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雪耻-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韩云华睁开眼醒了过来,所有的人都高兴的欢呼起来,韩云华细细一听,发现这些骑士有的说汉语、有的说蒙语、还有一些汉语和蒙语夹杂着说,气氛非常诡异。
一个黑黑瘦瘦的少年穿过围挤的人群跑到韩云华身边,抓着韩云华的手激动地说道:“团……。团长…你…你可算醒来了,我们……我们………”
韩云华有些吃力的说道:“别急…。别急……慢慢说,你先告诉我你叫什么?我又是谁?我们现在在哪?咳…。咳…咳……”
少年慌道:“团长,团长,你可不要吓我啊!!!我是虎子啊!你不记得我了吗?”
韩云华仔细想了想,自己确实不认识这个叫虎子的少年,于是缓声说道:“嗯,我不记得了?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我是你们的团长吗?”
“是啊,团长你忘了吗,前天夜里我们和鬼子打了一场遭遇战,团长和政委以及一营长、二营长、三营长都牺牲了,我们一直被鬼子追着跑,现在在什么地方我们也不知道。”虎子应声说道。
这时一个身穿灰色军装的人俯身在韩云华身旁小声问道:“团长,你没事吧?我是一营二连连长李大勇,你还记得我吗?”
一看李大勇的这身军装,韩云华彻底懵了,作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的他,第一眼就认出了这身灰土色的军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八路军的军装。
这时,韩云华突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自己也像哪些牛人一样穿越了吗?而且还是灵魂穿越,俯身在这个八路军年轻指挥官的身上。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狼狈逃窜、躲藏,韩云华和跟随着他的几百战士终于摆脱了日军骑兵追击,在蒙冀交界地区安顿了下来。
这段时间,韩云华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在刚果执行维和任务时,被数百发子弹正面击中,并没有魂飞魄散,竟然灵魂穿越**国二十六年,也就是1937年,而他的身份则是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副团长韩云华。
尽管部队在蒙冀交界地区安顿了下来,但是新一团现在的情况很糟糕。9月30日,三八六旅随一二九师出兵山西抗日前线,新一团作为最后一批次的渡河部队随大部队东渡黄河作战。10月9日新一团接到旅部命令向山西大同左云县开进,但是在夜行军时和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约2000多人不期而遇,双方进行了一场惨烈的遭遇战,此战,新一团伤亡过半,1200多人的一个团只剩下400多人,而新一团团长、政委、一营长、二营长、三营长以及9个连长中的6个都牺牲了,副团长、参谋长受重伤。可以说仅此一战,新一团已经被打散架了,差一点就被鬼子从第十八集团军的战斗序列中抹去。
第一次对日作战就遭此大败,对这些经过长征考验的八路军战士的打击是致命的。能冲破******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但是和鬼子仅仅是打了一场遭遇战就差一点全军覆没,战士们对鬼子已经有了心理上的恐惧。
现在战士们的情绪都十分敏感,士气极其低落,由于疲于突围,现在整个新一团已经和旅部失去了联系,派出去的骑兵联络员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但是至今仍没有回信。
在突围过程中,新一团一路向北行进,到摆脱鬼子追兵时,部队已经出了山西范围进入了察哈尔省境内。
经过侦查得知,现在部队的确切位置是察哈尔省乌兰察布兴和县二台子乡大黄庄。由于兵力有限,日军在察哈尔和绥远两省的驻军远远少于在东北、华北的驻军,而察哈尔和绥远两省的驻军和其他地方的驻军在质量上也有很大区别,驻守东北的日军大部分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精锐陆军关东军,驻守华北的则是日军常设师团,是战斗力强悍的野战士团。察哈尔和绥远的则是由日军抗战爆发后由关东军一部精锐编成的察哈尔派遣兵团驻守,战斗力相对于其他的常设野战师团只强不弱。
由于和旅部失去了联系,所以韩云华暂时代理团长一职。幸好韩云华以前就是副团长,现在团长牺牲了,暂时代理团长战士们心里也过得去,都很信服。
通过向李大勇了解,韩云华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本是红军的一个师长,母亲则是父亲的政委,在南昌起义时双双牺牲了只留下十四岁的韩云华和六岁的妹妹韩云倩,韩云华出生在军队生长在军队,十一岁正式参军,尽管现在只有24岁,但是已经有十三年的军龄了,可以说是军中的老资历了,他年纪轻轻却既打过******又走过长征,后来又被配到周副主席身边当警卫员,在延安时有曾担任红军随军学校的警卫连长、教导大队长、副营长等职。抗战爆发后,主动要求上前线,周副主席拦也拦不住,无奈之下只好把他送到陈赓手下当个副团长。
第一卷:内蒙古风云 第三章:安身立命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官,韩云华深刻地明白士气低落的危害,看着战士们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韩云华知道知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士气提起来。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韩云华也曾幻想过率领千军万马驰骋沙场,雪祖先之屈辱,扬我中华之国威。但当一切真的来临时,韩云华才真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国防科大的高材生如何、亚马逊国际军事指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又能如何,没枪没炮、兵不如人、器不如人,改变历史,谈何容易。
韩云华从来就不是一个怕事的人,应了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打得过要打,打不过创造条件也要打,不仅要打,而且还一定要打赢,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殊死大战,胜则国运昌隆,败则亡国灭种。
统计得知,自己现在可以支配的资源有:战士460名、中正式步枪212枝、汉阳造步枪41枝、老套筒12枝、砍刀333把、捷克式一挺、各种子弹12000发、马匹3匹、手榴弹2200颗、炸药包45个、重机枪没有、迫击炮没有、粮食只有很少的一点、仅仅只能维持部队一个星期的需求。
看着战士们手里简陋的武器装备,韩云华心里不由的一痛,就凭这手里这些杂七杂八的武器和并不充足的弹药,他们就敢于和鬼子的王牌第五师团死战,就算明知不敌、胜算无几,但是他们没有投降,硬凭着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在号称机械化步兵的第五师团手里冲出了一条血路。这也许就是《亮剑》中李云龙根据几十年作战经验总结的亮剑精神吧,也就是这种血战到底的精神气质将韩云华彻底感动了。
韩云华知道,凭现在的新一团根本无法去找第五师团报仇,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得知,第五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中将、参谋长西村利温大佐。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战车大队、一个运输大队。整个第五师团全部兵力多达28976人,这样的庞然大物,根本不是现在的新一团所能招惹的起的。
看着统计清单和眼前满眼仇恨以及不时闪过恐惧眼神的新一团的战士们,韩云华暗叹八路军装备之差,和鬼子的差距简直就是云泥之别。据文献记载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还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交代性内容,必须要读者知道日军的基本编制,也好让读者对日军的战斗力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和日军比起来,八路军就像一支叫花子部队。韩云华将所有的战士统一整编为三个加强连,每个连四个排共156人,每个排设排长一名、副排长两名,每个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三名、指导员一名、副指导员三名,部队暂时没有营一级的军事编制,至于团一级的军事主官只有韩云华以及重伤未愈的参谋长叶保国。
因为新一团现在时初来咋到,没有什么大的战绩,还未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与信任,所以部队的给养和人员都无法得到补充,因此新一团急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和打开新局面。
兴和县位于察哈尔、绥远、山西、河北四省的交界处,但由于交通落后、土地贫瘠、也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可以利用,所以一直以来,兴和就是一个三不管地带,人口稀少、民风剽悍、盗匪丛生,鬼子占领兴和县后只是象征性的投放了一个中队驻守县城,随后又分别在木栋和台基庙两个乡修筑了两个炮楼,每个炮楼都有13个鬼子守军,用以维护在当地的统治。
韩云华通过侦察又得知驻守兴和县的鬼子中队其实是一个不满员的中队,整个中队只有2个小队,也就是说整个兴和县只有120多个鬼子守军,这对新一团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韩云华独自站在院在里,仔细回想了一下察哈尔派遣兵团的兵力构成。日军为指挥察哈尔地区的作战,1937年8月14日,关东军下令组成察哈尔派遣兵团司令部,并于17日在多伦设立察哈尔派遣兵团战斗司令部,8月19日该司令部移至张北。司令官东条英机中将,9月2日由关东军副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接任。而历史上原本应该到任的笠原幸雄少将现在却因故没有到任,所以现在察哈尔派遣兵团的司令官仍然由东条英机暂时担任。下辖独立混成第1、2旅团、混成第15旅团、堤支队、大泉支队。将各方面的情况都综合考虑了一下,韩云华发现在察哈尔地区,察哈尔派遣兵团是绝对的地头蛇,但自己却不是过江龙,充其量不过是一只软脚虾。
不过尽管在整个察哈尔地区,察哈尔派遣兵团实力是最强大的,但在兴和这个小地方,日军驻军的势力却很弱,韩云华相信凭自己手里的兵力应该能全歼整个兴和县的守军。
现在是抗战刚刚爆发,八路军和鬼子接触较少,对鬼子的战斗方式还不太了解,还未形成对鬼子有效的作战方法。面对鬼子猛烈的炮火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和鬼子作战基本上是有败无胜。但韩云华和其他人不同,在国防科大学习时,抗战时的经典战法都是必修课,所以他已经对驻守兴和的日军有了初步的设想。
韩云华让虎子将一连长李大勇、二连长王剑、三连长陈尚明以及已经能下地走动的参谋长叶保国都请了过来。将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了说,并进一步征求了一下他们的意见,尽管有疑虑,但叶保国等人的意见却很一致,那就是打,而且一定要打赢。
按照韩云华的作战计划,将这次作战分为围点打援、伪装偷袭、一举歼灭三步。首先让李大勇带领一连围攻鬼子台基庙据点炮楼里的守军,但要求打而不歼,迫使炮楼里的鬼子向县城里的守军求援,然后韩云华自己带领二连、三连在半路伏击鬼子援军,务求全歼援军。最后和李大勇合兵一处,伪装成日军偷袭县城,进而一举拿下兴和县城。
部队临出发前,韩云华将所有的战士们都集合在一块空旷的荒地上,他要为这次战斗做一次战前动员:“同志们、战士们、兄弟们: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我们虽然武器落后,训练不足,也许在战斗中我们的伤亡确实大过敌人,但我们依然誓死抗战,并且给了敌人重大杀伤,我们做到了让敌人以血还血。在这场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华儿女不畏强敌,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尽管国力相差悬殊,但我们中**队依然让不可一世的日本“皇军”付出了沉重代价。五年也好、十年也罢,无论是多长时间,我们终会坚持到了日本宣布战败投降的那一天。临行前我就以一首歌与大家同勉,个的名字叫作《精忠报国》,也希望大家做到为国为家尽忠尽孝。”
清了清嗓子,韩云华大声唱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嘹亮而又雄壮的歌声回荡在荒凉的旷野,也回荡在每一位战士们的心中,良久、良久不能散去。
第一卷:内蒙古风云 第四章:初战告捷
韩云华之所以敢打兴和县城,除了形势所迫以外,还有一点是受了《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影响,想当初李云龙接手独立团时的情况也不比自己现在好多少,但是鬼子重兵把守的听安县城还不是照样给他打了下来,鬼子山地战专家山本一木大佐还不是成了他的刀下之鬼,难道自己堂堂二十一世纪国防科大和亚马逊国际军事学院的高材生连一个所谓的“泥腿子”都比不上吗?
想了想李云龙那农民式的狡猾以及那天马行空的军事思维,韩云华发现就现在的自己还真不一定比得上人家,不知道这个让日军既嫉恨又佩服的家伙是不是真的存在,有机会的去打听打听。
1937年10月19日傍晚,太阳刚落山,韩云华便率领部队出发了,晚上10点左右,李大勇带领一连到达预定位置,而韩云华也已经在据台基庙据点20华里外鬼子援军必经之路上构筑好了伏击阵地,就等着鬼子上门来了。
11点整,李大勇那边准时开打,一时间枪炮之声大作,连几十里外的县城也是听得真真切切。
鬼子的据点是标准炮楼式建筑,远远的望去就像一个大烟囱,炮楼也不是太高,相当于一座三层小楼那么高,每一层还有四个射击口,最上面一层放置了两挺机枪。
攻打这样的炮楼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否则即使是打下来也得不偿失,伤亡惨重。
一开始韩云华就没打算强攻,对付这样的炮楼对别人来说很麻烦,但是对于韩云华来说实在是太下儿科了,就韩云华那身强悍到极点的爆破技术,爆破这样一座小炮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