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演义-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时值夏天,大疫流行,马步军十死六七,遂引军回

洛阳。吴、魏自此不和。

却说先主在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

入四肢,又哭关、张二弟,其病愈深:两目昏花。厌见侍从之人,乃叱退左右,

独卧于龙榻之上。忽然阴风骤起,将灯吹摇,灭而复明,只见灯影之下,二人侍

立。先主怒曰:“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叱之不退。先主起而

视之,上首乃云长,下首乃翼德也。先主大惊曰:“二弟原来尚在?”云长曰:

“臣等非人,乃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义,皆敕命为神。哥哥与兄弟聚

会不远矣。”先主扯定大哭。忽然惊觉,二弟不见。即唤从人问之,时正三更。

先主叹曰:“朕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

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孔明等与先主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

帝,留太子刘禅守成都。

且说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先主传旨,请孔明

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

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

泪流满面。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天下之望!”先主以目遍视,

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

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

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分付毕,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

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

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

“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

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

“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

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

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

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分付曰:“尔

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

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

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

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

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后杜工部有诗叹曰: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先主驾崩,文武官僚,无不哀痛。孔明率众官奉梓宫还成都。太子刘禅出城

迎接灵柩,安于正殿之内。举哀行礼毕,开读遗诏。诏曰:

“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朕闻“人年五十,不称夭

寿”。今朕年六十有余,死复何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

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卿父德薄,不足效也。卿与丞

相从事,事之如父,勿怠!勿忘!卿兄弟更求闻达。至嘱!至嘱!”

群臣读诏已毕。孔明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立嗣君,以承汉统。”乃立

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加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葬先主于惠陵,谥

曰昭烈皇帝。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

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早有魏军探知此事,报入中原。近臣奏知魏主。曹丕大喜曰:“刘备已亡,

朕无忧矣。何不乘其国中无主,起兵伐之?”贾诩谏曰:“刘备虽亡,必托孤于

诸葛亮。亮感备知遇之恩,必倾心竭力,扶持嗣主。陛下不可仓卒伐之。”正言

间,忽一人从班部中奋然而出曰:“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众视之,乃司

马懿也。丕大喜,遂问计于懿。懿曰:“若只起中国之兵,急难取胜。须用五路

大兵,四面夹攻,令诸葛亮首尾不能救应,然后可图。”

丕问何五路,懿曰:“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

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

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帯目ぃ�

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

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

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

川;此五路也。共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诸葛亮便有吕望之才,安能当此乎?”

丕大喜,随即密遣能言官四员为使前去;又命曹真为大都督,领兵十万,径取阳

平关。此时张辽等一班旧将,皆封列侯、俱在冀、徐、青及合淝等处,据守关津

隘口,故不复调用。

却说蜀汉后主刘禅,自即位以来,旧臣多有病亡者,不能细说。凡一应朝廷

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时后主未立皇后,孔明与群臣上言

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可纳为正宫皇后。”后主即纳之。

建兴元年秋八月,忽有边报说:“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第一路,曹真

为大都督,起兵十万,取阳平关;第二路,乃反将孟达,起上庸兵十万,犯汉中;

第三路,乃东吴孙权,起精兵十万,取峡口入川;第四路,乃蛮王孟获,起蛮兵

十万,犯益州四郡;第五路,乃番王轲比能,起羌兵十万,犯西平关。此五路军

马,甚是利害。”已先报知丞相,丞相不知为何,数日不出视事。后主听罢大惊,

即差近侍赍旨,宣召孔明入朝。使命去了半日,回报:“丞相府下人言,丞相染

病不出。”后主转慌;次日,又命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丞相卧榻前,

告此大事。董、杜二人到丞相府前,皆不得入。杜琼曰:“先帝托孤于丞相,今

主上初登宝位,被曹丕五路兵犯境,军情至急,丞相何故推病不出?”良久,门

吏传丞相令,言:“病体稍可,明早出都堂议事。”董、杜二人叹息而回。次日,

多官又来丞相府前伺候。从早至晚,又不见出。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杜琼入奏

后主曰:“请陛下圣驾,亲往丞相府问计。”后主即引多官入宫,启奏皇太后。

太后大惊,曰:“丞相何故如此?有负先帝委托之意也!我当自往。”董允奏曰:

“娘娘未可轻往。臣料丞相必有高明之见。且待主上先往。如果怠慢,请娘娘于

太庙中,召丞相问之未迟。”太后依奏。

次日,后主车驾亲至相府。门吏见驾到,慌忙拜伏于地而迎。后主问曰:

“丞相在何处?”门吏曰:“不知在何处。只有丞相钧旨,教挡住百官,勿得辄

入。”后主乃下车步行,独进第三重门,见孔明独倚竹杖,在小池边观鱼。后主

在后立久,乃徐徐而言曰:“丞相安乐否?”孔明回顾,见是后主,慌忙弃杖,

拜伏于地曰:“臣该万死!”后主扶起,问曰:“今曹丕分兵五路,犯境甚急,

相父缘何不肯出府视事?”孔明大笑,扶后主入内室坐定,奏曰:“五路兵至,

臣安得不知,臣非观鱼,有所思也。”后主曰:“如之奈何?”孔明曰:“羌王

轲比能,蛮王孟获,反将孟达,魏将曹真;此四路兵,臣已皆退去了也。止有孙

权这一路兵,臣已有退之之计,但须一能言之人为使。因未得其人,故熟思之。

陛下何必忧乎?”

后主听罢,又惊又喜,曰:“相父果有鬼神不测之机也!愿闻退兵之策。”

孔明曰:“先帝以陛下付托与臣,臣安敢旦夕怠慢。成都众官,皆不晓兵法之妙,

贵在使人不测,岂可泄漏于人?老臣先知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臣料

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臣已先遣一人,星

夜驰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

矣。又南蛮孟获,兵犯四郡,臣亦飞檄遣魏延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

兵之计: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此一路又不足忧矣。

又知孟达引兵出汉中;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时,留李严守永安宫;

臣已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一

路又不足忧矣。又知曹真引兵犯阳平关;此地险峻,可以保守,臣已调赵云引一

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不久自退矣。此四路兵俱不足忧。

臣尚恐不能全保,又密调关兴、张苞二将,各引兵三万,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

救应。此数处调遣之事,皆不曾经由成都,故无人知觉。只有东吴这一路兵,未

必便动: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四路不济,安肯动乎?臣料孙

权想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从其言。虽然如此,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

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四路之兵,何足忧乎?但未得说吴之人,臣故踌躇。

何劳陛下圣驾来临?”后主曰:“太后亦欲来见相父。今朕闻相父之言,如梦初

觉。复何忧哉!”

孔明与后主共饮数杯,送后主出府。众官皆环立于门外,见后主面有喜色。

后主别了孔明,上御车回朝。众皆疑惑不定。孔明见众官中,一人仰天而笑,面

亦有喜色。孔明视之,乃义阳新野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为户部尚书;汉

司马邓禹之后。孔明暗令人留住邓芝。多官皆散,孔明请芝到书院中,问芝曰:

“今蜀、魏、吴鼎分三国,欲讨二国,一统中兴,当先伐何国?”芝曰:“以愚

意论之:魏虽汉贼,其势甚大,急难摇动,当徐徐缓图;今主上初登宝位,民心

未安,当与东吴连合,结为唇齿,一洗先帝旧怨,此乃长久之计也。未审丞相钧

意若何?”孔明大笑曰:“吾思之久矣,奈未得其人。今日方得也!”芝曰:

“丞相欲其人何为?”孔明曰:“吾欲使人往结东吴。公既能明此意,必能不辱

君命。使乎之任,非公不可。”芝曰:“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孔明曰:

“吾来日奏知天子,便请伯苗一行,切勿推辞。”芝应允而退。至次日,孔明奏

准后主,差邓芝往说东吴。芝拜辞,望东吴而来。正是:吴人方见干戈息,蜀使

还将玉帛通。未知邓芝此去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却说东吴陆逊,自退魏兵之后,吴王拜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

自此军权皆归于逊。张昭、顾雍启奏吴王,请自改元。权从之,遂改为黄武元年。

忽报魏主遣使至,权召入。使命陈说:“蜀前使人求救于魏,魏一时不明,故发

兵应之;今已大悔,欲起四路兵取川,东吴可来接应。若得蜀土,各分一半。”

权闻言,不能决,乃问于张昭、顾雍等。昭曰:“陆伯言极有高见,可问之。”

权即召陆逊至。逊奏曰:“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今若不从,必为仇矣。臣

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今且勉强应允,整军预备,只探听四路如何。若四

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深为上

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权从之,乃谓魏使曰:“军需未办,择日便当起

程。”使者拜辞而去。权令人探得西番兵出西平关,见了马超,不战自退;南蛮

孟获起兵攻四郡,皆被魏延用疑兵计杀退回洞去了;上庸孟达兵至半路,忽然染

病不能行;曹真兵出阳平关,赵子龙拒住各处险道,果然“一将守关,万夫莫开”。

曹真屯兵于斜谷道,不能取胜而回。

孙权知了此信,乃谓文武曰:“陆伯言真神算也。孤若妄动,又结怨于西蜀

矣。”忽报西蜀遣邓芝到。张昭曰:“此又是诸葛亮退兵之计,遣邓芝为说客也。”

权曰:“当何以答之?”昭曰:“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

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

芝入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

对答。”

权从其言,遂立油鼎,命武士立于左右,各执军器,召邓芝入。芝整衣冠而

入。行至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

列至殿上。芝晓其意,并无惧色,昂然而行。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左

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近臣引至帘前,邓芝长揖不拜。权令卷起珠帘,

大喝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权大怒曰:

“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