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了,你推荐了这个人,却不推荐其他人,这不是遭人忌恨吗?
所以,这种时刻,绝对不能乱出头。
“太子殿下学富五车,胸藏乾坤,微臣以为一切当由太子殿下决定便可…”
“是也,是也!太子殿下才华横溢,智珠在握,挑选出来的人,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太子殿下…”
一些大臣更是把握时机,跳出来狠狠的拍着李建成的马屁,那表情真是要多猥琐!
“哈哈,既然众位大人如此客气,那本太子就当仁不让了。”
李建成畅怀一笑,而后目光在大殿之上扫了一圈,镇定自若的说到:“左路先锋就由赵王李元霸担任!”
“元霸遵旨!”
李建成的意见就是李渊的意见,大家也都明白,所以李建成的意见,也就相当于皇帝陛下的旨意了。
况且,李建成的话李元霸也不会反对。向李建成回复过后,更是挑衅的看向了某人。
“城门校尉裴元庆何在?”
“末将在!”
裴元庆这声音回的响亮,刚才被李元霸挑衅的看了一眼,心中正郁闷着,没想到下一秒太子殿下就找上门来了。
“如今暂且封你为右武卫将军,同时担任征讨突厥右路先锋。”
“末将领命!”
裴元庆兴奋的应了一声,而后挑衅的目光也向李元霸投去。
裴元庆如今年龄还不到二十,却能够做到右武卫将军这个位置,还真的是前无古人啊。罗成虽然连跳七级,做到左武卫将军这个职位,但是他如今也是二十多,快三十的年纪,这么一对比,裴元庆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裴元庆xìng子单纯,为人淳厚,虽然与李元霸暗中较劲,但是两人却也是知交好友。
李元霸为人沉闷,除了面对李家少数人,如李渊、李建成、李秀宁、李世民等,还有赵王妃杨瑾。其他人李元霸都懒得搭理,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好友,李建成自然不会亏待他。给裴元庆高一些的品级,也不会有人说李元霸赵王之尊,和一个品级如此低下的人结交。
这也算是李建成为李元霸做的一些小事,他不在乎、也不怕别人会说些什么。
只要李元霸开心就好!。。)
s
第五五一章三军统帅
“太子,既然三路先锋都已经选好,那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有三路的主帅?”
别看这只是小小的一句问话,但是他却说明了李渊对李建成工作的支持。
若是大臣们不配合,到时候李建成弄出什么事来,就别去找皇帝陛下了,人家可是明确的表示过支持的态度。
李渊不支持行吗?有子若斯,他该感到很满足了,支持更不在话下。
“启禀父皇,确切的说是四名主帅。”
“哦!!”
李渊的表情看上去着实讶异,当然惊讶的不止是李渊一人,大殿上的一干大臣们也都惊讶了。
四名主帅?
三路大军满打满算也就三名主帅而已,另一名主帅又是怎么来的?
不过,想想李建成经常都会搞出一堆幺蛾子,大家也就不再惊讶了。静静的等待,看看李建成能搞出什么名堂就是了。
“首先,在长安城中,必须有一人节制三路大军,负责掌控全局。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出恰当的方案。因此,此人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惊人的作战经验。而且,节制三路大军又要有足够的辈分,足够的威严。经过种种推算,最后儿臣认为,负责总领三路大军,坐镇长安的统帅,除却刘弘基刘大人。怕是无人适合担当此职责。”
李建成一番话完毕,最后将刘弘基给推了出来。
当然,刘弘基也确实适合这个位置。
首先,刘弘基是跟随李渊起义的开国元勋之一,在大唐帝国的地位,除却少数几个同样辈分的元勋,比他们高的却是没有了。
其次。刘弘基是右骁卫大将军,正三品的军职。虽然,兵部尚书和他是一个等级的。但是两者却是不同体制的。
兵部尚书是负责军队的人事调动,而右骁卫大将军则是统领军队,两个是有本质的区别。
当然。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比如,兵部尚书家中有子侄送去军队,但是右骁卫大将军不爽,不用多少时间就可以把这个子侄给整出去。
同样,若是右骁卫有子侄想要去军队,没有兵部尚书的同意,你也别想过关。你当然可以自己去弄,但是到时候人家告到皇帝这里来,你就是以权谋私了。
所以。两者之间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
虽然说武官这一方面,最高级别的是太尉,但是这个职位现如今却是个虚衔,一般都是拿来赏授功臣的赠官,并没有多少实在的意义。
“微臣遵旨!”
刘弘基虽然心中有些无奈。但是还是老实的站出来接受这个命令。
没办法,李建成这个家伙可不是好相与的。话说那一次的打赌,可是把唐俭、窦威、裴寂包括他在内的几人赢的惨不忍睹啊!裴寂更是可怜,连自家的孙女都贴了出来。也幸好她现在不过十二,同时李建成的人品还好一些,不然这小姑娘估计早被祸害了。
他要是拒绝了李建成的提议。估计李建成会暗中给自己使绊子。
虽然他也喜欢上战场杀敌,感受铁马金戈的感觉。但是,他终归是年纪大了,不适合上战场了。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也就算了,但是他身为主帅若是在战场上发生一点什么意外,那可就严重的打击了士气。
“哈哈,刘大人坐镇长安,本太子自是放心的很。”
李建成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对于刘弘基的识情知趣他还是很满意的。本以为刘弘基还要拿捏一番,那他少不得还要费些力气,现在却是省了诸多麻烦。
李建成却是不知,刘弘基早就被他的一系列手段给吓坏了,真心不敢有什么不满!
“不过呢,刘大人坐镇长安,却是正三品的职位,怕是有些低了。”
那边选定刘弘基作为此次战略的统领,这边李建成又嘀嘀咕咕的开始不满意了。当然,李建成也没有说错,这三个先锋,除却赵王李元霸不说,罗成和裴元庆一个左武卫将军,一个右武卫将军,都是从三品的武官职。一个仅仅比他们高一级的统帅,而且还是大唐帝国武官里面最高级的武官,这说出去寒碜人哪!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刘大人为我大唐帝国立下汗马功劳,劳苦功高,若是不嘉奖一番怕是难以服众。故此,今儿臣提议,升刘大人为柱国大将军。”
李建成的理由很牵强,大家都看的出来,这是为了迎合裴元庆和罗成两人的品级,所以李建成才提议升刘弘基的官,不然以太子殿下懒惰的个xìng,哪会去搭理这些事呢?
大臣们心中想着,也不敢明说出来,免得遭受李建成的打击报复。
而且,最为怪异的是为了迎合两个等级低的武官,这才勉强的升迁一个等级更高的武官。这种事让人听起来,也确实很费解!
“准奏!”
刘弘基从正三品的武官,转眼间升迁到正二品的武官,一下子就跳了二级,可别小看这只是二级。
要知道,官职到了三品可是一个分水岭。
三品的官职,想要被人弄下去没有那么简单,除非是暴虐的皇帝,否则一个贤明的皇帝要撤掉三品的官职,他也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不然就会闹得群臣心中惶惶;
而三品的官职想要升迁,同样没有那么简单。
若是在武官系统,那至少也要打出重大的战役,例如这一次征讨突厥的战斗,就是如此。但是呢,在和平的年代,这种战斗显然是很不切合实际的。
而文官呢,想要升迁则要做出重大的决策。不过,这显然也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还有最后的一条路,那就是得到皇帝的赏识。只不过,这种捷径也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说,三品官职之后,想要升迁是很困难的。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五二章长孙崛起
“微臣谢过陛下,太子殿下!”
现在的朝堂简直就是皇帝一家人说话的朝堂,确切的说是太子一个人的朝堂。
李建成说出的话,李渊通常是不会反对的,除了支持还是支持;而大臣们则被李建成给吓到了,一般是不敢反对。
魏征虽然会进谏,但是他也不过是劝谏李建成不符合礼仪的地方。至于李建成说的一些战略方针,他不懂,他也不会触碰这一块。
最终,导致了朝堂之上李建成的话相当于圣旨了。
就好比裴元庆、罗成、刘弘基三人的升迁,就是李建成一句话的事情,也不需要兵部还有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头头表决。
既然三军统帅已经定好,那接下来则是掌握大军的三军主帅了。
相对于主帅而言,统帅更多的则是荣誉,而不如主帅真正的掌握着大军,驰骋于沙场之上。
所以,虽然很羡慕刘弘基当了这个主帅,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期待着主帅的位置。
当然,期待这些位置的人,都是资历和身份足够的。至于其他那些中低级的文臣和武官,对于主帅这个位置,并没有多少的念想。
“启禀父皇,依儿臣来看,左路主帅当由长孙无忌来担任。”
“什么?竟然是长孙无忌这小子?”
“太子殿下是否太过于草率了,毕竟长孙无忌还太小了。”
“太子殿下行事。果然非常人可比!”
李建成的话语一出,当即引起一片惊叹,以及一阵阵的窃窃私语。这些人中,既有对长孙无忌的羡慕,也有对长孙无忌的嫉妒,还有不少人则是对长孙无忌投以鄙视的神情。毕竟,长孙无忌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很难让人信服。
“看大家热情高涨,好像有什么意见啊?有意见就说出来,本太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要你们说的对,本太子都会合理的接纳,是不是!”
李建成淡淡的眼神从一干大臣身上扫过。先前还兴高采烈的讨论着的大臣们,立刻就鸦雀无声了。
太子的威信早已深入骨髓,他们还不至于为了这事就挑衅李建成的威信。
》
因此,让长孙无忌担当一路主帅,也说的过去。
还有,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垢乃是秦王李世民的王妃。长孙家也算是皇亲国戚了,再怎么说也算是值得信任的人,把一路主帅的兵权交到他手上。想来李渊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于是乎,一干大臣们也都老实的噤声了。
“长孙无忌何在?”
“末将在!”
虽然长孙无忌很努力的压制心头的激动,但是当李建成喊到他的时候,回答的话音,依然让人能够清晰的察觉到其中的兴奋之情。
“长孙无忌。你且记住,此次你为左路主帅,只有两个目的。第一,让吐蕃向我们大唐帝国投诚。与此同时,给他们的只有两个选择,【一国两制】或者是【改土归流】。至于其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字…死。”
虽然说松赞干布李建成已经让何斌给暗中解决了,但是不代表rì后还会不会出现个“松下干部”、“井上干部”神马的。所以说,只有让吐蕃彻底归附李唐,再通过【改土归流】,让吐蕃这个民族慢慢的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至于说吐蕃若是选择了【一国两制】,那该又如何?
既然李建成能会拿出【一国两制】和【改土归流】让他们选择,他就相信,早晚都会走上【改土归流】这条路。
【一国两制】只不过是过渡而已,等他们发现【改土归流】其中暗藏的yīn险时,或许神马吐蕃,吐谷浑,突厥早就成为了历史。
“第二,吐蕃若是与我大唐帝国作对,联合吐谷浑直接灭了吐蕃;若是吐蕃选择和平,到时候你就联合吐谷浑、吐蕃双方势力,让他们的大军带头冲锋,一路北上直杀过去,任何一个部族都不能放过。给这些部族的选择也是两个,【改土归流】和【一国两制】,反抗的统统消灭,一个不留。而且,经此一役,吐蕃和吐谷浑与草原上的部族成为死敌,更有利于我大唐的统治。”
“末将一切听凭太子殿下的吩咐。”
在今天,可以说是长孙无忌最为兴奋的一天,身体中沸腾的血液,足以将他融化。或者说,即使是与他的妻子行房事,也没有今天这般爽快,真个是高cháo连连啊!
长孙一族发展的时间也不久,也就二三百年的时间。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王族中有一位叫拓跋嵩,因为功劳大,朝廷封他为王族大人,这个封号可以世代承袭。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时,孝文帝向汉文化学习,将拓跋姓改为元姓,孝文帝的姓名叫元宏。而拓跋嵩的后代,就改姓为长孙,意思是王族长门的子孙,这个姓和王族大人的封号也相呼应。
只不过,北魏存在的时间并不久,不能像沛县刘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些大家族经过时间的积累,也没有达到过巅峰的时刻。所以,长孙虽然也是一个名门望族,却是无法跟刘氏,王氏等这些家族媲美。
而现在,突厥一战过后,身为征讨突厥的左路主帅,长孙无忌的名字必将为天下人所知。那时,便是他长孙家崛起的时刻。
能够达到先人所不能做到的这一步,想想都让人兴奋。
对于长孙无忌,李渊还是很看好他的。特别是他有一个让李渊和窦娴都极为满意的妹妹…长孙无垢。也因为长孙无垢,李渊也格外的多了一些好感。
李渊捋着胡须,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微笑着说到:“长孙无忌身为左路主帅,那也应该有相对应的身份。既然这样,朕就提拔你为左武卫大将军,希望长孙将军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李渊的话表明,即将又一个家族的崛起,它就是…长孙!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