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前79—前68年,同海盗作战 为了减轻或限制地中海海盗的劫掠行动,罗马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对海盗的惩罚性行动分散而且不能坚持始终,因此成效不大。
公元前78—前77年,李必达暴动 马库斯·阿米琉斯·李必达是民主党的领袖。公元前78年,他当选为执政官后,企图推翻苏拉的独裁统治。公元前77年,李必达在罗马本土外进行的一次作战中,被Q.鲁塔堤亚斯·卡图拉斯击败,他与其支持者一起逃往伊特鲁利亚,在那里他们被庞培全部歼灭。
第三次密斯立对堤战争(公元前75—前65年)
俾斯尼亚的尼科米达斯三世一直对密斯立对堤抱着敌视态度,认为他有野心。公元前75年尼科米达斯三世临死时,将其王国遗赠给罗马。罗马派出军队占领了俾斯尼亚。
公元前75年,密斯立对堤宣战 密斯立对堤率领12万人马侵入亚细亚行省、俾斯尼亚和巴法拉哥尼亚,与此同时,在罗马的一些省份也发生了叛乱。罗马的两位执政官M.奥列里亚斯·科特塔和苏拉著名的部属L.L.鲁卡拉斯,率领大约3万兵力的部队分两路向亚洲进军。在鲁卡拉斯重新控制了罗马的一些领地时,科特塔和他的舰队正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驶向卡尔西顿。密斯立对堤机动兵力集中对付科特塔,在卡尔西顿城外击溃了他的部队,并将其赶回了卡尔西顿城内;同时,密斯立对堤的舰队在海战中击败并消灭了罗马舰队,切断了科特塔的退路。
公元前74年,库齐库斯之战 鲁卡拉斯迅速机动兵力,支援他的同僚在波鲁沙附近击溃了密斯立对堤的助手马里亚斯。密斯立对堤的部队位于库齐库斯半岛的底部,处在两支罗马军队的夹击之下,密斯立对堤被迫从海上逃走,而他的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打通陆上交通线。鲁卡拉斯立即组织部队实施追击,进入到本都境内。
公元前72年,卡比拉(锡瓦斯)之战 鲁卡拉斯彻底击败了密斯立对堤,而后对整个本都王国进行蹂躏。密斯立对堤逃走,同其女婿及盟友―当时中东地区力量最强的统治者亚美尼亚国王堤格兰会合。堤格兰拒绝了鲁卡拉斯提出的交出密斯立对堤的要求。
公元前70—前67年.鲁卡拉斯入侵亚美尼亚 鲁卡拉斯似乎不顾一切后果,只率领1万兵马侵入亚美尼亚。公元前69年,鲁卡拉斯向拥有10万兵力的亚美尼亚军队发起攻击,取得了堤格拉诺塞塔会战的胜利;他率军继续向亚美尼亚东北部地区推进,公元前68年,又取得了阿尔塔夏塔会战的胜利;公元前68—前67年,他的部队已疲惫不堪,拒绝继续前进,哗变随时可能发生,他只好返回幼发拉底河流域。在这期间,密斯立对堤又返回了本都。
公元前67年,庞培指挥东方作战 鲁卡拉斯在其兵力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重大胜利,但最后的胜利果实却由庞培来摘取。公元前66年,在卢库斯会战中,庞培对敌进行伏击,将其彻底击垮。密斯立对堤逃到克里米亚。公元前64年,在屡遭失败的打击之下,他下令士兵将自己杀死。公元前65年,堤格兰战败并被俘,被迫交出所有占领的土地(参见第四章→西南亚→安息和亚美尼亚→堤格兰领导下的亚美尼亚兴起)。
公元前73—前71年,斯巴达克起义 在角斗士斯巴达克的领导下,起义的奴隶在意大利南部的维苏威山上建立了根据地。击败了罗马独裁官法里尼亚斯率领的围剿部队以后,已拥有4万人马的斯巴达克,实际上控制了干巴尼亚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2年,他击败了两位罗马执政官,几乎占据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1年,他最终被M.利西尼亚斯·克拉苏击败。此时,庞培刚刚从西班牙塞多留战争的战场上返回,他最后平息这场起义。
公元前67年,庞培同海盗作战 在庞培的要求下,罗马元老院授予他在地中海及其沿岸约80公里陆地的范围内,拥有“海上独裁官”的大权。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他彻底肃清了在地中海西部和东部的海盗,占领了他们的基地,使这片海域第一次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时间内恢复了宁静。由于他取得了这个辉煌的成就,元老院任命他为东方战场的最高指挥官,以便能早日结束同密斯立对堤的战争(参见上文)。
公元前65—前61年,庞培在东方指挥作战 随着对密斯立对堤和堤格兰作战的节节胜利,庞培横扫了整个中东地区。公元前65年,他到达亚美尼亚境内的里海;公元前64年,他吞并了叙利亚,而且当巴勒斯坦拒绝承认罗马的宗主国地位时,他攻占了耶路撒冷,将巴勒斯坦也并入到罗马帝国的版图;然后他又对罗马各行省及在东方的保护国的行政管理系统,进行了彻底的整顿和改组。公元前61年,他怀着成功的喜悦凯旋,回到了罗马。
公元前63—前62年,“喀提林阴谋” 民主党在卢西乌·喀提林的领导下,秘密准备举行暴动,企图杀死执政官,夺取罗马的权力。这个阴谋被执政官马库斯·图尔里亚斯·西塞罗发现,并在他著名的演说中予以揭露。在罗马本土的一些暴力行为很快地被政府镇压下去,但是喀提林却逃往伊达拉里亚,在那里,他的追随者们已经建立了一支军队。执政官盖尤斯·安东尼率军跟踪追击。公元前62年1月,喀提林在伊达拉里亚境内皮斯托里亚附近举行的一次暴动中兵败身亡。
公元前61—前60年,恺撒在西班牙 盖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2—前44年)是一个贵族出身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当他出任罗马副执政官和驻西班牙地方长官时,第一次表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这以前,即公元前82—前78年,当苏拉在东方作战时,恺撒曾是他手下的一名参谋军官;公元前69年,他曾在西班牙做过财政官。然而,成年以后,他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政治问题上。现在,他第一次行使军事指挥权,镇压了桀鹜不驯的“蛮族”人在他所管辖的省区内的一次暴力反抗,而后占领了整个路斯坦尼亚地区。
第一次三人执政“前三头同盟”
(公元前60—前50年)
公元前60年,三人执政的建立 庞培与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的克拉苏和恺撒,在形式上组成了同盟,在罗马取得政治上的优势。这是一个在罗马国内充满了暴力和动荡的时期,三人执政的统治混乱而又错综复杂,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想利用国内的不和来增加自己的优势。在这一时期,他们将意大利以外的殖民地划分成三个部分,明确了每个人的控制范围。
公元前58—前50年,恺撒的高卢战争(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高卢战争)
公元前55—前38年,同安息的故争(参见第四章→西南亚→安息和亚美尼亚→同罗马的第一次战争)
公元前54—前53年,卡雷之战 为了军事上能赢得比其竞争对手和同事更大的荣誉,克拉苏任命自己为叙利亚的摄政官,离开罗马前往叙利亚,而后又向安息进军,准备发动一场对帕提亚人的战争。在卡雷地区掩护罗马军队撤退时,他被安息将军苏里纳斯击败,自己也战死沙场(参见第四章→西南亚→安息和亚美尼亚→同罗马的第一次战争)。
公元前52—前50年,庞培夺取政权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罗马正处于无政府状态,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对恺撒在高卢日益提高的声望深感嫉妒,庞培强迫元老院选他为唯一的执政官,事实上成为独裁官。恺撒和庞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而元老院支持庞培,并通过了一项法律。按照这个法律,恺撒在公元前49年3月1日以后,将失去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一切权力。
地图01 罗马(公元前1世纪)
罗马的军事体制(公元前50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以后的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的动荡和混乱状态直接影响到它的军队建设。然而,尽管出现了很多不称职的军事将领,尽管罗马公民的素质和军事体制的优势也已经下降,但是它的军事体制仍然保留了曾使罗马走向辉煌的主要基础:正规、纪律、训练、灵活和积极进取。
吃苦耐劳、坚定顽强的意大利农民数量的减少和素质的下降,以及由于帝国领土的持续增大而带来的军事任务的不断增多,严重影响到罗马每年的兵员征集。事实上,现在的罗马保留的是一支职业化的常备军,士兵的职业就是作战。这种现象在罗马本土以外的各个行省尤为明显,因为罗马政府每年负担不起征兵的费用,不能向这些地区派出新的军队。
罗马国内行政和军事管理体制与以前基本相同。在进行全面战争时,罗马国家的潜力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军事体制优势的削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军队的能力和军事将领的水平。由于职业政治家们为了避开作战的苦难,通常都不当军团的士兵和下级军官,他们常常被安插到军队的高级指挥位置,而他们本身既没有体验到作战的环境,也没有作战的经验,甚至对军事根本就不感兴趣。许多士兵从不太可靠的社会成份中征集而来,他们的纪律、训练水平和忠诚程度都下降了,官兵之间互不信赖。为了加强作战的指挥控制,不得不缩小军团各小队之间的间隔。因此,罗马军队的作战队形实际上开始向陈旧的古希腊方阵演变。这就使罗马军队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从而造成了他们在帝国边缘地区作战的频频失利。
马略的改革
阿劳西奥之战的灾难(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和地中海世界→朱古达战争),敲响了罗马这种没落军事体制的丧钟。一些讲求实效的有识之士,一直试图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军队,促使国家批准军队职业化,这种努力一直持续了16年之久。这也促使意志坚强的罗马人,不顾感情脆弱的罗马人的反对和理论上的攻击,采取一种符合时代特点的军事体制。
担任执政官期间,马略建立了一套新的军事组织体制。这种体制及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公元初年。尽管恺撒对军队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使之更适合当时的情况,但是恺撒时代军队的基本模式是由马略创造的。尽管马略在政治上是短命的,但他成功的军事改革,却在罗马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马略的军事体制消除了当兵的公民与各旧贵族间的隔阂,也消除了他们的年龄和作战经验方面的差别,增强了各部队之间以及士兵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进行了兵员的补充和更新。
马略的同事P.苏尔皮西亚斯·鲁弗斯还制定了一套新的完整的训练规范,虽然后来几经修改,特别是苏拉对此又有所发展,但这在恺撒时代仍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法规。军队越来越趋向职业化,因而克服了士兵素质在尚武精神和公民责任感方面日益下降的弊病。
马略军团
马略接受了罗马军团逐步向方阵队形演变的趋向,并把步兵大队作为基本的战术组织。小分队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仪仅作为大队里的一个行政单位。每个军团由10个大队组成,每个大队有400—500人。
作战时,大队编为8—10列横队,每列横队约有50人。在排成密集队形时,士兵间距约0.9米,这样很适合部队的机动和密集的标枪投掷,但不宜用于白刃战,因为间距太小,剑无法施展。为此,在进行近战时采用了间距为约1.8米的疏散队形。为使密集队形能够迅速扩展为疏散队形,在交战前各大队之间必须留出相当于一个大队宽度的间隔距离。如果一个军团由2—3个横队组成,马略就把横队中的各大队按棋盘方格形状加以排列,从而使军团保持了原有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并在士兵之间保留了战斗中挥剑所需的间隔距离,同时利用这种队形的灵活性可以适应方阵中士兵往往自然而然地挤到一起的趋势,从而使军团在近战时正面阵线始终保持连贯均衡,不致产生缺口。这是一项简单、高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使古罗马军团继续保持了固有的灵活多变的特性。
大队在行进时编成4—5路纵队。若要变为战斗横队,只须先合并成2路纵队,然后作向右或向左转即可。行进间的队伍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战线和方向的变换时,跟现代军队密集队形的操练方式相似。
插图006 马略军团
军队通常编为3个横队。第一横队包括4个大队,第二、三横队各为2个大队,后面横队中的各大队对准前一横队的大队间隔,以传统的棋盘方式交错排列。如果将军团编成2个横队,那么,显然每个横队就由5个大队组成。军团的队形很少编为一个横队,编成4个横队则更属罕见。每个大队正面宽约为36—46米,各大队的间距相等,这就是说,正规的3个横队军团正面宽度约为305米。各横队的间距通常约为45米,因此军团的纵深约为110米。
插图007 凯撒军团
一支由每个军团平均兵力为4500人的8个军团组成的军队,排成3个横队式的队形,其正面总宽约为762米,跟过去以分队为基本单位的军团相似,但纵深要稍浅一些。即使如此,马略将军率领的军团正面每米宽的距离后面平均排有13人,而马其顿方阵则为25人,因此,军团队形的密度约为方阵的一半。
军团的主要防御队形有横队、方队和圆队等。横队通常由10个大队排成一列,部署在设防阵地或战壕的后面。方队按普通3个横队形式组成,其中3个大队朝正面,7个大队分别朝着其余3个方向,3个大队向后,另4个大队两面面向两个侧面。方队和横队(即方队的变形)均用来对付骑兵。通常若侧翼受自己骑兵或辅助轻步兵的保护,那么军团喜欢以横队对付敌人的骑兵。只要将重标枪、盾和重剑(或短剑)结合使用,就足以抵挡最强大的骑兵冲锋了。
军团的军旗是一只银色的雄鹰,两翼展开,树在一根高大的树枝顶端。军团的雄鹰标志,受到人们的特别尊重,甚至超过了现代军队对军旗的尊重程度。马略似乎还规定了军团各编制单位的军徽,包括各种各样其他的图案。每个大队都有自己的军徽,这种军徽通常是用金属或木头制成的,其直径大约有巧厘米,也挂在木杆或长矛上。每一个小队也有自己的标志,以用来集合、重整部队或振奋士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