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18年9月19—21日,美吉多之战 凌晨4时30分,英军炮兵实施集中射击,随即英军全线推进。第二十一军沿海岸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沙漠骑兵军由此涌入。与此同时,英国空军轰炸铁路交叉点和所有的土军军团司令部,并使土军的通讯联络完全瘫痪。骑兵部队穿过溃散的土军第八军团向北急进,在次日上午早些时候进抵埃斯德赖隆平原。至9月20日黎明,英军步兵向东的巨大的旋转运动已经完成。到这时,耶拉德帕夏的第八军团已不复存在,凯末尔的第七军团正混乱不堪地向东退往约旦河。英军骑兵横扫并通过拿撒勒,赞德尔斯勉强逃脱追捕。随后英军骑兵转而向东,于9月21日,抵达紧位于加利利海以南的约旦河。仅有赞德尔斯的德军亚洲军(2个团)仍然保持着表面上的秩序,而在他们四周,到处是逃窜的散兵游勇。
1918年9月22日……10月30日,英军实施追击 当约旦河谷的土军第四军团开始溃败时,英国空军对亡命的人群狂轰乱炸。9月27日,在东南沙漠一翼活动的劳伦斯和费萨尔在德拉切断了铁道线。与此同时,艾伦比继续紧迫不舍,10月1日夺取了大马士革,10月2日则夺取了贝鲁特。沙漠骑兵军继续率先推进,10月6日抵达霍姆斯,10月25日进抵阿拉颇。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退出战争 10月30日,土耳其在穆德罗斯签订了停战协议。
评论:艾伦比在美吉多的胜利是一件火力和机动相结合的杰作,整个行动得到完美的计划和实施,它是英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作战行动之一。在38天的战斗中,艾伦比的部队向前推进了约529公里,并连续实施战斗。3个土军军团被消灭,76000人被俘(其中4000人是德军和奥军),缴获了360门火炮和大量的武器装备。英军的损失主要是在最初的突破中造成的,共计853人阵亡、4482人负伤、385人失踪。
美索不达米亚
1918年1—9月,邓斯特维尔对巴库的作战行动(参见上文)
1918年10月23日,底格里斯河攻势 英军诸兵种合成部队从巴格达迅速向北推进,以抢在土耳其预期的崩溃之前,夺取摩苏尔油田,造成既成事实。A.S.科布中将将伊斯梅尔·哈克将军指挥的土军底格里斯部队,从其设在费特哈的外围阵地赶走。哈克退到舍尔加特附近。在那里经过激烈的战斗,科布的部队对其形成围攻。10月29日,英军发动进攻,只取得部分成功,但第二天,哈克率11 322名土军携带51门火炮向英军投降。英军共伤亡1886人。11月1日,科布匆忙派遣其骑兵进抵摩苏尔远郊。尽管在10月30日已达成停战,科布仍然下令夺取该地。经过一番争吵,11月14日,哈利勒帕夏的守军同意开走,英军则留在该地。
评论:美索不达米亚战役的整个变迁过程都是以攻取和保守油田为转移的。战争结束之际,英军拥有了该地,并为之付出了伤亡80007人的代价。其中15814人阵亡,还有12807人则死于疾病。
1918年11月,英军夺取巴库 一支在黑海拼凑的英军小舰队将土军赶出巴库。
1918年11月12日,尾声 协约国舰队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并于第二天兵临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城下。
海战
1918年4月23日,英军袭击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 到这时,虽然德国的潜艇战受到协约国护航体系的遏制,但仍然是一个威胁。U型潜艇经常从设在泽布吕赫和奥斯坦德的基地,或从布鲁日运河港口的掩蔽处驶出,进行袭击行动。负责指挥多佛尔海峡巡逻警戒的英国海军少将R.J.B.凯斯组织了一次对这些基地的袭击,大约有75艘舰船参加了这次行动。在驱逐舰和潜艇的护航下,A.F.B.卡彭特海军上校指挥轻巡洋舰“复仇”号冲入泽布吕赫。该舰搭载一支强击队,沿着泽布吕赫的防波堤航行。与此同时,1艘装载着高爆炸药的潜艇对泽布吕赫的船闸闸门进行了爆破,此外还自沉了2艘封锁船。在造成了一些破坏之后,“复仇”号及其强击队撤离该基地。但基地并没有完全被封锁。同时,对奥斯坦德的袭击没有成功。5月9日,“复仇”号再次袭入泽布吕赫,并准确地自沉在船闸闸门处。虽然封锁没有完全达成,但这些英勇的行动极大地打击了德军的士气。德军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对英国海岸和北海护航船队实施了几次袭击,但造成的损失很小。
1918年1月20日,德舰从达达尼尔海峡出击 “格本”号和“布雷斯芬”号驶入爱琴海,但也以灾难而结束。“格本”号触雷而严重损坏,“布雷斯芬”号沉没。然而,尽管英国空军狂轰乱炸,“格本”号还是驶回君士坦丁堡进行维修。
1918年6月9日,奥舰从波拉出击 奥海军分舰队袭击协约国军的封锁舰船,但当意军小型潜艇攻击奥军分舰队,并击沉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后,奥军的出击被击退。“圣伊斯特万”号是大战中唯一被击沉的无畏战舰。
1918年10月29日,德国公海舰队爆发起义 希佩尔(他已在8月份接替舍尔舰队司令一职)计划不顾一切实施出击,与英军大舰队进行最后的战斗。但水兵们举行起义而拒绝出海,并控制了舰队。此举结束了海上的战争。
在东非的作战行动
在四年的时间里,尽管英军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停地实施寻歼和追击,但仍然不能打败狡猾而富有军事才干的冯·莱托—福尔贝克。1917年,英军将其赶入葡属东非,但他在那里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游击战,夺取了几个葡萄牙的军事营地,并以缴获的物资补给其小部队。随后,他再次进入德属东非,虽然他只有4000人,与之为敌的部队有13万人,但其还是成功地夺取了几个小的营地,并进入英属北罗得西亚。最后,英军设法告诉他已实现停战。11月14日,他停止敌对行为,并于11月23日率众投降。
停战以后
1918年11月17日,德军撤出协约国领土 协约国军队开始收复这些自1914年以来一直被德军占领着的法国和比利时的土地。
1918年11月21日,协约国扣押公海舰队 公海舰队在英国大舰队编队之内驶入福斯湾,后来被转移至斯卡帕湾。
1918年12月1日,协约国军进驻莱茵兰(德国莱茵河以西地区的通称——编者注) 根据停战协议条款,协约国军和美军跟随撤退的德军进入德国领土。
1918年12月9日,进驻桥头堡 英军驻于科隆,美军进驻科布伦茨,法军占领美因茨。这三处横据于莱茵河上,彼此相距约29公里。
1919年5月7日—6月28日,《凡尔赛和约》 德国代表接到了被递交的条约并签字(无条件的)。主要内容如下:(1)承担战争罪责;(2)德国殖民地被剥夺,割让阿尔萨斯—洛林、萨尔盆地(1935年由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波森(波兹南——译者注),以及石勒苏益格和西里西亚的一部分;(3)承担战争赔款,后来确定为560亿美元;(4)解除德国武装。条约附有国际联盟条约。尽管威尔逊总统竭尽努力,但美国参议院否决了联盟条约。这导致威尔逊总统身心的崩溃。后来,在5月20日,国会两院联合决议宣布对德和奥匈的战争结束,保留美国对《停战协议》、《凡尔赛和约》或战争结果的一切权力。美国单独与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和约后来在1920年10月18日得到批准。
1919年6月21日,德国公海舰队被凿沉 停泊在斯卡 帕湾的德国公海舰队的大部分舰艇被德国水兵凿沉——此举有违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
1923年1月,美军占领的结束 美国占领军开始撤出科布伦茨回国。英军和法军继续占领莱茵兰,直到该时期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①
总的机动兵力阵亡②受伤平民死亡③经济和财产损失④(百万美元)
协约国
法国8410000135780042660004000049877
英国8904467908371409021230633⑤51975
俄国12000000170000049500002000000⑥25600
意大利5615000462391953866—⑦18143
美国435500050585205690—⑦32320
比利时26700013715446863000010915
塞尔维亚70734345000⑧1331486500002400
门的内哥罗50000300010000—⑦—⑦
罗马尼亚7500003357061200002750002601
希腊230000500021000132000556
葡萄牙100000722213751—⑦—⑦
日本800000300907—⑦—⑦
总数421888104888891128092803157633193899
同盟国
德国1100000018085464247143760000⑨58072
奥匈78000009225003620000300000⑩23706
土耳其28500003250004000002150000⑾3445
保加利亚120000075844⑿1523902750001015
总数2285000031318898419533348500086238
中立国
共计650388108020780212288136642633281887
①以上统计数字中许多是(来源于多种资料)近似的和估计的,因为官方的统计数字存在着误导、遗失和相互矛盾的现象。
②仅仅包括在战斗中死亡或因伤而死人员。
③数字差别非常大。有些由于流行病和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可能不完全是由战争造成的也包括在内,还包括不能列于其他各项的死亡人数。参见下面特别的注解。
④包括战争开支、财产损失和商船运输损失。
⑤约三分之二的损失是由U型潜艇造成的,剩下的是由海上炮击和空中轰炸造成的。
⑥包括大约50万名波兰人和立陶宛人。
⑦已有的数据不可靠,或是损失相当小。
⑧还有大约8万名非战斗死亡,是由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营养不良或冻伤所造成的。
⑨德国的资料认为是一直持续到1919年(包括该年)的协约国封锁造成的;一小部分死亡是由协约国空军空袭造成的。
⑩至少三分之二是波兰人;剩下的许多是由协约国的封锁造成的。
⑾一半以上是亚美尼亚人;剩下的大部是叙利亚人和伊拉克人。
⑿至少还有25000名的非战斗死亡。
1918年之后的主要战争
苏俄—波兰战争(1920年)
1920年,序幕 在苏俄内战(参见第十九章→欧洲→东欧→俄国)期间,波兰占领了与白俄和乌克兰交界处波兰人和俄国人杂居而无明确分界线的地区。这时,苏维埃俄国对波兰这一行动提出质疑,并开始在西部集结兵力。波兰决定在苏俄红军获取主动权之前率先进攻。在普里佩特沼泽(波列西耶沼泽——译者注)之北,是苏俄元帅M.N.图哈切夫斯基指挥的布尔什维克西方面军,与之相对的是由W.西科尔斯基将军指挥的数量较少的波兰军队。在沼泽以南是苏俄将军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与之相对的是波军总司令J.毕苏斯基将军指挥的数量上占优势的波军。双方兵力总数各约为20万人。
1920年4月25日—5月7日,毕苏斯基的攻势 一支反布尔什维克的乌克兰混合部队在哥萨克首领S.彼得留拉的指挥下在右翼实施支援,波兰大军向基辅进军,并于5月7日夺取基辅。随后,毕苏斯基准备向北迂回,绕到普里佩特沼泽后方,以打击图哈切夫斯基的左侧后。然而,他的计划就其现有的兵力和后勤支援能力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1920年5月15日,图哈切夫斯基的攻势 苏俄北方面军向西南方向攻击,牵制了毕苏斯基的左翼。与此同时,S.M.布特尼将军指挥叶戈罗夫西南方面军的一部向西北方向攻击毕苏斯基的右翼和一个哥萨克骑兵军,该骑兵军有16 000多人,还有48门火炮。布琼尼抵达基辅西南的日托米尔,几乎完全消灭毕苏斯基的右翼部队。到6月13日,当红军哥萨克骑兵横扫至伦贝格(利沃夫)的郊区时,波军的左翼亦全线撤退。在普里佩特沼泽以北,图哈切夫斯基于7月4日向华沙西进。波军在两线均实施退却。图哈切夫斯基在7月14日抵达维尔那,于7月19日,抵达格罗德诺。与此同时,布琼尼的哥萨克骑兵继续在南线保持压力。到7月25日,波军已成两个集团,一个在华沙附近,而华沙的陷落似乎越来越迫近(图哈切夫斯基曾打算在8月14日占领该城),另外一个在利沃夫。合起来波军约有18万人,红军是20万人。
1920年7—8月,波军的反攻计划 法国将军M.魏刚抵达华沙为毕苏斯基出谋划策,而后者这时更为需要的是弹药。魏刚建议由位于防线之后的维斯图拉出发,向华沙以北红军的右翼实施反击。毕苏斯基自己却有一个更好的计划。布尔什维克军的推进已超过其所有供应所能达到的范围,不得不依靠农村就地补给,并需不断地向前推进,任何停顿都将是灾难性的。所以,当似乎是不可阻挡的红军右翼通过华沙以北向西实施包围时,毕苏斯基准备对图哈切夫斯基的中部实施一次大胆的反击。
1920年8月16—25日,华沙之战 波军的主力集中在华沙之南约80公里的登布林,毕苏斯基沿华沙—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轴线发动进攻,一举突破红军薄弱的中部。毕苏斯基亲自实施指挥。红军的左翼第十六集团军被击溃。随后,毕苏斯基置突破口以南的红军部队于不顾,转而向北威胁到红军第三、第十五、第十六和第四集团军。与此同时,在华沙以北的波军部队在西科尔斯基的指挥下,尽管遭到红军顽强地阻击,仍得以向前推进。位于波军两路突击中间的图哈切夫斯基的部队陷于溃乱。约3万人或更多的红军部队向北逃窜并越过东普鲁士边界,在那里被解除武装。剩下的红军部队向东大踏步后退,并遭到波军的紧迫。8月25日,图哈切夫斯基设法将其部队重新部署在格罗德诺—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弗沃达瓦一线,阻止了波军的追击。该役,波军抓获66000名俘虏,缴获230多门火炮、1000挺机关枪和1万辆车。红军总的损失近15万人,波军损失为5万人。
评论:华沙之战堪称20世纪决定性的战斗之一。该战的成败,对于交战国的双方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波兰在华沙之战的胜利,迟滞了一段时间苏俄势力对欧洲的扩张;苏俄红军在华沙之战的失败,则大大地挫伤了这个新生政权的锐气。
1920年9月12日—10月10日,波军继续进攻 波军在普里佩特沼泽两翼宽广的战线上继续推进。西科尔斯基指挥南部的波军于9月18日进抵塔诺波尔。9月26日,在涅曼之战中,毕苏斯基再次打败了图哈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