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部的那些家伙经过这次事件之后明显收敛了很多,五天之后禁军的前锋已经到达扬州城,而琉球海军的舰队也顺利进驻了埋伏点。
先锋部队第二天开始征集船只,为了快速渡江相逢关何发要求扬州征集至少征集二百艘大船,不过扬州府确并没有这么干,虽然上面催得紧,但是扬州还是只征调了几十艘应付差事。
扬州船虽多,但是大商人都给了钱自然要保护,有钱有势的人家扬州府也不愿轻易得罪,所以最后被征集船只的都是一些小商人或者过路的商船。
船只征集完成之后,第二天禁军的大部队就朝着江边开来。这次的禁军统领是一个叫刘守信的将军据说在对西夏战争中屡立战功,这次得以出征东南。
将军到了扬州不是先询问过江情况,而是询问地方上是否个准备了物资供应,扬州府也是按照惯例给了银子,想尽早送走这批瘟神,反正扬州府把最近市面的萧条都归咎于这批贼配军。
刘将军收了钱自然不会在为难知府,决定在扬州城外修整两天编好过江顺序之后就出发,这时候有一个参谋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这十万人扎营的问题。
十万人要扎多大的营?恐怕宋军的活动范围要遍及附近的几十里吧,那么埋伏的海军部队岂不是要提前暴露?不过时迁等人显然是多心了,这些宋军并没有沿着长江扎营,而是沿着运河扎营,就算是偶尔有开小差的也都是去扬州浪一圈。
所以三天之后这些兵丁开始登船的时候竟然没有人来过这边,而且事情比想象的还要好,因为扬州城为了防止这些士兵骚扰要求禁军在运河沿岸往南离扬州十多里的地方登船,禁军从运河岸边登船,那么张三的伏兵就在禁军背后,只要截断了道路,连担心禁军会逃进扬州都省了。
………………………………
第四百七十七章烽火扬州
张三看到这样的绝好机会,自然是高兴万分,登岸的陆军开始准备,水师也开始升帆待命,只等着禁军的船队起航,自己这边就开始全面发动。
禁军比起那些移民要娇贵的多,八十多艘大船最后只装了四万多人,加上提前过江的一万前锋,岸边还剩下四万多人,不过对于十万的琉球军来说那真是小意思了。
船队出发进入长江之后,张三这边立刻发动,一百五十艘战船一出芦苇区,张三的陆上部队也开始动了起来,对于战船队来说,两手战舰对付一艘运输船没有什么挑战性,对于陆上的战斗来说,十万人对付四万也是没有什么挑战性。
当张三的陆军距离运河边的宋军还有五里的时候,终于被发现只是这个时候,这个距离,宋军能给的反应也是有限的,阵型还没有调整好琉球军就已经杀到了。
首先是以骑兵为先导的陆军第一团,把宋军从中间切割开来,使得本来就以长条形准备登船的宋军切割的更加分散,接着就是其他更小规模的切割。
所谓的分割包围,敌人聚集的人数越少,就越缺乏安全感,所以当岸边的宋军被分割成七八团之后,整个战局就没有了挑战性,面对要么投降要么死的选择,无畏者只是少数。
张三曾经在贴吧里看过很多网友热切的讨论过,什么古代军队伤亡多少就会崩溃之类的,大家一般都以百分之十为准,认为古代军队很少能在损失了十分之一的情况下不崩溃的。
张三身临其境的感受才知道这种理论是不准确的,确实大的战役双方战损比很少超过百分之十的,那并不是士兵到了所谓的承受极限,而是这个比例的伤亡到了军队阵型保持的极限。
欧洲的战例两军交战一般的战法都是保持自己的阵型把敌方的阵型冲乱为胜,那么大部分军队在损失了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出现部分队形溃散,导致全军阵型崩溃输掉战争。
而汉人的兵法则讲究把胜局锁定在战阵之外,很少有兵书提及如何在正面战中击溃敌人,但是不论怎么打,最后终归是要有军队对阵的。
就像这次琉球军对上大宋禁军,宋军匆忙准备,来不及集中,所以各部组成小的军阵,阵战之中,往往看的不是有多高的战损比会崩溃,而是看什么时候把对方的阵型击溃。
不管大阵小阵,只要阵型一乱,这支部队就会迅速崩溃,相反只要阵型还在,那么这支军队即使战损超过百分之三十也不会崩溃。
就像酆泰营,在被暗算,被包围的情况下,伤亡超过百分之四十,依旧坚持到了援军到来,这个就是因为酆泰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堵住阵型的缺口,给身后的士兵重新组织阵型的时间。
所以战争最终比的不是伤亡率,而是看谁能迅速的找到对方的薄弱环节击溃对方的阵型,这也是少数民族为何总是对中原民族战争中有优势的原因。
对方骑马而来,汉人步兵想要破坏对方的阵型追不上,但是对方确能从容的围着你转找到你的薄弱环节,然后击溃你一举奠定胜局。
就像汉武帝时的李凌在阵型不乱的时候能坚持多久,就像唐朝的陌刀队,敌人倒是能冲入阵中,但是确冲不散队列最终人马具碎,岳家军的黄天荡也是能冲破敌阵导致对方失败,还有戚家军纵横漠北的车阵。
所以古代强军都是以阵型强而取的胜利,不仅自己的阵型强大,而且要能迅速的冲破敌人的阵型,这个也是张三最近总结出来的兵法经验。
所以以现代战阵之术训练出来的琉球军对上疏于训练的大宋禁军,基本上和打倭国的军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个也是为何各个朝代都说边军精锐的原因。
边军吃的差,住的差,用的也差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战斗力,那是因为他们经常打仗,经常和敌人对阵,对阵!对阵对的多了阵型自然就练出来了,军队自然就强了。
就像现在,琉球军绞杀大宋禁军,靠的就是自己阵型的强大,而且自己又大量的武器可以迅速击破敌人的阵型,所以每一个分战场都是攻无不克。
记得一开始的时候琉球军还有讨论过要增加士兵的武术训练,教一些高深的武功这样打仗的时候才能更有优势,当时张三就觉得自个不靠谱。
张三觉得军队打仗靠的不是武艺,所以张三把后世那一套练兵标准拿出来,重点训练队列和团战能力,并且命令禁止个人英雄主义,琉球军的作战最小单位是一伍,而不是一个人,即使敌人只有一个人琉球军也要一个打对方五个!
通过几次演习之后,大家也发现越是阵型训练的好的队伍演习的胜率越高,而那些个人英雄主义的,妄想靠自己武力击破敌人阵型的,往往都会输的很惨,因为哪怕你是超一流武将,对方仅仅只有一个一流武将的营长,但是他依旧能靠着自己加上三个伍的士兵拖住自己。
后来的几场战争更是证明了张三强调阵型的重要性,就像和倭国的京都决战,即使最后骑兵不出战,要不了两个时辰各部也能击破自己对面的倭军,哪一战也充分的检验了阵型的力量。
而对倭作战小半年之后,更加强大的琉球军对上惊慌失措的大宋禁军,那还有什么挑战性么?还有什么悬念么?还有什么看头么?还需要描写什么宏达的战争场面么?显然是不需要的。
不过琉球军最终也没有完成全歼禁军的目的,因为有几千人跳河了!事情就是这么神奇!你说会水的跳河也就算了,不会水的看着人家跳自己也跟着跳!运河虽然不宽,但是他深啊!
张三估计扬州下游的长江里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能看到不少浮尸,不过那都不是张三该关心的,传令兵过来请示俘虏的民夫怎么处理。
这些民夫有少部分是从东京附近带来的徭役,还有一部分是就近征发的,放了有点可惜,要是不放人家的家人什么的都不再这,又是一群苦哈哈有点不合适?
张三把自己的想法和许贯忠讨论的时候,许贯忠特别惊讶的看着他,张三这才想起好像自己这样的人可是没少抓啊!那还说什么,张三立刻命令把这些民夫全部集中起来,等船空出来的时候和俘虏的士兵一起运到琉球去!
………………………………
第四百七十八章大宋的命脉
张三这边的陆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那边的水战就结束了,水战比起陆战更简单,对于没有任何武器的民船来说,遇到全副武装的琉球军舰那就等同于任人宰割。
点着了两艘试图顽抗逃跑的之后,其他的船支乖乖的按照琉球军舰的指挥停向俘虏区,本来海军建议直接连民船一同绑到琉球算了,但是张三担心路途遥远中间别出现什么变故了,还是等专门的运输船过来在说吧。
正好俘虏的这些民船全部用来在运河上载满土石之后坐沉,这样一来大宋在没有攻破扬州之前就不能清理河道,河道不清理就不能新船,至于扬州那边还没有从这场大战中反应过来,就算是反应过来他们那点兵力也中不了什么用。
扬州段的大运河还是比较宽的,但是张三也不用把船并排沉下去,只需要不规律的沉下去,其他船只自然就不敢乱走了,搁浅了是小,万一把船底刮漏了那他也等着沉吧。
完成对禁军部队的围剿之后,张三的军队开始大规模北上在扬州的南门外开始扎营,城内的守军似乎根本,没有看到,任由琉球军动作。
当扬州的守军都被南门的部队吸引的时候,北门外一支两万人的军队悄悄潜伏在城外,等待着城里的信号,杨泰还有禁卫军此时都换上了宋军的服装,正集结之后朝北门跑去。
张三怎么可能忘了梁山上的两个作假高手,所以这次杨泰前去换防可谓是‘手续齐全’。来到城下,城门守将看到大批的援军到来也是很高兴。
杨泰也没有废话高声喝道:“奉令!命你部立刻交接城防,到西门支援防守!”
城门官接过引信一看却是是手续齐全也没有废话,立刻开始交接,杨泰就这样顺利的接管了北门,看着往西门跑去的守军,杨泰大喝一声:“开门,放信号准备防御。”
城上突然亮起一串红灯笼,城外的军队看了立刻往城门靠近,直到进了城,大家还如坠梦中,这么一座大城,就被这样轻松的攻破了?
就连张元霸都在不满的嘟囔,张三可是为了怕城门守不住特意把他调给杨泰,必要时候张元霸能够一人当千的,但是当张元霸穿好盔甲拿好双锤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确发现等来的是王寅这些自己人。
既然进城了那么扬州战役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当王寅带兵跑过两个街区,街上的人才反应过来,一阵杀猪似的叫喊,贼军进城了!
接着整个扬州顿时乱了起来,杨泰把城门防守交给酆泰营,自己则带着禁卫营往扬州府衙杀去!城里的情报人员见自家的军队顺利进城之后也开始上街吆喝。
反正就是城破了,官军败了,知府跑了,将军投降了之类的谣言,还在四处纵火制造混乱,扬州城原本也只有不到两万的守军,还是看到河西岸的战事之后临时征招了一批民壮。
这时候一听说城破了,在看成里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一瞬间民壮跑了个精光,守城的士兵也跑了一半,正在剩下的人还在犹豫的时候,王寅带着军队杀到了南城门。
城外城内都是敌人,那还守个屁城,打个屁仗,这些没跑的都没有地方跑了,干脆投降了算了,于是张三又派出了两个团的士兵入城维持持续,实行宵禁,有把督战队也派出去。
至此扬州战役算是结束了,张三顺利的占领扬州,整个战役琉球军伤亡不到一千人,就全歼大宋禁军九万,扬州守军一万多人,可谓是空前大胜。
此战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谈判了,张三相信琉球军依托水师力量和坚成防守他一年半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其实就算是不占领扬州,只要对运河大肆破坏一番也能达到目的。
但是张三需要一个点吸引大宋的注意力,这样沿海的劫掠行动就会变得不那么显眼,这样张三占领了一座城池,那么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攻城守城战了。
这样一来大宋君臣可能把造船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想着先把琉球军从扬州赶走,那样就给张三更多的时间对沿海进一步的抢掠。
例如扬州往下的长江江边,那也是有不少造船厂的,其实扬州以上的江面也有,但是那边多以造江船为主了,反正陆军可以沿着海路顺利逃跑,张三也不怕宋军的大规模围剿。
扬州城破的消息被八百里加急送完东京,赵佶等人第二天晚上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赵佶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认为不过是一座城,被占了夺回来就是了。
但是蔡京等人确不是傻瓜,能当上宰相的人不可能连这点脑子都没有,所以当蔡京跟赵佶分析了这里面的厉害之后,赵佶也是急的团团转,立刻要召集朝会商议此事。
大运河被截断,那可是关系到大家的银子和肚子的大事,这次大宋君臣上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连夜商议,第三天就做出决定,命令童贯回京,从京城调集十万禁军,然后在从其它地区调集十万,组成二十万禁军对琉球军再次围剿。
第三天消息流出之后,京城粮价瞬间上涨了两成,京城百姓人心惶惶,十万禁军大败的消息立刻传遍全城,顿时整个东京都慌了起来。
童贯这个时候正在西北收拾西夏,战事正打到关键时刻,西夏虽然这两年实力大损,但是也不是宋军能当面条捏的,稍有不慎还是会有重大损失的,所以童贯虽然想要邀功但是也不敢乱玩。
而张三确在扬州检查城防,好消息是城墙还是完好的,坏消息有很多,仓库的米粮是假的,守城的器械库存是假的,守城物资的储备也是假的。
不过还好张三根本就没有指望过大宋官兵的节操,趁着宋军还没有来,张三决定对扬州附近州县也进行一番占领,反正士兵闲着也是闲着,扬州防守也用不了这么多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