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判(3月5日)继续留在黎巴嫩,杰马耶勒废止了与以色列签订的协议(参见上文)。
1984年2月7日—3月31日,多国维和部队撤出黎巴嫩 美国总统里根命令执行维和任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撒出贝鲁特。第二天,英国和意大利(2月8日)等国的部队也相继开始撒军。两个星期后,海军陆战队开始撤到停泊在近海上的海军舰只上(2月21日)。美国总统里根宣布,美国海军陆战队已完成维和使命(3月31日)。五星期后,美军撤出了全部部队。在同一天,法国也撤走了其维和部队。
1984—1988年,内战持续不断 尽管大规模战斗经常发生,但交战派别组织,包括叙利亚在内,没有一个能独霸黎巴嫩,甚至是贝鲁特。恐怖主义活动和小规模冲突天天不断,人们对此也已习以为常。
1985年2……6月,以色列撤军 沙龙的“争取加利利和平”行动开始三年后,以色列将部队撤出了以色列宣布的南方安全地带——黎巴嫩北部地区的一条狭长地带。
1988年5月6……12日,冲突 什叶派穆斯林的阿马贡组织与该派的阿利尔赫兹伯拉民兵组织(上帝之军),为争夺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领导权发生流血冲突。
1989年3月17日,“解放战争” 当基督教组织开始进攻西贝鲁特和发生一起穆斯林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之后(3月17日),1988年底出任黎巴嫩军总司令的基督教将军米切尔·阿农宣布发动“解放战争”,将黎巴嫩从叙利亚人及其联盟组织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1989年9月6日,美国召回其驻黎巴嫩大使 随着美国与阿农将军的关系不断恶化,美国召回了其驻贝鲁特的大使,使阿农在外交上更加孤立。
1989年8……10月,塔伊夫会议 1972年国民大会各成员国在沙特阿拉伯城市塔伊夫召开会议,讨论安全问题。他们试图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黎巴嫩内战和危机问题。但阿农将军一派的强硬派分子担心叙利亚人不按时撤军,没有很好地执行此次达成的协议。
1990年1月30日,阿农进攻基督教民兵 阿农将军的部队对基督教民兵部队发动进攻。三个月内造成4000人伤亡,其中有1000人被打死。
1990年4月3日,黎巴嫩部队声明支持赫拉维 基督教法兰黎巴嫩武装民兵领袖吉吉宣布支持赫拉维,黎巴嫩总统拥有了一支重要的同盟力量。
1990年9月28日—10月13日,阿农兵败 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包围了贝鲁特以东山上的阿农部队的阵地。叙利亚的地面部队和空军发动了进攻和空袭(10月12日),迫使阿农放弃总统官邸,到法国使馆寻求政治避难(10月13日)。
1990年10月25日,《民兵撤军协议》 赫拉维总统同意从贝鲁特撤出所有的民兵。稍后(11月7日),他又宣布,将在1991年3月以前解散所有的民兵组织。叙利亚所有部队将在1992年9月之前撤出黎巴嫩。
叙利亚
1975年6月3日……7月8日,与伊拉克的关系恶化,不断与伊拉克发生边境冲突(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
1975年6月12日……8月22日,与约旦签订军事合作协议(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约旦)
1975年12月25……31日,与约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约旦)
1976……1981年,叙利亚在黎巴增发展力量 叙利亚借口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黎巴嫩穆斯林左翼联盟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之间维持和平,向黎巴嫩派驻军队(1976年3月)。经阿拉伯联盟同意,叙利亚派部队加入阿拉伯联盟威慑力量(1976年10月17—18日)。叙利亚逐步将其在黎巴嫩的部队规模扩大到2万人,并放弃支持黎巴嫩基督教,转而支持穆斯林派。叙利亚的部队主要部署在贝鲁特、沿赫蒙山脉西侧的大马士革—贝鲁特公路南端以及贝卡谷地。
1976年6—12月,与伊拉克的关系恶化(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
1977年2月4日,与埃及建立联合政治指挥部(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国家在的黎波里会议上组成反萨达特阵线(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阿拉伯国家组成反埃及阵线)
1978年1月11日,与苏联进行军火交易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与苏联做成一笔军火交易,叙利亚并得到附加的“萨姆”导弹、坦克和飞机。
1978年10月24……26日,叙利亚与伊拉克达成政治和军事协议 鉴于埃及与以色列达成《戴维营协议》,叙利亚政府和伊拉克政府决定,放弃他们在政策方面存在的重大分歧,决定建立一个双边委员会以协调他们的军事战略、防务和外交政策,为建立“真正军事联盟”奠定基础。
1979年6月19日,与伊拉克建立联合政治指挥部 根据早些时候达成的协议,叙利亚与伊拉克建立了政治联合指挥部,以协调两国的防务、外交和经济政策。
1979年8月8日,伊拉克指责阿萨德总统支持一起反伊拉克政府的阴谋政变 伊拉克革命指挥部的新任主席萨达姆·侯赛因指责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支持了伊拉克国内发生的一起反政府阴谋政变(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拉克)。这使得计划中的两国政策协调活动宣告结束。
1980年9月……1988年8月,叙利亚支持伊朗 叙利亚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的一个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朗的国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阿萨德总统敌视萨达姆·侯赛因和他的个人崇拜制度。
1982年2月2—24日,叙利亚军队平患哈马叛乱 叙利亚军队在哈马制止成立非法穆斯林组织的活动,结果导致逊尼派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发动大规模叛乱。战斗非常激烈,数以千计的哈马人被打死。最后,部队不得不动用坦克摧毁了城市的整个街区。
1982年3月7日,阿萨德总统谴责伊拉克支持哈马叛乱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谴责伊拉克支持成立非法的穆斯林组织并鼓动他们进行叛乱,同政府进行对抗。
1982年6月6—26日,在黎巴缴军队同以色列军队进行交战(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黎巴嫩战争)
1982年9—12月,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重建其武装力量 叙利亚在苏联的帮助下重建了其在最近几场叙以战争中被打垮的武装力量。苏联不仅补齐了叙利亚在黎巴嫩损失的武器装备,而且还增补了一些武器装备给叙利亚。
1983年12月4日,叙利亚“萨姆”导弹击落美国飞机(参见上文)
1984年2月29日……3月1日,阿萨德会见杰马耶勒 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在大马士革会见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叙利亚基本控制了黎巴嫩,只有黎巴嫩的南部地区仍由以色列控制着。
1990年4月—10月13日,叙利亚帮助打败了阿农将军 叙利亚出动坦克和飞机,支持黎巴嫩总统赫拉维驱逐并打败了阿农将军的部队(参见上文)。
1990年8月10日,叙利亚加盟反对伊拉克 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紧急首脑会议上,叙利亚支持反对伊拉克。这样把美国与叙利亚联在了同一阵营。1990年11—12月,叙利亚向沙特阿拉伯部署了它的第九装甲师(编制有15000人和300辆坦克)。
伊拉克
1975年6月3日……7月8日,与叙利亚关系恶化 在解决了与叙利亚关于幼发拉底河水资源控制问题发生的纠纷(6月3日)之后几星期,伊拉克与叙利亚关系再度恶化。伊拉克指责叙利亚入侵伊拉克的领空和领土,还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进行自治(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叙利亚进行反击,它驱逐了伊拉克驻大马士革的武官并关闭了驻巴格达的武官处(7月8日)。
1976年5月1……30日,库尔德人再度叛乱 伊拉克政府军再度与库尔德人发生交战。引发这次交战的主要原因是,伊拉克强迫库尔德人迁居。库尔德人显然是得到了叙利亚在背后的支持。
1976年6—12月,与叙利亚关系紧张 叙利亚在黎巴嫩实施的维和行动,进一步恶化了与伊拉克的关系。伊拉克宣称叙利亚对伊拉克正在构成严重的威胁。它开始动员预备役人员并向叙伊边境大规模集结部队(6月9—12日)。叙利亚采取反措施,也向边境地区集结部队。当叙利亚承认支持库尔德人进行叛乱后,两国关系更加恶化了(7月4日)。叙利亚指责伊拉克关闭两国的共同边界,目的是要隐蔽其大规模部队机动的动向(11月2日)。两国的关系一直未能好转。其间,叙利亚外长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在一起伊拉克支持下的巴勒斯坦“黑六月运动”分子进行的暗杀活动中受伤(同年12月2日)。但伊拉克反而指责叙利亚企图暗杀伊拉克领导革命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12月14日)。
1977年7—10月,与叙利亚的关系仍然很紧张(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叙利亚)
1977年12月2—5日,阿拉伯国家在的黎波里会议上组成反萨达特阵线(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埃及→阿拉伯国家组成反埃联盟)
1978年10月24—26日,叙利亚与伊拉克同意组成联合军事政治指挥部(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叙利亚)
1979年3月1日,库尔德游击队首领卒 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争取自治斗争组织首领穆斯塔法,巴扎尼将军在华盛顿去世(参见第二十一章→中东→伊拉克)。巴扎尼的儿子继续为争取自治而斗争。
1979年6月4—14日,伊拉克镇压叛乱,进入伊朗境内 伊拉克军队追击库尔德游击队,进人伊朗境内。伊拉克的战斗机袭击了伊朗的村庄(6月4—5日)。这次攻击引起了伊朗政府的警惕(6月14日)。
1979年6月19日,叙利亚…伊拉克联合指挥部成立(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叙利亚)
1979年7月20日一8月8日,伊拉克挫败了一起阴谋政变,指控叙利亚染指此次政变 伊拉克挫败了一起反对萨达姆·侯赛因总统新制度的阴谋政变。领导此次政变中的一个主谋承认,他们曾得到了叙利亚的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否认丁这一指控(8月6日)。此次政变的22名主犯中有5名是伊拉克指挥革命委员会的成员,被执行枪决(8月8日)。由于此次政变的影响,叙伊两国准备成立联合政治、军事联合指挥部的计划也化为泡影(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叙利亚)。
1979年9月1日,伊朗指责伊拉克支持库尔德人叛乱(参见第二十二章→中东→伊朗)
1979年7月20日一8月20日,伊朗…伊拉克海湾战争(参见第二十二章→重大战争→两伊海湾战争)
1980年10月1日,库尔德游击队积极活动 库尔德民主党在伦敦的发言人说,库尔德游击队将为争取库尔德人自治与伊拉克政府开展积极顽强的斗争。马苏德和巴扎尼领导下的游击队企图利用两伊战争取得自治。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袭并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参见第二十二→中东→以色列→以色列发动空袭,摧毁伊拉克核反应堆)
1989年1月,阴谋政变 萨达姆·侯赛因挫败了一起由持不同政见的军官发起的阴谋叛乱。
1990年3……4月,扣押了运往伊拉克的先进武器 美国和英国海关官员,在一起代号为“毒刺”的行动中,联手截获了运往伊拉克的一枚核爆炸起爆装置(3月28日)。英国海关还没收了一批很长的钢管,据说伊拉克人准备用它们制造著名的火炮——美裔加拿大人设计师吉拉德·布尔设计的“超级大炮”(3月11日)。
1990年4月2日,萨达姆威胁要使用化学武器 袭击以色列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萨达姆·侯赛因扬言要使用化学武器反击以色列对伊拉克核反应堆的袭击和以色列对任何阿拉伯国家发动的进攻。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西方对伊拉克的化学战能力一直很担心。
1990年4月,一批空军军官被处决 据报道,伊拉克处决了17名企图反对萨达姆·侯赛因的空军军官。此举引起了西方舆论界的关注。
约旦
1975年8月22日,约旦—叙利亚联合军事、政治指挥部成立 约旦国王侯赛因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成立联合指挥部,以便联合协调、制定和处理政治和军事问题,对抗以色列。
1975年12月25……31日,与叙利亚举行军事演习 约旦的2个旅(编制1万人)与叙利亚部队一道,在叙利亚举行了针对以色列可能人侵的联合军事演习。
1978……1980年,叙利亚与约旦关系降温
1980年11月26日一12月11日,与叙利亚发生边界冲突 显然是由于约旦国王侯赛因宣布了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的原因,亲伊朗的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命令叙利亚部队向叙约边界集结。侯赛因命令约旦部队进人战备状态并派遣一些部队进入边境地区。两国的领导人都在广播中发表演说,攻击了对方的领导人。以色列总理贝京宣布,以色列将不会制止叙利亚入侵约旦。叙利亚向约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包括要求约旦重新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的合法组织(12月2日)。侯赛因拒绝了叙利亚的要求。经沙特阿拉伯从中斡旋,两国的关系才有所好转。叙利亚从边界地区撤出部队(12月11日)。第二天,约旦也撤出了自己的部队。
1982年1月28日……3月3日,侯赛因再次保证支持伊拉克 并号召志愿者参加约旦志愿者部队,自称“雅姆克力量”(源自636年阿拉伯战胜拜占庭帝国的一场战役)。在回答有关组织志愿者力量一事时,侯赛因不承认伊朗对阿拉伯世界构成威胁。
1988年7月31日,约旦放弃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要求 约旦国王侯赛因戏剧性地宣布,约旦放弃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要求和权力。这一决定是将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上反对以色列占领运动领导权让给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音卡塔领袖。
1990年4月18—20日,约旦南部发生骚乱 约旦人民为反对物价上涨,在约旦南部城市马安、卡拉克、塔菲拉和肖别克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抗议示威活动不断升级,引发了骚动。在军队恢复秩序以前,已有八人被打死。
沙特阿拉伯
1978年2月14日,沙特阿拉伯从美国购买F…15战斗机 美国同意向沙特阿拉伯出售60架F—15战斗机,总价值约25亿美元。这是美国与中东地区的一揽子军火交易(同时向以色列和埃及出售战斗机)中的一部分。美国的参议院后来批准了这次军火交易(5月15日),但规定这批飞机不得部署到以色列附近的地区。
1979年3月9日,美国向沙特阿拉伯派遣了预警飞机 美国向沙特阿拉伯派遣2架空中预警和电子侦察飞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