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场战斗中,近滕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没有追击并击沉“企业”号航空母舰。
1942年11月12—13日,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第一阶段 一支由13000人组成的增援部队在田中率领的11艘驱逐舰的保护下,分乘11艘运兵船正在接近瓜达尔卡纳尔群岛。为掩护增援部队登岸,近滕派出一支由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组成的强有力的舰队,在阿部野口海军中将的指挥下,炮轰了亨德森机场。航空母舰舰队则开往所罗门群岛以北,提供空中掩护。与此同时,美军增援部队也到了瓜达尔卡纳尔岛。运输舰由特纳率领,丹尼尔·卡拉汉海军少将率领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护航(11月12日)。得知田中和阿部的舰队已临近,经特纳批准,卡拉汉率领护舰舰队前去拦截。美军试图以突袭方式克服自己在数量上的劣势。金凯德的航空母舰舰队(只剩1艘受创的“企业”号,舰边系着1只小艇,在驶往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途中边行进边进行修复工作,这支舰队前去掩护特纳的撤回的运输舰队)距离太远,不能参加战斗。美国舰队装备有雷达(日军没有),但卡拉汉没能有效利用雷达,当阿部的舰队半夜后不久驶入艾恩博特姆海峡出现在美国人面前时,卡拉汉惊得目瞪口呆。接着展开了历史上最紧张的一场混战。惊慌失措的舰队在夜幕中相互拼命开火,有时不得不近距离射击。36分钟后,交战双方的幸存者才得以摆脱开对方,只剩下“日江井”号战列舰孤立无援,拂晓时被飞往亨德森机场的“企业”号舰载机击沉。混战中,日本的2艘巡洋舰被击沉,其他战舰全部被击伤。美有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被击沉。另外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也被重创至快要沉没的程度;其他战舰除1艘幸免外,其余全部受创。卡拉汉和斯考特两位指挥官阵亡。从战术上看,双方打了个平局,从战略上看,美军在这场战斗的第一阶段占了上风。因为日本轰炸亨德森机场受阻,计划未能实现,田中的护航运输舰队不得不返回肖特兰岛。
1942年11月13—14日,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第二阶段 第二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空战。天黑之前,田中再次带领他的增援部队南下。天黑后,2艘日本重型巡洋舰——它们是三川海军中将巡洋舰队的一部分,未遭拦截,驶入了艾思博特姆海峡,炮轰了亨德森机场。第二天早晨,空中行动进一步升级。美国人集中兵力对付田中的护航运输队和三川的巡洋舰。田中的运输舰中有7艘被击沉,三川的2艘巡洋舰也被击沉。但是这并未阻止田中继续带领运输舰队向瓜达尔卡纳尔岛挺进。与此同时,近滕海军中将也率领“雾岛”号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向南行驶,打算轰炸亨德森机场,掩护田中的舰队靠近目标。
1942年11月14—15日,瓜达尔纳尔岛海战——第三阶段 金凯德派海军少将威利斯·李率“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拦截日本人。双方恰好在萨沃岛南的艾恩博特姆海峡遭遇,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美国的2艘驱逐舰很快被击沉,另外2艘退出了战斗。而2艘战列舰却与日本舰只展开了近距离战斗,表现得异常勇敢。日本人集中火力对付“南达科他”号,该舰电源遭到破坏而被迫退出战斗。这时,这场战斗成了“华盛顿”号与14艘日本战舰之间的较量。海军少将李沉着应战,利用“华盛顿”号的雷达指挥炮火猛击“雾岛”号,使其接近沉没的状态。这时,近藤退出了战斗,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结束。尽管田中成功地将4000名官兵送上岸,后又将5000余名官兵撤回拉包尔,但这三天战斗的主要战果归于美国人,他们有效地控制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周围的海域,从而保证了在这场决定性的海战中最终获胜。从此,日本人在南所罗门群岛转入防御。
1942年11月30日,塔萨法龙加之战 田中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计划,然而胜利是不会轻易地取得的。卡尔顿·H.赖特少将率领的一支由5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组成的美军舰队,与田中的“东京快车”号相遇,这一次是8艘驱逐舰为岛上的日军运送军需品。雷达系统报警:日军已靠近艾恩博特姆湾,美军开炮并击沉了领航的驱逐舰。田中立即采取行动,机智地调整全中队面对美军,发射了几枚鱼雷后,慌忙向北逃跑,未遭受更多的损失。日军击沉了1艘美军巡洋舰,重创3艘,击毙美军海员400人。
1943年1月29—30日,伦纳尔岛之战 罗伯特·C.吉芬率领的一支由6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以及2艘护航航空母舰组成的中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北巡航,试图引诱聚集在所罗门群岛北部的日军舰队出击(实际上是准备掩护日军撤离瓜岛)。日军不但没有上钩,相反,山本派遣岸基战斗机群对美军实施了两次成功的袭击。1月20日黄昏,一开战就使美舰“芝加哥”号瘫痪。次日下午,美军南撤,日军又击中了正被美军拖回的“芝加哥”号,使之沉没。
1943年2月1—7日,日军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 在美军丝毫未察觉的情况下,小柳少将(取代了田中)成功地、机智地将13000名日军从瓜岛撤离。
评论:自英荷战争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像这场历时六个多月发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如此漫长、激烈、毁灭性的海军战役。双方都有严重的失误。美军之所以取胜,是由于他们在武器数量和装备上所占的优势——在水面如此,在空中也如此。
印度洋之战
1942年3月23日,夺取安达曼群岛 这给日军提供了一条从新加坡到仰光的安全航线。
1942年3月25日,第一航空母舰舰队露面 南云上将(珍珠港战役和达尔文战役的老手)率领5艘航空母舰,汇同4艘快速战列舰、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西行进入印度洋。他的任务是攻击锡兰的英国海军基地,破坏所有在孟加拉湾能够发现的英国海军军舰和商船。
1942年3月27日—4月2日,英军的回击 海军上将詹姆斯·萨默维尔爵士率领的英国远东舰队由5艘战列舰——其中4艘是旧的而且速度慢——和3艘小型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组成。获悉南云的临近,萨默维尔从锡兰向东南航行,与之会战,但两支舰队互相错过。萨默维尔返回马尔代夫群岛的阿杜·阿托尔去加燃料。在这里,他得出一个结论:要与先进的、快速的日本海军舰队打一场正式的战争,只能自取灭亡。因此,他将4艘老式战列舰派到非洲海岸,只留4艘军舰骚扰日军以避免打大仗。
1942年4月2—8日,锡兰和印度海岸附近的战斗 日本航空母舰飞机攻击了亭可马里和科伦坡基地,虽使基地设备被毁,却遭到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的反击。在一个星期的混战中,日本飞机击沉1艘英国航空母舰、2艘巡洋慨、1艘驱逐舰以及数艘商船。在几次与英国皇家空军以及英国航空母舰的交锋中,日军使对手遭到了重大损失,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最后, 让日军略为宽慰的是:他们完成了作战任务。鉴于日军的空军力量已消耗殆尽,日军舰队返航太平洋(4月8日)。
评论:在为期4个月的作战中,日第一航空母舰舰队穿越了三分之一的地球,击沉战列舰5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7艘,击伤了许多舰艇。若不计其他损失,日舰艇一艘也没有损失。
1942年4—5月,英国开始担心非洲安全 南云的出击预示着日本有能力控制印度洋,这使丘吉尔和英国军事首脑对非洲海岸线和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的安全极为担心。唯恐日本人像控制印度支那一样占领法属马达加斯达,英国决定率先行动。
1942年5月5—7日,对马达加斯加的迪戈—苏瓦雷斯实施进攻 在爱德华·N.谢弗雷特海军少将的指挥下,英军的一支两栖部队攻取了位于马达加斯加北部的维希法国港口。他们希望在马达加斯加不再发生类似的军事行动。
1942年5月29—30日,日本在马达加斯加外围的活动 5月29日,一架日本水上飞机(一种从潜艇上起飞的飞机,那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在迪戈—苏瓦雷斯上空被发现。次日夜,一艘小型潜艇(也是从一艘稍大一点的潜艇上出动的)袭击了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拉米利兹”号并在港口击沉了一艘油船。英国担心日本正在利用位于马达加斯加某处的秘密基地,于是决定收复全岛。
1942年9……11月,英国控制马达加斯加 随着两栖部队在马任加(9月10日)和塔马塔夫(9月18日)登陆,英军在威廉·普拉特中将的指挥下,向首都塔那那利佛发起攻击。法军被迫于11月5日投降。英国于1943年1月8日把这些岛屿转交给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
对日作战行动(1943年)
战略和政策
到1942年底,轴心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和北非急剧缩小,在太平洋地区也有所收敛。然而,日本认为,这不过是从进攻到防御的转机。虽然在巴布亚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上付出了预想不到的惨重代价,但这些挫折主要应归咎于仓促和原始战略计划的限制,日本决心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虽然日军在中途岛的失败也是一次严重的挫折,但日本的海军高级将领们对于在这场灾难性的战斗中航空母舰所遭受的损失表示理解。这些损失也包含训练有裹的航空母舰舰载机飞行员在瓜达卡纳尔岛空战中所遭受的巨大伤亡。
日本军事指挥员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创造一种全新的作战方法使形势变得乐观,即当美军及其盟友急速进攻时,面对十分强大的以密林作依托的日军防御圈,将因为消耗过大而涣散士气,进而转过来向日本求和,从而使日本能确保其侵略的大部领土。
可是,无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没有和平谈判的想法。在集中力量击败德国的同时,盟军也被他们1942年在太平洋地区的有限成功所鼓舞,并稍稍增加了对日作战的规模。在盟军将领中,美国的金上将坚决提议增加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力量,同时他也不批评或否定要对德军实施进攻。无论从相对意义还是从绝对意义上来说,美国海军力量的发展速度都出乎人们的预料。由于对德作战所需的海军力量极为有限,故只好把新增加的海军力量大部投入到太平洋战区。因为将这样巨大的海上新的精锐力量闲置着是一种明显的浪费,而且使海军力量与陆上和空中力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同步进行,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后两种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因此,当盟国集中全力对德作战的同时,至少部分地偏离了对日保持防御的最初战略计划。由于美国军事力量日益增长,许多日本人已经认识到美国巨大的工业和作战潜力。
在亚洲的陆空作战行动
缅甸
印度战区的盟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决定,在1943年底或1944年初的旱季到来之前,将不准备在缅甸实施大规模的陆上行动。但他为1942年盟军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遭受失败而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担心,故希望在1942—1943年的旱季里,通过两次小规模的、预先有准备的成功战斗来恢复士气。
第一次若开战役
1942年12月—1943年1月,盟军进入若开 印度第十四步兵师(虽然印度陆军部队中既有英国人也有印度人,但在作战上由英国人统一控制)突入了位于缅甸西北的若开地区,这里被连绵不断的群山同缅甸其他地区隔绝。由于印军在行军时过于谨慎,速度缓慢,使得兵力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的日军争取到足够时间,在阿恰布北部作好了防御准备。
1943年1—3月,盟军和日军在阿恰布处于僵持状态 在急速调派的增援部队的援助下,日军击退了盟军的连续冲击,但损失惨重。
1943年3—5月,日军发起反击 日军第五十五师从阿恰布发起反攻,同时,友邻部队于3月13—17日从难以通行的山地穿出,直插英军的左后侧。印军第十四师被迫溃逃。尽管后续增援部队迅速赶来,但盟军仍无法阻止日军的热带丛林地战术。当5月12日这场战役结束时,若开仍被日军控制着。
评论:第二次若开战役不但没能唤起盟军的士气,反而使盟军部队更加惧怕日本的热带丛林战。
“亲迪队”第一次攻击
在获得韦维尔将军的同意后,奥德·C.温盖特旅长率领他的第七十七印度旅实施“远程渗透”战术(该旅后来被称为“亲迪队”,其含义有二:一是他们的佩戴标志是缅甸神话故事中狮的图腾“亲迪”;二是他们在亲敦江地区作战)。温盖特认为,在空军的支援下,他的小分队可以长时期地深入敌后,切断日军的交通线,破坏后勤补给,给日军造成极大混乱。韦维尔将军和奥德·C.温盖特旅长都相信,这种渗透迂回战术可以战胜日军的丛林战术。
1943年2月18日,盟军跨过亲敦江 在进入日占区后,印军第七十七旅分成若干小分队行动,企图切断曼德勒—密支那和曼德勒—腊戍铁路线。
1943年3月18日,盟军跨过伊洛瓦底江 “亲迪队”在暂时切断曼德勒—密支那铁路线后,紧接着快速向前推进,越过伊洛瓦底江。然而这些作战行动引起了日军注意,抵抗逐步增强。
1943年4月,“亲迪队”撤退 随着部队损失增加,温盖特旅长放弃了切断曼德勒—腊戍铁路线的计划。随后,“亲迪队”克服很大困难,分小组开始撤回到印度。此役第七十七旅共损失1000余人,超过全旅人数的三分之一。
评论:“亲迪队”的进攻是一次军事失败,比起早有准备的日军方面的损失来说,其伤亡实在是太大了。然而,盟军成攻地在日占区后方实施袭扰这一事实,当时却被盟军作为重大胜利而在报纸上大力宣传。因此,从心理上说,这一行动弥补了若开战役的不利影响。通过这两次作战行动,韦维尔和英军将领一致认为,在1944—1945年旱季到来之前不可能再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行动。
缅甸北部的作战行动
1943年2月,中国军队抵近印缅边境 随着日军先头部队抵近缅甸北部的胡冈河谷,史迪威将军开始担心日军袭击阿萨姆地区(位于印度东北),因为在那里美国、英国、中国和印度的工程人员正在铺建一条从勒多通向边境的公路。因此,他命令新组建的中国第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