,给赵普天做个胆,他也不敢乱来。

赵普双目含泪,颤声叫道:许王,老臣来迟了,让这些乱臣贼子害了你啊!

谢慕华快步上前,举起腰间宝剑:我有先皇御赐宝剑在此,卢多逊

卢多逊猛然抬起头,谢慕华后来说了什么,他根本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双眼死死的盯着谢慕华手中的长剑,那正是赵光义随身佩戴的宝剑。先皇?难道赵光义竟然没于幽燕之战?那现在的皇帝是

第四十五章东京之乱



七月十五,天气闷热,黑压压的乌云压得整个开封府透不过气来,偏偏一丝雨滴也落不下来。往日里叫的最为欢快的知了,有气无力的哼哼几声,也没了平日的清亮。这一天,是自古以来民间的鬼节!

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一,阎罗王就大开地府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份是一年中最不吉利的月份。

太平兴国四年的七月十五更让开封府的老百姓终身难忘,就算过了很久很久以后,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提起那一天,依然是心有余悸!

谢学士,东京的旗号对了!

赵普慢悠悠的说着。

谢慕华极目望去,在开封西门的外墙上,四面红色大旗飘扬在城头。那正是李崇矩和他们早已约好的暗号,四面大旗一竖,开封禁军就被李崇矩及其亲信牢牢掌握。想那李崇矩堂堂枢密使,东京留守诸臣又都落入谢慕华等人的掌握之中,大权独揽并非难事。

少保,请!

谢慕华轻轻勒住马缰,让赵普先行。赵普也不谦让,虽然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可他精神矍铄,老当益壮,扬手一鞭,径直奔西门而去。谢慕华微笑着看着赵普的背影,又遥望了一眼巍峨的开封府,这座千年古城,今天一场腥风血雨是无可避免了!

开封府各处街道脚步迭踏,马蹄飞扬!成队成队的禁军走上街头,雪亮的钢刀、尖锐的长枪把整座开封府覆盖的就像一片钢铁的丛林

卢多逊谋害许王,意图谋反,已然成擒!

禁军搜捕叛党,不相干的滚开

开封百姓窝藏叛党者,与叛党同罪,诛三族

百姓有拒不开门接受搜查者,与叛党同罪,诛三族

已经没有人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