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站起身,缓缓向驿站外走去,驿站外火光熊熊,火把将驿站照如白昼,密密麻麻的羽林军士兵将驿站团团围住,足足有三千人之多,剑拔弩张,新任左羽林军大将军长孙全绪一马当先,手提一柄长槊,旁边站着宦官鱼朝恩,手捧一卷白麻圣旨,另外,在军队后面还有刑部侍郎张倚、大理寺卿吉温、御史中丞宋浑。
这时李庆安缓缓走出驿站,他见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高官都在,不由笑了笑,这是要大三司会审了,不知李隆基要给自己安什么罪名?
长孙全绪凝视着李庆安,表情十分复杂,他忽然喝令一声,“李庆安,我奉陛下之命而来,希望你不要做无谓的反抗。”
李庆安点点头,“此事和我亲卫无关,是否可以放他们走?”
“可以!但不得进京。”
李庆安立刻回头令道:“尔等自行散去,不得进京。”
这时,鱼朝恩上前,举起圣旨道:“圣旨在此,李庆安接旨。”
李庆安跪下,“臣李庆安接旨。”
鱼朝恩刷地展开圣旨,朗声道:“北庭节度使李庆安,未经朕及兵部许可,在班师途中擅自出兵北击葛逻禄,经监军查实,确有此事,当问其罪,暂免其北庭节度使、北庭大都督及太子宾客之职,交大三司会审,以定罪责,钦此!”
李庆安苦笑了一声,这就叫欲加其罪,何患无辞,边疆节度使敲打胡人,哪个不是想打就打,事后还有功有赏,到自己这里,却变成了罪责,又不是正式的战役,何须他李隆基批准?看来,让明月和亲,他是用心良苦。
“臣接旨!”
这时,刑部侍郎张倚走上前道:“李使君,请跟我们走吧!”
他暗暗叹了口气,李庆安被抓,意味着太子党人的清洗正式开始,他也是太子党人,不知能不能逃过此劫。
李庆安站起身,“走吧!”
他翻身上马,在三千羽林军带甲士的严密看守下,向长安城而去。……
就在李庆安被抓捕的三个时辰后,天刚蒙蒙亮,大明宫丹凤广场的龙尾道下,裴宽跪在丹陛前接受李隆基颁下的圣旨。
“礼部尚书裴宽,年老体弱,不堪政务繁重,特准其告老退仕,即日起,免去其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特进,钦此!”
“臣裴宽领旨!”
在东宫,刚刚升为太子詹事的卢涣也接到了旨意,御史中丞宋浑弹劾其在前年的扬州盐案中涉嫌收受杜泊生贿赂,免去其太子詹事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下狱严审。
御史中丞宋浑的弹劾名单中也提到了尚书左仆射独孤浩然,盐案爆发时他任扬州长史,也难脱干系,暂停止其尚书左仆射及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在家听候审查。
短短四个时辰内,北庭节度使李庆安、礼部尚书裴宽、太子詹事卢涣、尚书左射仆独孤浩然纷纷被抓或被罢免,长安城为之轰动,庆王党、杨党额首相庆,太子党噤若寒蝉,相国党沉默不语。
大唐皇帝李隆基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太子党核心人物全部落马,下一步就是剑指东宫太子。
由于李隆基只搬家了一半,杨玉环还在兴庆宫没有搬回大明宫,因此高力士一直在兴庆宫忙碌搬家之事,他刚刚听到一点消息,便匆匆赶到了大明宫,这些天他也是心力憔悴,李隆基的突然翻脸令他措手不及,从李隆基的滴水不漏来看,他早有布置,只是自己一无所知。
高力士不得不佩服李隆基隐忍和雷霆手段,他服侍李隆基四十几年,忠心耿耿,李隆基竟还悄悄瞒着他布置废太子之事。
一路上赶往大明宫,高力士不停地听到消息,李庆安在咸阳被捕、裴宽被免职退仕、卢涣被抓、独孤浩然被停职,每一桩案子都足以轰动朝野,可现在却集中在一起爆发,这种情况只有在三十七年前的宫廷政变中发生过,正是那次宫廷政变,年轻的李隆基率兵诛杀了太平公主集团,登上了大唐天子之位。
而今天是天宝是九年四月初十,又一次类似宫廷政变式的严重事件再一次爆发了,这次是东宫之变。
高力士心急如焚,他驱车冲进大明宫,直奔紫宸殿,侍卫和太监不敢阻拦,纷纷在前面替他引路。
冲到御书房门口,高力士忽然听见李隆基的怒喝声:“你是堂堂的朝廷右相国,百官之首,现在三个相国皆出事被免职,这么严重的事情难道你没有责任吗?难道还要朕来替你担这个责任?”
“臣不敢,臣御下不严,愿承担责任。”
这是李林甫的声音,高力士不禁暗暗摇头,现在居然连李林甫也被牵连了。
“好吧!朕念你政务繁忙,无暇管束百官,朕就不多罚你了,这次是吏部失察,导致朕提拔相国失误,吏部当负主责,免去你吏部尚书之职务,免去吏部侍郎达奚珣,贬为河南参军,调户部韦见素接任吏部侍郎。”
站在门外的高力士听到了最后一句话,他忽然若有所悟,看来韦见素也是杨党的人了。
御书房内,李林甫心中黯然,这次暴风骤雨式的清洗,他从头至尾都没有参加,他和太子李亨斗了这么多年,最后把李亨扳下去的,却是当官不到四年的杨国忠,杨国忠有何德何能?不过是另一条听话的狗罢了,这时,李林甫忽然想到了一句古话:‘狡兔死,走狗烹。’现在狡兔虽然没有全死,但他这条狗却老了,不用说他也猜得到,这个吏部尚书之职,也非杨钊莫属了。
他叹了口气,躬身道:“陛下,臣知罪,愿意接受陛下的处罚。”
李隆基也知道不能几条线作战,尤其在废太子之时,要尽量保持政局稳定,在稳定朝局的能力上,杨国忠既无资历,也无经验,远远不能和李林甫相比,李林甫暂时还要再用两年,免去他的吏部尚书,就适合而止了。
他便点点头道:“朕也知道你是忠心耿耿,所以朕不想过多处罚你,你是老臣,又是百官之首,这段时间朝政混乱,你替朕好好地稳住朝政,知道吗?”
李林甫听懂了李隆基的话,他不由又转忧为喜,躬身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隆基微微一笑,摆摆手道:“去吧!朕有些累了。”
“臣告退!”
李林甫慢慢退出了御书房,却一下子看见了高力士,他想说一句话,可是又不知该说什么,只得叹口气匆匆走了。
高力士走进御书房,李隆基有些疲惫了,正躺在御座上闭目养神,尽管高力士轻手轻脚,但还是把李隆基惊醒了。
“大将军,你怎么过来了,贵妃那边怎么样?”
“回禀陛下,娘娘很好,她在问陛下今晚上是否回去?”
“算了,今晚朕就留宿大明宫,在武贤仪处,跑来跑去朕也累,你去给爱妃说一声,朕明天再回去。”
“老奴遵旨!”
高力士答应,却没动,李隆基瞥了他一眼,问道:“大将军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真的……决定废太子吗?”
李隆基脸一沉,有些不悦道:“你又要替他说话吗?”
高力士慌忙跪下道:“老奴不敢,只是东宫巫盅之事疑点颇多,老奴以为要再查……”
“还要再查什么?”
李隆基恼怒地打断了他的申述,“他安排心腹宦官在东市设点,私自和外面重臣接触,证据确凿,就凭这一点朕可以废了他,还有巫盅之事,朕从他书房里搜出了小人,他不仅诅咒大唐天子,还诅咒他的父亲,这种不忠不孝的逆子,朕能把社稷交给他吗?”
“陛下息怒,太子做皇储十几年,忠厚仁慈,素有口碑,这次巫盅之事,老奴认为绝不是他所为,陛下不可仓促废太子啊!”
“哼!忠厚仁慈?朕也以为他忠厚仁慈,可是他忠厚吗?他背着朕私自结交大臣,韦坚一案朕已经给过他一次机会了,这才几年,他又开始了,他忠孝仁厚的下面分明是一颗狡诈阴险之心,你不要再劝了,这次朕决心已定。”
“陛下!陛下三思啊!”
高力士头磕得砰砰直响,额头已见了血,他满脸泪水道:“陛下今年已经六十有六,人生七十古来稀,陛下现在废太子,这对大唐的社稷将是何等危险,陛下现在废太子,会使兄弟相残,父子反目,那时陛下心之哀痛,情以何堪?”
高力士的谏言戳到了李隆基的痛处,他勃然大怒,将砚台狠狠向高力士砸去,‘砰!’砚台砸在高力士额头上,顿时血流如注,高力士身子晃了晃,几近晕厥,但他强忍巨痛,再次替李亨申辩道:“陛下严禁太子私交大臣,可是却鼓励其他亲王结交才俊,这对太子何以不公?再说太子下巫盅,太子却始终不肯承认,可见其中必有冤屈,哪有在广平王府中发现小人,时隔四个时辰又在东宫中发现小人的道理,如此不合情理,陛下怎能视而不见?陛下,太子也是陛下的儿子,父子人伦,相煎何急啊!”
“你给我闭嘴!”
李隆基大声咆哮起来,他指着高力士,恶狠狠对左右令道:“将此獠给朕拖下去!拖下去!”
几名大宦官强扶着高力士,半拖半劝道:“高翁,下去吧!别再惹陛下发火了。”
高力士年事已高,他血流满面,已经快支持不住了,最后他大喊一声,“陛下,老奴不是为太子,老奴是为陛下着想啊!”
他晕厥了过去,李隆基颓然瘫坐在龙座上,半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最后叹了口气道:“高翁老矣,把他送回府养老吧!”
第七卷 风雨大唐 第209章 明月探监
庆王府密室内,杨国忠正和庆王李琮对饮庆功酒。这两天发生的事使他们二人得意非常。
杨国忠眉飞色舞道:“殿下请放心,太子此番被废已成定局,今天下午,圣上找我去御书房,你猜发生什么事,哈哈!居然任命我为吏部尚书,连李林甫的老底都挖了。”
“那我就恭喜杨尚书了,来!我敬你一杯。”
两人碰一杯酒,一饮而尽,李琮又道:“杨尚书,不知那李庆安能不能把他在狱中干掉,我实在恨透了此人。”
“殿下,现在可不能动他。”
“为何?”
杨国忠叹了口气,道:“不知是圣上遗漏,还是刻意为之,李庆安几乎所有的职位都被免掉,竟还有一个御史大夫之职未免,我猜圣上现在对他还举棋不定。”
李琮无可奈何,只得恨恨道:“只是他不死,我这口气难以咽下。”
“殿下,我何尝不恨他。但现在不能节外生枝,要等太子彻底被废掉后,我们再动手,否则一旦被圣上察觉,我害怕因小失大啊!”
“高!实在是高!”
李琮一竖大拇指,赞道:“杨尚书不愧有相国胸怀,能忍常人不能忍,我敬佩万分,来!我再敬尚书一杯酒,日后我入主东宫之事,还望尚书多多支持。”
“一定!一定!”
杨国忠将酒一饮而尽,眯着眼笑道:“不过,我们虽不能明着杀李庆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死去,也未为不可。”……
第二天,朝中局势依然紧张,御史台连发三道弹劾,鸿胪寺少卿马知礼置别宅妇,被弹劾免职;陕州太守韦涣涉嫌在益州为太守时坐赃,被免职入京审查;庆州太守徐云生强占民地,就地罢免入狱。
这意味着清洗太子党向纵深发展了,朝中上下人心惶惶。
一早,独孤明月在两个家人的陪同下,拎着一只篮子来到了大理寺狱,大理寺狱位于皇城大理寺内,一般用于关押犯罪的官员和他们的家眷,而一般民众则关押在京兆狱。大理寺在武周时期几度扩建,渐渐形成了一座规模庞大的中央监狱,独孤明月被封为明月公主的正式诏书虽还没有下来,但她毕竟是独孤家长女,身份高贵,又是大理寺少卿裴旻的外甥女,狱丞不敢怠慢,连忙禀报了正在视察监狱的裴少卿。
裴旻是前相国裴耀卿之子,裴宽之侄,素有清誉,他听闻明月来探监,不由有些为难,虽然明月是他外甥女,但也不好随便答应。
大理寺也并非不准探监,但一般只限于直系亲属,如妻探夫,子探父等等,虽然长安人人都知道独孤明月和李庆安是什么关系,但以她现在的身份来探监似乎有些不妥,其实以裴旻的权力,他可以特批明月探监。可在这个局势紧张地关头,又是李庆安这种身份特殊的人,他不敢擅自做主了。
这时,狱丞低声道:“裴少卿,这李庆安从前天夜里被抓至今,滴水未进,若有三长两短,我们可无法交代。”
裴旻一怔,“为何不给他饮食?”
“我们给的,只是他不肯用。”
裴旻心念一转,忽然明白了,这是李庆安怕人暗中动手脚,不肯用狱中饮食,他不露声色问道:“这两天晚上有情况吗?”
狱丞向两边看了看,在他耳边压低声音道:“昨晚是罗狱丞当值,听说吉使君昨晚一更时分来过,呆了一会儿,和罗狱丞秘密说了什么,具体我不知道。”
裴旻低头想了想,道:“那好吧!只准她一人进来探视,但时间不要太长。”
片刻,独孤明月在牛御丞的引领下,走进了大理寺狱,关押李庆安和卢涣的特殊牢房位于地下,是由一块块大青石砌成,共有八间这样的地牢,层层大门把守,守卫异常严格,明月身份特殊。没有人敢搜她身,又有裴少卿的特批,众狱差便让她进去了。
‘哗啦!’锁开了,碗口粗的大铁链被取下,一扇黑黝黝的大铁门开了,明月走了下去,轰隆一声,大铁门又关上了,眼前一片昏暗,一条黝黑不见底的石道通往地底深处。
“姑娘,请随我来!”
一名狱卒领着明月沿着昏暗潮湿的通道向下走,两边石壁上全是光滑的青苔,每隔十几步,石壁上有一盏油灯,灯火如豆苗,突突地抖动着,将石壁照得时明时暗,显得格外地幽冥诡异,明月挎着篮子,扶着石壁慢慢下行,忽然她感觉到石壁上有东西在爬动,吓得她猛地缩回了手,她仿佛听见身旁有轻微的簌簌爬动声。她感觉有不知的东西从她脚边爬过,吓得她心惊胆颤,这时,他们走到了石牢底部,这里又被一道厚重的铁门阻拦,狱卒用尽敲了敲门,一扇小窗开了,一点灯光下,露出一张狰狞的面孔,这是一名独眼老狱卒,满脸伤疤。他声音嘶哑而低沉,“什么事?”
狱卒递进一块铜牌,道:“探监!”
狱卒又回头对明月道:“姑娘,裴少卿有特别交代,我们不敢搜查你,希望姑娘能快一点,不要让我们为难。”
明月点了点头,片刻,铁门在刺耳的吱嘎声中打开了,一股阴潮的霉味扑面而来,明月不由打了一个寒战,她犹豫一下,走进这座俨如阴曹地府般的地下牢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