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历朝鲜战争-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石田三成说。
“秀次死后,军中已有人不满,现今朝鲜战争陷入僵局,前锋将士多有怨言,且秀秋新立战功,如果这时候做出什么影响军心的事情会大为不妙啊!可考虑召其回来,并削其封地,以免日后坐大。”石田三成说。
“如果罢免他,你看以什么理由合适?”秀吉问。
“就以屠杀妇女、儿童,身为主帅亲自追杀明军为由,况且蔚山一战,其增援不力,致使清正部损失惨重,不是没有责任。”三成说。
从万历二十六年二月起,大明人员、装备、物资源源不断从辽东、北直隶、天津、山东沿水、陆两线运往朝鲜。




52 李如松之死

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大明群臣聚集文华门上书请求允许皇长子冠婚。一直到傍晚时分,田义走了进来,万历向田义问道:“都走了吗?”
“一个也没有。”田义说。
田义看了看神宗说:“皇上,他们谁也不敢独自离开,谁离开,谁就是叛徒。”
“叛徒?”神宗无奈道。
“世人都说忠君、报国,真是可笑,朕虽然是皇上,可能管的也就是几间房子,几座宫殿。”神宗笑道。
神宗看了看田义问:“你还有事情?”
“辽东边报,插汉部布延汗率军进犯辽东,越过沈阳中卫,正向辽东镇袭来。”田义说。
“传旨李如松,全力出击。”神宗道。
李如松、查大受、祖承训、李如柏率领一万明军在虎戌驿严阵以待,几百门火炮立在那里。稍顷,从远方飞来两骑,李如松搭手一望,是斥侯。
“蒙古兵离此地还有三十里。”斥侯奏道。
李如松拿起千里镜望去,虽然未能见到蒙古骑兵,但从漫天的灰尘可以看出正有骑兵向这里奔来,不大一会,蒙古骑兵出现在千里镜内。
“有多少人?”查大受问道。
“五、六千人。”李如松答。
蒙军离此还有十里路的时候,李如松吩咐炮手和弓箭手做好准备。炮手拿着火把,数千弓箭手搭剑在弓上,等蒙古兵还剩三里路的时候,李如松命令点火。
一排排火炮向蒙古骑兵射去,许多蒙古兵立刻翻身落马。
“弓箭手!”李如松命令道。
数千名弓箭手将弓弦拉满。
“放!”
只见满天飞剑如同蝗虫一样飞来,蒙军连忙用盾牌遮挡,接着蒙古兵的火枪和弓箭也射向明军。一轮互射后,李如松命令祖承训带兵出击,三千辽东骑兵手持火铳向蒙古兵冲去,一番射击后,蒙兵伤亡惨重,接着,双方厮杀在一起,蒙兵不敌向东北循去,祖承训带兵在后紧紧追赶,一直追出十余里。
祖承训返回后,众人开始商议。
“这应该是插汉部的前锋,大军必定还在后面,我看先派出几路斥侯搜索,等搞清楚插汉兵主力位置后,我大军再行歼灭。”李如松说。
“蒙古骑兵居无定所,若判断其位置并不容易,对于蒙古兵,我军向来是在运动中予以歼灭。”查大受说。
“先派斥侯往东北搜索吧。”李如松说。
傍晚,斥侯来报,白天逃走的插汉兵夜宿白塔铺,李如松忙拿出地图来看。
“白塔铺东北出口地势开阔,承训带一千人马从奉集堡绕过去,埋伏在那里,我和如柏带两千兵马今夜猛攻白塔铺,插汉兵必定向东北方向逃窜,我们南北夹击,务必全歼。”李如松说。
当天夜里,李如松、祖承训各率骑兵向白塔铺奔去,寅时攻击开始,李如松大军迅速向白塔铺宿营的插汉兵冲去,插汉兵措手不及被明军刀砍马踏,夜色下的白塔铺马嘶人喊,一片混乱。此时的插汉兵战意全无,慌忙向北撤退,刚走出去就遇到祖承训的伏兵,插汉兵力战,最终只剩几百人向北逃去。
祖承训带兵进到铺子里来,此时天已渐亮,只见遍地的尸体,明军开始搜索幸存的插汉兵。
“接下来怎么办?”祖承训向李如松问道。
“先返回都司,再派人搜索敌军主力。”李如松说。
回到辽东镇后,李如松将战果写成塘报上呈万历皇帝,众人在辽东镇内商议下一步行动方案。
“我看还是派出几路人马四处搜索,搞清楚敌军主力位置。”李如松说。
明军共派出四路斥侯在沈阳中卫附近细细搜索,数日后,斥侯回报没有发现插汉兵踪迹。李如松接着派人搜索,一直派出十五路斥侯,四处搜索,半个月后,各路斥侯回报没有发现插汉兵踪迹,只有最后一路斥侯回报在长勇堡发现小股插汉兵踪迹。
李如松立刻点起八千骑兵带着众将向长勇堡奔去,到了长勇堡却并未发现插汉兵踪迹。
“这样下去可不行,派出十五路斥侯将整个辽东搜索遍了,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看来他们是化成小股了,我们只有分兵在运动中歼灭敌军。”李如松说。
“如果遇到插汉主力怎么办?”张世爵问道。
“如此大规模搜索也没见其主力,看来其力量已经分散,如果真要遇到敌军主力,大家便迅速撤回,不可恋战。”李如松说。
众将下马,摊开了地图。
“我率两千兵马前往抚顺方向搜索,祖承训率两千兵马前往铁岭卫方向搜索,张世爵率两千兵马前往十方寺堡方向搜索,李如柏率兵两千前往散羊峪堡方向搜索。”李如松道。
李如松率两千轻骑经过一天一夜的奔袭于四月十三日凌晨到达抚顺所。随从对李如松说道:“大帅,看来蒙兵已经撤回去了,我军是否应该返回。”
“继续往前,直到抚顺关。”李如松说。
李如松率领众军继续东进,刚抵达前甸,突然看见前方赫然排列着蒙古的大军,李如松顿时大惊,坐下战马一声长嘶。此时,布延汗正率军在此进行冲锋演习,布延汗周围聚集了两万骑兵,插汉兵见明军突然杀到,大吃一惊,但随即发现明军人数不多。布延汗正要下达攻击命令,李如松却率军调转马头欲走,此时,从西面又奔来万余插汉兵,将明军归路截断。李如松手持大刀下令全军出击。
二千明军向布延汗所部冲来,东西两面蒙军开始放箭射向明军,明军骑兵用火铳向东面插汉兵射击,眼看明军快奔了过来,布延汗命令一个万人队出击。一万骑兵骑着战马向明军冲去,西面的一个万人队也向明军冲来,两军在前甸的平原上展开厮杀,明军越战越少,最后只剩下李如松和身边的二十几名侍卫,插汉兵阵亡数百人。此时,东西两面的两个万人队骑着马向李如松慢慢走来,包围圈在慢慢缩小。布延汗看着李如松,李如松看着布延汗,李如松此时已身中数箭,腿部、肩部、肋部都有刀伤,鲜血浸湿了李如松的战袍,还有鲜血沿着马背滴在了草面上,李如松握着大刀的手在微微颤抖。李如松扔掉大刀,拔出腰刀对着自己的腹部插了进去,顿时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布延汗和插汉兵都不由自主地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平静。此时数千张拉满弦的弓对着李如松的二十几名侍卫蓄势待发,二十几名侍卫纷纷自尽。
大明皇宫内,万历正在翻阅奏章,田义走了进来。
“启奏陛下,辽东总兵李如松率领二千骑兵于本月十三日在抚顺跟插汉部三万蒙古兵主力遭遇,李如松和手下将士力战身死。”田义说。
万历的表情僵硬了,他把奏章放了下来,低下了头。
田义瞅着万历,万历似乎在思考什么,良久说道:“死就死吧,总是要死的。”
“尸首找到了吗?”万历问。
“没有。”田义答。
“立个衣冠冢吧,追封少保宁远伯,另外,让李如梅从朝鲜回来接任辽东总兵一职。”万历有气无力的说道。
田义走后,神宗踱步到窗前,推开了窗门,呆呆的望着殿外。
李如松阵亡的消息迅速传到朝鲜,邢玠在汉城设立了灵堂,朝鲜文武大臣都来吊唁,宣宗下令京畿道所有民众戴孝三日,并亲自前往龙山设祭坛祭奠李如松。




53 丰臣秀吉

三月的日本正是樱花怒放的季节。从伏见到三宝院的路上戒备森严,丰臣秀吉坐在一顶小轿上往三宝院方向走去,石田三成和宇喜多秀家跟在后面。二日后,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前田玄以、长束正家都来到了三宝院,秀吉和住持义演在门前迎接。
此时三宝院寺内樱花繁华似锦,众人倘佯其中,丰臣秀吉满脸笑容,领着众人指指点点,众人纷纷向秀吉贺喜。
“太阁手下兵马神勇,大破明军于蔚山,看来朝鲜战局还扑朔迷离啊!”
“小早川秀秋小小年纪竟能掌控大局,看来江山后继有人啊!”
“这场战争一拖就是七年,大明对我国也是无可奈何,看来大明也是气数尽了。”
众人纷纷议论。
丰臣秀吉一言不发,脸色难看。赏了一会花,秀吉安排众人品茶,秀吉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诗上虽如斯说,但我秀吉却始终如一,无论是对国家、对陛下,还是对诸位,所以我希望诸位也能像秀吉一样,为了这个国家安定,孩子的幸福而始终如一。”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太阁就放心吧。”德川家康说。
“哈!哈!太阁多虑了,现今太阁已经有了继承人,未来我们会像辅佐太阁一样辅佐他。”上杉景胜说。
丰臣秀吉已经渐渐的不耐烦了,最后干脆不再说话。
秀吉一连在三宝院住了七天,七天后天空飘起了雨,丰臣秀吉、宇喜多秀家、石田三成撑着伞走在三宝院内的山路上,一阵冷风刮来,如雨的樱花纷纷飘落,秀吉感慨道:“人生虽好,却像这樱花一般如此短暂。”
“主公没听说过枯木又逢春吗?我看今年的樱花还有二季。”宇喜多秀家说。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来寺院里住吗?”丰臣秀吉问。
“为何?”
“我喜欢寺院的静谧,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在寺院的钟声中入眠。”丰臣秀吉说。
“我们回去吧,天气凉了。”石田三成说。
众人回到屋内,丰臣秀吉坐了下来,已显得气喘吁吁。
“连续两年了,他们没再递交誓书,我知道,他们都在等,等我死。”丰臣秀吉说。
“主公,有些话我早就想说了,今天说出来,主公不要不喜欢。”石田三成说。
“你说吧,佐吉。”秀吉说。
“现在我大军待在朝鲜已毫无意义,明军正在调兵遣将酝酿大的攻势,而今国内各大名心怀鬼胎,还不如将剩下军队全部撤回国内,保存实力。”石田三成说。
“这场战争延续七年,我国劳民伤财,兵士死伤无数,却落个这样的结果,我心不甘啊!”秀吉说。
“主公不要再幻想了,大明是不可能让步,现在撤比将来撤要好,等大明水师来到后封锁海峡就撤不回来了。”三成说。
秀吉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
“这是什么?”秀家和三成问道。
“这是杨镐给寡人的信,句句打在寡人的心上,看来世人皆洞若观火啊!”丰臣秀吉说。
五月的时候,丰臣秀吉身体越发瘦弱,不断呕吐,无法进食。这两天勉强吃了点东西,秀吉让三成陪着他又来到了三宝院,院内僧人说义演云游去了,秀吉便跟三成在寺院住了下来。
这天天气阴霾,秀吉和三成来到后山上,看见山下有个老和尚走了上来。秀吉看着老僧人觉得似曾相识,便立在那里微笑着等待那老僧人。老僧人上来后,跟秀吉施了礼,然后两人便来到山路旁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大师高寿啊?”秀吉问。
“六十四了。”僧人说。
“哦,比我长两岁啊。”秀吉说。
那僧人捋着胡须笑着看着秀吉。
“我来此多次,怎么没见到大师?”秀吉问。
“贫僧在后山种菜、打柴,到前院不多。”老僧答。
“大师很像我的一位故人。”秀吉说。
秀吉说完,老僧笑了笑。
“昔日同盟战无敌,
千戈铁马吾自哀。
若是一心向佛人,
相逢必是曾相识。”老僧念道。
秀吉似乎也没在意老僧讲什么,便继续说道:“寡人一生充满志向,为此历尽艰难险阻,却总感到寂寞空虚,理想似乎已经实现,却又很遥远,寡人已做了许多,却又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一切都是那么实在,却又是那么缥缈。”
老僧笑了笑,说:“施主思虑过重,凡事皆有因果,天地轮回,万物生灭,事事皆可为,事事皆不可为,施主所要做的就是放下。”
秀吉突然圆睁双眼,抓住老僧的手,颤抖的说:“我知道你是谁了,我知道你是谁了,你是信长,你是信长。”
老僧笑了笑,推开秀吉的双手,双手合什,起身离开了。秀吉在后面追赶,老僧飘然下山而去。
“信长,信长——”秀吉在后面不断的喊,整个山上回荡着秀吉凄惨的喊声。
一连三天,秀吉满山的寻找老僧,却不见其踪影,秀吉精神愈加错乱。接下来的日子里,丰臣秀吉风雨飘摇的生命在神乐和祈祷中度过。
七月十五日各大名送来了跟以前内容相同的效忠誓书,秀吉一份份接过这些誓书,用手抚摸着这些誓书,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阅读,不断露出满意的神色。八月五日,秀吉把五大老、五奉行都招到了伏见城。
秀吉看着众人说:“我死之后,秀赖拜托各位了,国家大事的决策由大老们商议,具体执行就由奉行们去做,三中老负责监督,凡事要听家康和利家的,另外,我死之后,从朝鲜撤军一事还有劳各位。”
说完秀吉慈爱的久久看着各位,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秀吉是何意思。石田三成铺开一张白纸,拿了一把小刀,将右手食指割开,在纸上写誓书,写着写着手指上的血凝固了,石田用嘴吮吸了一下,继续写。
众人顿时明白了,都笑了起来。稍顷,众人把写好的誓书交给了秀吉,秀吉拿过了一一看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表情。然后,秀吉将五大老的血誓书交给五奉行保管,将五奉行的血誓书交给五大老保管。
八月十八日夜里,秀吉躺在卧榻之上,神情迷糊。
“欲易吾朝风俗于四百余州,施帝都政化于亿万斯年,显佳名于三国。”秀吉喃喃的念道。
“勿使我六万大军作了海外鬼。”秀吉突然大喊一声,随即逝世。
万历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丰臣秀吉病逝于伏见城,临死前作诗一首:随露珠凋零,随露珠消逝,此即吾身。大阪的往事,宛如梦中之梦。
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召开会议,商量从朝鲜撤军一事。
“现今大明水师已经抵达朝鲜西南海岸,如果我军创促撤军,必定会被敌方水军发现,到时候封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