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贺子珍与毛泽东-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的啥?身体检查?谁给你们作的?”
“这儿的回族老乡。”
“你讲清楚,是咋回事?”
“这儿的老乡,从没见过我们这样装束的女兵,不相信我们是女的,一个个被拉到家里去作检查,看看是否真是女的?”
“货真价实吧!”毛泽东嘿嘿笑了起来。
“通过检查,老乡们放心了,把我们待如上宾。我们也就趁此向她们宣传。”
“你们真会享福,又开展了宣传工作,一举两得。”
“可不是,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打土豪的线索,还帮助部队筹到许多粮食、盐巴。”
“不错,你们的群众工作开展得好。”
“这儿的老乡淳朴,相信共产党和红军。”
()免费电子书下载
贺子珍看见毛泽东屋里桌上有几份报纸,头凑过去瞧了瞧,《论陕乱》的标题立刻映入眼帘,好奇地问道:
“老毛,《论陕乱》这篇文章讲些啥?”
“这张报纸,是三军团司令部从哈达铺邮局弄来的,文章给我们报告了一个好消息,说陕北有相当大一片苏区,相当数量的红军。”
“我们去那儿不更好?”
“当然好,我们准备去那儿落脚。”
“真的!”贺子珍显得有些惊喜。
“让我好好看看。”贺子珍拿起报纸认真读起来: “……关于农村赤化问题,陕北确甚于陕南。陕南匪区小,为时亦暂。陕北则有广大区域,与较大根据地。大体言之,陕北二十三县中,近唯井岳秀师担之归榆林府属五县及米脂县情形较安。……延安以南,情况更不可知。要之纵横数万里间,殆尽威赤化,较之赣事紧急时,其区域之广大相若。” 贺子珍念完这段对毛泽东说:
家庭矛盾显端倪(2)
“国民党的报纸,果然说陕西北面有我们红军的活动,这不是编造的。”
毛泽东拿起另一张报纸兴奋地对贺子珍说:
“还有这张《大公报》为证。”
“说些啥?”贺子珍关心地问。
“我念给你听听,就知道了: ‘陕北匪共甚为猖獗,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完全赤化者有八县,半赤化者十余县。现共产党力量已有用武力即能扩大区域威势。全陕北赤化人民七十余万,编为赤卫队者二十余万,赤军者二万。’” 毛泽东念完后大声说:
“这不明明白白把陕北根据地的情况暴露无遗了嘛?我们还要去哪儿打听?阴差阳错,我们快走到陕北红军的脚下了,真是天大喜讯,天助我也!”
周恩来突然走进毛泽东住室,毛泽东问道:
“有事吗?恩来。”
贺子珍知道周恩来来一定有事找毛泽东商量,便说:
“周副主席,你们谈,我走呐。”
周恩来对贺子珍说:
“子珍同志,我找老毛,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你留下听听也可以。”
贺子珍摇头:
“你们的军事秘密,我不能听。”说完便起身离开房间。
中央红军离开哈达铺,朝陕北红军方向前进,不久来到通渭县城。
通渭是一座古城,灰颓的城墙,在强劲的秋风中佝偻在漠漠的苍穹之下,显得颇为苍凉。残破的城墙外,有一排窑洞迤逦在黄土高原上。
贺子珍与邓六金一起,一到通渭便上街溜达,因为她们从未到过北方,对北方的县城感到新奇,想看个究竟。她俩徜徉在黄土高原上,碰上毛泽东与陈昌奉也在街上漫步。毛泽东问贺子珍与邓六金:
“你们是否也来看大西北的风光?”
邓六金回答道:
“主席,我们从没到过北方,和我们南方的景色真有点不同呢。”
毛泽东手指城墙外的窑洞问道:
“你们说,那是什么?”
邓六金摇摇头。
贺子珍想了想,说:
“可能是关牲口的地方。”
“错了!”毛泽东一摆头,“那是西北老乡居住的窑洞。”
“什么窑洞?我们家乡烧制砖瓦的洞子,才叫窑洞。”
毛泽东一板一眼地说:
“过去看京剧,有折戏叫‘薛平贵回窑’,我原以为薛平贵回的窑子,是我们南方烧制砖瓦的窑子。到了这里,我才发现错了。应该是北方的这种窑洞。纠正了我多年的错误认识,不履斯地,还一直要错下去呢。”
邓六金说:
“这种洞子也能住人,不把人憋死呐!”
毛泽东嘿嘿笑了起来:
“到了通渭,我就安排住在窑洞里,哼!冬暖夏凉,蛮舒服哩,如果我们在大西北扎下根来,怕要长久住在窑洞里哟。那时,我们在窑洞里指挥抗日战争,多有意思。”
贺子珍莞尔:
“老毛,看你说的。”
邓六金把贺子珍的话接过去:
“子珍,毛主席说的,可能硬要变成现实,你不相信,我相信。”
毛泽东呵呵一笑:
“不要当真,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就当跑江湖卖跌打药说的话吧。”
贺子珍、邓六金与陈昌奉同时笑了起来。
毛泽东随即又补充道:
“我们成天跑,几乎跑了一年,不是跑江湖是什么?”
贺子珍等笑得更欢了。
肆
毛泽东在通渭的窑洞里来回踱步,想到即将与陕北红军会师,从去年秋突围西征以来,快历时一年,走过的万水千山,在他脑海里翻卷,不觉思绪万端。
一会,他坐在窑洞口临窗的桌前,用铅笔在一张纸上书写起来。
贺子珍来到毛泽东窑洞门外叫了一声:
“老毛。”
毛泽东开门迎进贺子珍:
书包 网 。com 想看书来
家庭矛盾显端倪(3)
()免费电子书下载
“子珍,你来啦。”
贺子珍笑呵呵地:
“来看看你住的窑洞,是什么样子?”
“欢迎参观。”
贺子珍摸摸窑洞泥壁:
“还挺干燥哩,我担心潮湿,怕你受凉。”
“一点不潮,住起来舒服得很,老蒋的飞机丢炸弹,也炸不着,天然的防空洞。”
贺子珍见桌上的纸和笔,问毛泽东:
“你在写什么?”
毛泽东乐呵呵地:
“快到家了,高兴得很。明天,总政治部要在这儿召开干部大会,李富春要我去讲话,我想作一首诗,在会上念给大伙听。”
“写好了吗?”
“写好了,我先念给你听听。”
毛泽东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一念完,贺子珍便赞扬道:
“太好了,把部队的英雄气概写出来了,大伙一定喜欢。”
“这是我将近一年的亲身感受,不亲身体验,坐在书房里是写不出来的。”
“明天,我听不到你的报告了,今天,先听你朗诵这首诗,先知为快。”
“你们女同志里面的刘英,肯定会参加明天的会,让她给你们传达吧。”
伍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央机关移住瓦窑堡。这时贺子珍又怀孕了。她与毛泽东在瓦窑堡,总算有了自己的一孔窑洞,这时的她,才真正找到“回家”的感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贺子珍
西征路上,由于贺子珍怀孕、生产、受伤等接连不断,当身体的健康有所恢复,又让她怀孕了,以至部队到了根据地,当伙伴们都纷纷投入新的工作,而她还没有安排,只得在窑洞替毛泽东整理文件、书报。对于她来说,自然感到不安。在革命新起点、新环境里,她想外出与伙伴们一道风风火火地工作,完全可以理解。很快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毛泽东。
一天,她对毛泽东说:
“老毛,部队在陕北安家了,休养连的同志们,大都分配了新的工作,我不能还是像过去那样,成天在家里转来转去。”
“子珍,你在我身边做的工作,也很需要呀!何况,你身体不好,紧张的工作,你能适应吗?”
贺子珍撇着嘴:
“这些年,在你身边,我什么‘员’都当过了,革命形势发展了,需要更多干部,我不愿再当家属了,要同大家一样,做公开的独立工作。”
毛泽东显得有些不悦地说:
“家属!你这个家属的工作特殊呀!别人还替代不了你呢。”
“但我不能老这样呀!”贺子珍不服气地顶了一句。
“从井冈山开始,你给我管理文件,不是管得很好嘛,后来闹情绪,给你做工作,思想通了,现在,怎么又犯老病呐。”
贺子珍盯了毛泽东一眼:
“不工作,会落后。你不是说过,我政治上不进步吗?不工作,怎么进步?”
“你在家里管理文件,难道不是工作?”毛泽东反问一句。
“你看长征过来的女同志,现在,哪个不是干得热火朝天的?我贺子珍,难道真不如人家?”
毛泽东见贺子珍为工作之事,憋着一肚子气,今天的一席话,确实是有感而发,想了想,说:
“好好好!我叫组织部门给你分配工作,叫你当个小官,负一点责,锻炼锻炼。”
贺子珍听到要给她安排工作,笑了。
贺子珍被安排当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印刷所所长。这是她与毛泽东结婚七年以来的第一次独立工作。这个小小的厂子,却成为后来延安中央印刷厂的前身。她十分珍爱这份工作,她第一次尝到在外独立工作的喜悦,虽然,这时的她,身体有些不适,怀孕给她带来有些反应,但她尽量克服,不给工作造成影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家庭矛盾显端倪(4)
一天晚上,毛泽东开会路过印刷所,进去看看贺子珍,因为贺子珍有几天没回窑洞了,毛泽东走进厂子,见大伙正忙着干活。他亲切地向大家问好:
“同志们,辛苦了。”
工作人员高兴地齐声喊道:
“毛主席!”
一青年女工在房子里听见叫声对贺子珍说:
“科长,你有几天没回家了,毛主席来看你,来咱厂子呐。”
贺子珍走出房间,冲着毛泽东笑了笑,叫了一声:
“老毛!”
毛泽东微笑着说:
“开完会,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大家,这么晚了,你们还在工作,该休息了。”
贺子珍对大伙说:
“好!今天的任务已完成了,大伙休息吧。”
()好看的txt电子书
毛泽东问贺子珍:
“怎么样?适应吗?”
“蛮好!虽然累一点,但工作很有意义。”
毛泽东诙谐地说:
“子珍,你一踏上工作岗位,就忙得不要家啦。”
贺子珍瞅了毛泽东一眼,笑笑:
“这里有一间小屋,我在里面临时铺张床休息,免得一天跑来跑去的,多麻烦。”
毛泽东伸出大拇指:
“精神可嘉,有了工作,忘了小家。”
“看你说的。”贺子珍瞥了毛泽东一眼。
毛泽东快活地说:
“走!到你的休息地方去看看。还需要什么东西?我叫人给你送来。”
陆
中共中央机关由瓦窑堡迁到保安县,贺子珍在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印刷所工作半年,即离开心爱的岗位,随毛泽东来到保安,住在保安小石山的一孔窑洞里。
1936年贺子珍与毛泽东在保安
这不是一所土窑洞,而是从石山中掏出来的一孔石窑洞。由于石山的颜色呈赭红色,窑洞因此仿佛用赭红色抹过一般,为大西北窑洞所少见。说起来,石山开凿出来的窑洞,应该干燥,可这孔窑洞却相当潮湿,墙上似乎渗出水来,窗户也不大,室内阴冷灰暗,地上湿漉漉的,壁顶不时滴下水来。屋里没有床,盘了个土炕,炕边有一小桌,一进门就上炕。屋里没有灶,门外三块砖头支着就是灶。
贺子珍迁居保安石窑洞,已近临产。说起来,这样的环境相当不利于一个待产的妇女。但当时的条件,就是这样,别无选择。贺子珍见毛泽东这段时间特别忙,经常去洛甫的窑洞开会,她身体再有不适,也自个儿克服着,隐忍着,再大的困难,也一个人硬顶过来,不去打扰毛泽东。
邓颖超、邓六金、危秀英、刘英、康克清、钱希钧等人听说贺子珍生产了,全跑到小石山的石窑洞前,见毛泽东笑眯眯地从窑洞出来,邓六金忙问道:
“主席,贺子珍生了没有?”
毛泽东乐呵呵地回答道:
“生了!生了!生了一个大鸡蛋。”
女战士们嘻嘻哈哈地大笑起来,三步两步跨进窑洞。见贺子珍身边放着一个又瘦又小的婴儿,嗷嗷待哺,小声啼哭。
邓颖超轻轻地抱起婴儿,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仔细端详了一会说:
“唉,真是个小娇娇呐。”
大伙齐声说:
“对!小娇娇!就叫她娇娇吧。”
毛泽东欢喜地说:
“邓颖超同志,我还没为小女子取名,你就替我取名了。好!”
“我只是随便说说,不必当真。”
“娇娇这个名字好,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当然是娇娇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贺子珍在潮润的炕上听着大伙的议论,瘦弱的脸颊上掠过一丝微笑,感到十分欣慰。
战友们将准备的小衣服、尿布、鸡蛋之类的东西,放在土炕边小桌上,钱希钧对贺子珍说:
“大嫂,你要注意身体,需要什么?给我们说一声。”
柒
小娇娇生下来身体很差,加上贺子珍的身子弱,奶很少,娇娇一饿了,便啼哭,弄得贺子珍有些心烦,也影响了毛泽东的工作,一天,贺子珍对毛泽东说:
家庭矛盾显端倪(5)
“把小娇娇托到老乡家里去,我们少操些心。”
正在炕上盘着腿看材料的毛泽东,将材料搁在炕边的小桌上,说:
“孩子才四个月,太小,老乡能带吗?”
“娇娇出生前,我已请老乡找好奶妈,可以托出去。”
“你多带一些时候不行吗?”
“唉,这个孩子来得不是时候。”
毛泽东正视了一眼贺子珍:
“你——”
贺子珍正要回答什么,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