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越椒杀了蒍贾。家族的兴盛与挫折,先人的伟大与庄王的猜疑,使这个处境尴尬的人终于迈出了挺而走险的一步,与王室摊牌,公开叛乱,带领彪悍的若敖氏武装,进攻羽毛日渐丰满的喜气洋洋的会打鸣的楚庄王。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九年),楚庄王与叛乱的令尹斗越椒展开激战。鉴于若敖氏的精锐声势浩大,楚庄王采取妥协态度,说把我王族里面几个有面子的人,送到你们若敖家族当人质,咱们两下罢手,谈判解决,好吗?
斗越椒即使不是个骄狂已极的汉子,也不会到这时候再和谈了,和谈就不怕秋后算帐吗?还是打吧。让机关枪和大炮去辩论吧。王军遂与若敖氏军队展开激战。
楚庄王的战车上,和其他的主帅战车一样,载着战鼓,他立于鼓侧,亲自举棰,擂鼓指挥。斗越椒迎面向楚庄王连射两枚重箭,两箭疾劲有力。第一只箭穿过楚庄王的两匹辕马的马耳正中间,疾行划过跪坐的驾驶员头顶,透破鼓架,丁宁一声凿在战鼓后边偏下方的铜钲上,激溅起的火花,都撞在击鼓的楚庄王的胸前。第二只箭随后跟到,经过马头车辕,直奔楚庄王面门,紧贴着他的脑顶掠过,穿破战车伞盖的中心骨架,使伞盖“咯喳”一声像个大人头,歪栽下来,正压住楚庄王。王军大为惊恐,士卒纷纷变色,开始后退,阵形波动,眼看要溃散。
楚庄王爬出盖子,一边擦脖子上的冷汗,检查出自己的脑袋还在之后,急中生智,大喊:“先君楚文王攻灭息国的时候,曾经得到三支利箭,斗越椒偷走了两支,现在全射完啦,大家不要害怕。重新给我上兮——”
王军听见楚庄王还活着,而且敌人的核武器已经用完了,阵脚方才略微稳定,楚庄王猛擂战鼓,王军奋勇进击,终于杀溃若敖叛军。
这都是史书上的真实记载,若敖氏斗越椒发出的那两枚超级重箭,铛地一声把铜钲敲起多高,那铜钲的回响,透过史书,仍然萦绕在二千四百年后我们的耳边。
斗越椒战败,随后若敖氏被灭族。这一积累了几百年的庞大家族,绝户了。若敖氏的先人们在天上流浪,没了后人从地面上祭祀之,就都成了饿鬼。“若敖之鬼”这个词就是打这来的。专指没有后代的老光棍的意思。可以这样造句:中国再照这样破坏环境下去,子孙们早晚得死光光,我们都得成为若敖之鬼。
若敖氏的故事和赵盾家的悲剧很近似啊,功高镇主嘛,难怪曾国藩老头子怕死了出风头,看他的家书,翻来覆去全是嘱咐子孙如何装糊涂的,他想这样能把曾家支持得久远点。可是他也料不到,没几十年,我们就解放了,老曾家也早没影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再怎样为子孙计算,也是徒费功夫。
关于这段平叛战斗,据评书艺人描绘,楚庄王手下的小将养由基,还和斗越椒进行了单挑,隔河比试箭法。
单挑,即《三国演义》那种“阵上鏖战貔貅将,阵下摇旗鸦雀兵”的打法,是一员大将单对一员大将。实际战争中却并不多见,实际上大将应该在军中指挥全场。古代战争即使真有单挑,也屈指可数,关羽万敌丛中取颜良首级,算是有史可稽的单挑,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评书里,安排养由基和斗越椒互相隔河对射三箭,“躲的不是好汉”。斗越椒第一箭射过去,养由基用弓轻轻一拨,那枝箭掉在河里。接着第二枝箭又来,养由基把身子一蹲,箭从头顶擦过去。斗越椒嚷:“不许蹲,不许蹲!”养由基说:“好!这回我就不蹲。”说完第三枝箭就来,养由基不慌不忙,用评书里常见的那种套路,张嘴一口咬住来箭,取出来搭在弦上,嘣地一声,射回去正中斗越椒的脑门子。
春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一箭定乾坤,换取了“养一箭”的外号。
养由基的箭法据说感天动地,连动物界都知道。传说楚国曾有一个白色的神猿,楚国善射的人没有一个能射中它。楚庄王就请养由基去射,没等射呢,老猿先就哭了——它都知道小养射技如神。果然一箭出去,白猿应声坠落。
另据《吕氏春秋》说,养由基也曾射过石头,箭羽没入石中,简直难以置信。李广射石头的故事,估计是司马迁或者当时李广的fans们根据《吕氏春秋》此事而抄袭捏造的。
公元前606年,也就是赵盾刚“弑”完“其君”,在位第八年的年轻楚庄王看看国内粗定,而晋国正乱得鸡飞狗跳,于是北向驱师1200里,趁着晋人无暇干涉,远征陆浑戎族(这帮陆浑活动于河南嵩山地区,距洛阳不到一百公里,离少林寺也不远喽)。楚庄的这次行军,跟曹操南下灭刘表追刘备最后鏖战长江的路线刚好相反,估计他也象曹操那样雄心勃勃,气吞河山吧。
楚庄王把陆浑戎人压成齑粉以后,开始不知天高地厚了,他觉得霸业原来这么轻易就可以实现啊。
楚庄这是第一次到伟大富饶的中原乐土来,年轻人的好奇心使他很想摸摸老周天子那摸不得的屁股,何况自己的胜利之师离洛阳已经那么近了,简直扒上墙头就可以看见老周正在屋子里哆嗦。于是,楚庄王把队伍开拔过洛河,在洛阳郊外检阅三军,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
看见有人在自己的疆域内陈兵,周定王慌了——这时的周天子没钱没兵没权,地位已经降得跟联合国秘书长差不多了。他派大夫王孙满出去看看。王孙满就是21年前崤战的时候,从门缝里判断“无礼而脱”的秦兵必败的那个聪明孩子,现在已长大成人。(现在这些聪明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了。)
王孙满长大以后,伶牙俐齿,他来到楚庄王军里,楚庄王问:“我知道大禹铸了九鼎,三代相传,现在就是你们洛阳城里的镇国之宝。我们楚国兮也有鼎,但不知你们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好哇,这蛮小子居然敢询问鼎之轻重大小,说轻了是不知天高地厚,说重了就是窥伺国器,野心勃勃,大逆不道。但是楚庄王心想,齐桓公早死了,宋襄公早死了,晋文公死了,最晚的秦穆公也在二十年前死了,多么好的出世际遇,天下还有谁堪与我争锋。楚庄王此时取天下如同拾起一只草芥,鼎有什么不可以问的?
但是王孙满说:“在德不在鼎也!我们所看中的,是德行,而不是鼎。从前大禹的夏朝很有德,于是九州进贡青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上面有鬼神风物图纹,保佑子民不受魑魅魍魉的侵害。夏桀昏庸,失去了德,于是鼎迁到商人手里,保佑了商朝六百年宗祀。商纣暴虐,鼎迁于我大周,周成王定鼎于洛邑,占卜得知,上天要保佑我们传三十代周王,七百年基业。现在周德虽衰,但天命未改。鼎之轻重,你们是不可以问的也。”
王孙满这一席绵中带刺的话,把楚庄王说了个自讨没趣,临了悻悻地说:“哼,你们的鼎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大楚国的长戟,断下戟枝合起来,也够铸成你那九鼎兮。”
楚庄王问完鼎之后,带着自己的悍兵强将,兴冲冲地押着陆浑俘虏和串成一串的的耳朵,在中原碧树青青的美好原野上,回奔自己统治的疆土广大的楚国。
这就是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洛水”的故事。
而那尊贵无比的九鼎,国宝中的国宝,四个世纪后,到了被称为“羞愧之王”的周赧王手中,就完蛋了。他为了维持穷困的政府,不得不向商人借债(成语“债台高筑”就是说这位王呢),周赧王悄悄把九鼎熔化,变卖给商人还债。等大周朝被秦王灭掉时,九鼎已卖了个净光。
(附注:楚庄王提到的长戟,是春秋最流行也最具杀伤力的青铜兵器。它是矛和戈的杂交产物。春秋时候的矛,长度接近3米,到战国时代更达到4米。矛头的样子,大家都知道,类似体育课上的标枪。如果在矛头的基部,再横铸出一枝去,那就是戟了,呈“卜”字形,具有勾啄与直刺两种功能,其实是合并了矛和戈的两种功能(戈的样子是象一把镰刀,可以啄你的脑袋,矛是扎你的肚子。哈哈,对不起,不扎)。
戟一直是车战的主要武器。步兵也用戟。战车兵的戟长,步兵的戟短。骑兵兴起后,青铜戟又成为骑兵的利器。河北省藁城出土物中,有一件戈和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长兵器,是最古老的戟,那其实是简单地把戈和矛捆绑在一起的玩意儿。西周以后才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有些戟甚至还在长柄上横着联装了两件或三件戈头,等于是一个矛尖,横着自上往下有三个横枝,横枝可以啄,可以钩,比如去钩人柔软的脖子。
楚庄王说要铸鼎,就是用这些戟的横枝(小枝)。
战国末年,随着冶铁技术的不断发展,铁戟诞生了。由于铁的质地比青铜坚韧,铸成的戟刺尖锐细长,也更好看,逐渐取代了青铜戟。西汉时,戟已成为军队主要装备。曹操帐下第一勇将典韦,就是使用一双短戟,重八十斤,叫做手戟,可用于投掷。吕布也是用戟,辕门射戟的故事,就是吕布把他的方天画戟插在营门,跟纪灵打赌,一箭射去,正中戟的小枝(即旁侧的横枝)。于是解了袁术的围兵。
从晋朝开始,盔甲制作日趋坚固,戈、戟这一类钩啄兵器渐渐对付不了铁甲了,而枪和矛等刺杀兵器仍有大显身手,枪、矛的受力点小,压强大,可以穿甲。到岳飞那个时候,枪是最流行的兵器了,岳飞不是用沥泉神枪吗,他那个虚构的二儿子岳雷用的枪更热闹,叫什么“八宝驮龙迎风流泪枪”,不对,是“八宝驮龙迎风枪”。
至于枪和矛的区别,我看就是枪头更雄长,实际也看不出什么两样。
戟后来的命运,是做成木头的,样子也花哨,举着,当宫廷和军队的仪仗了,欧洲也是这样。
商代和周代的人比现在惨,那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大约在早上7点到9点中间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叫大食。下午3点至5点吃简单的午餐,叫小食。此后,太阳下山不久就去睡觉了,跟现在的农村一样(当然,现在的农村也不这样了,晚上还得搓麻呢)。
当时喝酒也是白天喝,夜里不喝,这主要是由于商纣王喝酒而亡国,所以大圣人周公发布禁酒令,喝酒不许乘夜。
但是楚庄王是不管周朝制度的,他有一次因为什么好事,就大摆酒宴招待群臣。他要求大家敞开了往醉里喝,君臣们一直喝到点灯时分,天都黑了。
当时的灯,灯油是植物油,味道很香,“兰膏明烛”,说明当时的灯油和蜡烛中还掺有香料呢!清香如兰,十分养鼻。在灯火摇曳时刻,众人闻着灯油香和蜂蜡香,以及酒香,个个喝得肚子爆炸,酩酊大醉。(古人也有古人的快乐啊。)
楚庄王大乐。
为了表示对臣属们的感激,楚庄王专门请出礼仪小姐——许姬助兴,亲手为大夫们把盏。
“哇塞,更好了!Wele!”
只见这个许姬,肌如凝脂,五官秀美,苗条的身材使她成为楚王后宫里第一美人。晚宴的烛光,把本来就令人消魂的许姬照得更加妩媚。斟酒的她来回穿梭于烛光暗影之中,给人以恍若仙女下凡的感觉。红酥手,黄藤酒,每每来斟,得见许姬的纤纤细手,得闻许姬的淡淡体香,几乎令人不能把持。
突然刮起一阵大风——秋天的晚风啊,难道也这么多情!——把宴会上的烛火全部吹灭。哇,可得着机会了,一个实在把持不住的醉汉在黑暗中一把扯住许姬的纤纤细手。许姬却是个练家子,熟练女子防身术,一招“燕子八翻翅”,反手一把揪掉那人发冠上的缨络。然后轻移冰激凌微步,不是,凌波微步,来到庄王面前报告:“报告!有人非礼臣妾!”
宫人正准备重新点灯,楚庄王说:不要点,同志们,请把缨络都摘下来,咱们都绝了缨痛饮。——这就是后来搬上戏台的《绝缨宴》,于是大伙黑着灯喝酒,跟现在酒吧里一样,其乐无比!
事后,许姬出于女权主义考虑,责问楚庄王,为什么不揪出那个流氓,严肃君臣之礼,端正男女之别。
楚庄王笑着说:“按规定,喝酒不能过量,不能没日没夜。是我让群臣可劲滥饮,出了事,不是他们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我怎么能惩罚他们,伤国士之心兮?”楚庄王真让人佩服啊,宜其霸也,他明白“君子不为苛察”,用人不要求全责备,不必计较人才的小节微瑕。
后来的三国时期,建安七子中有一个人,因为该磕头的时候没磕头,仰脸偷看了一下曹丕的媳妇,结果被免职。唉,世道人心的变化,真是有云泥之分啊。
而那个调戏妇女的大夫,史书名字不传。后来在攻郑战役中,有个人出效死力,所向披靡,扭转了楚军被动的战局。楚庄王要赏此人,此人力辞,他说,我就是那个被揪掉缨的啊,老爷。
比起大耳贼刘备摔阿斗的收买人心,楚庄王“绝缨”的这一招来的怎么样呢?我觉得刘备要更做作的多,而庄王心胸开阔,全出于自然。当然,刻薄的人会说,楚庄王再大方点,干脆把许姬给那人得了。
公元前605年,那个请出烛之武退秦师的郑文公的儿子郑穆公死了,其子郑灵公即位,是凡叫灵公的人,都是不得好死。这个郑灵公收到楚国人送来的一只大鳖,祝贺他当政。大鳖在那时候哪都有出产,但楚国的云梦鳖鳖体更大,肉味更鲜美,没有激素。
有鳖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鳖于是被请进厨房,接受庖制。
这个大鳖确实不同凡鳖,它一边被煮着,一边把一种特殊的信号,散发到了整个城里。不知是不是受了鳖电波的感应,公子宋的食指,突然跳动了几下。他根据以往经验说,肯定是要有好吃的啦。
这就是“食指大动”的典故出处。
金庸大侠在《射雕》里,说洪七公也有这个毛病,只要遇到奇珍异味,食指就会跳个不住。“有一次为了贪吃,误了一件大事,我一发狠,一刀将指头给砍了”——这就是九指神丐洪七公了!
春秋时代的人也有个性,吃饭直接拿手抓。当时已经有了筷子、匕、勺,但都是对付菜的,饭不这样。主食小米饭颗粒松散,不团结,还小,很难用筷子夹取,所以直接用手抓。就像现在的新疆人。我国周代铜鼎文的象形文字“飨”,样子就是两个人相跪对食,一个人伸手抓取盘中食物。
公子宋,可能是抓饭抓得有经验了,食指产生了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