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雪耻-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交代性内容,必须要读者知道日军的基本编制,也好让读者对日军的战斗力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和日军比起来,八路军就像一支叫花子部队。韩云华将所有的战士统一整编为三个加强连,每个连四个排共156人,每个排设排长一名、副排长两名,每个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三名、指导员一名、副指导员三名,部队暂时没有营一级的军事编制,至于团一级的军事主官只有韩云华以及重伤未愈的参谋长叶保国。
因为新一团现在时初来咋到,没有什么大的战绩,还未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与信任,所以部队的给养和人员都无法得到补充,因此新一团急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和打开新局面。
兴和县位于察哈尔、绥远、山西、河北四省的交界处,但由于交通落后、土地贫瘠、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可以利用,所以一直以来,兴和就是一个三不管地带,人口稀少、民风剽悍、盗匪丛生,鬼子占领兴和县后只是象征性的投放了一个中队驻守县城,随后又分别在木栋和台基庙两个乡修筑了两个炮楼,每个炮楼都有13个鬼子守军,用以维护在当地的统治。
韩云华通过侦察又得知驻守兴和县的鬼子中队其实是一个不满员的中队,整个中队只有2个小队,也就是说整个兴和县只有120多个鬼子守军,这对新一团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韩云华独自站在院在里,仔细回想了一下察哈尔派遣兵团的兵力构成。日军为指挥察哈尔地区的作战,1937年8月14日,关东军下令组成察哈尔派遣兵团司令部,并于17日在多伦设立察哈尔派遣兵团战斗司令部,8月19日该司令部移至张北。司令官东条英机中将,9月2日由关东军副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接任。而历史上原本应该到任的笠原幸雄少将现在却因故没有到任,所以现在察哈尔派遣兵团的司令官仍然由东条英机暂时担任。下辖独立混成第1、2旅团、混成第15旅团、堤支队、大泉支队。将各方面的情况都综合考虑了一下,韩云华发现在察哈尔地区,察哈尔派遣兵团是绝对的地头蛇,但自己却不是过江龙,充其量不过是一只软脚虾。
不过尽管在整个察哈尔地区,察哈尔派遣兵团实力是最强大的,但在兴和这个小地方,日军驻军的势力却很弱,韩云华相信凭自己手里的兵力应该能全歼整个兴和县的守军。
现在是抗战刚刚爆发,八路军和鬼子接触较少,对鬼子的战斗方式还不太了解,还未形成对鬼子有效的作战方法。面对鬼子猛烈的炮火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和鬼子作战基本上是有败无胜。但韩云华和其他人不同,在国防科大学习时,抗战时的经典战法都是必修课,所以他已经对驻守兴和的日军有了初步的设想。
韩云华让虎子将一连长李大勇、二连长王剑、三连长陈尚明以及已经能下地走动的参谋长叶保国都请了过来。将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了说,并进一步征求了一下他们的意见,尽管有疑虑,但叶保国等人的意见却很一致,那就是打,而且一定要打赢。
按照韩云华的作战计划,将这次作战分为围点打援、伪装偷袭、一举歼灭三步。首先让李大勇带领一连围攻鬼子台基庙据点炮楼里的守军,但要求打而不歼,迫使炮楼里的鬼子向县城里的守军求援,然后韩云华自己带领二连、三连在半路伏击鬼子援军,务求全歼援军。最后和李大勇合兵一处,伪装成日军偷袭县城,进而一举拿下兴和县城。
部队临出发前,韩云华将所有的战士们都集合在一块空旷的荒地上,他要为这次战斗做一次战前动员:“同志们、战士们、兄弟们: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我们虽然武器落后,训练不足,也许在战斗中我们的伤亡确实大过敌人,但我们依然誓死抗战,并且给了敌人重大杀伤,我们做到了让敌人以血还血。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尽管国力相差悬殊,但我们中国军队依然让不可一世的日本“皇军”付出了沉重代价。五年也好、十年也罢,无论是多长时间,我们终会坚持到了日本宣布战败投降的那一天。临行前我就以一首歌与大家同勉,个的名字叫作《精忠报国》,也希望大家做到为国为家尽忠尽孝。”
清了清嗓子,韩云华大声唱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嘹亮而又雄壮的歌声回荡在荒凉的旷野,也回荡在每一位战士们的心中,良久、良久不能散去。

第一卷:内蒙古风云 第四章 初战告捷

韩云华之所以敢打兴和县城,除了形势所迫以外,还有一点是受了《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影响,想当初李云龙接手独立团时的情况也不比自己现在好多少,但是鬼子重兵把守的听安县城还不是照样给他打了下来,鬼子山地战专家山本一木大佐还不是成了他的刀下之鬼,难道自己堂堂二十一世纪国防科大和亚马逊国际军事学院的高材生连一个所谓的“泥腿子”都比不上吗?
想了想李云龙那农民式的狡猾以及那天马行空的军事思维,韩云华发现就现在的自己还真不一定比得上人家,不知道这个让日军既嫉恨又佩服的家伙是不是真的存在,有机会的去打听打听。
1937年10月19日傍晚,太阳刚落山,韩云华便率领部队出发了,晚上10点左右,李大勇带领一连到达预定位置,而韩云华也已经在据台基庙据点20华里外鬼子援军必经之路上构筑好了伏击阵地,就等着鬼子上门来了。
11点整,李大勇那边准时开打,一时间枪炮之声大作,连几十里外的县城也是听得真真切切。
鬼子的据点是标准炮楼式建筑,远远的望去就像一个大烟囱,炮楼也不是太高,相当于一座三层小楼那么高,每一层还有四个射击口,最上面一层放置了两挺机枪。
攻打这样的炮楼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否则即使是打下来也得不偿失,伤亡惨重。
一开始韩云华就没打算强攻,对付这样的炮楼对别人来说很麻烦,但是对于韩云华来说实在是太下儿科了,就韩云华那身强悍到极点的爆破技术,爆破这样一座小炮楼那还不是和玩儿一样。所以韩云华命令李大勇等人只是打而不破,一定要迫使炮楼里的鬼子向县城求援,否则接下来的戏可没法唱了。
小野尚义少佐是驻守兴和的日军最高长官,作为帝国陆军大学的毕业生,虽然小野尚义也承认自己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小野尚义自认为绝对不是最差的,但同期的校友大部分成了中佐大队长,其中几个更是升职为大佐联队长,只有自己和井上不二还是一个小小的少佐中队长,最让小野尚义气愤的是其他人现在都在支那战场上抢战功,而自己则是带着一个不满员的中队驻守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实在是憋屈呀!
前不久,他的好友驻守大同坂垣六一中佐发来电报说,他们联队刚刚消灭了八路军的一个整编团,击毙了该团的团长以下绝大数军官,但还是有一部分逃掉了,而据追击的骑兵报告,这只人数不多的小部队很有可能逃到了他的防区,让他仔细留意一下,只要将这些漏网之鱼解决掉,绝对是大功一件,毕竟第五师团已经对外界称全歼了八路军129师的一个整编团,如果这支支那军队再次出现的话,那第五师团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小野尚义知道好友坂垣六一是想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听坂垣六一讲这只八路军部队装备极差,尽管战斗意识还不错,但总体上来说战斗力很低,用坂垣六一的话来说消灭这样的部队对帝国精锐陆军来说简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这段时间以来,小野尚义多次派出部队多方侦查这只小部队的踪迹,可惜的是总是一无所获,这让小野尚义都有些怀疑那支支那溃军到底是不是逃到了他的防区。
今晚,小野尚义刚睡下不久就听到远方剧烈的枪炮声,小野尚义不急反喜,他知道那支支那溃军终于出现了,而且还是在他的防区,想到自己不久就要升职为中佐了,小野尚义不由得有些志得意满。
接到台基庙据点守军的求援电话后,小野尚义回了“固守待援”四个字后便带了城里仅有的80多个能作战的士兵出城支援台基庙据点。至始至终小野尚义都没想过自己有可能被这指指那溃军击败甚至是全军覆没。在小野尚义眼里,支那除了所谓的中央军还算有点战斗力外,其他地方军队简直是不堪一击,八路军更是一群拿着简陋而又原始武器的农夫,毫无战斗力而言。
为了最快到达战场,小野尚义将用来运输给养的四辆汽车带了出来,让所有的士兵都上了汽车,急速向台基庙据点赶去。
台基庙据点距离兴和县城大约20公里左右,虽然道路崎岖不平,但以汽车的速度一个小时也能赶到。
刚出县城,小野尚义还比较小心,汽车开得很慢,怕中了埋伏。可走了将近20华里却一点事也没有,小野尚义暗自骂自己胆小,一共才多少支那溃军,那还能分兵埋伏自己。想通了这一点后,小野尚义立即命令汽车兵以最快速度赶路,以免支那八路军跑了。
11分40点左右,埋伏在山道两旁的韩云华等人,看到远处几束光线向自己这边迅速行进,韩云华知道这一定是鬼子的援军,因为现在也只有鬼子可以开得起汽车,也只有鬼子敢这样大摇大摆的开汽车,中国军队,不管是财大气粗的中央军还是的方军阀的部队都开不起汽车,更不要说八路军这样的部队了。
仔细数了数,八个光点,也就是四辆汽车,以日军汽车1。5吨的荷载,每辆汽车最多可以坐20个人,韩云华判断鬼子的援军不会超过90人,而自己却有300多人,再加上自己是偷袭,鬼子又时坐在汽车上,比较集中,自己基本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看着迅速靠近的汽车,韩云华暗中下令准备作战。
看到前面狭窄的山道,小野尚义原本想派步兵下去侦察一下,但是听到前方传来的越来越激烈的枪炮声,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命令汽车兵快速通过山道,小野尚义不知道,他这一犹豫最终将自己以及上百日军的最后生机彻底抹杀了。
看到所有的汽车都已经进了伏击圈,韩云华手中的发令枪一响,埋伏在山道两旁的300多名战士立即开火,一分钟内近千颗手榴弹在日军头顶炸响,一时间,四辆日军汽车成了一个个燃烧的大火球,车上的鬼子兵死伤惨重,一下子就被消灭了近60人,而小野尚义在第一时间就被韩云华狙击了,而且还是一枪爆头。
尽管日军伤亡惨重,但日军的单兵素质却不容质疑,尤其是战争初期,每一个日本兵都是日本军国主义训练精良的陆军精锐,不是现在的八路军所能相提并论的,剩下的20多个鬼子立即在一个军曹的组织下进行还击,这一还击,部队一下子就开始出现了伤亡,短短两分钟,就有70多个战士受了伤,幸好鬼子手里的三八大盖射击精度好、穿透力强,但杀伤力不大,大多数战士是受了伤,只有十几个是真真的牺牲了。
不过鬼子也不好受,原本人就不多,几轮对射下来,有战斗力的只剩下十来个了,其他的不是被打死了就是受伤失去了战斗力。
韩云华知道战斗该结束了,大声下令道:“冲上去,刺刀见红,迅速结束战斗!”
听到命令,司号员立即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立即跃出战壕,向残余的日军冲杀过去。
230对10,结果可想而知,不到二分钟,所有的鬼子都被消灭了,韩云华大声说道:“快点打扫战场,立马将鬼子的衣服换上,能拿走的全被拿走,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快点!”
刚打扫完战场,李大勇带领一连也赶了过来。在韩云华这边一开打,李大勇就用韩云华交给的爆破方法和韩云华特制的两个炸弹将日军台基庙炮楼给拔了。
两个小时后,一队日军押着几百个“俘虏”出现在兴和县城门口,其实兴和县的县城是没有城墙的,只是鬼子来了之后,在进城的路口设置了一个大路障。
站岗的日军远远的看到这支部队,虽然有些疑惑少佐走的时候做的是汽车,回来的时候为什么徒步而行,但当他们看当那几百个衣着破烂的俘虏时,当即释然了,慌忙将路障打了开来。
但当这支部队距离只有四五米时,站岗的哨兵突然发现不对,那个穿着少佐军装的并不是小野尚义少佐,而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人,然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还未等来得及他示警,韩云华便一枪将他击毙了,韩云华身后的士兵也在第一时间冲进路障,将路障后的十来个鬼子解决了,然后指挥大部队迅速进城,向鬼子的军营和指挥部冲去。
接下来的战斗很顺利,不到半个小时,整个兴和县县城的残敌全部肃清整个兴和县城已经在新一团的控制之下了。
尽管残敌已经全部肃清,但接下来的工作更是烦锁,新一团要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转移战利品、镇压汉奸走狗、动员百姓参军补充和扩大部队。

第一卷:内蒙古风云 第五章 麻烦的装备

 攻打兴和县城已经过去十多天了,韩云华率领部队早已撤出了县城,在距兴和县县城40多里外的大青山上扎了根,但是兴和县战役的影响远未平息。
由于那天韩云华等人来的突然,进攻的干脆,所以大部分机密文件还未来得及销毁,连同库房里的武器装备、粮食金银,全部成了新一团的战利品。
是役,新一团打下县城一座、拔掉鬼子据点一个,消灭日军126人(其中台基庙据点消灭日军13人、韩云华等人半路伏击射杀日军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