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经注-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苞泗名矣。然诸水注泗者多,不止此,未可以终归泗水,便得擅通称也。或更

有泗水,亦可,是水之兼其目,所未详也。

△又东过昌邑县北。

菏水又东,迳昌邑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县故梁也。汉景帝中六年,分

梁为山阳国,武帝天汉四年更为昌邑国,以封昌邑王髆。子贺嗣。贺废,国除,

以为山阳郡,王莽之钜野郡也,后更为高平郡,后汉沇州治。县令王密怀金谒

东莱太守杨震,震不受,是其慎四知处也。大城东北有金城,城内有《沇州刺

史河东薛季像碑》。以郎中拜剡令,甘露降园。熹平四年迁州,明年,甘露复降

殿前树。从事冯巡、主簿华操等,相与褎树,表勒棠政。次西有《沇州刺史茂

陵杨叔恭碑》,从事孙光等,以建宁四年立。西北有《东太山成人班孟坚碑》。

建和十年,尚书右丞,拜沇州刺史。从事秦闰等刊石颂德政,碑咸列焉。

△又东过金乡县南。

《郡国志》曰:山阳有金乡县。菏水迳其故城南,世谓之故县城。北有金乡

山也。

△又东过东缗县北。

济水又东迳汉平狄将军扶沟侯淮阳朱鲔冢,墓北有石庙。济水又东,迳东缗

县故城北,故宋地。《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伐宋,围缗。《十三州记》

曰:山阳有东缗县。邹衍曰:余登缗城以望宋都者也。后汉世祖建武十三年,封

冯异长子璋为侯国也。

△又东过方与县兖州北为菏水。

济水东迳重乡城南,《左传》所谓臧文仲宿于重馆者也。菏水又东迳武棠亭

北,《公羊》以为济上邑也。城有台,高二丈许,其下临水,昔鲁侯观鱼于棠,

谓此也,在方与县故城北十里。《经》所谓菏水也。

菏水又东迳泥母亭北,《春秋左传·僖公七年》,秋,盟于宁母,谋伐郑也。

菏水又东,与钜野黄水合,菏济别名也。黄水上承钜泽诸陂。泽有濛淀,育陂,

黄湖。水东流谓之黄水。又有薛训渚水,自渚历薛村前分为二流,一水东注黄水,

一水西北入泽,即洪水也。黄水东南流,水南有汉荆州刺史李刚墓。刚字叔毅,

山阳高平人,熹平元年卒,见其碑。有石阙,祠堂石室三间,椽架高丈馀,镂石

作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侧荷梁柱,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凤

麟之文,飞禽走兽之像,作制工丽,不甚伤毁。黄水又东,迳钜野县北,何承天

曰:钜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旧县故城正在泽中,故欲置戍于此城。

城之所在则钜野泽也。衍东北出为大野矣,昔西狩获麟于是处也。《皇览》曰:

山阳钜野县有肩髀冢,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蚩尤与黄帝战,克之于涿鹿之野,

身体异处,故别葬焉。黄水又东,迳咸亭北,《春秋·桓公七年经》书,焚咸丘

者也。水南有金乡山,县之东界也。金乡数山皆空中穴口,谓之隧也。戴延之

《西征记》曰:焦氏山北数里,有汉司隶校尉鲁峻冢,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

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山形峻峭,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

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边皆刻石

记之,文字分明。又有石床,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时太尉从事

中郎传珍之,谘议参军周安穆,折败石床,各取去,为鲁氏之后所讼,二人并免

官。焦氏山东,即金乡山也。有冢,谓之秦王陵。山上二百步得冢口,堑深十丈,

两壁峻峭,广二丈,入行七十步,得埏门。门外左右皆有空,可容五六十人,谓

之白马空埏。门内二丈得外堂,外堂之后,又得内堂。观者皆执烛而行,虽无他

雕镂,然洽石甚精,或云,是汉昌邑哀王冢,所未详也。东南有范巨卿冢,名件

犹存。巨卿名式,山阳之金乡人,汉荆州刺史,与汝南张劭、长沙陈平子石交,

号为死友矣。黄水又东南,迳任城郡之亢父县故城西,任城县在北,夏后氏之任

国,王莽之延就亭也。汉章帝元和元年,别为任城国。县有诗亭,《春秋》之诗

国也。王莽更之曰顺父矣。《地理志》,东平属县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刘隆为

侯国。其水谓之桓公沟,南至方与县,入于菏水。

菏水又东,迳秦梁,夹岸积石一里,高二丈,言秦始皇东巡所造,因以名焉。

又东过湖陆县南,东入于泗水。

泽水所钟也。《尚书》曰:浮于淮、泗,达于菏,是也。《东观汉记》曰:

苏茂杀淮阳太守,得其郡,营广乐。大司马吴汉围茂,茂将其精兵突至湖陵,与

刘永相会济阴,山阳,济兵于此处也。

△又东南过沛县东北。

济与泗乱,故济纳互称矣。《东观汉记·安平侯盖延传》曰:延为虎牙大将

军,与刘永等战,永军反走,溺水者半。复与战,连破之,遂平沛,楚、临淮悉

降。延令沛修高祖庙,置啬夫、祝宰、乐人,因斋戒祠高庙也。

△又东南过留县北。

留县故城,翼佩泗济。宋邑也,《春秋左传》所谓侵宋吕、留也。故繁休伯

《避地赋》曰:朝余发乎泗洲,夕余宿于留乡者也。张良委身汉祖,始自此矣,

终亦取封焉。城内有张良庙也。

△又东过彭城县北,猚水从西来注之。

济水又南,迳彭城县之故城东北隅,不东过也,猚水自西注之,城北枕水

湄。济水又南,迳彭城县故城东,不迳其县北也,盖《经》误证。

△又东南过徐县北。

《地理志》曰:临淮郡,汉武帝元狩五年置,治徐县。王莽更之曰淮平,县

曰徐调,故徐国也。《春秋·昭公三十年》,吴子执钟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

遂灭徐。徐子奔楚,楚救徐,弗及,遂城夷以处之。张华《博物志》录著作令史

茅温所为送。刘成国《徐州地理志》云:徐偃王之异,言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

为不祥,弃之于水滨。孤独母有犬,名曰鹄仓,猎于水侧,得弃卵,衔以来归。

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偃,故以为名。徐君宫中闻之,乃更录取。

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仓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葬之徐中,今

见有狗垄焉。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矢,

以得天瑞,遂因名为号,自称徐偃王。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

使至楚,令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

者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山上立石室庙,有神灵,民人请祷焉。依文即事,似

有符验,但世代绵远,难以详矣。今徐城外有徐君墓,昔延陵季子解剑於此,所

谓不违心许也。

△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于淮。

济水与泗水浑涛东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经》书睢陵,误耳。

 卷九

○清水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

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

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馀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

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岩西谷,又

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其

水历涧流飞,清泠洞观,谓之清水矣。溪曰瑶溪,又曰瑶涧。清水又南,与小瑶

水合,水近出西北穷溪,东南流,注于清水。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

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修武,故甯也,亦曰南阳矣。马季长曰:晋地自朝

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故应劭《地理风俗记》云:河内,

殷国也,周名之为南阳。又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秦始皇改曰修武。

徐广、王隐并言始皇改。瓒注《汉书》云:按韩非书,秦昭王越赵长平,西伐修

武。时秦未兼天下,修武之名久矣。余按《韩诗外传》言,武王伐纣,勒兵于甯,

更名甯曰修武矣。魏献子田大陆,还卒于甯,是也。汉高帝八年,封都尉魏遫为

侯国。亦曰大修武,有小故称大。小修武在东,汉高与滕公济自玉门津而宿小修

武者也。大陆即吴泽矣。《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陂,南北

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

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东迳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

迳雍城西。《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雍,文之昭也。

京相г唬航窈幽谏窖粑饔泄视撼恰S侄献⒊っ鞴担邓侄缮淙潜薄

汉大司马张扬为将杨丑所害,眭固杀丑屯此。欲北合袁绍。《典略》曰:眭固,

字白菟,或戒固曰,将军字菟而此邑名犬,菟见犬,其势必惊,宣急去。固不从。

汉建安四年,魏太祖斩之于此,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守之。兖州叛,太祖曰:惟

种不弃孤。及走,太祖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汝置也。射犬平,禽之。

公曰:唯其才也,释而用之。长明沟水东入石涧,东流,蔡沟水入焉。水上承州

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东会长明沟水,又东,迳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

吴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水出山阳县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为二水,南

为苟泉,北则吴渎,二渎双导,俱东入陂。山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陆真阜,南

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也。次陆真阜之东北,得覆釜堆。堆南有三

泉,相去四五里,参差合次,南注于陂泉。陂在浊鹿城西,建安二十五年,魏封

汉献帝为山阳公,浊鹿城即是公所居也。陂水之北,际泽侧有隤城。《春秋·隐

公十一年》,王以司寇苏忿生之田,攒茅、隤十二邑与郑者也。京相г唬汉幽

修武县北有故隤城,实中。今世俗谓之皮垣,方四百步,实中,高八丈。际陂北,

隔水一十五里,俗所谓兰丘也,方二百步。西一十里,又有一丘际陂,世谓之敕

丘,方五百步,形状相类,疑即古攒茅也。杜预曰:二邑在修武县北,所未详也。

又东,长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东南伏流,迳一十三里,重源濬发于邓城西北,

世亦谓之重泉水也。又迳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魏步兵校尉

陈留阮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琊王戎、黄门郎河内向

秀、建威参军沛国刘伶、始平太守阮咸等,同居山阳,结自得之游,时人号之为

竹林七贤。向子期所谓山阳旧居也。后人立庙于其处,庙南又有一泉,东南流注

于长泉水。郭缘生《述征记》所云,白鹿山东南二十五里,有嵇公故居,以居时

有遗竹焉,盖谓此也。其水又南,迳邓城东,名之为邓渎,又谓之为白屋水也。

昔司马懿征公孙渊,还,达白屋,即于此也。其水又东南流,迳隤城北,又东南,

历泽注于陂。陂水东流,谓之八光沟,而东流注于清水,谓之长清河。而东周永

丰坞,有丁公泉,发于焦泉之右。次东又得焦泉,泉发于天门之左,天井固右。

天门山石自空,状若门焉,广三丈,高两匹,深丈馀,更无所出,世谓之天门也。

东五百馀步,中有石穴西向,裁得容人,自平地东南入,径至天井,直上三匹有

馀,扳蹑而升,至上平,东西二百步,南北七百步,四面崄绝,无由升陟矣。上

有比邱释僧训精舍。寺有十馀僧,给养难周,多出下平,有志者居之。寺左右杂

树疏挺,有一石泉,方丈馀,清水湛然,常无增减,山居者资以给饮。北有石室

二间,旧是隐者念一之所,今无人矣。泉发于北阜,南流成溪,世谓之焦泉也。

次东得鱼鲍泉,次东得张波泉,次东得三渊泉,梗河参连,女宿相属。是四川在

重门城西,并单川南注也。重门城,昔齐王芳为司马师废之。宫于此,即《魏志》

所谓送齐王于河内重门者也。城在共县故城西北二十里。城南有安阳陂,次东,

又得卓水陂,次东,有百门陂,陂方五百步,在共县故城西。汉高帝八年,封玈

罢师为共严侯国,即共和之故国也。共伯既归帝政,逍遥于共山之山。山在国北,

所谓共北山也,仙者孙登之所处。袁彦伯《竹林七贤传》,稽叔夜尝采药山泽,

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其水三川南合,

谓之清川。又南迳凡城东。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曰,共县有凡亭。周凡伯

国,《春秋·隐公七年经》书,王使凡伯来聘是也。杜预曰:汲郡共县东南有凡

城。今在西南。其水又西南与前四水总为一渎,又谓之陶水,南流注于清水。清

水又东,周新丰坞,又东注也。

△东北过获嘉县北。

《汉书》称,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之新中乡,得吕嘉首,

因以为获嘉县。后汉封侍中冯石为侯国。县故城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冢北有

碑,越字彦善,县人也,累迁桂阳郡、五官将、尚书仆射,遭忧服阕,守河南尹,

建宁中卒。碑东又有一碑,碑北有石柱,石牛、羊、虎,俱碎,沦毁莫记。

清水又东,周新乐城,城在获嘉县故城东北,即汲之新中乡也。

△又东过汲县北。

县故汲郡治,晋太康中立。城西北有石夹水,飞湍濬急,世人亦谓之磻溪,

言太公尝钓于此也。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

人也。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

同宗太公,载在经传,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于是国老王喜、廷

掾郑笃、功曹邠勤等,咸曰宜之,遂立坛祀,为之位主。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