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绍棠文集-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毛子更装得抓耳挠腮,愁眉苦脸,心中却在窃笑。他临来之前,家里的母老虎有旨,最多肯出五亩河滩地。刘二皇叔见他举棋不定,瞪起眼珠子,大喝道:“我看(饣果)子姑娘换五亩都不算多,孙大裤裆才要三亩,真是眼窝子浅。”“鞑子,你还是把我千刀万剐吧!”申二毛子干嚎无泪。孙大裤裆能得旱涝保收的三亩养老地,已经心满意足,喜出望外,生怕刘二皇叔搅黄了这桩生意,落得个鸡飞蛋打,便黑起脸喝骂女儿:“三从四德,在家从父,你可不能听外人挑唆!”“我要学那关云长,屯土山约三事。”孙小(饣果)子态度软下来。申二毛子皮笑向不笑说:“曹孟德能答应关老爷,我就能答应你。”孙小(饣果)子嘴馋,说:“我天天要吃香油白面。”申二毛子哈哈大笑,说:“闺女,咱家的长工才吃粗茶淡饭。”孙小(饣果)子自比天仙美女,说:“我不跟你那傻儿子同房。”申二毛子竟一口答应:“那傻小子只比混屎虫多一样下水,男欢女爱他不开窍。”孙小(饣果)子得陇望蜀,得寸进尺,又说:“我熬煎不过我得打野食儿。”“呸,呸!”万分敏感的单对子啐骂起来,“破鞋,烂货,骚狐狸。”“不许骂人揭短,打人抓脸!”张圆圆脸涨得通红,数落干儿媳妇。申二毛子给孙小(饣果)子深深作了个揖,说:“闺女,你给咱申家留脸吧!”孙小(饣果)子冷笑道:“那就多加二亩地。”申二毛子舍脸不舍财,长吁短叹一声,说:“依你依你,不守妇道就不守妇道吧!”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外人只能袖手旁观,听其自便了。二年后,教书先生金榜投奔绿林,当了土匪。有人说这是被孙小(饣果)子逼得上不了天人不了地,才挺而走险,落荒而逃。又过了一年,金榜死在土匪窝。有人说,他是因为跟土匪头子的姘头通奸被杀。也有人说,他是暗中交上共产党的地下朋友,想把这支绿林武装改编成抗日游击队,被土匪头子发觉而遭杀害。一介寒懦,草芥小民,毫无深究价值,不配被加封为叛徒或变节分子。五十年后,他那位共产党地下朋友临终之前,留下书面遗言,赞美之词充满字里行间。几经推敲,无法确认。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不算烈士可算志士,无须享受任何级别待遇。七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五十个年头五辈人。刘家锅伙的村民百姓,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眼下全村527口人,317人生于1949年全国解放以后。大多数人不知道金榜、单对子、单老双、申二毛子的名字,更不会知道他们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恩怨故事。就连开创建立刘家锅伙的村父刘二皇叔,知道的也寥寥无几了。金榜死后单对子就哀痛而亡。他们的儿子,是刘二皇叔和张团圆带大的。单老双失去了爱女,一天比一天衰老,一天比一天枯瘦,一天比一天迷糊,一天比一天眼花,一天比一天腿脚迟慢。终于,有一天他赶着大走驴,驮送一个云游和尚,到盘山一座悬崖上的勒马寺挂单,从此一去不回,不知所终。申二毛子死于1947年的土改运动流血斗争,被他的长工们乱棒打死。刘玉皇叔死时已经七十过六。土改中他本来是贫农团的老团长,后来工作队搬石头,说他是封建帝王(刘备)的后裔,从贫农被提拔为上中农,连农会也不许他加人;念过中学在土改工作队当干事的孙子狗嫌儿,也被清洗回家。老爷子在运河滩方圆左右几十个村庄,一生为人尊敬,没丢过这么大的脸,心里窝囊便一病不起,张团圆每天守在他的身边,胜似原配夫妻,还是没有救活了他。出殡那天,张团圆身披重孝,两眼哭出了血。刘二皇叔的孙子洒下头一把土,张团圆突然跳进坟坑,要为情人以身相殉。最后,还是被众人死说活劝,连拉带扯,从阴阳界上拽回来。也许,阎王判官惊而赞,敬而畏,勾掉了她的名字,张团圆一活就活到眼前的101岁。从1947年到眼前的1995年,老人家没有得过病,连头疼脑热都不曾光临一回。她从16岁到53岁,跟刘二皇叔相好37载,可算是最无“妇德”之人。然而,刘二皇叔死后的48个春秋,张团圆敢说是一尘不染,贞而有德,刘家锅伙尊崇她有如天主教徒的圣母玛丽亚。最孝敬张团圆老人的还是她的干孙子,也就是刘二皇叔的嫡孙狗嫌儿。眼下是刘家锅伙村民委员会主任,俗称村长,兼营民俗小说生意。村长每月拿国家150元俸禄,泥皮铁瓤打不破的官食碗。刘家锅伙是小康村,人均收入人民币2000元,村长享受中上等待遇,年收入3000元,月平均250元。他的民俗小说虽不走俏,可也并不滞销,一年也能卖个五六千块。所以,此人年年都是货真价实的万元户。只是这一万元一年比一年含金量减少,水分一年比一年增多。不过,过去挣工分,每工两毛八分钱,扣除大风大雨大雪出不了工,全年三百天满勤,只能分红70多块钱。70多块钱含金量多高,也比不了水分增加的一万元。村长小说家虽然尚未致富,却是已经脱贫。村长一职,每年改选。狗嫌儿没有多少官瘾,并不恋栈,却连任15届。宪法规定,省长、市长、州长、县长、乡长、镇长也只能干两任。偏是村长毫无限定,狗嫌儿的村长大有可能成为终身制。坐定了村长宝座,是因为他有十大无与伦比。他爷爷刘二皇叔是刘家锅伙的村父,正如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其次,他爹刘金榜,已被市文史馆确认为抗日志士。而且,他家的成分,也从上中农改正为贫雇农,根红苗正出身好。他本人,学历被追认为“大本”(大学本科),职称评为编外一级作家。从1992年起,他被评为市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领取的特殊津贴跟国家级一般多,也是每月100元(县里认为他为全县争了光,另补50元。乡里跟市、县同迈一条腿,步调完全一致,又补他25元。村党支部书记也来凑热闹,照方抓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也要每月给他补贴12元5角,他没有要,送幼儿园给孩子们买糖吃了)。此外狗嫌儿还有三大优势,刘家锅伙没人比得过他,那就是年已六十仍然孤身一人,可算晚婚标兵,计划生育先进分子,彻底解决“天下第一难”的模范优秀公民。最后,他这14品芝麻官儿(村长)的乌纱帽能够焊在了头上不动摇,还由于有张团圆老人这位“佘太君”保驾。刘家锅伙有谁敢跟干孙子捣鬼,101岁的张团圆老人堵住那家门口骂三天,不必喘气饮场,底气十足,声震屋瓦,扁砖到顶的瓦房哗啦就塌架。七拼八凑,狗嫌儿每月一两千元进门,接近三星级宾馆服务小姐的明码收入。他把凡是国家发放的俸禄、津贴、补助、奖金,一文不少全数孝敬张团圆老人,他说这是还钱于民,不能美其名曰孝敬。身为村长,官职不大,没有贪污受贿,却也接受不少营养品馈赠,例如可可麦乳精、人参乌鸡精、马家军鳖精,还有化妆品大宝增白粉蜜之类,他也全部敬献张团圆老人,老人也就越发古树发芽青又青了。他自己的吃穿花用,全靠卖文所得。他自刻两枚闲章,一枚刻的是“砚田地主”,一枚刻的是“笔耕农”。张团圆老人跟前夫生有一子,虽然乳名活驴,却是个二十四孝级的大孝子。活驴死后留下二孙,黄鼠狼下老鼠,一窝不如一窝,二孙不是衣冠禽兽,也枉披了一张人皮。大孙子全家蜂拥而入县城,收破烂拾垃圾发了大财,买了两套三居室的新楼单元房,早忘了生身之地的刘家锅伙,更忘了自己还有个高龄老祖母。二孙子和二孙媳,夜晚在河滩的丛林深处,架起几座帐篷,柴油机发电,聚赌嫖宿,更是财源茂盛,滔滔不绝,源源不断。然而,富而不孝,两个贼子不但不肯赡养奶奶老人家,而且以老祖母跟刘二皇叔相好的陈年旧事为借口,推卸责任,为自己遮羞。狗嫌儿不想惹气伤神,也不跟他们争吵诉讼,完整彻底地把张团圆老人包揽下来。为了名正言顺,他竟快刀斩乱麻,采取引起舆论大哗的惊人之举,为他祖父的木主和张团圆老人大办鬼婚,违反刘家的千年古训,在家谱的刘二皇叔名字旁边,添上二婚出身的继祖母张团圆老人。他这个封建迷信活动,使他失去一次出国访问公费旅行的机会,但是大大提高了他当选村长、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和县人大代表的得票率。万事孝当先,老百姓认死理儿,狗嫌儿意外获得巨大的政治效益。张团圆老人的二孙子媳妇,是孙小(饣果)子的女儿。土改中孙小(饣果)子跟傻男人离婚,拣到筐里就是菜,匆匆忙忙嫁给一个赌鬼二流子,刚分得三间房五亩地,不到一年就输了个精光。吃不饱穿不暖,接二连三生孩子。后来赌鬼把孙小(饣果)子折钱押了注,打开宝盒直了眼,片刻之间就把孙小(饣果)子白送给赢家。孙小(饣果)子被赢家带走,又生了三男四女,日子过得很紧。孙大裤裆死后,她跟丈夫接管了孙家(饣果)子铺。十年内乱割尾巴,(饣果)子铺关了张,孙小(饣果)子的后夫冻饿而死,她又重投旧主,跟赌鬼前夫破镜重圆。赌鬼前夫和一个女儿拉起一支造反团,浑水摸鱼形同抢匪。一场大武斗,赌鬼前夫丧命,女儿被对立面的敢死队长俘虏,在河滩的茂草丛中采花折柳,两派实行了大联合,两人结成了造反夫妻。这位敢死队长,便是张团圆老人的二孙子。这一对造反夫妻富甲全村,不但不赡养张圆圆老人,也不赡养孙小(饣果)子。孙小(饣果)子生儿育女十三人,没有一人管她饭。年过八旬,又抱起花子瓤,拄着打狗棒,叫街喊巷,沿门乞讨。张团圆老人有了名份也不愿住在刘家的柳篱小院,她说那本是狗嫌儿亲奶奶的住处,占人家的窝寝食不安。老人叫狗嫌儿给她搭一座窝棚,睡在窝棚里能梦见刘二皇叔常来相会。这时,村里正动工给孤寡老人修建幸福院,又称托老所。托老所划分三大类:县级以上,国家拨款,叫福利院。县级以下的乡、镇、集体投资,叫敬老院。基层兴办的便是幸福院。狗嫌儿文化高,思路宽,点子多。他想起颐和园里西太后的那座乐寿堂,便给刘家锅伙的幸福院命名为乐寿园。入园的老人不仅是五保户,也可自费人园,自开伙食,张团圆老人便由狗嫌儿全部供养,一个人住里外两间房。老人没有受不了的苦,却有享不了的福。她爱吃粗粮青菜,不喜欢鸡鸭鱼肉。有一回老人正吃野菜团子,碰巧孙子前来看她,狗嫌儿一见就跳起来,说:“奶奶,您活过了百岁,也别骄傲自满;比起彭祖麻姑,您不过是襁褓女婴。赶彭超麻,您不能缺乏营养。”老人大为不快,瞪眼道:“谁说我营养不够?吃完野菜团子,我还要喝马家王八精(马家军鳖精)哩!”狗嫌儿不想多费唾沫,转身就走。村里新开了个五星饭馆(不是五星级饭馆),他点了几个冷荤热炒肉菜,四两进口泰国米饭,嘱咐掌柜,赶快打发经过美容包装的服务小姐,给张圆圆老人送去。老人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不能不硬着头皮吃下这些高营养的饭菜。老人用过野菜团子午餐,正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喝下马家王八精,忽听门外有人哀号讨饭,声音凄绝。开门一看,竟是孙小(饣果)子。“表姑,赏我一口剩饭吧!”“我刚吃的野菜团子,还剩下半个。”“呸!我不吃旧社会的猪狗食。”“那就喝一大碗王八精。”“天下哪有那么多王八?”恰好,五星饭馆服务员小姐拎着红漆描金食盒,风摆杨柳走来,老远就笑嘻嘻喊:“老祖宗,您那孙子村长,给您买了一桌满汉全席,我一路飞奔给您送来。”老人生了气,骂道:“这个败家子!我早吃饱了。”“活该我享这个口福!孙小(饣果)子不等张团圆老人吩咐,抢步上前为表姑代劳。形势大好,大好形势。一个老乞婆孙小(饣果)子给大好形势抹黑,无损于形势大好的一根汗毛。1995年4月红帽子楼
狼 烟
狼烟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他们吸了两锅辛辣的旱烟,脱下脚上的洒鞋,垫在脑后,当做枕头,在柳荫下横躺竖卧,一会儿便扯起鼾声。两位大学生从颐和园正门,也就是从东宫门进入园内,又从仁寿殿绕到高耸着戏楼的德和园,路过临湖的宜芙馆、玉润堂、乐寿堂等处,从邀月门踏上长廊。盛夏,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正是全年最秀丽宜人的时节。但是,由于局势紧张,游人稀少,冷冷清清,只有有钱的达官贵人,寓居这里避暑消夏,有闲的红男绿女,逍遥此处谈情说爱。这两位大学生,不像是有钱的人,也不像是有闲的人。他们虽然在长廊上漫步,却并不观赏枋梁上的油饰彩画,甚至不向昆明湖上的旖旎风光投去一瞥。他们走得虽然不急,但是步子很大,虽然装出悠闲神气,但是却看得出心不在焉,只想一步跨到长廊的尽头。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一里半,共分二百七十三间,中间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东段有一道短廊伸向湖岸,衔接着对鸥舫,西段有一道短廊伸向湖岸,衔接着鱼藻轩。鱼藻轩北面又有一段短廊,连接着八面三层的山色湖光共一楼。长廊两侧古柏夹道,花木繁荫,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蜿蜒曲折,穿花透树;在长廊的每根枋梁上,画工们用他们那支生花妙笔,绘制了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彩画,有西湖风景,有山水人物,有花卉翎毛,共计一万四千多幅,将长廊装饰成五彩缤纷的画廊,真像一道九天落地的彩虹。两位大学生终于走到长廊西端的石丈亭,他们没有在石舫停步,从清遥亭向北,穿过听鹂馆外茂密的翠竹,踱过劳桥,沿迎旭楼下的幽静石路,来到湖滨船坞。在售票亭买了船票,他们走出栅栏门,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