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镯子传奇-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肃王咂了咂嘴,连声赞道:这是北京黄酒,护国寺西口外柳泉居的,号称‘玉泉佳酿’,酒味香醇。
尹福附和道:味道确实不赖。
肃王为尹福夹了一只醉蟹:来,尝尝鲜。
尹福心里翻江倒海:王爷今晚怎么了?如此盛情请我喝酒,必是有求于我。
酒过三巡,肃王醉醺醺又开了腔:教头,王爷待你不薄吧?
尹福点点头,一字一顿地说:不薄。
肃王斜睨着眼睛又问:我待你与先王爷侍董公,哪个更厚一些?
尹福心想:这叫我如何回答,不如瞒过去,于是硬着头皮答道:你更厚一些。
肃王道:知恩不报,非君子。
尹福显出视死如归的样子,缓缓说道:恩将仇报,是小人。俗话说,士为知已者死。仆为主死,虽死犹荣。
肃王显出高兴的样子,口水从嘴边淌了下来,连声赞道:说得好,说得好!
尹福心想:我应付他几句,他反倒当真,看他狗嘴里能吐出象牙。
肃王道:如今皇上闹着变法,老佛爷岂肯干休?老佛爷可不是一般女人,她在颐和园内不会整日吟花赏月,而是目光炯炯,盯着紫禁城。我看这天下要乱,天下一乱就要闹他个鸡犬不宁,这肃王府的防务就全仰仗你了。
尹福将一块酥鱼吞下肚,应酬道:好说,好说,王爷尽管放心。
肃王将声音放低,嘴几乎贴着尹福的耳根:可是王府里近日出现一件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尹福也睁大了眼睛,心口怦怦在跳。
那个西域来的金貂公主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
不会吧,我看她与从前一样。尹福小心地说。
肃王摇摇头,叹了一口气,想说她现在怎么不听使唤了,又怕被尹福看破,于是改为:她的武功怎么一下子强了数倍,好像变成一个野女人。教头,她的功夫全是你教的吗?
尹福道:她天性聪颖,一教就会,功夫自然大长。
肃王疑疑惑惑地道:昨日她一反常态,变得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不知是怎么回事?
尹福心中有数,装作半信半疑地说:怎么可能呢,您带我去看看她。
肃王带尹福来到银狐公主的住处,猛听到一片咿咿呀呀之声。但见银狐坐在床上,态生两面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酒光点点,娇喘吁吁,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哪吒三太子,四请常山赵子龙,五请山东秦叔宝,六请燕山小罗成,七请钟馗来打鬼,八请宗保穆桂英,刀请华陀来治病,十请托塔李天王,率贪天朝十万兵;叮当当,轰隆隆,惊天动地真威风。天塌地陷震四,野,女娲补天也不灵:哈哈,嘻嘻,气死玉皇老儿精,惊动金銮宝座椅,茫茫大地真干净!
说罢,又哭又笑,扯下纱帘就咬,抄起玉皿就摔。
尹福悄悄对肃王道:她定是练功入魔了,快去请郎中,让朗中开个药方。说道:叫丫鬟木莲唤来自己的贴心侍从,尹福与侍从耳语一番,侍从应诺而去。
不一会儿,一辆马车停在肃王府门前,侍从领一位郎中匆匆而入王府,来到银狐的住处。
尹福扯过郎中,低头耳语一番。郎中来到银狐公主面前,上前就要摸脉,没料到,银狐伸手一掌,把郎中打了一个踉跄。
尹福急忙上前点了银狐的后穴,使银狐动弹不得。郎中上前摸脉,一会儿说:这娘子练功入魔,一时难以还原。
肃王急得跺脚,连声道: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王爷不必着急,我有一方,定可使娘子恢复原态。郎中不紧不慢地说。
肃王忙问何方。
郎中徐徐说道:京城西南有一古刹,唤作法源寺,唐时所建,是消灾避祸这地,娘子若在此寺隐居三年,魔法自退。王爷有没有听说这么一句话:‘魔高一尺,佛高一丈。’佛法定能战胜魔法。
肃王听了,心疼得冒出汗来,暗自想:再过三年,这朵娇花还不凋谢?但事到召如今,只好如此。
尹福在一旁劝道:王爷不必过虑,公主三年后还要复归王府,天下奇美女子如云,何足吝惜。
肃王皱着眉头叫道:尹教头,你可不知道,这金貂公主乃是香妃再世,是人世间罕见的美娘子,身有异香,是我掌上明珠,这叫我如何舍得?
尹福劝道:王爷,冶病要紧,你就忍耐三年吧。
尹福令侍从备一辆香车,让丫鬟木莲陪银狐上了车,自已与郎中上了一辆马车,两辆车朝法源寺驶来。
马车内,郎中对尹福笑道:尹兄,我这场戏演得不错吧?
尹福笑得合不扰嘴。原来这郎中正是马维祺的徒弟叶潜大夫。昨日尹福与叶潜定计演出了这场闹剧。
不一会儿,两辆马车来到法源寺前,只见朱红山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门额上大理石雕镌着金色的法源寺三个大字。
法源寺是北京城历史最久的名刹,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东征阵亡将士,于贞观十九年下诏在此立寺,后来唐高宗李治又下诏修建,直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才完成建寺工程,并赐名悯忠寺。天定十四年,安禄山在寺庙东南隅建塔;明正统二年改名为崇福寺。清代雍正十二年,赐名法源寺。元代诗人张翥曾写诗赞道:百级危梯溯碧空,凭栏浩浩内长风。金银宫阙诸天上,绵绣山川一气中。事往前朝僧自老,魂来沧海鬼犹雄。只怜春色城南老,寂寞余花发旧红。“朝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亲自改幸,并赐御书法海真源”匾额,又赐一首御制诗: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沧桑已阅久,因革率难穷。名允法源称,实看像教崇。甲寅创雍正,戊戌葺乾隆。是日落成庆,初春瞻礼躬。所期盗福力,寰宇屡绥丰。
因为叶潜事先已与法源寺住持定禅法师说明,定禅法师闻讯后带领众弟子前来迎接尹福、叶潜、银狐、木莲等人,尹福让那辆香车先回府,留下马车等候,然后随玉禅法师进入寺庙。
进入山门,东西为钟、鼓二楼。宝禅法师指着鼓楼前一株文官果树说:这可是株奇树,当时杨州八大怪之一的罗聘曾来此庙,为这株奇树题诗云:‘首夏入香刹,奇葩仔细看,僧原期得果,花亦爱名官。朵朵红丝贯,茎茎碎玉攒。折来堪着句,归向胆瓶看。’
众人一起来观赏此树,齐声赞叹。宝禅法师又引众人穿过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大悲坛,走进藏经阁。但见殿前有数百年古争杏一株,枝干婆娑,荫覆半院;阶前有两株西府海棠。宝禅法师道:寺内宝树不少,这侏西府海棠也是奇花,诗人龚自珍来此寺时有词云: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谰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名是落花!
银狐听了,如醉如痴地捧起一朵娇艳欲滴的海棠,狂吻着,喃喃自语:真是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流连处。
宝禅法师又道:法源寺在历史上是一座名刹,宋软宗赵醒被虏此来,就被拘在寺内;金大定十三年,曾把这里做为策试女真进士的考场;元至元二十六年,宋遗臣谢枋得被拘,即绝食寺内。
众人出了藏经阁,来到后面一座幽深的庭院,梨花掩映,翠藤拖曳,幽雅索静。
宝禅法师道:娘子就住在这梨花院吧,时间不早了,大家回去歇息吧。
叶潜问:我那外甥女白云榭不知住在何处?
宝禅法师道:她住在后面的怜花阁内,这几日她行踪不定,我也不好多问。
尹福等人回去后,银狐与木莲走进屋内,但见正厅硬木桌椅,壁上挂着一幅《山鬼游猎图》,左屋有一木床,案上摆放准备好的女子梳妆用具。右屋有一木床,摆放几个书柜,柜内有佛经典籍,四书五经,唐诗宋文诸书。银狐住左屋,木莲住右屋。
银狐又累又乏,感到身上不适,忙叫木莲用木盆打来热水,脱衣洗浴。
银狐脱去旗袍,正在脱内衣时,忽然掉下一颗亮晶晶的东西。银狐一见,心内发慌,连忙俯身去拾。忽然一阵风吹来,蜡烛顿灭,漆黑一团,用手一摸,那亮晶晶的东西不翼而飞。银狐又惊又羞,急忙拾起旗袍掩住下身道:何人大胆,盗走了我的翡翠如意珠?
第7章 赠诗迹太极杨的指津 叩清宫八卦尹献珠
银狐连呼几声,无人回声,但见后窗洞开,凉风习习。正在右屋铺床的丫鬟木莲慌忙持着一个蜡烛走了进来。
银狐一见,连忙吹了蜡烛,穿上衣裙,然后来到门外,只见院内寂静无人,房上更是萧索。
却说端王府退思堂内杨班侯一叫出翠花刘“几个字,把刘凤春吓了一跳,他思忖,这杨班侯果真厉害,自己施地夜行术,人不知鬼不晓,果然被他全看在眼里,既然识破也就不再隐藏了。于是一招燕子钻林”,跳了下来,来到屋内,打了个揖,朗声说道:杨教头,‘翠花刘’特来拜见。
杨班侯笑道:刘丐头好不快活,白吃白住,不交房租和膳费,算是有福之人。
刘凤春一听,脸一红,心想,这杨班侯好不刁钻,连我暂且栖身端王府也知道,平时倒装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刘凤春遮掩道:外面风声太紧,我也是帮助教头看管门庭。
杨班侯道:你倒会说便宜话,时间不早了,你快全盘托出吧,尹大哥都快急死了,头发都急白了一片,这翡翠如意珠的确坑人。
刘凤春道:教头真乃神机妙算之人,我此番来就是请教对策。
杨班侯沉吟一刻,缓缓说道:如今尹大哥决意扶助光绪皇帝维新变法,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一派正人君子,精神可嘉。但也有旁侧之人企图拨掉尹大哥这颗钉子,因此演出了这幕盗珠的丑剧,要尹大哥的难堪。我现在给你出一着诗,迹底就在诗中……
刘凤春一听,连连摆手,叫道:我不通诗文,你如何让我猜诗?
杨班侯道:你不懂,可是八卦掌门里有懂的,你记住就是了。
刘凤春急得一拍大腿: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算我倒霉。
杨班侯说:你听说,‘颐气悠悠绕佛楼,和平气象几春秋。园林尚未呈金色,珠宝云消付九州。’
刘凤春汗流了下来,连连说道:记不住,记不牢。
杨班侯打趣道:你记拳谱那么快,怎么这四句诗倒记不住?
刘凤春抹了一把汗,将汗瓣儿甩在地上,叫道:这之乎者也的东西,我实在没兴趣。
杨班侯笑道:误了尹大哥的大事我可不管。
刘凤春用力跺了一下脚叫道:好,我用尽吃奶的劲儿去记就是了。
杨班侯又说了一遍,刘凤春勉强记住了。
杨班侯道:你去说给尹大哥听,他准能猜着。
刘凤春一撇嘴:他可不行,你甭看他斯斯文文的,肚子里没文章。施纪栋的老婆陈缓缓是戏子出身,粗通些诗词,我现在就去找她。
刘凤春来到朝阳门内义和木厂时,已是午夜时分。刘凤春也没敲门。蹿上了木厂大门,疾步来到施纪栋房前,趴在纸窗前,叫道:施爷,施爷!
屋内传出施纪栋的咳嗽声,一会儿,烛光亮了。
谁?施纪栋问。
我,‘翠花刘’。刘凤春闷声闷气地答。
三更半夜的,你这叫花子头有什么要紧事?
大喜哟!刘凤春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头撞开了门。
施纪栋迷迷惑惑地问:什么大喜?
刘凤春把来意说了。
施纪栋瞧瞧歪在一边的陈媛媛,她已惊醒,只是睡意正浓,未曾睁眼,听到刘凤春一番话,忙掀开被角,坐了起来。她穿着大红兜布,露出半个葫芦状的白奶子。
你再把那道诗说一遍。陈媛媛睡眼惺松地说。
刘凤春又说了一遍。
明白了,这是一首藏头诗……
崇文门外花市四条程记眼镜铺内,程廷华正在屋内熟睡,此时天已微明。他猛沉屋内卷进一股风,呼地醒来,只见一个身穿黑色行服的女子立在床前。程廷华大惊,急抽枕边的春秋宝刀。
程大哥,是我。那女子笑盈盈地说。
程廷华仔细一瞧,是栖身法源寺的白云榭。
白云榭手里捏着一颗亮晶晶的东西,笑道:程大哥,你瞧这是什么?
程廷华接过那颗亮晶晶的东西,仔细端详,光闪闪,绿盈盈,滑腻腻,光溜溜。
白云榭叫道:这就是你们朝思暮寻的翡翠如意珠啊!
你从哪里弄来的?程廷华一骨碌爬起来。
白云榭道:快去找尹大哥,以后再告诉你究竟。
程廷华、白云榭二人来到肃王府豪杰斋时,只见尹福、施纪栋、刘凤春都在那里。程廷华高兴地叫道:尹史,珍妃娘娘的翡翠如意珠找到了!
尹福一听笑逐颜开,说道:方才施爷和‘翠花刘’来,刚报告了杨班侯指引的线索,杨班侯提示一首藏头诗,诗首是‘颐和园珠’,说明翡翠如意珠是藏在颐和园内,那一定是慈禧太后手下的人所为,可是没想到,翡翠如意珠已经到手了。
程廷华笑着瞅瞅白云榭:这是白居士的功劳。
尹福问白云榭:你是从哪里得到的宝珠?
白云榭淡淡一笑:没有悟桐树,哪里引得凤凰来。昨晚我刚回法源寺,就听说肃王府尹大哥介绍来一个塞外名姝来寺里栖身,我去拜访这位远方贵客,没想她正在洗澡。我见她从嘴里抠出这颗宝珠,并把它放在桌上,我便反它盗来,我想这可能就是那颗翡翠如意珠,弄得京城沸沸扬扬。
尹福喃喃道:难道是银狐公主从珍妃处盗的宝珠?
程廷华道:此案水落石出了。
尹福道:诸位兄弟、妹妹先在此等候,我先把定珠呈送皇上,皇上可能正在为此事焦急,我去去就来。
天蒙蒙亮,紫禁城里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在朦朦胧的曙色中显出巍峨宏大的身影。宫中奏事处的管理收折的太监,撤去了他坦的灯笼,捧着呈送皇帝的奏折到内宫去了。
年轻英俊的光绪皇帝正在乾清宫东暖阁阅看奏折。宫灯把屋晨照得透亮,高脚铜炉散发出阵阵檀香味。光绪的脸色显得有点疲倦和苍白。御前太监马兰福侍立在他的身旁,躬身把奏折从黄色折匣里取出来,用象牙签子挑开折子的封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