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经注-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迳斄县故城南,旧邰城也,后稷之封邑矣,《诗》所谓即有邰家室也。城东北有
姜嫄祠,城西南百步有稷祠,郿之斄亭也。王少林之为郿县也,路迳此亭。亭
长曰:亭凶杀人。少林曰:仁胜凶邪,何鬼敢忤?遂宿。夜中,闻女子称冤之声。
少林曰:可前求理。女子曰:无衣,不敢进。少林投衣与之。女子前诉曰:妾夫
为涪令,之官过宿此亭,为亭长所杀。少林曰:当为理侵冤,勿复害良善也。因
解衣于地,忽然不见明告亭长,遂服其事,亭遂清安。渭水又东,雍水注之。水
出雍县雍山,东南流,历中窂溪,世谓之中窂水,亦曰冰井水,南流迳
胡城东,俗名也。盖秦惠公之故居所谓祈年宫也。孝公又谓之橐泉宫,按《地理
志》曰在雍。崔骃曰: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皇览》亦言是矣。刘向曰:
穆公葬无邱垄处也。《史记》曰:穆公之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良臣子车氏奄
息、仲行、针虎,秦人哀之,为之赋《黄鸟》。余谓崔骃及《皇览》缪志也。惠
公、孝公并是穆公之后,继世之君矣,子孙无由起宫于祖宗之坟陵矣。以是推之,
知二证之非实也。而左会左阳水,世名之西水。北出左阳溪,南流迳岐州城西,
魏置岐州刺史治。左阳水又南流,注于雍水,雍水又与东水合,俗名也。北出河
桃谷,南流,右会南源,世谓之返眼泉。乱流南,迳岐州城东,而南合雍水,州
居二水之中,南则两川之交会也。世亦名之为淬空水。东流,邓公泉注之,水出
邓艾祠北,故名曰邓公泉。数源俱发于雍县故城南,县故秦德公所居也。《晋书
地道记》以为西虢地也。《汉书·地理志》以为西虢县。《太康地记》曰:虢叔
之国矣,有虢宫,平王东迁,叔自此之上阳为南虢矣。雍有五畤祠,以上祠祀五
帝。昔秦文公田于汧、渭之间,梦黄蛇自天属地,其口止于鄜衍,以为上帝之神,
于是作鄜畤,祀白帝焉。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祀青帝焉。灵公又于吴阳作上畤,
祀黄帝;作下畤,祀炎帝焉。献公作畦畤于栎阳而祀白帝。汉高帝问曰:天有五
帝,今四何也?博士莫知其故。帝曰:我知之矣,待我而五。遂立北畤,祀黑帝
焉。应劭曰:四面积高曰雍。阚骃曰:宜为神明之隩,故立群祠焉。又有凤台、
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
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
不复然矣。邓泉东流注于雍,自下虽会他津,犹得通称,故《禹贡》有雍、沮会
同之文矣。雍水又东迳邵亭南,世谓之树亭川,盖邵、树声相近,误耳。亭故邵
公之采邑也。京相г唬和ぴ谥艹悄衔迨铩!逗蠛骸たす尽吩唬亨d县有邵亭,
谓此也。雍水又东南流,与杜水合。水出杜阳山。其水南流,谓之杜阳川。东南
流,左会漆水,水出杜阳县之漆溪,谓之漆渠。故徐广曰:漆水出杜阳之岐山者,
是也。漆渠水南流,大峦水注之。水出西北大道川,东南流入漆,即故岐水也。
《淮南子》曰:岐水出石桥山,东南流。相如《封禅书》曰:收龟于岐。《汉书
音义》曰:岐,水名也,谓斯水矣。二川并逝,俱为一水,南与杜水合,自下通
得岐水之目,俗谓之小横水,亦或名之米流川。迳岐山西,又屈迳周城南,城在
岐山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之阳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称矣。又历周原下,
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盗食穆公马处也。岐水又
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
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於姜水。与雍水合而东,会美阳
县之中亭川水也。水发杜阳县大岭侧,世谓之赤泥岘,沿波历涧,俗名大横水也。
疑即杜水矣。其水东南流,东迳杜阳县故城,东西三百步,南北二百步,世谓之
故县川。又故县有杜阳山,山北有杜阳谷,有地穴,北入,亦不知所极,在天柱
山南。故县取名焉,亦指是水而摄目矣。即王莽之通杜也。故《地理志》曰:县
有杜水。又东,二坑水注之。水有二原,一水出西北,与渎魋水合,而东,历五
将山,又合乡谷水,水出乡溪,东南流入杜,谓之乡谷川。又南,莫水注之。水
出好畤县梁山大岭东,南迳梁山宫西,故《地理志》曰:好畤有梁山宫,秦始皇
起。水东有好畤县故城,王莽之好邑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建威大将军耿弇为侯
国。又南迳美阳县之中亭川,注雍水,谓之中亭水。又南迳美阳县西,永元二年,
更封彰侯耿秉为侯国。其水又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洛谷之水,出其南山洛谷。
北流迳长城西,魏甘露二年,蜀遣姜维出洛谷,围长城,即斯地也。又北流注于
渭。
△又东,芒水从南来流注之。
芒水出南山芒谷,北流迳玉女房,水侧山际有石室,世谓之玉女房。芒水又
北迳盩厔县之竹圃中,分为二水。汉冲帝诏曰:翟义作乱于东,霍鸿负倚盩厔芒
竹,即此也。一水东北为枝流,一水北流注于渭也。
卷十九
○渭水下
△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
渭水迳县之故城南。《汉书集注》,李奇谓之小槐里。县之西城也。又东与
芒水枝流合,水受芒水于竹圃。东北流,又屈西北入于渭。渭水又东北迳黄山宫
南,即《地理志》所谓县有黄山宫,惠帝二年起者也。《东方朔传》曰:武帝微
行,西至黄山宫,故世谓之游城也。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
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下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周著
书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
终变,变无不化之理。以是推之,或复如传。古人许以传疑,故两存耳。就水历
竹圃,北与黑水合。水上承三泉,就水之右,三泉奇发,言归一渎,北流左注就
水,就水又北流注于渭。渭水又东合田溪水,水出南山田谷,北流迳长杨宫西,
又北迳盩厔县故城西。又东北与一水合,水上承盩厔县南泉,北迳其县东,又北
迳思乡城西,又北注田溪。田溪水又北流注于渭水也。
县北有蒙茏渠,上承渭水于郿县东,迳武功县为成林渠。东迳县北,亦曰灵
轵渠,《河渠书》以为引堵水,徐广曰:一作诸川,是也。渭水又东迳槐里县故
城南。县,古犬邱邑也,周懿王都之。秦以为废邱,亦曰舒邱,中平元年,灵帝
封左中郎将皇甫嵩为侯国。县南对渭水,北背通渠。《史记·秦本纪》云:秦武
王三年,渭水赤三日。秦昭王三十四年,渭水又大赤三日。《洪范五行传》云:
赤者,火色也,水尽赤,以火沴水也。渭水,秦大川也,阴阳乱,秦用严刑败乱
之象。后项羽入秦,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医为翟王,都高奴;章邯为雍
王,都废邱,居槐里,为三秦。汉祖北定三秦,引水灌城,遂灭章邯,三年,改
曰槐里,王莽更名槐治也。世谓之为大槐里,晋太康中,始平郡治也。其城递带
防陆,旧渠尚存,即《汉书》所谓槐里环堤者也。东有漏水,出南山赤谷。东北
流迳长杨宫东,宫有长杨树,因以为名。漏水又北历苇圃西,亦谓之仙泽。又北
迳望仙宫。又东北,耿谷水注之,水发南山耿谷,北流与柳泉合。东北迳五柞宫
西。长杨、五柞二宫,相去八里,并以树名宫,亦犹陶氏以五柳立称。故张晏曰,
宫有五柞树。在盩厔县西。其水北迳仙泽东,又北,迳望仙宫东,又北与赤水会,
又北迳思乡城东,又北注渭水。渭水又东合甘水,水出南山甘谷,北迳秦文王
{艹负}阳宫西,又北迳五柞宫东。
又北迳甘亭西,在水东鄠县。昔夏启伐有扈,作誓于是亭。故马融曰:甘,
有扈南郊地名也。甘水又东得涝水口。水出南山涝谷,北迳汉宜春观东,又北迳
鄠县故城西。涝水际城北出,合美陂水。水出宜春观北,东北流注涝水。涝水北
注甘水而乱流入于渭。即上林故地也。《东方朔传》称:武帝建元中微行,北至
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夜漏十刻乃出,与侍中、常侍武骑、待
诏及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下,故有期门之号。旦明入山下,驰射
鹿豕狐兔,手格熊罴。上大欢乐之。上乃使大中大夫虞邱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
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属之南山,以为上
林苑。东方朔谏,秦起阿房而天下乱,因陈泰阶六符之事。上乃拜大中大夫,给
事中,赐黄金百斤。卒起上林苑。故相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称乌有先生、亡是
公而奏《上林》也。
△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
《地说》云:渭水又东与丰水会于短阴山内,水会,无他高山异峦,所有惟
原阜石激而已。水上旧有便门桥,与便门直对,武帝建元三年造。张昌曰:桥在
长安西北,茂陵东。如淳曰:去长安四十里。渭水又迳太公庙北,庙前有太公碑,
文字褫缺,今无可寻。渭水又东北与镐水合,水上承镐池于昆明池北,周武王之
所都也。故《诗》云: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自汉武帝穿
昆明池于是地,基构沦褫,今无可究。《春秋后传》曰:使都郑客入函谷关,至
平舒置,见华山有素车白马,问郑客安之?答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君
使,愿托书致镐池君。子之咸阳,过镐池,见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梓,当有应
者,以书与之。勿妄发,致之得所欲。郑客行至鄗池,见一梓下,果有文石,
取以款梓。应曰:诺。郑容如睡,觉而见宫阙,若王者之居焉。谒者出,受书,
入,有顷,闻语声言:祖龙死。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鄗
水又北流,西北注,与彪池合。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於鄗。《毛诗》云:
滮,流貌也。而世传以为水名矣。郑玄曰:丰镐之间,水北流也。镐水北迳清
冷台西,又迳磁石门西。门在阿房宫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令四夷朝者,
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却胡门也。镐水又北,注于渭。渭水北有
杜邮亭,去咸阳十七里,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嗟呼!有制胜之功,渐尹、
商之仁,是地即其伏剑处也。
渭水又东北迳渭城南,文颖以为故咸阳矣。秦孝公之所居离宫也。献公都栎
阳,天雨金。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七十岁
而霸王出。至孝公作咸阳,筑冀阙,而徙都之。故《西京赋》曰:秦里其霸,实
为咸阳。太史公曰:长安,故咸阳也。汉高帝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别为渭城,
在长安西北,渭水之阳。王莽之京城也。始隶扶风,后并长安。而泬水注之,水
上承皇子陂于樊川,其地即杜之樊乡也。汉祖至栎阳,以将军樊哙灌废邱,最,
赐邑于此乡也。其水西北流迳杜县之杜京西,西北流迳杜伯冢南。本伯与其友左
儒仕宣王,儒无罪见害,杜伯死之,终能报恨于宣王。故成公子安五言诗曰:谁
谓鬼无知?杜伯射宣王。泬水又西北迳下杜城,即杜伯国也。泬水又西北,左合
故渠,渠有二流,上承交水,合于高阳原,而北迳河池陂东,而北注泬水。泬水
又北与昆明故池会,又北迳秦通六基东,又北迳堨水陂东,又北得陂水,水上
承其陂。东北流入于泬水。泬水又北迳长安城西,与昆明池水合。水上承池于昆
明台,故王仲都所居也。桓谭《新论》称:元帝被病,广求方士。汉中送道士王
仲都,诏问所能。对曰:能忍寒暑。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载驷马,于上林昆
明池上,环冰而驰。御者厚衣狐裘寒战,而仲都独无变色,卧于池台上,曛然自
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环以十炉火。不言热,又身不汗。池水北迳镐京东,秦
阿房宫西。《史记》曰: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小,乃作朝宫
于渭南,亦曰阿城也。始皇先作前殿阿房,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
阁道,自殿直抵南山。表山巅为阙。为复道自阿房度渭,属之咸阳,象天极阁道,
绝汉抵营室也。《关中记》曰: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
百步,庭中受十万人。其水又屈而迳其北,东北流注堨水陂。陂水北出,迳汉
武帝建章宫东,于凤阙南,东注泬水。又北迳凤阙东。《三辅黄图》曰:建章宫,
汉武帝造,周二十馀里,千门万户。其东凤阙,高七丈五尺,俗言贞女楼,非也。
《汉武帝故事》云,阙高二十丈。《关中记》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有金凤
在阙上,高丈馀,故号凤阙也。故繁钦《建章凤阙赋·叙》曰:秦汉规模,廓然
毁泯,惟建章凤翔,蘬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也。泬水之北,
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一水北迳神明台东。《傅子·宫室》曰:上于建章中作
神明台、井干楼,咸高五十馀丈,皆作悬阁,辇道相属焉。《三辅黄图》曰:神
明台在建章宫中,上有九室,今人谓之九天台,即实非也。泬水又迳渐台东。
《汉武帝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高三十丈。渐,浸也,为
池水所渐。一说,星名也。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余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
玉为之。铸铜凤,高五丈,饰以黄金,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玉璧门也。
泬水又北流注渭,亦谓是水为潏水也。故吕忱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