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邓 小 平在江西的日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沟胤秸ńㄉ琛 〉诵∑礁吧虾O蛑泄仓醒牖惚üぷ骱螅�1931年8月间回到江西瑞金, 同邓小平一起到达瑞金的,还有金维映、余泽鸿等同志。抵瑞金后,邓小平 一行与中共赣东特委书记谢唯俊会台,当时大家商议一致推选邓小平担任中 共瑞金县委书记。① 邓小平刚一上任,就 “碰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瑞金当时正在 ② 进行 ‘肃反’运动,这是一种定期折磨着秘密革命运动的清洗”。瑞金的“肃 反”不是肃 “AB团”,而是肃 “社会民主党”。这是从闽西苏区刮过来的一 股黑风。由于党内长期存在的浓厚的 “左”倾错误的影响,一些把持肃反大 权的 “左”倾分子,在闽西开展了一场无中生有的肃“社会民主党”的运动, 数干名红军和苏维埃政府中的领导干部以及群众被无辜抓捕、杀害,酿成了 一场完全错误的肃反悲剧,给闽西苏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31年5月, 这场 “肃反”运动波及瑞金。瑞金“肃反”的领导者,是瑞金县委书记兼肃 反委员会主任李添富。 “瑞金肃反首先从县、区两级开始。开始时规模很大,也很严格。县委 首先召开了一次全县党团员活动分子会议 (党小组以上的干部都参加了), 会后,就将县苏维埃政府和县总工会两个单位80%的干部抓起来了。这些被 抓的干部,下到10大的时间内,绝大部分都作为 ‘社会民主党’分子而处决 ③ 了。” 连瑞金革命先行者、原县委书记邓希平,县苏维埃主席萧连彬等重要 领导干部亦被杀害。接着,宣布解散这两个单位,重新选举产生县苏维埃和 县总工会。 “新成立的县苏维埃政府不到半个月,大部分工作干部又被肃反 委员会抓了起来”。 “以后,肃反就转移到区一级,以桃阳区、城关区为重 点,结果这两个区全体干部被抓了起来,乡苏主席、区委书记也被扣留了”。 “这样一来,几乎大无都有人被枪决,有时一天枪决五六十人,少也有一二 十人。” “枪决人时宣布的罪状很简单,只写个姓名、年龄、哪里人,没有 ① 什么事实,审讯时完全是用肉刑、逼供。” 总之,“邓小平接任瑞金县委书 记时,到底有多少人等待枪决,尚无可靠的估计数字。不过,极可能有数百 名之多。”② ③ 邓小平“让这场政治迫害停了下来”。当时正值红军反击蒋介石国民党 第三次 “围剿”,由于错误的肃反政策所致,瑞金全县处于一片惊惶恐怖之 ④ 中,“全县群众不满,干部情绪低落,全县面貌是死气沉沉的。” 邓小平于 8月就任后,以果敢的气魄和敏锐的洞察力,一面深入实际了解于群被杀真 相,一面采取措施稳定事态。他除了自己亲自调查、巡视外,还派了五六名 得力干部组成调查组, “由阿金(即金维映)带队”,“深入到各区。乡去 ① 邓小平 《我的自述》。 ② 《长征——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 ③ 杨世珠 《瑞金纠正肃反和查田运动的回忆》。 ① 《长征——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 ② 《长征——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 ③ 《长征——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 ④ 邓小平 《我的自述》。
调查了解情况,问群众对肃反有什么意见,现在这样搞肃反对不对”,接着, ⑤ 召开全县活动分子和县区乡主要干部会议, “讨论过去肃反中的偏差”。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在掌 握了李添富等人的大量错误事实后,邓小平始下决心,下令拘捕了民愤极大 的李添富等人,释放了大批在押的干部群众,制止了乱捕滥杀的错误行为。 随即于9月底在锦江中学主持召开了瑞金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会议 内容是选举具苏维埃主席,健全县苏维埃机构,组织支援革命战争,纠正肃 ① 叵偏差,公审李添富。” 这次大会是瑞金全县形势从人心惶恐、动荡不安的 危局转向秩序井然、稳定发展的枢纽。大会选举了黄正为县苏维埃主席,并 选出了出席全苏 “一大”的代表,公审并严厉处置了李添富等人,为蒙受冤 ② 屈的一大批干部群众平了反。广大于群喜逐颜开,“全旦局面大力改观”(小 平同志语)。苏区干部群众纷纷称赞: “邓书记为瑞金人民除了一大害,如 果不是他来了,瑞金还不知要杀害多少革命同志!”③ 邓小平主持纠正瑞金 “肃反”错误的做法,得到了谢唯俊和瑞金党内领 ④ 导人的支持,同年12月 “来到苏区的周恩来也支持这种做法”。1932年3 月,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在检查瑞金工作时,充分肯定了邓小平主政后纠正 肃 “社会民主党”错误的工作成绩,并在《检查瑞金工作后的决议》中认为: “在肃反问题上,一般说,对于过去的错误,如随意捕人偏信口供使用肉刑 等,已有大的转变,……革命秩序相当建立。”⑤ 邓小平在果断、迅速地纠正瑞金肃“社会民主党”错误的同时,又以很 大的精力投入地方政权建设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上地革命。邓小平就任时, 正值瑞金第二次分田。他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村采取 “地主不分 田,富农分坏田”的做法,把该村的20多户地主、富农的地全部没收了。针 对这种 “左”倾土地政策,邓小平向广大干群耐心地做工作,讲述“要给富 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出路”的道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些 “左”的分田做法,但后来却被“左”倾领导者指责为“瑞金各地苏维埃对 ① 于土地政纲执行得不坚决”等等。 二是发展农业生产。他和县苏干部一道, 大力组织耕田队、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队,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恢复和 发展土特产品生产,开展对外贸易,建立消费、粮食合作社, 组织生产竞赛 等。三是大力培训干部。为了解决 “肃反”后干部奇缺的问题,邓小平于9、 10月间在县城同善社举办了一期干部培训班,有60多人参加学习,小平同 志亲自讲课。通过培训,造就了如胡荣佳等一批优秀干部,为苏维埃的政权 建设输送了人才。四是严于律己,带头节粮。当时正处于敌人第三次“围剿” 时期,粮食极度紧张,邓小平领导全县人民开展群众性节省运动,号召苏维 埃干部节衣缩食,支援前方,并带头身体力行,每月最少节省8斤口粮。在 日常生活中,他也从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同甘共苦。有一次,金维映因病吃 ⑤ 杨世珠 《瑞金纠正肃反和查田运动的回忆》。 ① 杨世珠 《瑞金纠正肃反和查田运动的回忆》。 ② 中共瑞金县委组织史办公室编 《瑞金县组织史资料》。 ③ 邹书春 《邓小平在苏区瑞金》。 ④ 《长征——一个前所未闻的故事》。 ⑤ 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 《检查瑞金工作后的决议》,载《红色中华》第16 期,1932 年4 月6 日。 ① 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 《检查瑞金工作后的决议》,载《红色中华》第16 期,1932 年4 月6 日。
不下饭,到南门岗买了点粉干来吃,邓小平知道后,严厉地将她批评了一顿, 责成她做书面检查。他说:你不能因为我是县委书记,就可以搞特殊化,不 ② 行啊,同志!在邓小平的影响下,瑞金苏区的干部自觉地保持了清正廉涪的 好作风。 932年5月15日至19日,在中央政府直接指导下,邓小平等领导召开 了瑞金县苏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讨论了政治报告和县苏的工作报告,检阅 了扩红问题、财经问题、整顿赤卫军问题和苏维埃工作人员的学习问题等。 这次大会 “大受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很大的成功。”大会之后,“瑞金 的各级苏维埃政府,将进一步的巩固,将成为强有力的苏维埃政府”。③ 开拓会、寻、安三县边区,建立巩固的红色区域 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不到一年。1932年5月下旬,因原会昌县委书 记古柏调江西省苏裁判部工作,邓小平调任会昌县委书记,任职一个多月。① 932年6月,根据苏区中央局关于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党的紧急任 务决议的精神,中共江西省委决定建立会昌中心县委 (亦称会寻安中心县 委),以加强对中央苏区南线会昌、寻乌、安远三县的领导。7月,在会昌 筠门岭倒水湾召开了会、寻、安三县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会上正式成立了中 共会昌中心县委,邓小平调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 (兼任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政 ② 委)。县委机关设在会昌筠门岭笃下。 会昌中心县委上属江西省委 (省委书 记李富春)领导,下辖会昌、寻乌、安远三个县委。 会、寻、安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险恶,正如后来小平同志回忆所说的: “三县都是中央苏区的边区,赤白对立很厉害,我们自己的武装每县只有百 几十人的独立营,人民武装 (赤卫军)的枪枝很少,由于‘左,倾的经济政 ③ 策,商店大都关了门,财政经济也很困难。” 面对这种困境,年仅28岁的 三县中心县委书记邓小平肩负重任,意志坚定地为开拓和创造三县边区的新 局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迅速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会、寻、安地外边陲, 没有一 定力量的地方武装,是很难立足和巩固三县红色政权的。邓小平一上任就狠 抓地方武装建设,仅7、8、9三个月内,会、寻、安三县地方武装就发展到 13568人。其中,会昌游击支队390人,赤卫军4970人,模范师2529人: 寻乌游击队721人,模范营1239人;模范少队635人;安远赤卫军2267人, 模范少队520人,工人赤卫军35人,游击队262人。在发展武装力量的同时, 邓小平和中心县委还率领地方武装攻击三县靖卫团匪、土围数十次,毙敌100 余人,俘敌200余人,缴枪350余支。1931年11月,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会、 寻、安三县县委书记、县苏主席、军事部长联席会议,根据 “寻乌失守”的 情况,部署新的军事行动和扩大武装等问题,是年冬,邓小平、罗屏汉 (中 心县委组织部长)亲卒地方武装配合红军独立三师,攻打闽赣边的乌鸦泊、 官丰、膳坑等地,消灭了细八哥、郭发贵、大头五等反动靖匪武装大部,恢 复和建立了当地的革命政权,打通了会昌与武北的联系。① ② 邹书春 《邓小平在苏区瑞金》。 ① 中共会昌县委组织史办公室编 《会昌县组织史资料》。 ② 中共会昌县委组织史办公室编 《会昌县组织史资料》。 ③ 邓小平 《我的自述》。 ① 《中央苏区会昌县两个月冲锋工作报告》,1932 年12 月21 日。
——狠抓党的建设,纠正党包办苏维埃的倾向。在发展党的组织方面, 针对过去 “拉夫式的拉老头子老实人”入党,以至“党内充满老年暮气”的 状况,“注意发展工人雇农苦力”入党。据1932年7、8、9三十月统计,会 昌发展党员1638人,寻乌发展476人,安远发展590人;在党的生活方面,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和 《新党员训练大纲》,教育和改造党的基 层组织,“全县的支部和区委都改造了”,取得“相当的成绩”,尤其是“相 当的发展了党内的思想斗争、自我批评的精神”;在党的作风方面,开始注 意到 “党对苏维埃领导很少建立正确的党回作用的领导”,“党包办苏维埃 ② 的现象,虽有了不少的纠正,但仍然在许多区乡苏维埃表现出来”, 这种现 象引起了邓小平的注意和思索,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深入进 行土地革命。自邓小平主持会、寻、安三县工作后,“土地斗争较前深入了。 许多的贫苦农民能起来参加分田与打土豪,现全县的土地正在进行重新分 配”。发动群众的工作, “有相当发展和深入”,“各乡都组织了调查土地 委员会与分田委员会”。在分田过程中,曾出现 “拿富农也乱打,甚至打到 ① 中农贫农身上去”的现象,邓小平和中心县委都及时地进行教育和防范,使 三县的土地斗争得以健康地进行,大都在1932年底顺利完成。 ——扩红,优抚军属,推销公债。在扩红突击运动中,邓小平坚持做好 宣传动员工作,强调党团员、干部带头。反对强迫命令和欺骗、贿买等行为。 为此,会、寻、安三县的工会、少共和妇女等群众团体组织了宣传队、游艺 团、 “提灯”大会等,动员青壮男子参军参战。仅会昌一县,1932年7—12 月就扩大红军784人。邓小平还亲自带领县委干部走访红军家属,解决实际 困难,各区乡普遍组织了耕田队,帮助军属发展生产。会、寻、安三县还响 应中央政府的号召,掀起了推销革命战争公质的热潮,并提前超额完成了任 务。第一、二期公债共推销20万元,仅会昌县就超额8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