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响中国的100场战争-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士卒,唐军手执长刀,排阵推进,所向披靡。唐将王难得被敌箭射中,肉皮下翻遮住了眼,他连箭带肉拔
去,血流满面,战斗不止。叛军伏兵又被仆固怀恩和回纥兵击败,士气沮丧。叛军大败,被斩首6万,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唐军乘胜收复长安。广平王李俶与回纥王叶护、唐将郭子仪等率军兵进洛阳,安庆绪杀所获唐将哥舒翰、许远等
逃回河北,唐军收复洛阳。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圣燕王,史思明由范阳率河北诸郡兵南下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唐将许叔冀出降。史思明进攻郑州。唐将李光弼在河阳(今河南孟县)拒战。史思明攻打河阳,命勇将刘龙仙出战,
唐将白素德追杀龙仙,叛军惊恐。李光弼又命唐军烧毁叛军布置在黄河中的船只,造浮桥炮击叛军,叛将高庭晖、李日越、董秦都投降唐军。史思明亲自率兵攻河阳,叛将周挚攻北城。唐将李抱玉、荔非元礼、仆固怀恩等奋击破敌,杀
死千余人,俘虏500人,周挚遁逃。李光弼把俘虏晓示南城史思明,史思明见大势已去而退走。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朝义杀史思明,自立为帝。
史朝义率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市),为唐将田神功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即位,命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协同李光弼讨伐史朝义。唐军在洛阳北郊大败叛兵,杀获甚众,史朝义败归河北,唐将
仆固炀又在贝州(今河北清河县)取胜。宝应二年(763年),史朝义败走范阳,穷困自杀,延续8年的安史之乱被平定。
安史之乱是中唐社会矛盾的产物。由于唐朝社会长期承平,不识战斗,所以叛兵很快攻下洛阳和长安。然而叛军每破一城,都大肆劫掠妇女、财货,男子壮者荷担,老弱则被杀死,渐失民心。安禄山攻陷长安后,日夜纵酒为乐,没
有进兵四川,使玄宗在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立足,组织力量反击。唐将颜杲卿、张巡、郭子仪、李光弼等力阻叛军,不但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而且稳住了战局,为唐军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颜杲卿、张巡抗击叛军的事迹,惊天地
泣鬼神,为后人千古传颂。
43 李愬夜袭蔡州之战
〃悬军奇袭,置于死地而后生〃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军(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隐匿少阳死亡的消息,径自接掌军务,拥兵自立。淮西一镇仅有蔡(今河南汝南)、申(今河南信阳)、光(今河南潢川)区区三州之地,周围都是唐
朝州县,势孤力单。十月,一向有志于削平藩镇的唐宪宗以严缓为蔡、申、光招抚使,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吴元济。
元和十年(815年),吴元济在唐军的四面围攻下负隅顽抗,并派人向成德王承宗、淄青李师道求援。王、李一面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一面出兵策应淮西,派人烧毁朝廷储藏的钱帛粮草,刺杀力主讨伐的宰相武元衡。宪宗不为其所
动,擢升主张用兵的裴度为宰相,令其主持征讨,并以韩弘取代作战一年、无功可言的严绶。同时,又将刺杀武元衡之罪归之于王承宗,下令对成德用兵。
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军进攻成德。各路唐军因缺乏最高统帅,难以协调行动,被王承宗逐一击破。淮西战区的唐军因主帅韩弘养寇自重,只能各自为战。东路唐军击败淮西军,攻占鏊山(今河南丘东)。北路唐军连败淮西军。
南路唐军亦攻破申州外城。西路唐军先败淮西军于朗山(今河南确山),但随即大败于铁城(今河南遂平西南)。中外为之震惊。但宪宗决意继续用兵,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为西路唐军统帅。
元和十二年(817年),讨伐淮西的战事进入了关键的一年。五月,宪宗下令停止对成德用兵,决心集中力量,先平定淮西。这时,北路李光颜率河阳、宣武、魏博、河东、忠武诸镇唐军渡过溵水,进至郾城,击败淮西兵3万,歼灭
十之二三。郾城令董昌龄、守将邓怀金举城降唐。吴元济得知郾城不守,十分恐慌,将亲兵及蔡州守军全部调往北线,以增援董重质防守的洄曲。淮西军的主力和精锐都被吸引到了北线。这就为西路唐军奇袭蔡州创造了条件。
这一年六月,吴元济见部下多降唐,兵势不振,上表请罪,声称愿束身归朝。宪宗派中使赐诏,允许免其死罪。但吴被其左右及大将董重质所挟制,无法归朝。淮西已到了穷途末路、指日可下的地步。
七月,唐宪宗因对淮西用兵4年,馈运疲弊,民力困乏,深以为患,遂任命主战最力的裴度兼领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使,赴前线督战。
八月,裴度到达郾城后,上表说诸道皆有宦官监阵,将士进退均取决干中使。胜则被其冒功,败则被其凌辱,将士谁也不愿出力奋战。宪宗准其所奏,悉去诸道监阵中使。诸将始得独断专行,战多有功。李愬因此也就得以不受阻拦
地发挥其才能。
李愬抵达唐州(今河南泌阳)后,采取了种种措施和行动,为奇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首先,他下车伊始,即亲自行视慰问将士,存恤安抚伤病员,以稳定军心。同时,又有意示弱,故作柔懦懈惰,御军宽怠,以麻痹敌军。淮西军因屡败西路唐军,见李愬名位卑微,行事又如此不堪,遂掉以轻心,对西路唐军不再严
加防范。
其次,为增强西线的军事力量,实施、完成奇袭计划,李愬又上表奏请朝廷,调来昭义、河中、鄜坊士卒步骑2000人。
再次,为争取淮西民心,孤立、瓦解吴元济,李愬还利用淮西连年用兵,农业生产荒废,仓廪空虚,民多无食,纷纷逃往唐军控制区的机会,设县安置淮西百姓5000余户,为其择县令,责成其妥善抚养,并派兵予以保护。
复次,为动摇、瓦解淮西军的士气,争取淮西将士为己所用,李愬还采取了优待俘虏,大胆重用降将的政策。他在俘获淮西骁将丁士良后,不仅未加杀戮,反而署以官职。丁士良感激之余,献计擒获文城栅(今河南遂平西南)吴秀
琳部谋主陈光洽,招降吴秀琳部3000人。西路唐军因之士气高涨,连下多城,淮西将士降者络绎于道。李愬谋取蔡州,问计于吴秀琳。吴秀琳以为欲攻取蔡州,非李祐不可。李愬设计生擒李祐,免其一死,并委任他为自己牙队的将领—
—六院兵马使。李祐被李愬的亲信和重用所感动,尽心设法为袭取蔡州出谋划策。李愬在优待投诚和被俘的淮西将士及其家属的同时,十分注意询问有关淮西的内情。他还废除了藏匿淮西间谍者满门抄斩的旧命令,优待被捕的间谍,其
结果是使敌方间谍尽吐实情,反为李愬所用。这样,李愬很快摸透了敌方的险易、远近和虚实,为避实击虚,奇袭蔡州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最后,为扫除外围,孤立蔡州,建立接近蔡州的奇袭基地,李愬先后出兵攻取蔡州以西和西北的文城栅、马鞍山、路口栅、嵖岈山、冶炉城和西平等据点,与北线郾城一带的唐军兵势相接,连成一气。他还遣将攻克蔡州以南和西南
的白狗、汶港和楚城诸城栅,切断了蔡州与申、光二州的联系。李愬军的主力进驻距蔡州仅65公里的文城栅。
九月,李祐见奇袭的条件已经成熟,向李愬进言说,淮西精兵都在洄曲和边境,守卫蔡州的全是老弱,可以乘虚直捣其城,出其不意,一举擒吴元济。李愬深以为然,派人将奇袭计划密呈裴度。裴度十分赞赏,同意出兵。
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命史旻留镇文城,命李祐等率训练有素的敢死队3000人为前锋,自己与监军将3000人为中军,命李进城率3000人殿后。军队的行动十分秘密,除个别将领外,全军上
下均不知行军的目的地和部队的任务。李愬只下令说向东。东行30公里后,唐军在夜间抵达张柴村,乘守军不备,全歼包括负责烽燧报警士卒在内的守军。待全军稍事休整和进食后,李愬留500人守城栅,防备朗山方向之敌,另以500人
切断通往洄曲和其他方向的桥梁,并下令全军立即开拔。诸将问军队开往何处,李愬才宣布说,入蔡州直取吴元济。诸将闻说皆大惊失色,但军令如山,众将只得率部向东南方向急进。
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人马冻死者相望于道。张柴村以东的道路,唐军无人认识,人人自以为必死无疑,但众人都畏惧李愬,无人敢于违令。夜半,雪愈下愈大,唐军强行军35公里,终于抵达蔡州。
近城处有鸡鸭池,李愬令士卒击鸡鸭以掩盖行军声。自从吴少诚抗拒朝命,唐军已有30余年未到蔡州城下,所以蔡州人毫无戒备,未发现唐军的行动。四更时,李愬军到达蔡州城下,守城者仍未发觉。李祐、李忠义在城墙上掘土为
坎,身先士卒,登上外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敌人。李祐等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大唐军。接着,又依法袭取内城。鸡鸣时分,雪渐止,李愬进至吴元济外宅。这时,有
人觉察情形有异,急告吴元济说,官军来了。吴元济高卧未起,笑着回答说,俘囚作乱,天亮后当杀尽这些家伙。接着,又有人报告说,城已陷。元济仍漫不经心地说,这一定是洄曲守军的子弟向我索求寒衣。起床后,吴元济听到唐军
传令,响应者近万人,才有惧意,率左右登牙城抗拒。
李愬入城后,一面派人进攻牙城,一面厚抚董重质的家属,遣其子前往招降。董重质单骑至李愬军前投降,吴元济丧失了洄曲守军回援的希望。
十二日,唐军再次攻打牙城,蔡州百姓争先恐后地负柴草助唐军焚烧牙城南门。黄昏时分,城门坏,吴元济投降。申、光二州及诸镇兵2万余人亦相继降唐,淮西遂平。
李愬奇袭的成功并非出于偶然。就主观而言,李愬治军有方,奉己俭约,待将士丰厚,能得士心;又明于知人,敢于重用降将,能得敌情;他见可能断,敢于抓住蔡州空虚的时机,实施奇袭;又长于谋略,善于麻痹敌方,瓦解其民
心和士气。这些,都使他能利用风雪阴晦,烽火不接的天气,孤军深入,置全军于死地而后取得奇袭的胜利。从客观来说,唐宪宗和裴度始终未改其平定淮西的决心,又能集中力量对吴元济用兵,甚至撤去监阵中使,而北线唐军则牵制
、吸引了淮西的主力,这都为奇袭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淮西平定后,各藩镇恐惧不安。横海节度使程权奏请入朝为官,朝廷收复沧、景(治今河北景县东北)二州。幽州(今北京)镇刘总上表请归顺。成德镇亦上表求自新,献德、棣(治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并请朝廷任命其余诸州
录事以下官吏。王承宗病死后,其弟王承元上表归降。朝廷又挟平定淮西之声威,讨平淄青李师道,收复淄(治今山东淄博南)、青(今山东青州)等十二州。藩镇割据的局面因之暂告结束,唐朝又恢复了统一。
44 唐未农民战争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唐末农民战争,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埋葬唐王朝的一场革命狂飚,从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浙东起义开始,到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结束,历经25年,席卷山东、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福建、两广、两湖、陕西
等12省,经过汝州之战、广州之战、潭州之战、洛阳之战、长安之战、莱芜之战,沉重地打击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世族门阀势力和唐未藩镇势力,唐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势力衰微,各地藩镇势力兴起,唐廷与地方藩镇之间进行了长期集权与分权斗争。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地方藩镇争战扰攘。然而,不论是中央政权统治,还是藩镇割据势力统治,同样都很黑暗。地方
藩镇与朝廷宦官、大臣相勾结,形成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政局动荡混乱,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唐朝末年社会已是百孔千疮,凋敝不堪,人民大众煎熬在死亡线上,只有起来反抗,才有生存的希望,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风暴就要
来临了。
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在浙东爆发,咸通九年(868年),又爆发了桂州(今广西桂林市)庞勋起义。这两次起义虽然被唐朝镇压下去,但却开启了更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先声,为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的到来
举行了奠基礼。
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在山东长垣聚众起义。次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荷泽市西南)率众响应,举行起义。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这表明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
争比以前历次农民战争大大前进了一步,一开始就提出了改变现状,以推翻唐王朝为目标的口号。
起义爆发后,义军势力蓬勃发展,迅速遍布10余州,进而发展到淮南地区。唐朝统治集团惊恐万状,急忙调兵镇压农民起义军,除唐王朝直接控制的禁军外,各地节度使在镇压农民起义方面与唐中央利益一致,因此唐朝统治集团上
下一致共同镇压起义,在军事力量方面远远占居优势。当时王仙芝、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只有数万人,又被唐军压缩在曹(今山东曹县)、濮(今山东濮县)内线,形势对义军不利。于是王仙芝、黄巢决定跳出包围圈,向沂蒙山区分兵转
移。随后义军进入河南地区,连克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郏城(今河南郏县),进逼汝州。乾符三年(876年)九月,起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