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极英雄传-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人渐渐全都出了汗,全都起了惧敌之心,唯恐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招失败,本门的盛名便要扫地。虽然鼻洼鬓角见汗,可是谁也不肯先下。
咸丰皇帝看得神经有些紧张,那颗心“嘭嘭”乱跳。一旁的懿贵妃索性将头低下来,不去看这惊心动魄的场面。
端王对肃王道:“我看他们都要累坏了,两虎相争,恐怕两相俱伤,我看还是罢战吧。”
端王的话正中肃王下怀,肃王忙唤分擂主前来,吩咐他将二人止住。
分擂主跑到第三把式场外,高声叫道:“王爷有令,罢战”!
杨露禅与董海川相互一点头,各跳出网外,都向观众抱拳,连声“献丑”,观众喝采不止。
董海川见杨露禅小矮个头,瘦猴似的人,居然敌得过自己二十多年的苦功夫,钦佩之心油然而起。
杨露禅见董海川身怀绝技,竟混迹于王府茶房之中,忍辱负重,必有韬略之计、拂天之策,倾慕之情溢于双目。
这时,管事太监兼总擂主报告四个把式场的比武结果:第一把式场魁斗、会友镖局总镖头宋迈伦;第二把式场魁斗、形意拳大师郭云深;第三把式场魁斗、太极门杨露禅与肃王府茶房太监董海川并列;第四把式场魁斗、淮军武术教头张子豪。
总擂主又宣布:今日下午由各分魁斗决斗,再产生总魁斗,总魁斗由皇帝钦封“无敌”称号。
咸丰皇帝并五位贵妃及文武大臣、王公贵族,由肃王陪同,步入内宅用午膳。后花园内的上千观者原地歇息,由王府提供简易午膳。
董海川对杨露禅说:“请到我那里歇息。”说着牵了杨露禅的手朝内宅走来。·
董海川带杨露禅走进一个角门,来到一个跨院,屋檐下有个幌子,上写“茶房”两个黑字,杏黄缎面。
茶房共有四个太监,另外三个到前头忙合去了,可能是今日王府宾客如云,又来了皇亲国戚,临时从田园处调来两个丫环,在煮杏仁茶、百合汤。
董海川把杨露禅带进自己居住的房间,只见窗明炕净,被褥整齐,桌椅也摆得成规成矩。
董海川让杨露禅先坐下,自己走了出去,一忽儿端了一个盘子走了进来,上面有两大碟鸡肉冬笋水饺,两杯白酒和一碟熟鸭蛋。
“来,喝一点,肚子饿了吧。”董海川热情地招呼着,把盘子放到桌上,自己坐在对面。
二人亲热地叙了各自的经历,愈谈愈投机,愈谈愈高兴。原来董海川是直隶文安县朱家坞人,曾浪迹江湖,在九华山拜碧霞道长为师,学习转掌之术,下山后游踪遍及河南、齐鲁诸处,自创了八卦掌,最后来到北京肃王府栖身。
杨露禅谈到自己在陈家沟装哑偷拳时,董海川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董海川在九华山学艺十二年,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共有十八年。二人各怀弥志,各有辛苦,各有收益,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正喝得高兴,忽然门帘一挑,王府太监总管走了进来。
“董海川,王爷叫你。”
第39章 贵妃惊讶宝钗竟换 天子狼狈金銮摇撼
董海川随着王府太监总管逶迤来到禧乐堂,咸丰皇帝、贵妃娘娘和一些王公大臣正在吃午膳。
肃王满脸红光,高兴地对董海川道:“你的拳打得真不赖,你学的是什么拳术?”
董海川一躬身:“这是我自己琢磨的拳,取名为八卦掌。”
“八卦,好吉利的名字,算我有眼不识泰山,没看出你的本事,把你安排到茶房,真是委屈你了,从今以后,我聘请你任肃王府护卫总管,统领全部侍卫。”
“谢王爷。”董海川淡淡地回答。
咸丰皇帝斜睨着董海川,说道:“你能不能给我们表演一下,助助酒兴。”
董海川正见有个司菜太监端着一盘鲤鱼进来,上前接过鲤鱼盘,一纵身,腾空而起。咸丰一眨眼,董海川已稳稳立于酒席的对面。咸丰低头一瞧,面前的葱烧海参盘不翼而飞,换成了鲤鱼盘,一尾两尺见长的鲤鱼,焦黄、香甜,鱼腮微微起伏。
肃王低头一看,那盘葱烧海参已到了自己面前。
懿贵妃也来了兴致,妩媚的双眼滴溜溜一转,娇声道:“你再表演一个。”
董海川手指门口,叫一声:“高汤来了!”众人举目望去,一个司菜太监端着一个莲花形瓷碗进来,正是金陵板鸭汤,热气腾腾,冉冉而上。
懿贵妃催促道:“壮士,快表演啊。”
董海川一本正经地说:“已表演完了。”
“表演完了?”懿贵妃有点摸不着头脑,四面望了望,凤眼一瞪:“你可不要戏弄我!”
董海川笑道:“你摸摸头上。”
懿贵妃伸手摸了摸髪髻,发觉凤凰玉簪换成了百合花玉簪。抬头一看,自己的凤凰玉簪正插在牡丹春头上。
牡丹春也惊道:“我的牡丹花玉簪怎么戴在杏花春的头上?”
杏花春也尖声叫道:“我的杏花宝钗戴在了武陵春头上。”
海棠春发现自己头上换了海棠形宝钗,自己的百合花玉簪插在了懿贵妃头上。
咸丰叫道:“都乱了套了,董太监,物归原主吧。”
董海川应一声“喳”,一招“穿花插柳”,两个来回走下来,玉簪宝钗各自归位。
咸丰赞道:“你的身手好快!武林中有一种叫‘壁上挂画’之功,能否给朕表演一下?”
董海川见禧乐堂两壁有一幅通幅壁画,足有三十丈长,八尺高,正是唐朝吴道子画的《百鹿图》,画上一百只梅花鹿,或跳,或奔,或卧、或仰,姿态各异,形象逼真。他一纵身,双足离地,紧提内气,贴于《百鹿图》左侧一隅,做一个张弓搭箭杨洪飞急急摇手,说道:“不可,不可,如今南方正闹洪毛子,天下大乱,此人来历不明,不可轻举妄动,万一有个闪失,后悔莫及……”
肃王在一旁听了,满肚子不高兴,戳着杨洪飞的脑门说:“你呀,真是阎王爷的孙子——鬼孙子,想到哪里去了?我可不怕!”
咸丰听了杨洪飞一番话,也就不再提聘董海川到皇宫任武术教头的事了。肃王对董海川说道:“你去吧,这里没你的事了。”
董海川退了出去。
董海川回到茶房屋内,见杨露禅已倚到床上睡熟了,董海川想他上午鏖战身体疲乏,没有惊动他,自己收拾了碗筷,在一旁吸着旱烟袋。
其实杨露禅并没有睡熟,只是恍恍惚惚地养神。他上午与曹化龙大战一场,后来又与董海川斗得难解难分,疲累已极,下午又不知与哪位高手相搏。他见董海川出去,又吃了一些水饺,便倚到床上打盹儿。他见董海川行动诡秘,总感觉他好像有些来历,他身怀绝技,为何割阉到王府当个茶房太监,干一些沏茶倒水的差使,像他这样的形貌和武艺,在王府当护卫总管和武教师绰绰有余,可是他却一直隐迹匿踪,直到今日比武大会,才一展神技,这个人有些来头……
董海川吸完一袋烟,将烟灰在墙上磕了磕,收了旱烟袋,警觉地望了望窗外,然后溜了出去。
杨露禅也尾随他跟了出去。
董海川没有走垂花门,来到茶房墙根下,将身一纵,上了房,朝西南方向走去。杨露禅见他轻功绝妙,在房上猫腰轻走如飞,暗暗称绝,自己也一纵身上了房,尾随而去,想探个究竟。
董海川走来走去,来到禧乐堂对面房上,他见堂内饭菜狼藉,司菜太监正在收拾,有三个喝得大醉的文武大臣正伏在桌上磕睡。
咸丰皇帝不知到哪里去了?
董海川听到隔壁海棠院中传来“劈劈啪啪”打纸牌的声音。他来到海棠院,用“倒挂金钟”之术,双脚勾住楼阁檐柱,往里张望。
硕大的黑漆牌桌四周围着肃王、武陵春、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肃王福晋,正在津津有味地玩纸牌,她们身后立着几个丫环和侍女。
肃王显然已经有些醉了,脸红扑扑的,双眼布满血丝。四个贵妃娘娘多少也饮了几杯,桃脸生春,袅娜如醉蕉。
肃王左手攥着纸牌,右手装做搔大腿,趁机捏了一把右边牡丹春的大腿。
“哎呀!”牡丹春惊叫一声,低头看了看,瞪了肃王一眼。
肃王福晋是个臃肿的贵妇人,像个吊桶,她见牡丹春惊叫,问道:“怎么啦?”
牡丹春脸微微泛红,连忙掩饰道:“好像是蚊子咬了一口。”
“秋蚊子好厉害哟,咬一口是一口,不咬白不咬。”福晋哼哼唧唧地说,并没有察觉出什么。
一忽儿,肃王故意把牌掉到地上,趁俯下身捡牌的机会,攥住了武陵春的一只三寸金莲。
武陵春抬头看了看福晋,用另一只三寸金莲踩了肃王的手腕一下。
肃王坐好,朝武陵春挤了挤眼睛。
武陵春朝福晋瞟了一眼,脉脉含情,低头不语。董海川又来到南面的湘竹院,他透过竹叶看到几间屋内,王爷们正在歇息,有的倚着桌角打吨,有的发怔,有的闲谈。
董海川看到角门处立着杨洪飞,心中有数,于是来到湘竹院西南天香院内的房上。
天香居内,咸丰正搂着懿妃歇息。咸丰似睡非睡,一双醉眼似闭非闭,懿妃没有睡着,用纤纤玉手抚弄着咸丰的辫子。
杨洪飞直挺挺地立于角门门口,警觉地望着四周。
杨露禅远远看到董海川从怀里扯出一块黑布蒙住半个脸。
一个太监路过此地,杨洪飞上前扯住他问:“官房在哪里?”
太监用手指着东北方向,回答:“在后花园的西北角。”
杨洪飞不放心地望了望天香居,往东北方向去了。
董海川暗暗欢喜,飘然下了房,朝房内扑去。
“有刺客?”咸丰一声大叫,猛的推开懿妃,懿妃骨碌碌滚下床来,钻到桌下。
董海川一掌朝咸丰脑袋劈来,咸丰一闪身,慌忙叫道:“救命啊!”董海川举掌又劈,被突如其来的双掌接住,董海川一看,正是蔡啸天。原来蔡啸天在里间歇息,保卫皇上。
董海川略吃一惊,一个螺旋掌,朝蔡啸天劈来。蔡啸天抽出雄剑,用剑去挡;手掌击在剑上,震得蔡啸天虎口生疼。
咸丰趁机溜出房间,窜出角门,杀猪般大叫:“有刺客!有刺客!”
大批侍卫蜂拥而至,董海川恨恨地一拍腿,暗中叫道:“天不助我也!”他不愿与蔡啸天纠缠,冲出屋门,一纵身,上了房。蔡啸天紧追不舍,也上了房。董海川疾走,蔡啸天步步逼近。
蔡啸天双目圆睁,紧紧盯着董海川,一扬手,一支飞镖飞了出去。董海川听到声响,一回手,也飞出一支飞镖,两只飞镖正好撞着,发出“叮口当”之声。
杨露禅见董海川有危险,暗暗着急,眼看董海川从自己身伏的屋顶一越而过,轻无声音。看着蔡啸天追近,一抬脚,蔡啸天只顾追董海川,没提防此处有埋伏,“咕咚咚”栽下房去。
杨露禅见蔡啸天滚下房下,猫着腰,三窜两窜,奔往茶房。
杨露禅推开董海川的房门,正见董海川若无其事地盘腿坐在床上,“吧哒吧哒”吸着旱烟袋。他面部祥和,平静自然。
“杨师傅到哪儿去了?”董海川笑眯眯地问。
“刺杀咸丰皇帝去了。”杨露禅单刀直入,直率地回答。
董海川急忙卞床去掩他口,杨露禅闪到一边“嘿嘿”冷笑。
这时,外面人声喧嚷,侍卫跑来跑去,喧嚣声不绝于耳。董海川朝杨露禅一抱拳,说道:“既然杨师傅已说穿,我也不必相瞒,您提着我的人头去领赏吧。”
杨露禅笑道:“你的人头有多重?”
“大概有几万万斤重……”董海川的声音铿锵有力。
“你多算了吧?……”
“我说的句句是实话。”
“为何?”
“因为我身负数十万太平军战士和几万万民众的使命……”
“什么使命?”
“杀死咸丰皇帝,酿成皇宫内乱,让王公大臣自相残杀,争权夺利,使太平天国乘虚而入,大举北伐……”董海川说到这里,眼睛泛光,脸色坚毅。
“你是谁派来的?”
第40章 说拱手赞叹宋迈伦 论崩拳夸奖郭云深
“洪秀全。”董海川自豪地回答。
“洪秀全是什么人?”
“他是太平太国天王,太平军最高统帅,拜上帝会的首领,是拯救民众出水深火热自叭英雄!”董海川目光深邃,两眼望着窗外。
“你是太平军吗?”杨露禅的心田仿佛一下子豁亮了,一股敬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董海川摇摇头,喃喃道:“我是受人之托,仗义而行……”
杨露禅惊道:“那你真是天下第一仗义之人,为了朋友之托,忍痛割阉,斩断情缘与尘缘,你做出的牺牲太大了!”
董海川似有难言之隐,眼圈一红,热泪夺眶而出,慨然道:“为了黎民百姓,为了正义,为了朋友,为了我堂堂华夏古国,我董海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的朋友是洪秀全吗?”
董海川又摇摇头:“我的朋友是一个隐士,他的绰号是铁拐道人……”
“原来是郭济元老先生。”杨露禅一早就听说江湖上有一个身患残疾的铁拐道人,他已年逾古稀,一直隐居田园,踪迹罕见,经常高来高去,洁身自修,享有盛誉。
董海川沉吟一忽儿,又道:“铁拐道人是我的朋友,洪秀全是他的朋友……”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喧嚷声,杨洪飞领着一伙如狼似虎的侍卫扑进院子。
董海川急忙嘘了一声,说道:“这段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杨露禅笑了一笑:“你放心吧。”
杨洪飞带着侍卫闯进屋来。他望了望董海川,又看看杨露禅,向董海川问道:“董太监,看到刺客了吗?”
董海川笑道:“我要是看到刺客,就不会放他跑了,我和露禅一直在这里闲聊。”
杨洪飞疑惑地说:“皇上说,刺客也是太监打扮。”
董海川回答:“仅肃王府就有太监几百人,皇宫里来的太监又有几十位,再说刺客换上太监衣服正好独往独来呀!”
“你说的有道理。”杨洪飞对侍卫们喝道:“走,到别处搜搜去。”
一个侍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