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行拜见大礼,山呼万岁。

    明黄的车架内,隆武帝有些疲惫的让众人平身,诸臣谢礼站起来,但唐王却长跪不起,众人不禁小声议论。

    隆武帝挑起车帘,看见这一幕,眉头微皱,“皇弟这是为何?”

    唐王忙拜道:“陛下,臣弟擅自登临监国之位,还请陛下责罚!”

    监国与帝位只差一步,登上监国之位,就等于觊觎皇位,唐王在广州监国,这样的大事,隆武和朝廷都不可能当做没发生过。

    “此事朕已看过苏阁老的奏报,皇弟实为时事所迫,情非得已之举,绝非有心争位,朕心中明了,皇弟不必自责!”隆武温声说道:“今朕至广,皇弟已然退位归藩,恪守臣道,朕不仅不会责罚,反而要重重奖赏。”

    唐王心中一块石头落下,拜道:“臣弟谢过吾皇陛下~”

    “好了,摆驾入城!”隆武又对唐王道:“皇弟且上车来~”

    自古都说皇家无情义,唐王也正是担心这一点,心里才有些惶恐不安,不过隆武的态度,让他安定下来。

    隆武虽然在凤阳宗室监狱里关了将近十年,但他与几位兄弟的感情却相当之好,这则是因为他们年少时的遭遇。

    隆武、唐王、以及他们的弟弟朱聿鄂,因为他们的爷爷老唐王朱硕熿喜欢嬖妾,心里一直爱惜小妾生的儿子,憎嫌隆武之父朱器墭,为了让小妾的儿子,继承唐藩爵位,所以将隆武父子几人囚禁在承奉司内,想活活饿死他们。

    当时隆武才十二岁,唐王只有七八岁,朱聿鄂就更小,幸亏有个小官张书堂暗中帮忙送些糙米饭,他们才的以活下来。

    兄弟几人,在囚房中,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过着比普通人家还要贫苦的生活,但也使得兄弟几人的感情,变得比一般宗室子弟要真挚亲密的多。

    这时大军向前行进,隆武与唐王座在车内,便开始问道:“聿鐭,这次里能守下广州,朕心里十分高兴,不知你想要些什么奖赏。”

    唐王听隆武之言,不禁想起了以前的时光,心中紧绷的弦,遂即松了下来,真心回道:“陛下,臣弟只希望陛下能复兴汉室,光复祖宗基业,臣弟不要什么奖赏,眼下朝廷财政困难,臣弟身为宗室,能为朝廷尽力,心中已经十分欣慰,岂敢再耗费朝廷钱财。”

    隆武闻语微微沉默,半响后才叹道:“真是朕的兄弟~看来这次监国让你体会良多啊~”

    唐王顿时如遭雷击,背上冷汗直流,在车架内痛哭拜道:“陛下,臣弟绝无二心,只是想着能为朝廷出力,为陛下分忧。当年清兵入境,陛下起兵勤王之举,臣弟至今不忘,臣弟之心,犹如陛下当年报国之心也。”

    隆武脸色稍微缓和,“那你也该知道,朕正是因为此举,被贬为唐庶人,关在凤阳狱中近十年~”

    (感谢shyion,悦冻窝芯的打赏,感谢bellic,小丑的月票,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赠送。下章十一点之前)

   

………………………………

第385章分急缓,调整国策

    南明朝廷迁入广州,诸事繁杂,加上中央官员损失惨重,朝廷想要恢复职能,号令天下,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广州作为行在,被改名为广京,王彦也将楚国公府让了出来,作为皇帝的临时行宫,他则与许焉焉重新置办府邸。

    此时朝廷财政虽然破产,但王彦其实还是比较有钱,不说他参股的靖远商行,就是许嫣嫣与李贞丽、李香君办起来的戏院,也是日进斗金。

    此外衡阳王氏也从去年开始,借着王彦的关系,开始做起了湖南到广州的生意,其中也有王彦一份。

    官商勾结,永远是资本发展,最容易,最迅速的途径,随着广州战事的结束,城内外的商业活动,也已经恢复过来。

    明军守住了广州,这给了商人们巨大的信心,不少逃走的商号又迁了回来,所以看上去广州城似乎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王彦进入广州时,城内的面貌,基本已经恢复,与他离开时,似乎没有多少差别,不过王彦现在没有时间关心这些,他回到广州之后,连家门都没进过,便投身到了朝廷的事务之中。

    隆武在进入广州的第一天,便召集大臣商议大事,而其中最紧迫的就是如何面对,号称监国的桂藩。

    此时在隆武的临时行宫里,几位大臣已经争论了大半个时辰。

    苏观生怒道:“陛下欲行中兴之事,岂可号令不明,令行不止?鲁王与陛下争,使浙东不听朝廷号令,遂至浙东与朝廷先后为清廷所破也。今桂王又有窥视帝位之心,实为朝廷大害,本堂谏言出兵扫灭,震慑宵小,有何不对?”

    左懋第摇头道:“强敌当前,同姓相争,此取祸之道也。浙东之败,福建之变,乃朝廷与鲁藩抱守门户,人心不齐所至。苏阁老欲剿灭桂藩,且不说朝廷有没有钱粮去剿,能不能短时间剿灭,就算剿灭了,那舟山鲁王怎么处理?这不是逼反鲁王吗?”

    “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也!”郑芝龙降清,八闽变色,清军轻易杀入广东,让苏观生深刻的认识到,一个内部不稳定的朝廷是多么的脆弱,他争辩道:“国朝残破如此,未尝不是当初不能彻底剿灭流贼,而两面做战也!正是强敌当前,朝廷才要消除一切隐患,如此才能使上下一心,击败清廷。”

    “苏阁老之策,虽然一心为国,然却不适合眼下时局。”左懋第经历了唐鲁之争,福州之变,也有许多反思,他深知正是当初隆武与鲁王不和,才使清廷个个击破,“眼下时局,清欲亡我,乃心腹之患,桂藩鲁藩,癣疥之疾也。清与我不死不休,其势大而急,而桂鲁与我同宗,可谈可缓也。苏阁老弃要命之疾不顾,而治小患,实不智也!”

    隆武帝在殿内居中端坐,听着两派大臣的争论,大体跟随他入广的大臣都赞成左懋第之言,认为不能与桂王和鲁王起冲突,因该和平解决南明内部的分歧,而广南官员则主张剿灭桂藩,大多支持苏观生。

    两派大臣的分歧,多来自于经历的不同,左懋第等人吃够了唐鲁之争的苦果,而广南人则恨透了弃他们不顾的桂王。

    当然其中可能还有一点私心,眼下朝廷官员缺额严重,如果能消灭拥桂派,那他们无疑能获得更多的官位,一下从地方官员,成为中央大员。

    隆武帝听了许久,大概已经摸清了两派的意思,也明白了他们的想法,他制止朝臣们再次争论,开口问王彦道:“爱卿的意见呢?”

    王彦从一开始就不赞同苏观生的想法,眼下广西几乎都是拥桂的势力范围,广西一地号称十万大山,征讨起来十分麻烦,而且清军还在福建虎视眈眈,他怎么可能抽出兵力去征讨桂藩。

    苏观生的想法不错,但那需要朝廷有足够的实力,但眼下跟随朝廷迁入广州的许多大臣,连住处都没钱安置,还谈什么平定桂藩呢?

    这时王彦出列道:“陛下,臣赞同左阁老的意见。眼下桂王有丁魁楚、瞿式耜的支持,也有两三万人马,并不容易对付,而且臣前些日子与郑国姓取得了联系,得知不少郑氏旧部,已经向鲁王效忠,鲁藩实力大涨。朝廷如果对桂藩动手,先不说福建清兵会不会再次乘虚而入,就说鲁藩见了朝廷的态度,也只能和我们不死不休了。臣以为,眼下当先派使者与桂藩接触,如果桂藩知晓大义,自动退位归藩,那便皆大欢喜,如果桂藩不愿意退位,也要尽量劝说桂藩不要称帝,如果桂藩执意不听,称帝叛乱,那臣即便再艰难,也为陛下扫平叛贼。”

    隆武帝闻语,点了点头,隆武朝廷经历了这么多,对与鲁藩、桂藩的政策都需要调整。

    这次郑氏旧部中的郑彩、郑联,不愿降清,但又因为之前与朝廷交恶,只能投靠鲁王,也得引起朝廷对待郑氏旧部的态度,进行转变。

    这时一名内侍,忽然走进殿来,他走到隆武耳边一阵低语,隆武眉头不禁一挑,笑道:“朕还没有派人过去,他到先派人过来了。”

    隆武挥手让内侍退下,然后笑着说道:“诸卿,方才有士卒来到宫外,说桂王使者在城外被士卒抓获了。”

    王彦心头一动,苏观生之前一直封锁隆武帝的消息,想使桂王一派接着胡闹,惹怒隆武帝,最后发兵剪除桂王势力,而王彦与隆武入城才一日时间,想必桂王一派,依然不知道隆武的消息。

    算脚程,这使者在隆武入广州之前,就已经出发,恐怕就更加不知道广州城内的情况了。

    次日,广州城中,苏观生府邸,桂王使者被带到书房里,见到苏观生,他微微行礼,两方坐定之后,便开门见山的说道:“苏阁老,桂王殿下乃是神宗皇帝的子孙,贤明聪慧,按礼法,理当该桂王殿下继位,这是唐王殿下怎么争也争不过的事实!而且现在八闽沦陷,强敌在侧,国危如累卵,阁老不与桂王殿下同心协力,拱卫社稷,反而拥立唐王殿下,致使同姓相争,如此袁氏兄弟的下场就离得不远了。”

    桂王的使者乃是御史袁彭年,他说完了,见苏观生只是闭目不语,心里不禁一阵恼怒,起身责问道:“阁老身受国家厚恩,若贪一时之利,不顾大计,误了抗清大事,天下人会怎么评论阁老呢?”

    袁彭年说完,苏观生依然还是一副老模样,这让袁彭年有些气急,他刚要发怒,一阵“啪啪啪~”的掌声,却从屏风后面传来。

    这时他便见一身绯色官袍的王彦,从后面大笑着一边拍手,一边走出来,“哈哈~袁御史,说的好啊~”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赠送,感谢狼狗保卫奴隶的打赏。对了,起点上如果有达到条件的书友,可以申请副版主,作者创世的,对评论无能为力)

   

………………………………

第386章军器监与铸炮坊

    袁彭年忽然看见一绯袍大员,腰缠玉带,胸前补仙鹤图,年不及而立,心里不禁一惊,脸色大变道:“楚国公?”

    王彦微微一笑,在袁彭年愕然的目光中,走到一旁坐下,然后说道:“袁御史方才之言,真乃谋国之言也!”

    袁彭年心里掀起一阵惊涛巨浪,王彦怎么会在广州呢?他心里忽然一动,遂即明白过来,清兵之所以从广州撤走,恐怕与王彦有很大关系。

    这时袁彭年脸色不由得一阵难看,王彦乃南明石柱,手握重兵,如果他支持唐王殿下,那桂王在广东肯定无法立足。

    “下官不知国公回粤,没有事先拜见,还请国公包涵~”袁彭年镇定心神,行礼说道:“方才国公也说下官之言有礼,想必国公也深知大敌当前同姓之争的后果。眼下闽中大变,天子多以落入清廷之手,桂王乃神宗之后,理当继承先皇之志,承继大统。国公乃国之重臣,还请为国家计,劝说唐王退位归藩,拥立桂王继承大统。”

    袁彭年以为王彦是从湖广回师粤地,并不知道王彦南入江西迎接圣驾之事,所以极力拉拢王彦。

    “袁御史可能还不知道,唐王殿下已经退位归藩了。”

    “什么?”袁彭年闻语顿时大喜,“唐王殿下,真是识大体,明大义,乃当世贤王也。”

    王彦微笑道:“看来袁御史也十分赞同唐王殿下的做法,那就请袁御史转告桂王殿下,也请桂王退位归藩吧!本督已经将圣驾迎至广州,天子安然无恙,桂王也算可以放心卸下重担了。”

    “圣驾安然无恙?”袁彭年如同被雷击了一般,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僵住了。

    王彦这时站起身来,“袁御史准备一下,随本督入宫觐见吧!之后,朝廷会派遣使者,与你一同返回肇庆,本督希望袁御史不要忘记方才之言,切莫不要让桂王做出什么不当之举。”

    说完王彦便起身,转回屏风之后,苏观生也起身离开,只留下袁彭年一阵愕然。

    王彦回到广州已是第三天了,这三天来他处理了大量积压的公务,各种繁琐的事情着实令他头痛不已,朝廷官员要安置,士卒战功要褒奖,朝廷要开恩科取士,要与桂藩、鲁藩谈判,每一件事都够他忙的焦头烂额。

    朝廷事务如此之多,偏偏现在六部官员不全,缺额严重,王彦原本以为他入阁,不过是个挂衔虚名,现在看来却是完全错了。

    除了朝廷事务之外,王彦身为两广总督,也有大把的事务,需要处理,特别是广东又经历了一场大战,诸多事务足以将王彦压垮。

    其实王彦不知道,容易处理的琐事他的幕僚陈邦彦等人已经抢先处理了,留给他的当然都是一些棘手之事。

    朝廷迁入广州,但广州之前并没有配套的宫殿和府衙,总督府,布政使衙门,广州县衙,都被用来安置朝廷官属,王彦新置办的宅子,后院用来家眷居住,前院则成了两广总督的临时府衙。

    大堆的卷宗,堆满了几个大屋,二十多名幕僚,在其中往来穿梭,忙碌不堪。u000b上午,黎遂球从侧厅拿进来十几份公务,对王彦说道:“这些公文都按国公的意思批复了,国公请过目!”u000b黎遂球是王彦幕府主簿,主要为帮他掌管后勤物资,银钱调拨,同时也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事务的决策,在很多事情上,王彦也会听听他的意见。u000b这时,王彦揉了揉太阳穴,端起已经凉透了的参汤,苦笑一声道:“美周先生既然已经做好,我就不用看了,直接转发下去吧!”u000b“在下遵命!”u000b黎遂球转身刚要走,王彦忽然想起一事,又连忙叫住他,“那份抚恤阵亡将士的公文再给我看一看。”u000b黎遂球取出其中一份宗卷,递给了王彦,“请国公过目!”u000b这次他离开粤地,征战一载有余,部下战死无数,将士的家眷自然要进行抚恤,不过他手下兵马,除了极少一部分,有家眷之外,其他多是国破家亡之人,像顺军改编过来的部队,他们本就是流寇,一路败退到湖广,围攻荆州时又被勒克德浑偷袭,所以家眷大都已经丧失,除了少数将领的家眷还在之外,普通士卒,多已经成了无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