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皇演义-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心下打定主意后,在离开之前,第一次留下了基本内功心法,基础刀法,基础轻功等基础武功秘籍,只是为了让村民们可以自保。
  当然谢这一切都是萧逸口述,中年男子提笔记录,这是萧逸目前能想到的最佳办法,他悄然种下了一颗崛起的种子,星星之火终究可以燎原,萧逸深信这一天终不会太久。
  翌日,萧逸在村民的千恩万谢之中离开了这个小村庄,一直到离开这个村子,他都不知道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但是在几十年后,村中人为了纪念萧逸的救命之恩,也为了记住这件惨事,将村子改名为侠义村,将关于萧逸力杀贼兵传授武功秘籍的事情代代相传,也要求后人武学有成之后行侠仗义。
  这就是萧逸所不知道的了,毕竟随后像这样的事情萧逸干的越来越熟,接受赠送武学秘籍的村子也越来越多,大多数村子甚至名字萧逸都没记住。不过唯一的相同点就是全部都是诸夏血脉后裔的村子。
  这不是萧逸有所偏见,而是对于赵国境内的异族,他实在是没有多少好感。
  一路连续杀了好几批这样的官兵之后,毕竟萧逸的路线直达王城,想要不撞上这批奉命前往王城的官兵都不行,因为目的地相同,路线相同。
  再加上沿途多有惨事发生,官兵烧杀抢掠,他则是一路行侠仗义,在小城内见贪官杀贪官,小城外见盗匪杀盗匪,沿途见官兵肆掠便杀官兵。
  他这一路上的行为简直骇然听闻,他一路随着路线行走,只要见到不平之事,就要管上一管,而管一管的结果就是又多了一场杀戮。
  就这样一路前行一路杀戮,终于,这一路官兵几乎被萧逸一人斩杀殆尽的消息传出,天下震动!闻听此事之人都是哑然失笑,决计不会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一人杀伐一路的官兵,而且还是装备精良的官兵?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等无稽的事情。
  有人就想到,纵然是此人再怎么勇猛,也不可能一个人杀掉这么多官兵,一定是以讹传讹!
  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他杀的官员越来越多,杀的盗匪也不在少数,甚至沿途滥杀无辜的士兵全部被他斩尽杀绝,他的名字已经响彻了整个黑龙王城周边势力范围内,甚至渐渐传遍赵国,一提起“杀神萧逸”这个名号,不管是官员,还是盗匪,甚至士兵,就没有一个不感到惊惧忧心的。


第四三二章 赵国震动

  萧逸一路沿着黑龙王城的方向笔直前进,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在当地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不论是官员还是土匪,只要是作恶多端的,无一能够幸免,毫无顾忌!
  这样一来,无论是各城官员,还是土匪强盗,仰或者士兵军官,都对萧逸恨之入骨,在再三确认萧逸的前进路线之后,直接埋伏了起来,毕竟萧逸目标太明确了,一旦萧逸到了埋伏地点,他们所有人联起手来,共同对付萧逸。
  他们誓要将他杀掉,才能安心!但是无一不是失败而告终,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人想要捉住萧逸,简直是难如登天,反被他报复之下,又杀了不少人。
  他这般杀人的做法,令所有身居高位之人畏惧不安,令所有士兵不敢轻易杀戮,更是让不少盗匪弃恶从善。
  一切都因为面对萧逸这么一个杀神,不得不格外的上心,因为只要作恶,稍有不慎,一旦被杀神萧逸碰到之后,必死无疑,无处可逃,也无人能逃,只要萧逸找来,他们连风声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丢掉了脑袋。
  对于萧逸这么一个神出鬼没,惩恶扬善之人,所有人束手无策!这也使得萧逸的名字在黑龙王城周边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甚至渐渐扩散到整个赵国,广为人知。
  就这样,萧逸渐渐接近了黑龙王城,但这样一来,由于惩恶扬善,导致他前进的速度也是大大减慢。
  经过十多天的奔波,在随手杀了一些不长眼的小蟊贼之后,抵达离黑龙王城不远的一个小城之后,萧逸发现情况一团糟,晚间便有明火执仗公然抢劫的事情发生。萧逸亲自出手之下,有些天良尚存或者贪生怕死的人,抢劫时被当堂擒获,便—一从实招供。
  原来这一切都是太子石世生母,刘氏扛不住各方面的压力,更是惴惴不安,惶恐不可终日,无奈之下让忠于自己之人,所幸的权宜之计。
  他们分为数十个小集团,带了伪造的文书,扮成从各地远道而来的大小官吏,沿途向官民索贿,暗中调查各地的富豪,晚间便明火执仗公然抢劫,金银、珠宝、首饰等物什多多益善,杀人越货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切只是为了凑足足够的重金,聘请武林高手,对付彭城王石遵,可见王城内的争斗真正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不然刘氏也不会如此不智。
  当然,若非王宫内的宫廷宝物有先天高手看守,刘氏也不会出此下策。
  毕竟石世占据王位,很多人心生不满,更何况镇守王城的先天高手吴豫只是受命石勒,才不管你是不是太子,只要是石勒后人之间的战斗,他就像一个看客,看着众人为了争夺王城之主,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不插手。
  至于皇室守卫者,那位先天高手,更是对刘氏一个妇人当政不满至极,他没有亲自出手格杀刘氏就已经是刘氏的幸运了,毕竟赵国王权养蛊般的政治斗争,历来便是如此,他也算是司空惯见,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会让刘氏从容取出王宫密宝。
  因为在他眼中,王位的争斗还远远没有结束,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而另一边,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萧逸再次化身为杀神。
  滥杀无辜者杀!
  欺凌妇孺者杀!
  烧杀抢掠者杀!
  ……
  这一下子一撸到底,沿途所有相关人员尽皆被杀。每到一处,必留下杀人之理由,被杀之人的恶行。更是留下萧逸独有的符号。
  这样一来,沿途的官员风闻此事之后无不战战兢兢,人人胆战心惊,惊惧不安,但是沿途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但萧逸的所作所为,除了刘氏所属势力之外,在赵国并不是多么引人关注。
  最令人瞩目的恰恰是彭城王石遵,他的行动才真正是万人瞩目,搅动了赵国的风云,这也是萧逸行事无所顾忌的原因之一,因为那些士兵都知道在这种关键时刻无人约束他们,萧逸岂能连那些士兵都不如?
  正因为这种关键时刻,他才放开手脚惩恶扬善,更何况以他当前的武功,在先天武王不出的情况下,谁与争锋?
  这一路走来,萧逸几门武功,不管是轻功凌空虚渡,还是外功绝学天龙神剑掌,仰或是内功吞天噬地决,熟练度都在蹭蹭蹭的往上涨着。
  而黑龙王城内,年仅十岁的石世坐在王位上不知所措,刘氏坐在一旁脸色阴沉,看向下面的众人,咆哮道:“一个小小的江湖中人,竟然杀害了我赵国那么多的官员,如同屠鸡宰狗一般,简直是视我等如无物,你们说说,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刘氏一想到萧逸就像最厉害的猎人一般,一下就打在了她的七寸之处,更是断了她的后路,就对萧逸暗恨不已,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下面文武两排官员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非但刘氏如此震怒,便是下面两排文武官员也都一个个心头乱撞,六神无主,当然,也有那种老神自在的。
  刘氏猛然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中透出极大的愤怒说道:“想我偌大赵国,竟然被一江湖人士杀到了王城附近,杀人留名,居然还污蔑吾等,满城守军竟然束手无策,哀家要你们又有何用?”
  时下有一人走出来跪拜道:“太后,萧逸小儿之辈不过疥藓之痒,真正的威胁如鲠在喉,便是彭城王石遵,看来他是铁了心要与我等作对。”
  这显然是刘氏的死忠,不然也不会说出此话。
  “有谁能与我杀了石遵,我封他为一字并肩王,龙骧将军,你怎么说?”刘氏彻底乱了方寸。
  而孙伏都此时眼观鼻鼻观心,见刘氏看向了他,好似才睡醒一般,不慌不忙地说道:“现如今大势已去,我劝太后还是早谋后路,彭城王石遵并非心慈手软之辈,更何况为了王位,他也不会手软,太后您好生思量吧,微臣也只能言尽于此,爱能莫助了!”
  那所谓的一字并肩王,孙伏都如今并不放在眼里,他毕竟是先天高手,不管石遵最后结果如何,他相信石遵并不敢把他怎么样,所以他才如此淡定。


第四三三章 过眼云烟

  且说彭城王石遵,在抵达黑龙王城最近的一座小城安阳城之后,张豺十分害怕,出来迎接,石遵顿时命令拘捕了他。
  翌日,石遵身穿铠甲,炫耀武力,从凤阳门进入黑龙王城,登上太武前殿,捶胸顿足,宣泄悲哀,然后退至东阁。在平乐的集市上杀了张豺,还灭了他的三族。
  石遵假借刘氏之令说:“太子年幼,之所以立他为太子,那是先王个人的情义所致。然而国家大业至关重要,不是他所能承担的,所以应当以石遵为继位人。”
  于是石遵再三假托辞让,群臣诚心相劝,然后接受重任,在太武前殿继任大王之位,实行大赦,并解除对边境士兵的召回,让他们各自原路返回。
  第三日,石遵封石世为谯王,食邑一万户,不以对待臣子的礼仪对待他,并且废黜刘氏为太妃,过了不久,为了斩草除根,石遵便把他们全都杀死。
  石世在位不过月余功夫,短短几日朝中便换主,这一切果真像极了烟云,一闪即过。
  赵王石虎死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应该还料到了自己的儿子会自相残杀。他的一生高高在上,不仅杀了自己侄子,夺取王位。还残忍杀了自己的夫人、儿子,也算是一身的罪孽。
  而那个可怜的刘太后,她的一生只不过是白驹过隙,一切如同镜花水月一般,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石遵夺位几天后,李农前来归附谢罪,石遵让他官复原位。
  其后不久,石遵尊母亲郑氏为太后,立妃张氏为王后,原来燕王石斌的儿子石衍被立为太子。任命义阳王石鉴为侍中、太傅;沛王石冲为太保;乐平王石苞为大司马;汝阴王石琨为大将军;任武兴公石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佐朝政。
  据说石遵继位的第七日,黑龙王城内狂风拔起树木,雷声大作,天降冰雹,大如盂钵。太武殿、晖华殿失火,诸门观阁荡然无存,其中乘舆服饰及御用物品大半被烧,火焰冲天,钟鼎乐器等都化为灰烬,大火燃烧了一个多月才熄灭。
  这场大火似乎是老天的惩罚,那用人血堆积而建成的宫殿被烧得惨不忍睹。雨血流遍黑龙王城,像是清洗着王城内的罪恶一般。
  当时沛王石冲正在镇守晋赵边境,当听说石遵杀了石世自立为王后,就对辅佐他的同僚们说:“石世是秉承先王的旨意继位的,石遵专横地把他废黜并杀掉,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命令内外严加戒备,我要亲自出征去讨伐他!”
  于是石冲留下宁北将军沭坚守卫边境,自己率领五万士兵出发,并将讨伐石遵的檄文传递到燕、赵之地。
  石冲每到一地,人们都云集而来,等到抵达常山,兵众已有十多万。石遵的部将王浃见石冲势大,怕自己被杀鸡儆猴,直接投降晋国。晋国西中郎将陈逵进兵占据寿春城。
  就在石冲驻扎在苑乡小城时,他见到了石遵实行大赦的诏书,又对部将们说道:“石世、石遵毕竟都是我的弟弟,死去的已无法复生,为什么还要再互相残杀呢!我要返回去了。”
  石冲手下的将领陈暹却说:“彭城王石遵杀君夺位,自立为王,罪大恶极!虽然君主您要挥旗北返,但我还将继续南进,等到平定王城,擒获了彭城王,然后再来恭迎您的大驾。”
  听到这话,石冲又改变了主意,于是继续前进。
  石遵收到消息后,便急速派王擢送信劝说石冲,但石冲没有听从。于是石遵便派石闵和李农率领精锐士卒十万人讨伐石冲。
  双方在平棘城交战,石冲的军队大败,石闵等在元氏城生擒石冲。最后石遵将石冲赐死,并活埋他手下的士卒三万多人。
  与此同时,晋国征北将军褚裒率军讨伐石遵,由于边境守军大都被石冲带走,他直接到达下邳卫城,石遵急速任命李农为南讨大都督,带领二万骑兵前去抵抗。
  褚裒不能前进,退守广陵城。陈逵听说后很害怕,马上焚烧了寿春城积聚的财物,毁城而撤离。
  同月,因为后赵皇帝石虎去世,诸子争位令国内大乱,燕国皇帝慕容皝图谋夺取赵国城池土地,听从手下建议准备攻打赵国,以慕容俊为帅,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左长史阳骛为辅义将军,谓之“三辅”。
  慕容垂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挑选了二十余万精兵以待时机,讲武戒严,进入临战状态,为进攻石氏作准备。
  另一边乐平王石苞当时镇守三座镇城,统领三镇之地,谋划率领兵众攻打黑龙王城,左长史石光、司马曹曜等人竭力劝谏,石苞大怒,杀了石光等一百多人。
  石苞生性贪婪但无谋略,众多豪门之士都知道他一事无成,于是就一起派人把石苞想攻打王城的事情禀报晋国梁城守将司马勋。
  司马勋为政暴虐残酷,滥杀将吏与豪强大族,常有割据称王的想法,此时见赵国大乱,想要分一杯羹,故而直接率领兵众讨伐石苞。
  司马勋率兵出骆谷,攻克赵国的长城戍,在悬钩设置营垒,离石苞所在的镇城不到二百余里。他派治中刘焕前去攻打,杀了守将刘秀离,又攻克贺城。三镇地区的豪杰之士大多都杀掉城主守将等官吏,以响应司马勋。
  此时,司马勋共有三十多座营垒,五万兵众。石苞于是放弃了攻打黑龙王城的图谋,派他的部将麻秋、姚国等统领士兵抵抗司马勋。
  石遵见机,派车骑将军王朗率领二万精锐骑兵,以讨伐司马勋为名,顺势劫持了石苞送到王城。
  这时候,司马勋手下兵力不足,由于害怕王朗的精锐骑兵,不敢继续前进。不得不放弃悬钩,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