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陈毅军事文选-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副书记、中原军区司令员的李先念根据中共
中央指示,指挥中原突围,并带领主力一部转移到陕南。
[15]粟兵团的一、四、六纵队准备过江,一九四八年一月,中央军委为迅速改
变中原战局,指示粟裕率领由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组成的华东野战军
第一兵团,在经过充分准备后渡长江甫进,执行宽大机动的战略任务,创建闽浙赣
根据地,以吸引中原地区之敌军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该
兵团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故简称“粟兵团”,渡江后称东南野战军第
一兵团。经粟裕建议后,五月初,中央军委采纳粟裕的建议,决定该兵团暂不
向江南作战略机动,先加入中原作战。
中原工作近况①
(一九四八年九月八日)
(一)九月六日电悉。你的建议[1]完全赞同。你去后[2]八月十号前[3]
开一、三、四、九纵会议,会报工作。八月十二到月底在方城开二、六纵会
议,作襄樊战[4]检讨,召集桐柏、江汉、陕南会报工作。九月初回来,才见
到中央八月关于整顿纪律各电。中原局即开会讨论和会报情况,共历四昼夜,
已通过一个决议:拥护中央制度[5]和整顿纪律的决定(此文件初稿已拟好,
待审查后数日即可发来)。另讨论了九月综合报告的内容,特别是保证中央
新区政策(停止土改,进行双减、生产)之执行,有详细讨论。此报告由我
写,要九月半才能交卷。另外决定发一个秋冬两季工作指示,继《六六指示》
[6]之后,确定全区工作方针(雪峰[7]写好后先交中央审核)。
(二)邓老[8]八月份不吉利,腰痛,痔疮,带病工作,讨论了秋征、双
减、冬衣诸问题,我们又插上督促各纵的查整[9]和布置抓新的战机,故都很
忙碌。特别初到刚满三月[10],情况仍不熟悉,执笔综合很难。提议会后即
回,并恳将此情转达毛主席和中央各同志。
注释:
[1]你的建议,指邓小平九月六日在河北省建屏县(后并于平山县)西柏坡村给
刘伯承、陈毅、邓子恢、李雪峰、张际春(中原军区和野战军第二副政治委员兼政
治部主任)、刘子久、李达(中原军区和野战军参谋长)并转宋任穷(中共豫皖苏
分局书记)的电报,要求中原局于最近制订一个克服党内存在的无政府无纪律状态
的正式决议。
[2]你去后,指邓小平于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离开中原局驻地到中央去参加
“九月会议”以后。
[3]八月十号前,指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七日中原军区和野战军在其
第四纵队驻地集中第一、三、四、九纵队的团以上干部会议,听取陈毅传达中央各
项指示,开始整党整军工作。
[4]襄樊战,即一九四八年七月二日至十六日中原野战军一部及桐柏、陕南军区
部队在湖北襄阳、樊城地区进行的战役。
[5]中央制度,主要指一九四八年一月七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规
定。
[6]《六六指示》,指中共中央中原局于一九四八年六月六日,根据中共中央五
月二十五日关于土改整党的指示而制定的停止土改、实行双减和合理负担的政策指
示。
[7]雪峰,即李雪峰,当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副书记。
[8]邓老,即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和野战军第一副政治委员)邓
子恢。当时主持中共中央中原局办事厅的工作。
[9]查整,即三查三整,在部队为新式整军运动。
[10] 刚满三月,陈毅是一九四八年六月十四日到达中原解放区的,到九月六
日,接近三个月。
① 这是陈毅回复在中央参加“九月会议”的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
的电报。标题为编者所拟。
中原局九月份综合报告①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
毛主席:
小平七月北去[1],我们托其面达,因而未写七月份综合报告。
这次来写九月份报告,拟将整个夏季五、六、六、八四个月的情况和政
策转变问题,汇报如下:
一、中原情况
经过夏季的连续胜利,和中原局《六六指示》,军事胜利与政策
转变并进,因而使中原局面开始变好,这是第一方面。表现在许多
中心区的出现,如豫西二十余县无敌踪,陕南之郧县、郧西[2]变为
腹地。豫皖苏在七月以后,阜阳敌七十四师撤退,中心区已广阔无
敌,大别山局面开始稳定。江汉区、桐柏区、汉水与平汉之间取得发展
等。市镇农村秩序,开始恢复(例如豫西中心地带人民说,二十
年来从来未有如现在的安定,历来的兵匪骚扰没有了,农民纷纷多
买牲口,生产积极)。中州券[3]信用开始建立。知识分子开始近我。逃
亡地主先后回家等。这就使我党在中原获得了基地,部分建设可以开始,造
成向南的战略基础。这是一年努力的成就,第二方面,蒋匪鉴于我主力集中
应付野战,其在中原各地的地方反动政权已摧毁,乃乘我过去政策过左及以
后政策转变采取下列对策:一是由南阳、商邱、合肥诸地派遣正规军配合流
亡土蒋[4]千人、数千人不等,分股对我中心区进行穿袭,企图分散我野战兵
力,减轻其野战军担负,捣毁我后方,破坏我建设。二是利用我宽大政策派
遣特务回家,组织武装进行暗杀,镇压我区、村干部,特别是所谓“枪打出
头鸟”,先杀群众积极分子,使群众不敢起来。三是组织谍报网,携带电台
潜伏我区内,报告我军主力动向。四是广泛谣言攻势,说我军要退回河北,
中央军大军来中原进剿,号召河南人反对河北人,三次大战已爆发,共军必
败等。五是在国民党区域实施总体战,围寨网,联防,连坐等办法。反动派
的政策是生了不少的成效的。此一时期,我中心区后方被袭击各地均有,主
要是地武不强,不能独立担负保卫地方的任务,村、区干部被杀事件甚多。
如方城县长被绑赴南阳杀害。我军每一调动,敌方第二天即知道,证明我区
敌之电台甚多。谣言攻势效验很大,许多知识分子尚不敢涌跃入学。例如军
大[5]搬在临汝城数月来仅两人入学,证明该地特务控制甚强。临汝之姚宝
安、杞太淮[6]等地之郭馨波、豫南淮西之张旭东等便是反动武装的代表,各
区均有数股或数十股反动游击武装,在我区穿插或扰乱边界,逼我区后退。
敌我两军交界地方的市镇、农村人民的生活是异常痛苦的,一部人民仍然存
着观望态度,民主政令之推行障碍仍然很多,我区之流动性仍然存在。
二、河南地区的特点
① 这是陈毅为中共中央中原局起草的结毛泽东主席的报告。其时,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在河北省建屏县
西柏坡村参加中央九月会议,陈毅代理其工作。
我党足迹踏遍全中国,土匪恶霸之猖獗,恐无逾河南者。可举豫西临汝、
鲁山、宝丰、伊阳、郏县、禹县等地为代表,这是我们最近
的体验。我们驻地发生三次黑夜摸哨,枪伤哨兵,最近破案即房东所为。
南下干部数起黑夜被杀害,军人不敢独行,单人带驳克枪更易招致土匪的暗
算。区、村干部之被击杀,造成一种下乡恐怖。比较抗战中期我军在阜宁所
遇着的土匪,此地更为强蛮。研究了数个具体的谋杀案件发现,他们多半是
恶霸地主作后台,策动流氓退伍兵作凶手,有组织干的。他们说:“八路军
要款,要公粮,要壮丁,要派夫,经过我,我一定负责办到,如直接去动员
群众翻我的底,则一定与河北人斗争到底。枪打出头鸟,任何人先与八路军
接头办事,一定要杀全家。”他们确实说得到做得到,控制了群众,使群众
不敢起来,白天不敢与我们说话。豫西上述各县是白狼、刘镇华、樊钟秀、
孙殿英[7] 的老巢,确有拉队伍、搞会门、搞黑杀的传统。以前的土改,确
实有些便利了这些地方恶霸流氓,基本群众根本不敢动。桐柏、豫皖苏、陕
南,宛[8]东、宛西各地亦有类似情况。河南敌正规军虽被消灭、撵走,敌县、
区政府、保安团虽被摧毁,但是这一基层恶势力如不推翻,一切由上而下的
发动群众的办法,均可能变成他们镇压群众的工具。同时他们更善于应付我
军,一到即承包战勤,自动带枪来加入地武[9],来当乡、保、甲长,懂得把
公开合法斗争与秘密黑杀结合起来,每一暗杀事件,多与当地乡、保长有关,
或他们先知道不讲。我们干部无经验,最易被其公开应付一套所迷惑。国民
党的挺进武装与特务能在我中心区活动,即依靠此一基础。因此应估计到如
匪正规军来进攻,此辈必然大暴动来响应他。中原解放区创造第一阶段,必
须懂得首先解决此一问题,必须要充分了解河南的地方知识和地方斗争知
识,以对症下药。河南中上层人物最熟悉改朝不换国那一套,即拥你为王,
下面得承认他们的统治地位。我党要发动基本群众,必须先制服他们;要制
服他们, 亦必须同时发动群众。我们南下干部,学会了老解放区的正规的由
上而下的动员方法,对河南又是公开斗争,又是秘密斗争,又是武装斗争,
又是和平交往,颇不熟习,必须重新教育,锻炼出一套新本领。同时又要认
识河南地区出兵、出粮,人民斗争性坚强,如经过政治与组织的
改造与提高,革命的效果必大,可造成最好的基地。
三、中原党内部情况
党的干部分为四大部分:(1)南下干部,由华北、华东派来,此为
中原党的主干,其中分为未整党前南下的,和经过整党南下的,一部分
是好的,一部分是戴过帽子背有包袱的;另外,其中一部是个别抽调的,一
部是由几个负责人按级抽了一套干部带来的。(二)当地的干部,即原华中
八分区及睢杞太、豫西和五师地区的干部,有系失联络的,有系掉队下来的,
有系原地下党干部,一部是归俘。(三)是野战军的派遣部队、地方化的部
队和干部,成为全区军区、分区的主干。(四)一年来新起的下层干部,多
担任行政区、乡干部,或农会干部。南下干部带来老解放区的整套作风,对
解放区初期运动规律不熟习,特别缺乏武装斗争经验。当地地方干部情况复
杂,须加审查,特别表现是左右摇摆,无根据地经验。野战军分遣干部和部
队,总想归建,不尊重所属区党委、地委和行政部门。地方新起干部,一部
工农成份是好的勇敢分子,一部则是旧保甲被利用的人,不可靠,实际是两
面派。我们认为干部状况如此,故很自然产生宗派、山头与无纪律、无政府
状态,必须经过整党,才能保证政策上的统一。
四、关于中央新区政策的执行
六月六日中原局根据中央五月二十五日土改整党指示,发出停止土改、
实行双减和合理负担的政策以来,分浮财,打土豪,开仓放粮,以粮换菜,
走马点火,点火抄家等急性土改办法,已迅速纠正。社会秩序的混乱,业已
趋于安定。对工商业的破坏,业已停止。据子久[10]八月底从豫皖苏回来所
谈,与八月底在方城召集桐柏、江汉、陕南三区代表会报的材料来看,则各
地对《六六指示》的了解和执行程度,是大有差别的。(一)共同意见对崭
新区,即我军未到过的地区或未进行土改点火的地区,实行《六六指示》一
致赞成。(二)豫西区因在中原局附近,谈得多,以前未大搞土改,故赞成
搞双减。大别山皖西、鄂豫二区亦无条件赞成,一律改力双减政策,因该两
地区是游击区,中心腹地极不稳定。(三)豫皖苏则划一、三两分区及二、
四各分区一部为土改区,余为双减。桐柏则划一分区及二、三分区一部近百
万人口为土改区,余为双减。江汉划一、二分区百万人口为土改区。三个地
区的共同论点是:第一,坚持这些土改区的土地确实业已分配,据说群众不
愿退地。但我们一追问,任何人拿不出一个村、一个区的真正实行土改的材
料。第二个理由是双减不能满足贫雇农要求,或双减较土改难作。第三个理
由,南下干部在河北搞过土改有经验,不会搞双减,大部分均是从近二、三
年土改中产生的干部(指区、乡级干部人数最多)。一部干部则过去搞过双
减,在去年九月整党戴地富帽子,现在又要搞双减,恐将来整党一定又挨斗。
第四个理由是就中央以前指示,在环境、群众觉悟程度,我们干部和机构的
掌握能力具备时才搞土改,因而他们分析:第一、说环境,我区有中心腹地,
已安定。第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