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接受会战。哈斯德鲁拔仓促应战,把最不可靠的部队部署在左翼的后方,结成一个纵深很大的方阵。他的左翼首先同李维亚斯的重步兵交战;位于罗马军阵右翼的尼罗部队,因为其前方有一道壕沟,有效地阻止了迦太基的高卢部队的冲击。尼罗看见他的左方已经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决定也参加进去。他留下少数兵力继续同高卢部队对抗,以牵制敌人,自己则率领主力,避开敌人的视线,绕过李维亚斯部队的后方,向西班牙部队的右方冲击,然后又攻击他们的后方。这突然的袭击,完全打乱了西班牙军队的阵脚,尽管哈斯德鲁拔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整个部队已经惊慌失措,无法实施有效的指挥和控制。哈斯德鲁拔看到战局已经无可挽回,就用马刺猛踢他的马,勇敢地向罗马军队冲去,结果战死。这一战,迦太基军几乎全军覆没―1万多人战死,其余的四散逃走;罗马军队损失了2000人。会战一结束,尼罗立即南下,只用六天的时间就赶回了意大利南部。传说,汉尼拔刚刚得到他兄弟到来的消息,罗马军队就把哈斯德鲁拔的人头射进了迦太基的营地。汉尼拔悲痛地退往布伦坦。
公元前207—前206年,西班牙 尽管遭到马哥和哈斯德鲁拔·笈斯科的坚决抵抗,西庇阿仍然迅速地控制了西班牙大部分地区。公元前206年,在伊立柏(塞尔皮亚)会战中,西庇阿用48000人马,经过实施出色和巧妙的战场机动,彻底击垮了迦太基拥有7万人之众的军队,把这场战争推向了高潮。在这次会战中,西庇阿所展开的中央轻、两翼重的战斗队形,在形式上同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所采用的战斗队形十分相似,但他却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灵活地运用它。在中央部分抵住敌人进攻的同时,两翼部队便对敌人进行成功的双重包围。这一战结束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统治。不久,西庇阿进行了一次勇敢的旅行,他前往北非,同与薛法克斯争夺努米底亚王位的马斯塞尼沙缔结了同盟。
公元前206—前204年,汉尼拔在海湾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尽管双方军队势力相差悬殊,迦太基军队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汉尼拔在海湾地区仍能坚持下去。这期间有很多小的冲突发生,但最重要的一次是公元前204年同森波厄斯的克罗顿之战。这一战双方不分胜负。同一年,其兄弟马哥率领一支小部队在利古里亚(利久立)登陆。在这期间,西庇阿于公元前205年被推举为罗马执政官,正在西西里岛训练军队,准备再次入侵非洲。
公元前204年,入侵非洲 西庇阿作为罗马执政官,率领一支大约3万人的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部队,从利里巴安(今马萨拉―译者注)出海,驶向非洲,准备入侵这片热土。这一支部队中的很多人是在坎尼会战中遭受过失败的士兵,西庇阿恢复了他们的荣誉感和信心。罗马在乌第卡附近登陆,侵入非洲。在这里双方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战斗,汉尼拔的兄弟汉诺兵败身亡。哈斯德鲁拔·笈斯科和薛法克斯率领迦太基的大部队赶到这里,迫使西庇阿放弃了围攻乌第卡的企图,只是在海滩上构筑了一个有防御工事的营地。双方停战,部队进入冬季营房。
地图06 米陶拉斯(麦陶尔)会战
公元前203年,在乌第卡附近作战 西庇阿突然结束停战,对迦太基和努米底亚的营地实施夜间袭击,用火攻的方法消灭了敌人的全部军队,然后开始围攻乌第卡。汉尼拔和薛法克斯不久率领一支新的部队,与西庇阿在乌第卡附近的巴戈波里第斯地区遭遇,西庇阿大获全胜,薛法克斯被俘。
公元前203年,汉尼拔返回 迦太基元老院召回汉尼拔和马哥,同时向罗马求和。在随后的停战期间,汉尼拔率领18000人从意大利经海上起程回国,很多意大利人追随他们这位外国领袖也来到迦太基。马哥在利古里亚地区被击败后,也率领数千人返回迦太基,但由于伤势过重而死。汉尼拔返回后,迦太基元老院中断了同罗马的谈判,并帮助汉尼拔以意大利老兵为核心,重建了一支部队。
公元前202年,进军扎马 汉尼拔率领大约5000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从迦太基朝内陆的扎马前进,企图将西庇阿从迦太基周围的地区赶出去。西庇阿率领34000名步兵和9000名骑兵,并得到了马西尼亚和努米底亚的增援。
扎马会战(公元前202年)
两军排兵布阵期间,汉尼拔和西庇阿可能进行过会晤面谈,然后才开始战斗。西庇阿的军队排成通常的三线,但是战线与战线之间的距离增大,他也没有把各分队依照三线棋盘格的老形式展开,而是把第三线各分队正对着第一线各分队的后方,这样就在阵形中产生出许多通道,以便使迦太基的大象能顺利沿通道通过,而不致将罗马军队的正面冲乱。汉尼拔的步兵也排成三线,基本上是他在坎尼会战早期就己经开始采用的罗马队形和战术体制。但是他的步兵有一大半都是新兵,其余的是他从意大利带回的老兵和一些马哥刚刚带来的李久里亚和高卢的部队,尤其是他的骑兵的势力太薄弱了,而以前他取得的重大胜利主要是依靠骑兵。因此,这一次他不能够采用坎尼式的战术进行有效的战场机动。
迦太基的战象开始向罗马军团发起冲击,但是完全同西庇阿计划的一样,并没能冲乱罗马军队的队形;与此同时,罗马和努米底亚骑兵将汉尼拔的骑兵逐出了战场;步兵方阵开始交战。罗马军队很快击溃了迦太基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步兵;这时罗马军队的第三线步兵也开始出击,与汉尼拔的预备队交战,但是在汉尼拔的鼓舞下,迦太基军队的老兵们很快就扼制住了罗马军队的进攻势头;在这关键时刻,罗马剩余的步兵加人了战斗,马西尼拉和努米底亚骑兵在将迦太基骑兵赶出了战场以后,也及时赶了回来,对汉尼拔战线的后方实施攻击。就这样结束了战斗。汉尼拔和少数幸存的迦太基士兵逃回了迦太基。2万名迦太基人战死,15000人被俘。罗马大约死1500人,伤4000人。
公元前202年,和平 迦太基请求停战,并完全接受了西庇阿的条件;一、迦太基交出所有的战船和战象;二、未征得罗马同意之前,迦太基不得发动任何战争;三、同意马西尼拉在塞费斯王国恢复王位;四、赔偿1万金塔兰特(相当于3亿美元),并在50年内付清。
公元前202—前183年,汉尼拔的悲惨结局 战后的几年里,汉尼拔着力恢复迦太基的繁荣和昌盛,并取得了成功,但也因此遭到罗马的忌恨,被谴责为企图破坏和平。公元前196年,他离开了迦太基投靠安条克三世。但当安条克被罗马军队击败(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马其顿、希腊和柏加曼→同叙利亚安条克三世的战争)以后,他又被迫离开了那里。公元前183年,由于受到罗马军队在惮斯尼亚的追捕,他被迫服毒自杀。

插图010 扎马会战
评论: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将军像汉尼拔那样,在处于如此艰难的环境和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时,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他的鼓舞人心的领导作风,娴熟完美的战略战术技巧,以及在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仍然顽强地同最强大的国家和军队勇敢作战,并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得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不得不将他列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客观地评价,如果说不能把汉尼拔排在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和拿破仑的前面,那么也不应该把他排在他们的后面。
罗马的军事体制(公元前220年以前)
军队组织和战术
罗马的国家安全,主要依靠由公民组成的半民兵化的军队―实质上,这是一支职业军队。罗马所有体格健全的17—60岁男性公民,都被强制服役,只是47岁以上的人被安排到守备部队。公元前220年,罗马军队最多时达到75万人,而其总人口也只有375万人。罗马经常处于战争之中,因此军队中总是保持有一定数量的、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骨干。罗马军队的强大和成功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一、军队是由自由的、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组成,具有精神上的优势;二、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兵团组织,在野战中这种组织形式超过以前所有的军事体制;三、保持着严格的、能胜任各种作战任务的作战队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长期的作战经验,但主要是因为坚持不懈的训练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四、强烈而又理智地依靠英勇顽强和积极进取精神的军事学说,这是罗马的传统,即使在逆境中也是如此。罗马政府在对待意大利同盟国和殖民地等方面的智慧和才能,包括慷慨和宽宏大量地对待战败的意大利敌国,也是罗马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军团的改革早在塞维·图里乌时就开始了(参见第二章→地中海·中东→罗马→帝国时期),图里阿所进行的传奇式的改革对罗马后来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M.F.卡米卢斯又进行了很多改进,包括对部队组织编制的改革;对兵员的使用主要是根据年龄和经验而不是根据其财产和个人所备武器的质量;仍然希望个人自备武器,但这些武器通常由国家来出钱购买。
萨谟奈战争的山地作战教训,特别是考地安峡谷之战的灾难(参见第三章→中心地中海→罗马→征服意大利),极大地影响了罗马军团作战理论。一个罗马军团编制的单元数量,己经达到大约300个,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叙述。这种灵活而又纪律严明的军团体制,在同皮洛士的马其顿—伊庇鲁斯“法兰克斯”方阵作战时,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元前第三世纪的下半叶,罗马军团的发展可能已达到了顶峰,发挥出了它的最大能力。
古罗马的士兵有四种类型,他们都是自由公民,具有忠诚于国家的强烈意识。第一类是少年兵或称轻步兵,他们年龄最小,最灵活敏捷,但又最缺乏训练;第二类是青年兵,他们年龄较大,经验较多,组成了军团重步兵的第一战列;第三类是壮年兵,平均年龄约30岁,他们成熟、顽强,经验丰富,是整个军队的中坚力量,组成了军团重步兵的第二战列;第四类是成年兵,他们年龄最大,老成稳健,正好弥补了少年兵鲁莽的缺点,组成了重步兵的第三战列。
古罗马的基本战术组织是小队,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连。每个小队由两个“百人队”组成,相当于现代的两个排。“百人队”原先为100人,后来改为60—80人。每个成年兵小队只包含一个“百人队”。鉴于由一名军官(队长)来指挥上百人的队伍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后来减少了人数,但“百人队”这个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大队相当于现代的营,由450—570人组成,其中有120—160名少年兵,还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兵和壮年兵,60—80名老年兵,另加30名骑兵。大队里的骑兵很少跟大队一同作战,而是与其他大队的骑兵合起来组成较大的骑兵队伍。
古罗马军团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一个师,它由10个大队组成,约4500—5000名士兵,其中包括300名骑兵。每个古罗马军团配有一个联合军团。两者的组织体制相同,不过联合军团的骑兵通常有600人。有些人士认为,联合军团的组织体制跟罗马军团不一样,它只是罗马采取的一种策略,以大约相等数量的联合部队来支援各罗马军团。联合军团的最大编制是大队。一个罗马军团与联合军团合起来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军,约9000—10000人,其中约有骑兵900人。两个罗马军团加上两个联合军团组成一个野战军,称为执政官军,由两名执政官中的一名指挥。

插图011 执政官的军队
每个执政官军通常有18000—20000人,其正面战线的宽度大约为1.6—2.4公里。两个正规执政官军经常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就由两位执政官轮流指挥军队―通常是每24小时一轮换。然而,在战争时期或出现重大危机时,罗马军队一般有8个(4个罗马军团、4个辅助军团)、甚至8个以上标准军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已经任命了独裁官,那么他将直接指挥最大的野战部队,并按照实际情况,尽其所能对其他部队实施完全的控制。不管是否任命独裁官,加强的部队通常都由摄政官(第一执政官,由元老院任命)指挥,或由选举产生的主管军事的执政官指挥。
由于执政官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同时他们也是野战的指挥官,因此他们集政治权力和军事权力于一身。指挥官有很大的自主权,一般不受国内的控制。另一方面,这一体制经常会导致最高军事指挥官的平庸无能。这一体制的另一个缺陷是,执政官每年选举一次,即使在长期的战争中也是如此,例如在同汉尼拔作战时,罗马将军就不得不将战争拖了几年才结束。
在执政官或摄政官的下面是下级参谋官或军需官,主要代表指挥官进行行政管理和布置任务。军团的下级军官是六个保民官,每两个人负责一个战列。在一种特殊的安排中,六个保民官轮流指挥部队。后来,又常常在保民官之上任命一个特使作为军团的指挥官。在保民官以下是60个“百人队”队长,每两个人负责一个小队。
军团的机动性取决于每个横队中各分队之间的战术关系,也取决于重步兵的各个作战横队之间的关系。每个小队就像古希腊的小方阵,它的每个横列约20人,纵深6个,士兵间隔略大于古希腊方阵的士兵间隔。每个士兵所占位置约0.5平方米,横队的各小队之间有一个相当于小队下面宽度的间隔,约27米。各小队交错排列,第二和第三横队中的小队正好对着前面横队的间隔,形成棋盘状的纵横交错队形。两个重步兵横队之间约有90米的间隔。
这种棋盘方格状的作战队型较之古希腊方阵有许多优点。它比较容易在地形崎岖的地区实施机动,不用担心部队前后失去紧密的联系,因为队伍本来就有一定的间隔,因此也不必担心横队中出现前后脱节的现象。必要时,第一横队可以穿过第二横队进行撤退,第二横队也可以越过第一横队向前推进。成年兵横队实际上是军团一支有力的后备队。不管怎样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