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赫拉克里乌斯之后的统治者(642—717年)
赫拉克里乌斯之后的统治者们把主要的力量用来抵御阿拉伯人的入侵。他们曾一度被波斯人完全取代,后又卷土重来,不断侵犯拜占庭帝国的东部边境。穆斯林人数众多的军队经常推进到安纳托利亚,给拜占庭帝国造成巨大的威胁。但拜占庭帝国还是保持住了沿托罗斯山脉一带的边界。在西南方向,阿拉伯人利用帝国边境各省与中央之间的宗教矛盾,挑起边境地区叛乱,借此迅速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在北非沿海一带的领地。此后,他们开始与拜占庭帝国争夺制海权,打败了君士坦斯二世的舰队,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一些岛屿。然后,他们又策划推翻帝国皇帝的统治。他们派舰队和军队徘徊在君士坦丁堡城外,对君士坦丁堡进行了长达六年多的围困。君士坦丁四世借助于“希腊火”和拜占庭帝国高效运作的军事体制,打退了穆斯林的进攻,并迫使他们签订和约,连续数年向拜占庭帝国进贡纳税。
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还必须对付它在欧洲领土面临的威胁。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不断对多瑙河东南部地区进行掠夺。到7世纪末,巴尔干东部地区又崛起一个保加尔公国。伦巴第的军队也经常侵扰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的领地。
尽管没能完全消除外部的威胁,但拜占庭帝国击退了几次大规模的入侵。这证明了帝国和其军事体制还充满着活力。然而到7世纪末、8世纪初时,拜占庭帝国内部纷争再起,阿拉伯人利用这一机会开始策划推翻帝国统治。
641—668年,君士坦斯二世执政时期 赫拉克里乌斯的这位孙子按地理军区划分建立了民军一体化的防御体系。
645—659年,与阿拉伯再度交战 拜占庭帝国投入不多的兵力企图重新夺回亚历山大城,但被阿拉伯人击退了(645年)。阿拉伯人乘胜发动进攻,向西北方向推进,开始入侵非洲省(647年)。阿拉伯人曾一度占领了塞浦路斯(647—653年)和拜占庭统治下的亚美尼亚的一部分。在海上,他们对罗得岛进行了大肆的掠夺,并在利西亚附近海面上的大海战中打败了君士坦斯指挥的拜占庭舰队(655年)。由于受到其他方面的压力,拜占庭帝国与哈里发通过谈判达成了暂时的和平协议(659年)。
662—668年,意大利战局 君土坦斯率领着拜占庭军队在意大利对伦巴第人实施一系列战役,各有胜负。他在意大利的一场叛乱中被杀死,其子君士坦丁四世迅速征服了意大利。
668—679年。与哈里发再度开战 一支阿拉伯人的军队入侵安纳托利亚,进至查尔斯顿,但被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击退了(669年)。后来,在阿摩里尔姆,这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阿拉伯人又从海上进攻君士坦丁堡,再次被拜占庭帝国守城的军队击退,阿拉伯人的舰队也在塞齐库斯海战中被歼。在这次海战中,“希腊火”首次应用于实战,并为取得战斗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72年)。阿拉伯人又重新集结兵力从陆上和海上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封锁和断断续续的攻击(673—677年)。“希腊火”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拜占庭人使用它摧毁了阿拉伯人大量的战舰,击退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城的一次次进攻。拜占庭在小亚细亚南部地区的锡拉尤姆之战中全歼了阿拉伯人舰队,至此战局达到了最高潮。在遭受到这一系列打击后,穆阿维耶哈里发请求停战,同意退出塞浦路斯,停战30年,并年年向君士坦丁堡进贡纳税。
675—681年,巴尔干战役 斯拉夫人再次进犯塞萨洛尼卡,被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击退。680年,君士坦丁堡承认了实际已经独立了的保加尔公国(参见第八章→欧亚大陆地中海→斯拉夫人、阿瓦尔人、保加尔人和哈扎尔人→伊斯波利士统治)。
685—695年,查士丁尼二世登基 他被保加尔人打败,但在马其顿打败了斯拉夫人(689年)。
690—692年,阿拉伯战争 塞瓦斯托波利斯(费西斯)之战是阿拉伯会战的最高潮,这场战争总的说来是拜占庭人被打败了。结果,穆斯林征服了亚美尼亚、伊比利亚和科尔基斯,这是拜占庭在托罗斯山脉东部最后的立足之地。查士丁尼二世还被迫同意与穆斯林联合,共同控制塞浦路斯。
695—698年,列昂提乌斯篡权 查士丁尼二世被推翻并被逐放到克里米亚。
697—698年,阿拉伯人征服迦太基 阿拉伯军队发动入侵,从而切断了拜占庭帝国对北非的影响。
698—705年,提比略·阿波西马拉斯篡权 提比略·阿波西马拉斯推翻了列昂提乌斯,登上皇位,帝号为提比略三世。
705年,查士丁尼复位 在保加尔公国大公第比利斯的支持下,查士丁尼率军突然发动袭击,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推翻提比略的统治,夺取了拜占庭帝国的皇位。
705—711年,查士丁尼二世再度执政 在六年恐怖的执政期间,查士丁尼处死了他原来的所有对手(如列昂提乌斯和第比利斯等)及其支持者们。但同时他在断断续续的战争中被阿拉伯人和保加尔公国大公第比利斯打败了。
711年,查士丁尼被推翻 查士丁尼率军向克里米亚远征,讨伐他当年被流放时曾经虐待过他的人们。但这支军队在巴尔丹尼斯·菲利比库斯领导下,在哈扎尔人的支持下举行起义,起义者于是调头进军君士坦丁堡。巴尔丹尼斯·菲利比库斯在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一场战斗中打败并击毙了查士丁尼,继而夺取了王位。
711—717年,灾难与无政府状态 在菲利比库斯执政期间,拜占庭帝国的边疆防守不堪一击(711—713年)。保加尔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712年)。阿拉伯人蹂躏了整个西里西亚地区,进而入侵本都占领了亚美尼亚。拜占庭倒戈的军队推翻了菲利比库斯的统治,并拥举阿纳斯塔西乌斯二世当政(713年)。阿纳斯塔西乌斯恢复了拜占庭帝国的国内秩序并开始重建帝国军队。阿纳斯塔西乌斯大刀阔斧的改革激怒了军队,他们举行暴动,推翻了阿纳斯塔西乌斯并推狄奥多西三世为皇帝(715年)。狄奥多西三世经过六个月的围城战,攻占君士坦丁堡并把阿纳斯塔西乌斯逐人到一个修道院去了。与此同时,穆斯林大举入侵帕加马(716年)。狄奥多西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他的“伊索里亚人”将军利奥举兵将其推翻,并取而代之,帝号为利奥三世(717年)。
君士坦丁堡围攻战(717—718年)
717年6月,穆斯林跨过赫勒斯滂(达达尼尔海峡) 穆斯林将军马斯拉马率领一支由8000人组成的军队从帕加马出发进军阿比杜斯,从那里渡过了赫勒斯滂。为了防止保加尔人或拜占庭在色雷斯的军队出兵阴挡,他先派出一部分部队占领距他的主力部队不远的阿德里安堡负责掩护。同年7月,马斯拉马开始围攻君士坦丁堡。
717年8月,穆斯林军队开始攻城 利奥开始紧急加固城墙抗击敌人的攻击。穆斯林的进攻被击退,损失惨重。
717年9月,穆斯林援兵到达 穆斯林军队的将军苏莱曼率领一支由1800艘舰只和8万人组成的增援部队,渡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当他的大部分部队登陆后,苏雷曼企图率领他的舰队绕过君士坦丁堡,封锁博斯普鲁斯海峡。利奥率领他的舰队发起进攻,大获全胜,将穆斯林剩下的战船赶回到了马尔马拉海。“希腊火”为取得这场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保证了从君士坦丁堡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拜占庭在黑海沿岸各省的补给线畅通无阻。在这一年以后的时间里,穆斯林未对君士坦丁堡再发动直接的进攻,他们积极准备度过那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利奥与保加尔大公签订条约,结盟共同对阿拉伯人作战。
718年春,穆斯林卷土重来 苏莱曼利用天黑和雷雨等不良条件,率领经他重新组建的舰队,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加强了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困。与此同时,一支大约5万人组成的穆斯林增援部队也已赶到,加强了攻城部队。利奥打退了几次进攻。
718年6月(?),利奥实施反攻 利奥的舰队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突然袭击并全歼了围攻君士坦丁堡的穆斯林舰队。然后,他率领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乘胜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登陆,在卡尔西冬打败了围攻君士坦丁堡的阿拉伯帝国的围城部队。
718年7月(?),阿德里安堡之战 保加尔公国大公第比利斯兑现其诺言,进军色雷斯。他在阿德里安堡南部向马斯拉马发起进攻并将其击败。
718年8月,穆斯林撤退 考虑到保加尔的加盟和己方损失惨重,马斯拉马和苏莱曼将军决定放弃围攻君士坦丁堡。他们的部分部队在利奥军队的袭扰下,穿过安纳托利亚原路撤回;剩下的部队在苏莱曼的率领下登上战舰,经海路回国,但舰队在海上遇上风暴。据说只有5艘战舰幸免于难。当时围攻君士坦丁堡的穆斯林军队达20万人,但撤过托罗斯山脉时只剩下3万人。
评论:君士坦丁堡防御战的成功制止了穆斯林对基督教欧洲的入侵。它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了后来穆斯林对西方作战进入高潮时的图尔之战。
拜占廷帝国(717—802年)
利奥三世经过一系列改革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对行政管理、经济、法律、社会、军事和宗教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宗教改革,它对军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约在726年,利奥开始颁布一系列诏令,取消对神像的膜拜。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应该取消基督教中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这样才能为基督教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能够与教义简单、严格的伊斯兰教抗衡。但意大利和希腊的大部分僧侣们强烈反对这一诏令。结果是在他大部分执政期间,拜占庭一直处于动乱状态。格列高利教皇鼓励意大利人起义推翻利奥的统治,后来教皇实际成了拜占庭在意大利领地上的领导者。尽管宗教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拜占庭帝国对其领地的控制,但利奥的宗教改革却在安纳托利亚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他的其他改革无疑也使拜占庭帝国受益匪浅;在他执政期间阿拉伯人的两次入侵被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拜占庭帝国也赢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
利奥死后,其子执政。他的政策也为儿子君士坦丁二世长期沿用。拜占庭帝国又重新赢得了对阿拉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战争的主动权,并重新夺回了上一世纪在亚洲和欧洲失去的领地。然而,国内由于在反圣像崇拜问题上的争议愈演愈烈,导致拜占庭帝国在军事和领土上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伦巴第人利用拜占庭帝国内部混乱,趁机占领了拉文纳大部分教区,并威胁到罗马。教皇由于在宗教问题与皇帝关系破裂,因而转向法兰克请求支持,这导致了拜占庭帝国丧失了罗马及其周边领土。
在7世纪的最后的25年里,帝国内部再度出现了体制和政治上的混乱。穆斯林军事上的胜利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段时间的主要人物是艾兰,她是软弱的利奥四世的妻子、君士坦丁六世的母亲。年轻的君士坦丁最终摆脱他母亲的独裁控制。但她通过阴谋很快又夺回了权力,废黜并弄瞎亲生儿子,自己做了皇帝。她通过平息由于宗教改革而引起的动乱并同穆斯林达成了暂时的和平。
717—741年,利奥三世执政
721年,阿纳斯塔西乌斯反叛 利奥镇压并处死了阿纳斯塔西乌斯。
726年,阿拉伯起兵入侵 阿拉伯起兵入侵,但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被拜占庭军队打退了。
726—727年,希腊叛乱 希腊教民拒不执行拜占庭帝国颁布的关于停止膜拜圣像的诏令。利奥的舰队在海上全歼驶向君士坦丁堡的希腊舰队之后,镇压了希腊反叛者。
726—731年,拉文纳发生反抗利奥统治的叛乱 拜占庭帝国的舰队前去镇压,但在亚得里亚海遇上风暴,损失惨重。剩下的部队虽然赶到了拉文纳城,但所剩兵力已经很弱,结果很快便被击退(728年)。
739年,阿拉伯人入侵 阿拉伯人开始取得一些胜利,但后来在阿克罗农之战中被利奥打败了。
741—775年,君士坦丁五世统治
741—752年,阿拉伯战争 君士坦丁入侵叙利亚,但后来不得不撤军以平定国内爆发的内战。政局稳定后,君士坦丁再度入侵叙利亚,征服了一些边境地区(745年)。他的舰队在塞浦路斯岛附近打败了阿拉伯人的舰队,切断了阿拉伯人与塞浦路斯的联系(746年)。君士坦丁在亚美尼亚打败阿拉伯人,占领了一部分地区,战争不了了之。
741—743年,内战 在君士坦丁与阿拉伯人浴血奋战时,他的妻弟阿塔法斯德斯率领着膜拜圣像派的人发动了叛乱。君士坦丁成功地进行了两线作战并平息叛乱。
752—754年,拉文纳最终失守 先是伦巴第人,然后是法兰克人将其占领。
755—772年,打打停停的色雷斯之战 君士坦丁对色雷斯的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发动战争。在西部,他打败了斯拉夫人(758年);在东部,在马色拉之战和安奇阿卢斯之战中打败了保加尔人(759年)。战火停息了几年后,再度复燃。君士坦丁又一次打败子保加尔人(772年)。
775—780年,利奥四世(君士坦丁之子)统治
778—783年,阿拉伯战争 拜占庭在盖马尼考波利斯之战(778年)中打退了阿拉伯军队对安纳托利亚的入侵。拜占庭的将军米歇尔在西里西亚俘获了马萨什(778年)。
780—797年,君士坦丁六世统治 艾兰摄政长达10年(780—790年)。在此期间,阿拉伯人曾一度打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迫使拜占庭纳贡,才罢兵停战(783年)。同保加尔人的战争打打停停。拜占庭的将军斯塔乌拉奇奥斯在马其顿联合希腊人,一起打败了斯拉夫人(783年)。因军队反叛,艾兰被迫退位(783年),但艾兰很快又东山再起,成为拜占庭的实际统治者(792年)。
797—802年,艾兰执政 她篡夺了其子的皇位并把他的眼睛刺瞎。但她后来被拜占庭贵族们推翻。
797—798年,阿拉伯人再度入侵 安纳托利亚哈龙·拉希德哈里发在赫拉克利亚打败了拜占庭将军尼塞福鲁斯率领的军队。拜占庭被迫答应纳贡后,阿拉伯人才停战退兵。
斯拉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