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子吕比大夫祭足傻,看了京城大叔这些蠢蠢欲动的不忠举动,实在忍不住了,就劝郑庄公说:“您如果想让老二当太阳,您就及早下岗;如果您没这意思,就尽快控制住他,如今老是拖着,老百姓就产生二心了。”
郑庄公觉得老百姓产生二心好,他手揪着黑短的胡子说:“不用管他,如果灾祸在前面跑,他会自己追上的。”
公子吕不明白,回家思考去了。
观望了一下,见大哥没什么反应,京城大叔就把两个郊区镇子都收归自己了。两个镇子领导得不到上边指示,只好依了。二十年间的时间里,这位京城大叔的势力扩张到了东边七十公里处的延津地区。最后“裘千丈”雄心发酵,招兵买马、修缮兵甲、扩充战车数量,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还和都城的申妈妈暗中联络,说好某月某日大兵杀到,申妈妈就开门献城,把大哥一举逮捕在酣睡的床上。
等京城大叔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滑入彻底的深渊,再蹿不上来了,他大哥郑庄公历叔京城大叔的罪恶,发出二百乘正义之师,鸣鼓而攻之。
不知天高地厚的京城大叔跟大哥对了一掌,哇,好烫!大哥的铁砂掌烧得跟火炭似的!见了阎王的京城大叔这才掉泪,给败兵裹着没命地逃,钻到了邻居一个叫共的小诸侯国。他大哥猛追穷寇,京城大叔一看没辙了,只好望着天空,哭着鼻子自己了断了。
(注:京城大叔这人,确实是个大帅哥,难怪他妈妈喜欢他。而且老百姓也喜欢他,《诗经》的《叔于田》一诗记述了老百姓对他的歌颂: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这是描写京城大叔在外面田猎的。说京城大叔“洵美且仁”——洵,是讲信义,美,是漂亮,仁,是爱人。和这个风度翩翩、洵美且仁、神采飞扬的美公子相比,一巷的男女老少简直可以忽略为尘看不见了,所以说“巷无居人”。后面又写道了“洵美且好”、“洵美且武”,都是夸京城大叔的。《诗经》说:京城大叔不义而得众,国人爱之,故作此诗。
“洵美且仁”这样的超级好词,在整个诗经中只用过两次,一次就给了京城大叔。
对于这样一个漂亮而且人气值超高的弟弟,郑庄公如果平白无故地杀死他,国人们一定重重非议他。于是,郑庄公有办法,他故意把京城、西鄙、北鄙这些地盘给弟弟,培养他私欲不断扩大,使他有能力造反,也敢于造反。等弟弟终于造反了,队伍拉出了京邑,反迹昭然于天下了,自己再名正言顺地发兵诛灭他。这种欲擒故纵的把戏,唉!真狡猾啊。——但,这样杀弟弟,天下人谁也说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大家都认为郑二弟造反在先,自作自受。而不如此办的话,郑庄公恐怕永远没有理由和机会杀死自己的弟弟了。那么弟弟作为君位的潜在竞争者,就会一直让他不安。读者中有欲杀弟弟者,可以留意焉(有这种需求者恐不多)。或者,办公室里欲挤掉竞争对手者,亦可略学习郑庄公焉。
郑庄公这种“养祸”的把戏,蒋介石也经常临摹,比如蒋介石对于他所看不顺眼的地方派势力,就会派人去那里,故意怂恿他们去劫军火、犯错误,等他们真去劫了军火了,自己就得了理由,再名正言顺地去讨剿并收编之。李宗仁下面的一支部队,就是这样被老蒋收编的。我认识一个女生,打算跟她男朋友分手,又怕舆论指责。于是她就故意怂恿那个男生泡妞喝酒,还撒泼气他使他来打她。等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好人”了,于是她就有了分手的舆论支持,高高兴兴地跟他分手了——她也是有郑庄公之风的,堪称“女郑庄公”!) 
接下来是如何处理叛乱者的母亲,也是自己的母亲申妈妈。公私分明的郑庄公把刚刚失去二儿子的申妈妈打入颖城冷宫,用女警察看着,不许出来,并指天设咒地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这辈子不要让我再看见你。谁让你想帮着二小子杀我呢!
申妈妈没有像后代宫廷斗争失败的节烈皇后那样,把自己的脖子升到冷宫的房梁上去。她认为赖活着还是比好死好,坚持维护生命这个奇迹。
一年以后,郑国边境上的一个年轻小官儿,名叫“颖考叔”的,出场了。
当时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颖考叔从边境上捉到了一只稀奇古怪的愣鸟,乔模乔样地献给郑庄公,当作稀罕物。按照礼仪,郑庄公要留他吃饭,席间问他:“你这打的是什么鸟啊?”
颖考叔说:“主公,这是山鸡。它小时候吃妈妈捉来的虫,大了反过来啄妈妈。最不是玩意儿了!”(大约是山喜鹊吧。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认娘。)
郑庄公有点不自在了,觉得自己不孝顺娘,好比就是山鸡,是禽兽一般的东西。这时候颖考叔又对服务生说:“你拿两个餐盒,把我这份儿饭里边我特意没吃的肉(当时是分餐制),打包。我要带回家,给我老妈吃。”
郑庄公仰天长叹:“你还有老娘可以孝敬,我贵为诸侯,反不如你。”
在颖考叔的这种诱导下,郑庄公有意饶了自己的老妈了。可是,“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话已经说出去了——古人很重视誓咒的,发的誓都被雷公爷爷录了音,说话不算要遭劈。
有办法的颖考叔领了一个民工队,在宫院里挖地道,直通冷宫,黄泉水也冒出来了。然后郑庄公从地道去和玉容憔悴的妈妈相会。
母子俩在黑乎乎像地下歌厅一样的隧道里相见,重归于好,并且各自做了到此一游的诗,儿子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亲说:“大隧之中,其乐也泄泄。”(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男女卡拉OK对唱。当时的诗歌都是唱着念的。)
就这样,在这个地下室里诞生了“融融泄泄”的成语。可以这样造句:宾主之间融融泄泄,就两国关系展开友好讨论。
这次,颖考叔可露脸了,他无意之中给中国人树立了伦理学的榜样:长辈再有问题,做儿子的也要孝敬。当时的君子都称赞他“纯孝”——不但自己对自己的老妈孝,还推己及人,帮助郑庄公也孝——真是孝的热心达人了。名不见经传的颖考叔,因为这件事就上了《春秋》的经和《左传》的传,算是名见经传了。两千五百年后,到了“以孝治天下”的“我大清”,小孩们念《三字经》,开篇就是“颖考叔,至纯孝”。一个不知埋在哪里已经变成了化石的古人,他的名字在两千五百年后还在被一群群陌生的孩子们用莫名其妙的口音念来念去,也算是荣幸之至了。 
郑庄公掘地见母以后;它北边卫国却发生了宫延政变。卫国在郑国北面一百公里,卫国公子中的弟弟州吁,骄奢好战,被自己的大哥赶出了国(也是大哥跟弟弟的事儿)。他随后训练了一批特别会杀人的恐怖分子,趁自己的大哥一个不留神,把大哥(卫桓公)宰了,自己跑回去当国君。
卫国州吁杀兄篡位以后,怕别的诸侯讨伐他,就决定讨好别的诸侯先。当时宋殇公刚继位,宋殇公的弟弟公子冯(不是亲的,堂弟)由于历史原因呆在郑国,他威胁了宋殇公的位子。州吁想在国际社会出出风头,为宋国做件好事,以换取宋国承认他的君位合法。于是,他就假装正经地大做文章,说:“郑庄公身为大哥,竟然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亲弟弟,真是禽兽不如的东西!我从前被我大哥打到国际上流浪的时候,曾经跟京城大叔交接为友,我要对他的死负责。今天,我愿替国际上所有的弟弟主持正义!” 
于是,州吁带领卫国大军,联合了相好的陈国、蔡国,跟宋国人一起,分别从北、东南、南、正东,四个方向兜杀河南省正中心的郑庄公,实施震慑行动——震慑郑国,以避免郑国送宋殇公的弟弟公子冯回国夺宋殇公的君位。这场大战,真可谓弟弟大战了。
四国联军,杀气腾腾开到郑都的城墙下,进行殴打。郑庄公以寡敌众,处于劣势,只能借助城墙,用弓箭向下面招呼。
一般来讲,攻城一方是非常容易多死人的,四国联军一连把郑国东门围了五天,算是起到震慑作用,算是师出有功,也不想继续消耗实力,吹吹打打各回了老窝。真所谓,其进锐者,其退也速,这场没来由的打斗,也没来由地结束了,只丢下一些不明不白的战场冤魂丢,随蹄尘飞散,叫轮辙压扁。
经过这一通打压,看见宋殇公在国际上很有人缘,郑庄公也就不敢轻易把公子冯送回去抢老宋的位子了。
拿死人堆出声名的州吁凯旋回到朝歌,卫国人都讨厌这个恐怖分子出身的国君。卫国一个叫石碏的老干部(注意不是石蜡)给州吁设了个套,说:“我听说,大家都不太认同您当国君呐,您得想想办法啊。” 
“我是在想啊。就是我想不出来啊。真恼人啊,长子才能继承君位的这个传统观念,实在是害苦了我们这些弟弟啦。
“您要想国人认同您,首先得让周天子承认您的君位。天子承认了,谁还敢说不?现在,陈国君跟周天子关系好,您去求求陈国,让他帮忙递几句好话吧!”
州吁觉得这主意好,赶紧出访陈国。不料老石碏(念“却”)早跟陈国人打好了招呼,陈国人一哄而上,把拎了好多重礼而来的州吁,逮捕了。然后押送回卫国,接受了勒死的处理。州吁就这么完蛋了——在那个时代,不好好当弟弟,后果不堪设想啊。
老干部石碏的儿子,不学好,当了州吁的死党,以前当爹的怎么禁止他也不听,一门心思给州吁当狗腿子,这回也被逮住了。陈国人怕石碏绝了后,就打圆场说算了吧放了吧。石碏老脸一耷拉,大义灭亲,愣派自己大管家“獳羊肩”(瞧这名字起的,蒙古请来的管家),拿着大斧子,去陈国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大义灭亲”的词儿就是从这儿来的。孔子削笔做的《春秋》还夸石碏是“纯臣”呐。
郑国前番“东门之役”吃了点小亏,就亢吃亢吃地磨矛,整顿人马,实施军事报复,首先攻击对方盟军中的“带头大哥”卫国。卫国刚处理完州吁的事件,赶紧请了北面的燕国来帮忙。燕、卫联军和郑国军对峙。郑庄公分出一只大兵,绕到燕军后面,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大败燕军。
接着,郑庄公移师东捣宋国,攻破了宋国都城的外城郭,颇抢了许多东西才走。
次年,郑庄公又把大兵车辕方向调整向东南,准备去报复“东门之役”中围攻自己的另一个国家——陈国。陈国是诸侯中最窝囊的国家,整个春秋时代似乎没打过胜仗,全靠着给强国当小弟才勉强避免覆灭。仗刚一打起来,陈军就弃兵器而逃,于是郑国大有斩获。陈国没办法了,只得向郑庄公请求结盟,表示只要你不打我,咱就重归于好。郑庄公觉得有个小弟跟着也好,就同意了。于是两国领导人都假装很高兴,办了一次盟会。陈国被搞定了。
郑庄公得意洋洋,击败了中原的卫、宋、陈三国,东门之怨尽雪,很有一点河南赛区预选赛小组出现的意思了。
到了下一年,郑庄公和宋、卫两国,突然觉得互相打架,显得自己很傻。于是三国元首在温邑召开和好大会,由齐国的齐僖公作为中间调节人,三国尽释前嫌,和好如初。具体盟会地点是在一个知名的大酒店,叫做瓦屋,史书上说“盟于瓦屋”。瓦屋就是覆盖了瓦的大屋,可能在整个河南地区,或者温邑,只有这么一栋带瓦的屋子,是当时人人都晓得的,被视为伟大建筑,以至于写历史的人都不需要特别写明其地点,不必写“XX瓦屋”,只消一说“瓦屋”,大家就人人都晓得,都知道是在说哪里了,可见其时髦和伟大。
(当时瓦少,房子最多是在屋脊盖瓦,屋脊以外部分还是用茅草和泥,这倒不是因为瓦难以制造,而是怕用瓦太多了会把房子压趴下。到了春秋后期,发明了斗拱的房架结构,可以把房顶重量均匀地分担到许多柱子上,于是板瓦、筒瓦和瓦当都出现了,甚至有了类似故宫大殿那样的带瓦的两层屋檐。)
瓦屋会盟后,刚安静了没一年,郑国和宋国又打起来了。
这次是宋国挑衅开的头——这些诸侯啊,真拿它们没办法,这大约就是分封制的坏处吧,快点让秦始皇统一它们吧。
宋国,众所周知,是商纣王的遗民的后代,所以他们对于老周天子一贯看不顺眼,最近居然故意不去周平王那里报道上贡。郑庄公呢,是周平王朝堂上的高级干部——平王卿士,对于周天子的颜面维护责无旁贷。他于是奉了周平王的旨意,联络了东方的齐鲁两个大国,组成联军,一路向宋国直攻而去。
因为人多势众,郑庄公一气攻下了宋国的郜城、防城两城,然后把这两个城邑送给同盟军中的鲁国。把鲁国人高兴得,使劲在自己写的《春秋》史书里,飘扬郑庄公“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政之体也!”,意思说郑庄公会办政事。
宋国挨完打以后,又去反攻郑国。他喊来北边的死党卫国,宋卫合兵一处,又叫上了上次同盟中的蔡国,三兵合一,追上郑军,和郑军再度乱踹了一气。郑庄公准备充足,把宋、卫、蔡三国联军踹得一败涂地,三国军队一瘸一拐,败遁而回。
其中,宋军的大司马叫“孔父嘉”,这个孔父嘉可不是外人,他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爹(六世祖),可见孔子祖上是宋国的贵族。这场交锋中,孔父嘉被郑国杀得一败涂地。
孔父嘉战败,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跑回宋国。宋国的老百姓可不答应了,战争造成的孤儿寡母天天举着臭鸡蛋,都想找孔父嘉偿命。
偏巧孔父嘉的夫人有倾城之色,仪态风雅,举止雍容。一次她在花光似锦的城郊探春,被太宰“华督”看见了。太宰在春秋时代,是国君的后勤主任,掌管御膳房和王室小金库,因为是国君的近臣,往往就有点儿特权。太宰华督望见车上的美女别着丁香一样的愁怨像梦一样走过他的身旁,一下子就被丘比特的小箭射中了,嘴里就流出了幸福的哈拉子。华督狠狠地说:“这么好的妞,真是便宜了孔父嘉这小子!”
色迷心窍的华督于是利用老百姓的不平心理,散布谣言说孔父嘉又要怂恿国君出兵伐郑啦!老百姓一听,怕的就是这个。大伙忽拉一下子,冲进孔父嘉院子,把正在给孩子辅导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