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旧五代史-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检校尚书仆射,委以西都监守。逾岁,以中山王都有不臣之迹,除遂清为易州
刺史,俾遏其寇冲,既至郡,大有御侮之略,境内赖焉。王都平,加检校司空,
迁棣州刺史。天成、长兴中,历典淄、兴、登三郡,咸有善政。(《通鉴潞王纪》
:帝之起凤翔也,召兴州刺史刘遂清,迟疑不至。闻帝入洛,乃悉集三泉、西县、
金牛、桑林戍兵以归,自散关以南,城镇悉弃之,皆为蜀人所有。入朝,帝欲治
罪,以其能自归,乃赦之。)高祖即位之二年,授凤州防御使,加检校司徒,会
丁母忧,起复,授内客省使、右监门卫大将军。六年,驾幸邺都,转宣徽北院使
兼判三司,加检校太保。七年,少帝嗣位,加右领军卫上将军,仍赐竭诚翊戴保
节功臣。八年,出领郑州,加检校太傅。开运二年,迁安州防御使。未几,上表
称疾,诏许就便,回至上蔡,终于邮舍,时三年四月也。
遂清性至孝,牧淄川日,自北海迎其母赴郡,母既及境,遂清奔驰路侧,控
辔行数十里,父老观者如堵,当时荣之。遂清素不知书,但多计画,判三司日,
每给百官俸料,与判官议曰:“斯辈非尽有才能,多世禄之家,宜澄其污而留其
清者。”或对曰:“昔唐朝浑、郭、颜、段,每一赦出,以一子出身,率为常制,
且延赏垂裕,为国美谭,未有因月给而欲沙汰,恐未当也。”群论由此减之。
房皓,京兆长安人也。少为唐宰臣崔魏公家臣,后因乱,客于蒲州。天成中,
唐末帝出镇河中,皓于路左迎谒,求事军门,末帝爱之,使治宾客。及末帝登极,
历南北院宣徽使,寻与赵延寿同为枢密使。时薛文遇、刘延朗之徒居中用事,皓
虽处密地,其听用之言,十不得三四,但随势可否,不为事先。每朝廷有大事,
皓与端明学士等环坐会议,多于众中俯首而睡,其避事也如此。高祖即位,以皓
濡足闰朝,不专与夺,故特恩原之,命为左骁卫大将军,留西京。开运元年春,
卒于洛阳。
孟承诲,大名人也。始为本府牙校,遇高祖临其地,升为客将。后奏为宗城
令,秩满,以百姓举留,为常山藁城令,皆有善政。高祖有天下,擢为阁门副使,
累迁宣徽使,官至检校司空、太府卿、右武卫大将军。及少帝嗣位,以植性纤巧,
善于希旨,复与权臣宦官密相表里,凡朝廷恩泽美使,必承诲为之,一岁之中,
数四不已。由是居第华敞,财帛积累。及契丹入汴,张彦泽引兵逼宫城,少帝召
承诲计之,承诲匿身不赴。少帝既出宫,寓于开封府舍,具以承诲背恩之事告彦
泽,令捕而杀之,其妻女并配部族。汉高祖即位,诏赠太保。
刘继勋,卫州人也。唐天成中,高祖镇邺都,继勋时为客将,高祖爱其端谨,
籍其名于帐下,从历数镇。及即位,擢为阁门使,出为淄州刺史,迁澶州防御使,
俄改郑州,自宣徽北院使拜华州刺史。岁余,移镇同州。始少帝与契丹绝好,继
勋亦预其谋,及契丹主至阙,继勋自镇来朝,契丹责之。时冯道在侧,继勋事急,
指道曰:“少帝在邺,道为首相,与景延广谋议,遂致南北失欢。臣位至卑,未
尝措言,今请问道,道细知之。”契丹主曰:“此老子不是好闹人,无相牵引,
皆尔辈为之。”继勋不敢复对。继勋时有疾,契丹主因令人候其疾状,云有风痹,
契丹主曰:“北方地凉,居之此疾可愈。”乃命锁继勋。寻解之,以疾终于家。
(《通鉴》:契丹主闻赵在礼死,乃释继勋,继勋忧愤而卒。)汉高祖入汴,赠
太尉。
郑受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字谦光。)唐宰相余庆之曾孙也。余
庆生浣,浣生从谠,两为太原节度使,再登相位。从谠兄处诲,为汴州节度使。
家袭清俭,深有士风,中朝礼法,以郑氏为甲。处诲生受益。受益亦以文学致身,
累历台阁,自尚书郎迁右谏议大夫。天福七年夏,以张彦泽数为不道,上章请行
国典,旬日不报。又贡表切言,讦直无所忌,执政稍恶之。俄而以病请告,归长
安。高祖晏驾,以不赴国哀停任,会赦,拜京兆少尹。宰相赵莹出镇咸秦,以受
益朝班旧僚,眷待甚至。属天下率借金谷,乃谓莹曰:“京兆户籍登耗,民力虚
实,某备知之矣,品而定之,可使平允。”莹信之,因使与王人同掌其事。受益
既经废弃,薄于仕宦,遂阿法射利,冀为生生之资;又素恃门望,陵轹同幕,内
奸外直,群情无相洽者。及赃污事发,腾于众口,莹不得已,遂按之,其直百万。
八年冬,赐死于家。受益数世公台,一朝自弃,士君子皆惜之。
程逊,字浮休,寿春人。(案:此下有阙文。)召入翰林充学士,自兵部侍
郎承旨授太常卿。天福三年秋,命使吴越,(《十国春秋》云:礼部尚书程逊为
加恩使。)母羸老双瞽,逊未尝白执政以辞之。将行,母以手扪其面,号泣以送
之。仲秋之夕,阴暝如晦,逊尝为诗曰:“幽室有时闻雁叫,空庭无路见蟾光。”
同僚见之,讶其诗语稍异。及使回,遭风水而溺焉。
李郁,字文纬,唐之宗属也。少历宗寺官,天成、长兴中,累迁为宗正卿。
性平允,所历无爱憎毁誉。高祖登极,授光禄卿。一日昼寝,梦食巨枣,觉而有
疾,谓其亲友曰:“尝闻‘枣’字重‘来’,呼魂之象也。余神气逼抑,将不免
乎!”天福五年夏卒。赠太子太保。马重绩,字洞微。少学数术,明太一、五纪、
八象、三统大历,居于太原。仕晋,拜太子右赞善大夫,迁司天监。天福三年,
重绩上言:“历象,王者所以正一气之元,宣万邦之命,而古今所记,考审多差。
《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元》五星得而岁差一日。以《宣明》之气朔,
合《崇元》之五星,二历相参,然后符合。自前世诸历,皆起天正十一月为岁首,
用太古甲子为上元,积岁愈多,差阔愈甚。臣辄合二历,创为新法,以唐天宝十
四载乙未为上元,雨水正月中气为气首。”诏下司天监赵仁琦、张文皓等考核得
失,仁琦等言:“明年庚子正月朔,用重绩历考之,皆合无舛。”乃下诏班行之,
号《调元历》。行之数岁辄差,遂不用。重绩又言:“漏刻之法,以中星考昼夜
为一百刻,八刻六十分刻之二十为一时,时以四刻十分为正,此自古所用也。今
失其传,以午正为时始,下侵未四刻十分而为午,由是昼夜昏晓,皆失其正,请
依古改正。”从之。重绩卒年六十四。
陈元,京兆人也。家世为医,初事河中王重荣。乾符中,后唐武皇自太原率
师攻王行瑜,路出于蒲中,时元侍汤药,武皇甚重之。及还太原,日侍左右。武
皇性刚暴,乐杀人,无敢言者。元深测其情,每有暴怒,则从容启谏,免祸者不
一,以是晋人深德之,勋贵赂遗盈门。性好酒乐施,随得而无私积。明宗朝,为
太原少尹,入为太府卿。长兴中,集平生所验方七十五首,并修合药法百件,号
曰《要术》,刊石置于太原府衙门之左,以示于众,病者赖焉。天福中,以耄期
上表求退,以光禄卿致仕,卒于晋阳,年八十余。
史臣曰:夫彰善瘅恶,《麟史》之为义也;瑜不掩瑕,虹玉之为德也。故自
崇弼而下,善者既书之,其不善者亦书之,庶使后之君子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
汤也。至如重绩之历法,陈元之医道,亦不可漏其名而弗纪也。
卷九十七(晋书) 列传十二
范延光,字子环,邺郡临漳人也。少隶于郡牙,唐明宗牧相州,收为亲校。
同光中,明宗下郓州,梁兵屯杨刘口以扼之,先锋将康延孝潜使人送款于明宗。
明宗欲使人达机事于庄宗,方难其选,延光请行,遂以蜡书授之。延光既至,奏
庄宗曰:“杨刘渡控扼已定,未可图也。请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之路。”庄宗
从之,复遣归郓州。俄而梁将王彦章攻马家口所筑新垒,明宗恐城中不备,又遣
间行告庄宗,请益兵。中夜至河上,为梁兵所获,送夷门下狱,榜笞数百,威以
白刃,终不泄其事。复为狱吏所护,在狱半年,不复理问。及庄宗将至汴城,狱
吏即去其桎梏,拜谢而出之,乃见于路侧。庄宗喜,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
尚书。明宗登极,擢为宣徽使。与霍彦威平青州王公俨,迁检校司徒。明宗之幸
夷门也,至荥阳,闻朱守殷拒命,延光曰:“若不急攻,贼坚矣。请骑兵五百,
臣先赴之,则人心必骇。”明宗从其请。延光自酉时至夜央,驰二百余里,奄至
城下,与贼交斗。翌日,守陴者望见乘舆,乃相率开门,延光先入,与贼巷战,
至厚载门,尽歼其党,明宗喜之。明年,迁枢密使,权知镇州军府事,寻正授节
旄,加检校太保。长兴中,以安重诲得罪,再入为枢密使,加同平章事。既而以
秦王从荣不轨,恐及其祸,屡请外任,明宗久之方许,遂出镇常山。清泰中,复
诏为枢密使,未几,出为汴州节度使。会魏府屯将张令昭逐其帅刘延皓,据城以
叛,唐末帝命延光讨而平之,遂授邺都留守,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门下有术
士张生者,自云妙通术数,当延光微时,言将来必为将相,延光既贵,酷信其言。
历数镇,尝馆于上舍,延光谓之曰:“余梦大蛇,自脐入腹,半而掣去之,是何
祥也?”张生曰:“蛇者龙也,入腹为帝王之兆明矣。”延光自是稍萌僣窃之意。
及高祖建义于太原,唐末帝遣延光以本部二万屯辽州,与赵延寿掎角合势,
及延寿兵败,延光促还,故心不自安。高祖入洛,寻封临清王,以宽其反侧。后
延光擅杀齐州防御使秘琼,而聚兵部下,复收部内刺史入城,高祖甚疑之,乃东
幸夷门。时延光有牙校孙锐者,与延光有乡曲之旧,军机民政,一以委焉。故魏
博六州之赋,无半钱上供,符奏之间,有不如意者,锐即对延光毁之,其凶戾也
如此。初,朝廷遣使封延光为临清王,因会僚属,延光暴得疾,伏枕经旬,锐乃
密惑群小,召澶州刺史冯晖等,以不臣之谋逼于延光,延光亦惑于术者,因而听
之。天福二年夏六月,遣锐与晖将步骑二万,南抵黎阳。(《通鉴》云:延光以
冯晖为都部署,以孙锐为兵马都监。)时锐以女妓十余辈从之,拥盖操扇,必歌
吹而后食,将士烦热,睹之解体,寻为王师所败,贼众退还邺城。高祖继遣杨光
远讨之,延光知事不济,乃杀孙锐以归其罪,发人赍表待罪,且邀姑息,高祖不
许。及经岁受围,城中饥窘,高祖以师老民劳,思解其役,遣谒者入谓之曰:“
卿既危蹙,破在旦夕。能返掌转规,改节归我,我当以大藩处之。如降而杀之,
则何以享国?明明白日,可质是言。”因赐铁券,改封高平郡王,移镇太平。延
光谓门人李式曰:“主上敦信明义,言无不践,许以不死,则不死矣。”因撤去
守备,(《通鉴》:延光犹迁延未决,宣徽南院使刘处让复入谕之,延光意乃决。)
素服请降。及赴汶上,逾月入觐。寻表请罢免,高祖再三答谕方允,制以延光为
太子太师致仕。居阙下期岁,高祖每召赐饮宴,待之与群臣无间。一日,从容上
奏,愿就河阳私邸,以便颐养,高祖许之。延光携妻子辇奇货从焉,每过郡邑,
多为关吏所纠。时杨光远居守洛下,兼领孟、怀,既利其财,复渐测朝廷密旨,
遂奏云:“延光国之奸臣,若不羁縻,必北出塞,南入吴,请召令西都居止。”
高祖允之。光远使其子承勋以兵环其第,逼令自裁。延光曰:“明天子在上,赐
金书许我不死,尔之父子何得胁制如此?”明旦,则以白刃驱之,令上马之浮桥,
排于水中。光远绐奏云:“延光投河自溺而死。”水运军使曹千获其尸于郡东缪
家滩。高祖闻之,辍朝二日,诏许归葬于邺,仍赠太师。
延光初为近臣,及领重镇,礼贤接士,动皆由礼,故甚获当时之誉。洎镇常
山日,以部将梁汉塘获王都名马,入罪而取之;在魏州日,以齐州防御使秘琼获
董温琪珠金妓妾,及经其境,复害而夺之。物议由是减之。及惧罪以谋叛,复忍
耻以偷生,不能引决,遂至强死,何非夫之甚也!
张从宾,未详何许人也。始事唐庄宗为小校,从战有功。唐天成中,自捧圣
指挥使领澄州刺史,迁左右羽林都校。从药彦稠讨杨彦温于河中,平之。长兴中,
领寿州忠正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从宾素便佞,每进言,
明宗多纳之。有供奉官丁延徽者,性贪狡,时奉诏监廪,以犯赃下狱,权贵多为
救解,明宗怒,不许。从宾因奏他事,言及延徽,明宗曰:“非但尔言,苏秦说
予,亦不得也。”延徽竟就戮。长兴末,从宾出镇灵武,加检校太傅。高祖即位,
受代入觐,会驾东幸,留从宾警巡洛下。一日,逢留司御史于天津桥,从兵百人,
不分路而过,排御史于水中,从宾绐奏其酒醉,其凶傲如此。及范延光据邺城叛,
诏从宾为副部署使,从杨光远同讨延光。会延光使人诱从宾,从宾时在河阳,乃
起兵以应之。先害皇子重信,及入洛,又害皇子重乂,取内库金帛以给部伍,因
东据汜水关,且欲观望军势。高祖命杜重威、侯益分兵讨之,从宾大败,乘马入
河,溺水而死焉。
张延播者,汶阳人也。始为郡之牙将,唐同光初,明宗下其城,因收隶左右。
天成中,累授检校司空、两河发运营田使、柳州刺史。长兴元年,出牧蔡州,加
检校司徒,入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充客省使。伐蜀之役,命为马军都监。三年,
迁凤州防御使、西面水陆转运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