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大战争
 本时期发生过五次长时期的大规模对抗,其中最重要的是超级大国间进行的“冷战”。尽管出现过多次危机以及军事动员,但全面对抗却从未发生。在这些几近冲突的形势中,最重要的是1948年和1961年的柏林危机'参见第二十一章→西欧→西德→柏林封锁(1948—1949年)'、古巴导弹危机(参见第二十一章→北美→美国→古巴导弹危机)和1973年十月战争中双方进入战备状态(参见第二十一章→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十月战争→超级大国的卷入)。
 另外四场更接近传统意义的大规模“热”战都发生在亚洲。其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国共战争'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中国(国民党政府))。其他三场大规模战争(印度支那战争,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和朝鲜战争)将在下面作详细论述。
1967年的阿以战争(以及较低程度上的1956年战争)是典型的先发制人的战争或者说是预防性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一方(以色列即是如此)在认识到潜在的敌人正计划发动战争,且这种冲突实际上不可避免时,便决定按己方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开战,以掌握主动权。
印度支那战争
背景
 未来的历史学家们或许会把1945—1975年间整个印度支那地区持续不断的冲突称作第二次三十年战争。尽管主要的作战行动都发生在越南,但老挝和柬埔寨也都深深卷入了与越南战事有所不同、但又有密切联系的冲突。1965年美国积极卷入时,那里发生的主要冲突久拖不决,强度起伏不定,但基本上是一场激烈、残酷的局部性殖民战争和内战。
 尽管越南的冲突样式与老挝和柬埔寨略有不同,但这场盘根错节的冲突仍可分为四个时期:法国时期(1945—1954年)、日内瓦时期(1954—1965年)、美国时期(1965—1973年)以及停火时期(1973—1975年)。其中,前两个时期和最后一个时期实质上是局部的内部冲突,后来又涉及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参见第二十一章→东南亚→印度支那)。下面论述的是第三个时期,一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直接参加的大规模国际性战争。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1965—1973年)
 1965年1月这一时期共产党在南越(南越,指由美国控制的南部地区吴庭艳政权——编者注)活动频繁。北越(北越,指越南共产党控制的越南北部地区政权——编者注)军队对南越境内的城镇和军事基地发动袭击,使南越部队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并从中央高地向东推进到海边,暂时把南越分割成两部分。2月初,北越军队在中央高地攻击一个美国设施和直升机基地。2月8日,约翰逊总统命令南越空军和美国空军以及美国海军舰载机,对北越和在南北分界处非军事区以北精心选定的目标实施了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轰炸。3月8日,美国第九海军陆战旅在位于东京湾非军事区以南约112公里处的南越第二大城市岘港登陆,并迅即采取军事行动,以击退北越军队对美国军援设施的攻击。
 这样,美军同北越的对抗开始逐步升级,而后者又得到中国和苏联的支援(这种支援是两国各自进行的,并未协同配合)。美国参加的这场战争,是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奇特、最不得人心的战争,也是一场没有固定战线、四处出现敌人的战争。敌方的军事行动由曾领导越南部队成功地反抗法国的武元甲将军指挥。他把游击战争发展成了一门科学,而美国地面部队只能在千百次野蛮战斗中,固守已占的地盘。在这些战斗中,没有一次是现代常规意义上的大规模战斗。从美国家庭的电视中所能看到的越南战争,是由残酷的战斗、社会政治矛盾激化和令人不安的军事挫折交织而成的一幅变幻不定的场景。民用飞机把军人源源不断地运到南越,而华盛顿的政治顾虑、国防部不时出现的盲目乐观情绪,以及国务院、美国新闻署、国际开发署、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文职部门在严阵以待的南越的所作所为,都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军事行动。
 尽管美国又迅速投入了7个营的地面部队和1个中队的空军部队,美国的B…52轰炸机也开始空袭南越的越共军队的基地,但到1965年中期,军事形势并没有多大改观。约翰逊总统认为,只有大规模投入美国作战部队,才能阻止南越军队的失败。
 美军的作战,一般是从构筑的基地出发,执行寻歼任务,以求消灭北越的有生力量,扫荡游击队根据地,而不是以争城夺地为目的。除包围战外,一般作战只动用排到营的兵力;有时即使是较大规模的作战,也只动用不大的兵力。美军在作战中广泛使用直升机运输枪炮、人员和物资,营救和疏散伤员,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军和盟军作战的灵活性。
 1966年中期,美军发动了第一次长期攻势,旨在寻歼北越军队的主力,并摧毁其根据地。这次攻势与以往执行的寻歼任务有所不同。不是近距离突然袭击,而是长时间不断扫荡。但越共部队在被迫无奈时,一般都能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化整为零,隐蔽于丛林之中。当扫荡结束时,北越军队大都又返回其原来所占据的地域。
 尽管1967年实施了“雪松瀑布”和“城市枢纽”两次大规模作战行动,在湄公河三角洲还建立了第一个美军基地,但北越军队仍能重新集结力量,并继续围攻非军事区以南和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地区的美军基地。这些行动使北越军队的活动能量迅速增强,并在其1968年初发动的新春攻势中达到了顶峰。
 北越军队的这次攻势是紧接着美国前线指挥官公开发表乐观的战报后发动的。其规模、范围和强度震惊了美国公众,许多人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因此,尽管对北越军队而言,新春攻势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因为他们遭受了严重伤亡,既未巩固住新占领的立足点,也未能加强对南越军队的支援),但对北越和越共而言,却是一次战略上的重大胜利。
 北越军队1968年的攻势过后,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司令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离任回国,改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克莱顿·W.艾布拉姆斯将军接替了他在越南的职务。北越军队在其最近发动的攻势和美国在阿绍谷地采取的行动中损失惨重,为给其雪上加霜,同时进一步增强南越军队的战斗力,艾布拉姆斯将军制定了一个“越南化”计划,通过向南越军队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把美军承担的保卫南越的沉重作战任务转交给南越军队。
 到1969年,美国在越南已集结了543482人的庞大兵力,东京湾的海军第七舰队以及从关岛和泰国的基地起飞的战略轰炸机也担负了作战支援任务。为满足100多万人的需要,新建了许多港口、道路、机场、营房和仓库。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其他成员国也加入了美国和南越的联盟。当美国在南越的地面部队快达到极限时,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泰国和菲律宾派出了总计约62000人的部队,澳大利亚的一艘巡洋舰还参加了美国第七舰队在东京湾的巡逻行动(在作战中,这些盟国遭受的伤亡约8500人,其中2500人阵亡)。西德、台湾和马来西亚也提供了一些非作战支援。美国为所有盟国部队提供了后勤保障。
 与此同时,在南越,黑市规模不断壮大。南越人勾结美国军队中的腐败分子,抢劫补给库、军火库和陆军消费合作社。贩毒活动猖獗,红灯区生意兴隆,到1972年,性病的发病率激增到近70%。在美国,人们对战争的幻灭感越来越强烈,而战争又久拖不决。
 为了尽力缩短战争进程,摧毁北越军队在柬埔寨的大型后勤基地,尼克松总统下令美军在1970年4月30日进入柬埔寨境内的“鹦鹉嘴”和“鱼钩”地区,与在那里的南越部队协同作战。两个月的袭击战尽管缴获了大量装备,但南越的越共军队通过贯穿老挝的胡志明小道,仍不断得到补给。
地图01 东南亚地区的越南
 对柬埔寨的这次入侵,使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柬埔寨已被卷入了这场分布地区广泛的战争。作为这场战争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始终没有对这次行动作出有效的辩解。许多人早已开始躲避征兵,拒绝入伍或是开小差。成百上千的美国青年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这些抗议者有的流亡瑞典和加拿大,有的在国内过着“地下”生活,有的蹲监狱。反战游行、集会和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虔诚的爱国者到愤怒的国际共产主义宣传的支持者,美国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越来越多地被吸引到了反战行列中。同时,美国战俘仍被拘禁着,北越方面拒不透露关于其人数、身份和状况的详情。在巴黎进行的和平谈判也没有达成协议。
 尽管到1972年,克莱顿·W.艾布拉姆斯将军指挥的美军和南越军队实际上已赢得了南越地面战争的胜利,北越军队遭到了难以承受的伤亡,行动能力也大大削弱了。但美国公众始终认为,美国对越南的干涉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经过1969年以来美国总统顾问亨利·基辛格和北越特使黎德寿进行的多次秘密谈判,1973年1月27日,双方签署和平协议,就释放美国战俘和从越南撤出全部美军问题达成了谅解。1973年3月29日,最后一名美军士兵离开了南越。
 在这次战争中,发生过无数次进攻、反攻和交战。以下论述的就是其中一些最重要的军事行动。还可参见有关这次战争的统计摘要'参见第二十一章→印度支那战争→美国在越南的战争→统计摘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表格))。
1965年的作战行动
1965年2月7日,北越军队攻击波来古空军基地附近的美国支援设施 约翰逊总统认为,这是北越蓄意采取的一次敌对行动。
1965年2月8日,美国开始空袭北越 美国空军部队与南越空军相配合,对非军事区以北沿海地区洞海的北越基地联合实施报复性空袭。此后便开始对精心选定的北越目标实施有组织的有限空袭。针对美国的行动,北越军队则加强了对美国设施和人员的破坏和袭击活动。
1965年3月8日,美国第一支地面作战部队抵达越南 第九海军陆战队远征旅在北部沿海地区广南省的岘港登陆。
1965年5月14日,美国驻南越军事援助司令部授权海军进行炮火支援
1965年6月28日,美军首次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 第一七三空降旅(5月5日抵达南越)将南越军队的2个营和第五O三步兵旅的2个营空运至距西贡东北部约32公里的边和省,投入那里的战斗。
1965年8月18—21日,“星光”行动 这是美军取得的首次重要胜利。5000余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对北部沿海地区广义省朱莱的北越军队第一团发动攻击,俘获大批北越军队士兵,并摧毁了朱莱以南万祥附近的一个大型要塞。
1965年10月23日—11月20日,亚德浪河谷之战 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击败了集结在中央高地波来古省西部,准备将南越分割成两牛的北越军队。双方均伤亡惨重。
1965年12月15日,美国首次空袭北越的重要工业目标 这次空袭的是海防以北约22公里处汪备的一个电厂。
1965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154000人;1961年1月1日以来,美军在东南亚地区阵亡人数为1636人。
1966年的作战行动
1966年1月1—8日,首批美国部队进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在“掳掠者”行动中,第一七三空降旅在金瓯平原地区歼灭了北越军队的1个营和另1个营的营部。
1966年1月19日—2月21日“范布伦”行动 第一O一空降师第一旅、韩国第二海军陆战旅和南越陆军第四团,执行寻歼任务,以保卫中部沿海地区的扶安省。
1966年1月24日—3月6日,“捣碎器——清洁工”行动 2万名美军、南越军和韩国军对中部沿海地区的平定省实施大规模扫荡。在盟军部队与从扶安省向北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部队会合前,寻歼任务已完成, 歼灭北越军队各2个团。
1966年3—10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北部省份连续作战
1966年4月12日,驻关岛B…52轰炸机首次参战 B…52轰炸机对北越和老挝交界处附近、北越军队的渗透路线穆嘉关实施了空袭。
1966年5月1日,美国首次对柬埔寨境内采取作战行动 在丐北河南越沿岸的美军遭到柬埔寨沿岸北越军队的炮火袭击后,美国第一步兵师对柬埔寨沿岸的目标进行了炮击。
1966年5月,开始实施“渔猎监督官”行动 海军的飞机、舰艇和陆战部队开始沿海巡逻和沿岸警戒,以防北越军队渗入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地图02 南越
1966年5—8月,中央高地的行动 为防止北越军队从北越和柬埔寨渗入,美国第二十五步兵师、第一骑兵师(空中机动)和南越部队在波来古省作战,而第一O一空降师则在昆嵩省激战。
1966年6—7月,美军第一师在平隆省作战 美军和南越陆军第五师在西贡以北约112.7公里处展开作战。
1966年6月29日,美国首次轰炸河内和海防附近地区 这些行动旨在摧毁那里的石油设施。
1966年7月,美军飞机攻击北越军队在非军事区内的阵地 国际管制委员会说,此举旨在保持非军事区的自由。
1966年8月3日—1967年1月31日,“大草原”行动 第三陆战师在靠近非军事区的昆天—犹灵地区连续作战。
1966年8月26日—1968年2月20日,美军第一骑兵师在中部沿海地区作战 该师在平顺省和平定省连续实施了一系列以营为单位的蛙跳式寻歼作战。
1966年9月14日—11月24日,“阿特利波罗”行动 在西贡西北靠近柬埔寨边界的西宁省的许多小规模战斗中,约有22000名美军同北越的军队作战,旨在粉碎其计划发动的攻势。这是迄今美军实施的最大规模的作战。
1966年10月18日—12月30日,中央高地的行动 第四步兵师和第二十五步兵师、第一骑兵师各一部在波来古省连续作战,以阻止敌军的渗透。
1966年11月30日—1967年12月14日,西贡及其周围地区的作战行动 第一、第四和第二十五步兵师各1个营与北越军队连续作战(1966年11—12月)。后第一九九轻型步兵旅和南越部队接替了这些部队,实施一系列小规模不太激烈的作战,争夺了这一地区(1967年)。
1966年12月31日,美军在南越的兵力 389 0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