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被遗忘的较量-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返哪芰Σ嘶骋伞T凇肮诰蹦诓恳渤鱿至艘恍┣樾鞯吐涞南窒螅糠智跋咧富庸偃沸牛浩鹨宀⑽创锏酵幌男Ч鹿说牡挚沽钊顺跃1环牟ɡ际勘な担恍┚用褚笸V刮渥岸氛蛭侨沸牌鹨宄晒ξ尥⒌P恼龀鞘性獾降鹿说牟腥瘫ǜ础5诳魉够猛度胝蕉分螅魏窝扒蠛推浇饩龅呐Χ忌ナЯ丝赡堋诱庖惶炱穑ɡ既烁涌袢鹊卣蕉罚汕贤虻幕呈忻褡蚱鹨逭咭环健N烁闯穑肮诰被瓜铝钌渖北环牡戮勘�

    黄昏时分,巴赫…齐列夫斯基上将到达华沙城外。他下令立即停止滥杀无辜和抢劫,但已经造成的影响显然无法挽回了。愤愤不平的古德里安也在抗议。为军人的“名誉”起见,德国人需要一个替罪羊。于是,卡明斯基这个“外人”,就成了德军拿来为8月5日屠杀顶缸的最佳人选。为避免影响军心,首先在8月底,德方以“调防”为名将该旅抽离华沙前线。随后在途中,卡明斯基突然被武装党卫军军事法庭逮捕。经过草草的审讯,他便被以拒绝阻止战争犯罪和贪污腐败罪(当然,一般认为卡明斯基将抢劫来的财物存入了旅部的金库,而不是据为己有)的名义枪毙了。为了向该旅的士兵做出解释、防止兵变,党卫军又伪造了一个现场。卡明斯基乘坐的汽车连同尸体一起被推进水沟,一连串的射击之后,再以鹅血染红,游击队也就成了“替罪羊”。在煞有介事地发表了一通“痛失英才”的悼词之后,卡明斯基旅很快就被解散了。至于同样犯下累累暴行的季尔列万格尔,由于深受希姆莱信任,同时华沙的兵员实在不足,仍得以继续留在前线。

    8月5日的战局并无多少变化。在市内,一部分部队继续进行着激烈的巷战和奇袭,但战线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德军一连串的劫掠和虐杀,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午夜时分,“国内军”总司令部向伦敦发报:“德军正在有组织地破坏和焚烧华沙城,到处火光冲天。市民们虽然努力灭火,但却因德军炮火的阻挡而无法成行。”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一天:“一颗子弹换一个鬼子!”(1)

    第十一天:“一颗子弹换一个鬼子!”

    8月5日进攻的失败令赖涅法尔特忧心忡忡。新任总指挥巴赫…齐列夫斯基已经到达前线,他这个临时指挥官必须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卖力表现,否则就会被喜怒无常的希姆莱所抛弃。8月6日,他调动了所有已经到位的援军,发动全线出击。

    8月6日的攻势分为北部(国防军)、中央(季尔列万格尔旅、赖涅法尔特部队和宪兵部队)以及南部(卡明斯基旅)三个方向,每次攻击的规模为一个营。“戈林”师所属的坦克和卡明斯基旅的T…34坦克也加入了战斗。一大早,就有30架Ju…87“斯图卡”飞临华沙上空,分别对位于攻击重点地区的布拉弗斯加街和耶洛索利姆斯杰街投下了燃烧弹。伴随着恐怖的呼啸音,一颗炸弹正中拉多斯拉夫支队的工事,几乎将其摧毁。波兰人的通信网也被破坏,不得不临时征募一批妇女和儿童来送信。防御部队陷入了一片混乱。

    此时,季尔列万格尔旅首先展开了进攻。由于第2营的整编已经完成,这次攻击比前一天的更加猛烈。进攻开始前,旅长季尔列万格尔威胁他的手下说:“如果就这样败退回家,你们将被重新送进强制收容所。如果你们被波兰人俘虏,那更是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虽然囚犯们死伤惨重,但还是缓慢地推进。最终,“囚徒”旅第1营在萨斯基公园附近夺取了一个支撑点。在那里,赖涅法尔特乘上一辆坦克,在另一辆坦克掩护下,冒险前往被围困的布吕赫宫寻找施泰尔中将。

    两辆坦克走走停停,终于抵达了布吕赫宫。赖涅法尔特找到施泰尔,和他讨论起了当前极为混乱的指挥权问题。当时,整个华沙地区德军的指挥权名义上是落在新任军事代表巴赫…齐列夫斯基身上。不过,赖涅法尔特仍然指挥着城外援军的攻击行动。前任军事代表施泰尔和城防司令罗尔则负责市区被围地区的作战。第9军和警察部队也有独立的指挥机关。这样一来,混乱和差错自然在所难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协商,两位中将达成了协议:展开于市郊的所有部队归入巴赫…齐列夫斯基的指挥下。在对市区主要街区的包围解除前,城里的部队由施泰尔指挥。结束会谈后,赖涅法尔特坐上坦克,一面开火一面向沃拉开去。就在这时,拉多斯拉夫支队的一个连用迫击炮挡住了他的去路,并展开猛烈炮击。赖涅法尔特不得不从“戈林”师再找来两辆坦克掩护,这才平安返回。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一天:“一颗子弹换一个鬼子!”(2)

    德国人在西郊取得的胜利,依旧是以巨大的损失为代价的。勇敢的波兰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能奋力守住街道、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由于弹药匮乏,他们努力节省子弹,试图每一颗子弹都给敌人造成杀伤。而德国人却一直滥用火力,他们有的是弹药。当防守高层建筑物的波兰人从屋顶跑进地下室时,德国人根本不追击,而是直接用火焰喷射器打下去,直至所有人被活活烧死。

    8月6日凌晨,坚守阵地的“国内军”获得了新的希望,两架英国皇家空军的B…24“解放者”飞临华沙上空,投下了PIAT反坦克枪。这是到8月中旬为止,来自盟军的唯一一次成功的空投援助(整个起义期间,西方盟军对华沙进行了223次大大小小的空投补给,投下物资100…200吨,损失飞机34架)。尽管只是杯水车薪,波兰人却依靠它们沉痛打击了德军装甲部队。从8月6日至7日,德军相继损失了数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国内军”甚至俘获了两辆德军遗弃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其中一辆挂着波兰的红白旗,一路向犹太人区开进。目睹此景的两个德军防御排惊慌地丢下数百名波兰战俘,逃之夭夭了。当施泰尔听到这个消息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赖涅法尔特本以为装甲部队最大的好处是能守能攻,很适合对付缺乏重武器的波兰军。但“国内军”却在极为原始的条件下生产了一批号称“莫洛托夫鸡尾酒”的燃烧瓶。每当德军坦克经过,波兰人就从屋顶上掷出雨点般的燃烧瓶,当燃烧着的液体从通气孔钻进坦克内部后,乘员们不得不弃车逃走,随后便被躲在隐蔽处的波兰狙击手射杀。制造简便、价格低廉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给赖涅法尔特的坦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不得不承认,在街巷狭窄、障碍重重的城市里,坦克连转弯和调头都很困难,只会遭到波兰人的伏击。

    入夜之后,双方虽各有战果,但沃拉区的整体形势却没有任何改变。拉多斯拉夫的部队虽然遭到极大损伤,但战斗精神依旧高昂。德军仍在缓慢前进,却没有占据任何重要的大街。南路的卡明斯基旅依然在做着困兽之斗。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一天:“一颗子弹换一个鬼子!”(3)

    8月10日,巴赫…齐列夫斯基不得不承认:“使用卡明斯基部队??实为最大的败笔。”从政府街区坐着坦克到来的罗尔将军接过了南路攻击部队的指挥权。就在他到来的那一分钟,卡明斯基旅的两名士兵还在侮辱两名波兰少女。瘦小的将军向他们大喝一声,但暴徒们不仅把警告当成耳旁风,还朝将军开枪射击。直到一辆坦克向空中鸣炮示警,两名暴徒才被吓走。罗尔随即下令:“必须将俘获的‘国内军’作为正式战俘对待,并保护无辜的华沙市民。”

    拉多斯拉夫中校曾向博尔将军保证:8月中旬前,他将守住整个华沙郊区。他真的做到了。不过,力量对比的悬殊不是光靠勇气就可以弥补的。8月10日后,越来越多的德军拥到市郊附近,到8月20日为止,已经达到21000人。他们携带有重型武器,大有荡平全城、片甲不留的架势。市里的状况同样不妙:8月2日,德军解除了“国内军”对一号中心邮局和警察街区的围攻。6日晚,从布吕赫宫出击的德军发起了一次有力的反突击,目标是夺取艾伯特大街角上的狙击点。“德国人之家”和布里斯托尔饭店的守军也经常派出突击小组,肃清独立据点里的“国内军”。由于德国敢死队的勇猛精神和作战技能,反突击往往大获成功。此时,利捷夫和马尔沙尔科夫街角建筑物中的起义者已被消灭。

    8月9日早晨,从里茨曼什代代尔大街朝萨斯基公园方向突破的赖涅法尔特部队到达瓦维尔斯克大街,与正在奋战中的警察街区建立了联系。现在,除了政府街区还三面被围,华沙城内外的德军各部队已经建立起了联系。

    至此,发生在华沙城的这场起义已被宣判了死刑:很显然,“国内军”根本不具备长期抗战的力量,也没有做好这种准备。他们的目标是借助奇袭和敌人的疲惫,在两三天内将德军赶出华沙、控制全市。现在,这一计划彻底落空了。不仅如此,由于起义的人员和装备损失十分惨重,根本无法补充,而源源而来的德国人正好把他们分割包围起来了。

    事到如今,一切都已明了。无论波兰人多么英勇顽强,或者在某些局部地区取得胜利,都无法逆转最终的战局,充其量只是延长抵抗时间而已。但面对残忍冷酷的德军,以及大量被无辜残害的同胞,“国内军”决不愿意竖起白旗。就像他们的宣传标语上所说:“与其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不如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

    经过十天的鏖战,巴赫…齐列夫斯基的部队终于在沃拉区打开了缺口,逐步深入市区。华沙西郊的波兰军队除部分提前撤离阵地外,几乎被一扫而光。8月14日,上将把进攻部队统一整编为巴赫…齐列夫斯基战斗群。希姆莱同时许诺:一旦巴赫…齐列夫斯基攻陷华沙,就奖给他一枚铁十字勋章。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二至第三十一天:老城血战(1)

    第十二至第三十一天:老城血战

    8月12日清晨,赖涅法尔特指挥着巴赫…齐列夫斯基战斗群的前锋7000人,开进华沙市区北部,揭开了老城血战的序幕。

    波兰“国内军”的高层指挥官,包括博尔将军本人以及参谋长佩乌琴斯基准将,都没有料到最激烈的巷战将在华沙城的心脏地带,即位于市北的老城爆发。为实现“御敌于城门之外”的目标,最精锐的拉多斯拉夫支队被部署在沃拉区的犹太人墓地附近,死死防守战术上并不十分重要的阵地导致了大量伤亡。特别是有经验的军官接连阵亡,大大损害了剩余部队的战斗力。当沃拉战局恶化时,司令部又寄希望于伦敦方面会派出驻英国的波兰独立伞兵旅来支援,瞻前顾后,以致丧失良机。原本有希望转入森林,向周边农村转移的沃拉守军最终几乎被全歼。市区的“国内军”也被分割成四个互不相连的防御地带:卡尔别济亚桥附近的老城中心,政府街区周边的市中心一角,沿维斯瓦河的莫科托夫区(老城南方),老城北方的若利博什区。比起接近森林的郊外地带,老城的据点显得过于暴露。在德军的包围和火力覆盖下,“国内军”无法有效调遣部队。但该地区人口、建筑物集中,坐镇老城指挥部的博尔将军还是决定,亲率7000名战士保卫老城,并借助四通八达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发布命令和调遣部队。

    进攻老城的巴赫…齐列夫斯基战斗群五路并进:赖涅法尔特的7000人攻击正面。得到工兵、保安警察和一个哥萨克营增援的季尔列万格尔旅从维斯瓦河和老城的东南方前进。正西面和西南分别是“戈林”师的一部和1个警察连,由刚刚从波斯纳尼步兵学校赶来的1个重迫击炮连提供火力支援。在北方,施密特上校指挥下的第608保安团也徐徐迫近,并在老城周围布置了铁丝网。更为恐怖的是,在古德里安的力助下,这些部队携带着包括“戈利亚”遥控爆破坦克、大型火焰喷射器、重型迫击炮和600毫米“卡尔”臼炮在内的大批新型武器,打算一劳永逸地毁灭华沙城——既然希特勒已经下令将华沙化为焦土,又何必在乎波兰人的死活?毕竟,占领一片被摧毁的废墟可比攻打严加防御的街道轻松多了。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二至第三十一天:老城血战(2)

    在这些新式武器中,射程为2公里的重型迫击炮可以一次性发射4发炮弹,炮弹内填充有炸药和NPPALM(石脑油和椰子油的混合液),命中目标后会剧烈燃烧。“戈利亚”遥控坦克全长1。35米,高度只有60厘米,一次可以装载100公斤炸药。德军在900米距离外以无线电操纵“戈利亚”前进,一般的小火器和手榴弹破片根本奈何不了它。在以20公里的时速进抵目标跟前后,“戈利亚”携带的炸药被引爆。波军的街垒、反坦克障碍和火力点被无情地破坏,大量人员损失。最多的时候,德军一天同时投入30到50辆“戈利亚”,博尔叫苦连天。不过和“二战”中最恐怖的炮兵武器之一“卡尔”臼炮相比,以上武器还略显小儿科。

    1937年,为了对付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莱茵金属公司接到了设计一种大口径自行臼炮的命令。1940年5月,样车开始进行试验,并以参与开发的卡尔·贝克将军之名命名为“卡尔”。“卡尔”最初装备8。44倍口径600毫米臼炮,但在设计时留出了余地,因此也可换装11。5倍口径540毫米臼炮,以增大射程。臼炮搭载在由11个负重轮驱动的巨大履带式底盘上,车体重达124吨,由580马力的戴姆勒…奔驰MB503…V12柴油机驱动,最大时速只有可怜的10公里。为了操纵这种怪物,需要配备3名军官和110名士兵。

    “卡尔”的600毫米炮弹重达2。2吨,炮口初速只有220米/秒,但在垂直下落时可以贯穿2。5米厚的永久混凝土层。每次发射后,都要将抬起的火炮恢复到水平后才能装填,发射速度为5?10分钟/发。由于“卡尔”射击时震天动地的巨响,德军士兵称之为“雷神之锤”。此前,“卡尔”唯一一次被用于实战是射击苏联塞瓦斯托波尔的坚固要塞。从8月18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