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646年1—7月,机动作战 在黑森地区附近,弗兰格尔与李颇德两支敌对部队彼此小心翼冀地相互机动,大部分精力则用于从荒芜的城镇乡村为其人员和马匹搜寻食物和草料等。与此同时,杜伦尼也不想冒险作战,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他也决定采用机动作战。
1646年8月,杜伦尼与弗兰格尔会师 为了给帝国军队筹措粮草,李颇德机动到莱茵河—美因河谷西南地区,这给杜伦尼创造一个战机。他迅速而秘密地向莱茵河下游的韦瑟尔进军,8月10日,在韦瑟尔之东南的吉森与弗兰格尔率领的军队会师。这支联合部队总数已到19000多人,李颇德担心这支强大的军队会割裂其与中部德国之联系,遂向富尔达撤退。
1646年9—11月,入侵巴伐利亚 法国与瑞典的联军绕过李颇德,从东南侵入巴伐利亚并向穆尼什挺进。法国与瑞典的联军所过之处,田园荒芜,生灵涂炭。从而使刚刚从早期战争中恢复元气的巴伐利亚再遭劫难,同时也由于得不到帝国的支援,使得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连向联军乞和。1647年3月,《乌尔姆条约》签署。
1646年,其他战事 在佛兰德,由加斯坦及大孔代率领的法军攻占了边界地区的几座要塞,其中包括丹克鲁克在内。在意大利,法军向托斯卡纳的进军企图没有获得什么进展,在西班牙,由哈考特率领的法军企图攻占莱里达,但却被莱甘伊兹利用智谋打败。到1646年末,这支军队转由大孔代指挥,此前,大孔代已继承并拥有了孔代亲王的头衔。
1646年6月14日,奥尔贝特洛海战 由梅里—布莱兹率领的法军舰队企图扭转托斯卡纳港被围之态势,遭到由林哈里斯率领的西班牙舰队的攻击,法军被打败。此战中,那一时代最伟大的海军将领之一的布莱兹战死,年仅27岁。
1647年,德国战事 由于连年征战,土地荒芜,军队的供应日益困难。弗兰格尔率领的军队不得不重返黑森,在那里向波希米亚发起突然袭击,未果,之后向波罗的海海岸撤退。杜伦尼则命令卢森堡协助他共同抗击从尼德兰来的西班牙军队的入侵。但此时,魏玛军队发生兵变,经过一次主要战斗,叛乱平息,杜伦尼解散了魏玛军队。之后,率其军队来到卢森堡。1647年后期,马克西米连又向帝国军队求和,然后,其军队开赴战场以阻击法国与瑞典军队的进攻,但冬季之前没有再发生什么战事。
1647年,其他战事 佛兰德—马斯河地区,法军挫败了西班牙人入侵的企图,其他的围攻战则仍继续。在意大利,由普拉斯林元帅率领的法军在7月4日的奥加留之战中,战胜西班牙军队,但从中所获甚少。在西班牙,孔代包围了莱里达,但被打败。孔代不得不撤至海岸。由于得不到国内和加泰罗尼亚人的支持,孔代辞职返回法国。
1648年1月30日,《明斯特和约》 西班牙与荷兰间的战争得以结束,这是自1643年开始的长期谈判的第一个结果。当德国国内的战争仍在继续时,其他谈判也正在进行中。
1648年5月,入侵巴伐利亚 杜伦尼与弗兰格尔重新在黑森会师,向巴伐利亚挺进。在他们到达多瑙河之前,由梅兰德尔元帅率领的3万帝国—巴伐利亚联军撤退。法国联军在其进军途中到处烧杀抢掠。
1648年5月17日,楚斯马豪森之战 在奥格斯堡以西约23公里的楚斯马豪森,法国与瑞典联军追赶上帝国军队的后卫部队,将其彻底打败。帝国将领梅兰德尔被杀,其残余部队在一片混乱中撤退。联军追杀至因河,在那里,重新组织起的帝国军队阻止了联军的进攻,此时帝国军队转由皮可罗米尼指挥。在因河,血流成河的阻击战持续了整整几个星期。
1648年6—10月,瑞典入侵 波希米亚凯尼加斯马克伯爵率领一支瑞典军队入侵波希米亚,围攻布拉格。这对于帝国领土构成了直接威胁,迫使皮可罗米尼立即从巴伐利亚撤出。凯尼加斯马克继续围攻布拉格,并粉碎了帝国军队解围的企图。瑞典军队积极备战,准备于10月下旬强攻布拉格。
1648年7—9月,向慕尼黑进军 由于皮可罗米尼撤退,使杜伦尼与弗兰格尔得以进攻巴伐利亚人的首都。但随着和平谈判接近尾声,法国红衣主教马扎林(黎塞留的继承人)命令联军撤至斯瓦比亚。
1648年8月10日,兰斯之战 孔代被重新受命指挥北部法军。他彻底粉碎了哈布斯堡与西班牙联军通过阿尔士瓦入侵法国的企图。西班牙人在比利牛斯山脉北部的优势结束了。
1648年10月24日,《威斯特发里亚和约》 帝国与法国间签署了《明斯特和约》。帝国、瑞典与德国新教徒则签署了《奥斯纳布吕条约》(法国与西班牙间的战争仍在继续;参见第十四章→西欧→法国→路易十四的早期统治)。瑞典人获得了一笔战争赔款并巩固了波罗的海沿岸的领土。法国获得了整个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在莱茵河东岸驻防菲利普堡的权力。而德国,其公国领土变小,宣布大赦天下,并承认了德国诸侯的君主权。在帝国内部,天主教与新教的诸侯们享有同等的权力,1624年之前取得的教会财产永不退还。两个条约均由法国与瑞典认证。
巴拉丁之战或称奥格斯堡同盟之战(1688—1697年)
到1660年(原书为1860年),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已经拥有了在欧洲大陆取得霸权的力量。其人口已近1900万人,是英国或西班牙人口的三倍,接近尼德兰的八倍。由于国防大臣路弗伊斯对于军队体制的改革,使得法国陆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在管理与经济天才科尔贝尔的精心组织领导下,法国海军成为大西洋海域中三支主要力量之一。也由于英国于1684年从丹吉尔的撤退,使得法国海军独霸地中海。同尼德兰及西班牙不同,法国经济不依赖于海外贸易,因此,英国与荷兰企图通过经济压力迫使法国就范的努力归于失败。
路易十四日渐明显的扩张主义倾向,特别是努力左右西班牙的企图,已经在欧洲广大地区引起了恐慌。李颇德皇帝在打败土耳其之后,立即在欧洲中部地区加紧构筑工事,以阻止法国人的武装入侵。德国新教诸侯们(值得一提的是腓特烈·威廉)也已同荷兰奥兰治威廉结盟,以对付路易十四。而新教亲王最主要的支持者英国,也在加快推翻倾向于路易十四的詹姆斯二世统治的进程。
1687年,路易十四宣布废除《南特赦令》,此举已使威廉极易建立起反法同盟(1686年7月9日,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建立)。两年后的1688年,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爆发。其原因为:一是路易派兵攻占巴拉丁;二是干预科隆主教的人选问题。几乎与此同时,英国发生政变,奥兰治威廉登基。
大部分战争在尼德兰境内进行,并以奥兰治威廉军事上的无能及路易十四在海战中的缺乏远见而著称。陆地上的战争一般均采用围攻战形式,而海战也基本上是陆战的反映。经过九年持续不断的战争,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迫使敌手不得不结束战争。尽管法国在大陆的影响有所增加,英国的海上优势加大,但波旁王朝对哈布斯堡王朝以及英国对法国的长期斗争依然持续不断。
1688年9月25日,入侵德国 路易十四支持土耳其同李颇德继续作战。与此同时,在德国诸侯们组成有效的反法同盟之前,他派多芬特于10月29日率军侵入德国。法军采用沃邦的攻城技术(参见第十四章→军事概况→筑城与攻城技术),于10月29日包围并攻克了菲利普堡。法军的入侵以及后来对莱茵河流域的践踏,促使德国更加稳固地团结一致,支持皇帝。
1688年11—12月,英国光荣革命(参见第十四章→西欧→不列颇群岛→斯图亚特王朝后期) 在革命中登上王位的威廉三世立刻推翻了其前任对法国的外交政策。英国与荷兰立即联盟,直接促使了在英国指挥下荷兰海军的支持,同时,英国军队也获权向尼德兰开进。
1688—1689年,巴拉丁遭蹂躏 为了从经济上支持法国军队,同时也为了防止反法同盟将其作为反法作战的基地,路易十四在对巴拉丁洗劫一空之后,命令摧毁了它,海得尔堡、曼海姆、施佩耶乐及沃尔姆斯也遭灭顶之灾。
1689年4月,路易十四向西班牙宣战
1689年5月1日,英法海军在班特瑞湾的小规模海战 由查提瑞奥特侯爵率领的法军31艘战舰,在爱尔兰的班特瑞湾,屡屡与由英国海军上将赫伯特伯爵率领的22艘战舰发生小规模战斗。
1689年5月7日,英国向法国宣战
1689年5月12日,《维也纳条约》 在这一条约中,尼德兰同帝国结盟共同反法。不久,英国、西班牙、萨伏依、勃兰登堡、萨克森、汉诺威和巴伐利亚也加入同盟,称之为“大同盟”。
1689年8月25日,沃尔考特之战 在佛兰德,沃尔迪克的乔治·腓特烈亲王统帅一支35000人的部队(其中8000人是由约翰·丘吉尔率领的英国分遣队),打败了由迪休米瑞斯公爵及维拉斯公爵率领的法国军队。不久,卢森堡元帅接替了迪休米瑞斯。
1690年7月1日,弗勒律斯之战 卢森堡率领45000人法军,充分利用其骑兵,经两次来回的卷击,打败了由沃尔迪克率领的37000人联军,这支联军由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德国人组成。法军仅有2500人的伤亡,而联军死6000人,被俘达5000人。卢森堡本打算向尼德兰及德国的纵深进攻,以扩大战果,但接到路易十四的命令,让他同正向默兹和摩塞拉机动的法军保持平行,不让其前出。
1690年7月10日,俾赤岬海战 此战中,图尔维利率75艘船只组成的舰队彻底打败了托尔斯滕逊的英荷联合舰队。英荷舰队共有59艘战舰组成,损失12艘。托尔斯滕逊本来想避免同优势的敌手作战,以维持一支可保持海上力量平衡的舰队,但接到上级的命令让他参战。紧接着,托尔斯滕逊被起诉,但一致宣布其无罪,不过其指挥权还是被解除了。但此时,路易十四没有接受让他继续扩大胜利的重要建议。这个建议,是派遣强大的军队去爱尔兰,从而从海上施加压力以控制英吉利海峡。这是他做出的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决定。路易的错误给了英国与荷兰重新组建其海军的机会,不久,他们得以在毫无限制的情况疯狂地扩充其海上力量。
1690年8—9月,法军向萨伏依进军 在8月18日的斯塔法尔德之战中,由卡蒂那特率领的法国军队打败了由维克托·阿马达斯二世统领的萨伏依军队。此战后法军得以在几乎毫无抵抗的情况横穿萨伏依。
1690年10月,土耳其人重占贝尔格莱德(参见第十四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穆斯塔法·科普利里成为大维齐尔) 此举使东部战线尽早和平的可能性没有了,但李颇德主力仍然被牢牢地吸引在多瑙河。
1691年4月8日,蒙斯陷落 由于路易十四亲临战场,卢森堡迅速攻占了蒙斯。威廉从布鲁塞尔赶来企图介入,但由于其愚蠢的行动,这次介入失败。6月,卢森堡又占领了哈耳。
1691年7月,路弗伊斯卒
1691年9月20日,勒兹之战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卢森堡的骑兵追赶上沃尔迪克军队,此时,沃尔迪克的军队正撤至其冬季营地。
1691年,其他战事 在皮埃蒙特,卡蒂那特进展顺利。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法军,在诺伊里斯公爵指挥下,于9月攻陷里波里和乌尔格尔。
1692年5月25日—6月5日,那慕尔之围 这一战斗攻陷了由路易十四直接指挥,由沃邦具体实施,并得了卢森堡的支持。那慕尔中驻守的是荷兰、西班牙和德国联军。威廉全力解围,但由于默艾涅大雨倾盆、洪水泛滥,解围企图失败。
1692年5月29日—6月3日,拉乌格海战 这是法海军舰队与英荷联合舰队的一次决定性海战,法国海军将领为图尔维利,英国与荷兰舰队则由海军上将爱德华·拉赛尔与乔治·鲁克指挥。法国舰队由44艘战舰及38艘小火船组成,并配置3240门枪炮。英荷联军则由63艘英国战舰、36艘荷兰战舰以及38艘小火船组成,并装配6736门枪炮。由于海面上风浪很大,法国海军的另一支来自土伦的舰队,同图尔维利会师共同作战的计划流产。在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图尔维利发起进攻,被打败。图尔维利损失了15艘战舰。这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海战使路易十四放弃了派遣一支3万人的部队入侵英国的计划。从此以后,尽管由琼巴特率领的武装船经常袭扰英国海军,但对英国控制英吉利海峡的态势丝毫没受影响。
1692年7月24日—8月3日,斯廷凯尔克之战 6—7月,威廉几次同卢森堡的作战均失败,这促使了他转而进攻法军在斯廷凯尔克防御的主力部队。联军虽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但不久,法军开始反攻,并打败威廉,威廉下令在英国人保护下撤退。交战双方均损失约3000人。
1693年6月27—28日,拉各斯海战 在拉各斯附近,一支正驶向士麦拿的英荷联合护航舰队遭到图尔维利的截击。图尔维利首先打败了鲁克处于防御态势的方阵舰队,之后摧毁了联合舰队400艘之中的近100艘。
1693年7月29日,内文登(兰登)之战 威廉统领一支7万人的部队在兰登附近掘壕安营。由于列日受到诺伊里斯的威胁,威廉派一支2万人的分遣队去支援列日。卢森堡则统领8万人的部队向联军阵地发起攻击。在三次失败的强攻之后,法国骑兵突破了联军的防御战线,威廉率部逃亡。法军损失9000人,联军则伤亡19000人。卢森堡追歼再次失败,否则的话,威廉可能被迫求和。
1693年10月4日,马尔萨哥里亚之战 在马尔萨哥里亚,卡蒂那特统帅的法军再次彻底打败了萨伏依公爵,之后卡蒂那特向皮埃蒙特进军。
1693年10月11日,沙勒罗瓦陷落 此战,使法国更加牢固地控制了那慕尔西南之桑布尔。
1693年,其他战事 在加泰罗尼亚,法国占领了罗萨斯。而奥地利于10月进攻贝尔格莱德被打退,使联军再次受损(参见第十四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在贝尔格莱德被击溃)
1694年5—8月,在加泰罗尼亚的战事 诺伊里斯接连帕洛马斯、赫罗那、奥斯塔比克及卡斯特尔-福里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