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命根子-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阶,春华们和往常一样准备送我一程的时候,远处泥巴大道上好像是母亲在往这边赶的身影,我驻着脚步。
“怎么了?”春华回头问道。
“好像是我妈来了。”我迟疑着说。
“这么远看不清。”春华转身望望。
“看样子嘛!”马华不以为然地说完,笑起来。
我跃跃欲试,想脱离他们向疑似母亲的来人跑去。
“保守我们的秘密!”春华看清了我的动态,压低声音说:
“不送你了。”起步往回走:
“我们走啦!”即是对家华、马华发指令,又算是对我打招呼。
与他同步,只是更急切一些,我头不回地迎着母亲跑起来。。。。。。
西下的夕阳又红又大,为什么傍晚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太阳大呢?我问小姐姐和母亲的时候,小姐姐说不知道,母亲说几千年前的孔圣人也没有回答孩童向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结果提出来的问题,被另一个疑问给代替了,直到批林批孔时。。。。。。
人回家、鸟归巢,我耳边响着风声,一脚高一脚低地跑啊跑啊;头顶上、蔚蓝天空中,归巢的鸟儿一群过后,又是一群,叽叽喳喳地一高一低地飞过,有些落到了隐盖老街的树丛中,有些向更远的方向、它们的家飞去。
第一七三章
母亲在急骤地往我这边走,可没有走多远,在昨天和我进入老街西南树丛小道的附近停住了,站在那里望候着我。离母亲约二十米左右、能清楚地看到她呆望着我的脸时,我缓跑两小步,停了下来。
好静,只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我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神,下意思地东张西望,树丛中有点乌蒙蒙地,林中鸟儿急骤的叽叽喳喳声音显得格外刺耳,也许它们在交流白日里觅食的心得、奇闻,但我却不知道对母亲说什么。
母亲好像与平日里不一样嘛,她什么也没有说,迟疑了一下,平静地向走过来;我脸转向一边,用眼睛的余光看着母亲、识别着方位,警惕地慢慢地向前挪着步子,随时准备着拔腿跑,躲过她伸出来扭我耳朵的手。。。。。。
越来越近,越来越感觉到一种宽大、包容、怜爱扑向我的心田。说实在的,现在也不能用准确的词句来表达当时的那种感觉。
她微欠身抓住我肩上的书包,轻缓地从我的肩上取下来,背在自己的肩上,转动一下身子,紧挨着我,随着我的步频慢慢地走着。我微低着头看着她移动的双脚,默默地走了一会,来到公路上的时候,才偷偷地斜着头向上看她的脸,眼光碰到了她向下安祥地看着我的目光,我即刻侧头避向一边。
母亲的右手搭到了我的右肩上,轻轻地抚弄,就是那种即非打、也不是抚摸的说不清的动作,让一股回归、安全、被安慰的感觉从我心中升起,好温暖。
“我看到了。”母亲轻声,自语道:
“你的同学在送你。”
“你感觉到我要去武汉照顾慧慧了,就不想依靠妈妈了?” 她在说自己的感觉,不是要问什么,话语中没有一丝要我回答、说明什么的意思。
“我看着你跑过来,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没有饿着。”
“男人要志在四方,吃百家饭,读万卷书。”好像在鼓励我:
“以后还要行万里路,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人。”
我越听越糊涂,母亲怎么能一下子用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语气,说着一些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东西,神智都被她说晕了,现在想起来,好像有一种被当成大人,平等的主体看待,而她却变成了一个大朋友,不再象揽掖着我的母亲了。
直到走过供销社西头的砖头拱桥,看到房门口盼望着我们回家的弟弟,我的神志好像才清醒过来,丢下依然还要说莫名其妙话语的母亲,甩开膀子跑了过去,身心一片轻松,好像获得了解放一样呢。哈哈!
第一七四章
风俗、传统或文化,可能是一些深藏到了潜意思里、很稳固,不加分析评判就会自然起指导行为作用的东西;更可能是DNA使然,民族性的共有基因特征吧。在我们中国啊,吃、喝是非常重要的,按我写到此时的流行词汇,称之为“酒文化、吃文化”吧?一节一吃,大节大吃,小节小吃;来客人吃、送客人吃、喜事吃、丧事吃。“儿啊,娘没有让你吃过一顿饱饭啦!”、“娘啊,你总是将好吃的腾让给我们啦!”在我小时见到的哭丧场面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哭语,心中总是在悲恸之时留下少有空隙犯滴咕,现在有些明白了:可能是吃文化潜入到冥文化之中的一部分吧。
否则,党性也不至于压不住吃喝之风了,哈哈!否则我也不至于会听到三十多岁的成年人如下这样的对话了:
“元旦节吃什么?”
“哈哈,不吃什么。”
“为什么呢?”
“没有为什么?”
“不是每一个节都有一个吃法吗?”
听时觉得好笑,想来却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呢,如果耶稣出生在中国,元旦应该有得一吃了吧?
桌上多了两个菜:蒋场干子炒肉、盐菜炒鸡蛋,我和弟弟还另加了两块两分米见方、薄薄的蒋场干子。太好吃了,当肚子吃得圆鼓鼓的时候,我越来越感觉到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心里开始发慌。
“我呢?”当母亲亲近地靠近我,躬着身子,专注地瞧着我作作业的时候,我心里几乎是完全明白了她的心意,头不抬,冷不丁地问了一句。
“男孩子长大了就要以读书为主。”母亲的声音很平和。
也许母亲很早之前就有了安排,但我浑然不知,到了完全明了的时刻,上述两句对话其实也已经多余,我可能表现出了一种看似泰然处之的态度,其实整个身心都很木然,机械地做着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油灯中灯蕊上的火苗闪忽着,我瞟了一眼油灯,发现昨晚还有点发黑的玻璃灯罩,被擦得锃亮,下意思地扭头瞄了一眼母亲。
“灯罩是你擦的?”我感觉到,被看者在明知故问弟弟。
“都擦了!”弟弟急切地,用邀功的语气说完,倏地从我对面的椅子上滑下来,我迷迷惑惑抬头看着他一蹓烟地跑向后屋。
“你弟弟越来越懂事了吧?”母亲话中有话,我没有吭声。
“妈!你看这盏灯!”我从看着作业本的眼睛余光中,看到弟弟将端来的,从武汉回来就没有用过,小姐姐和大姐后屋中的油灯端放在桌上,坐回自己的座位,两只小腿快乐地前后摆动着,不看也知道,他一副得意的模样。
“呵呵,你手那么小怎么擦的?”母亲变着法子在表扬弟弟。感觉到她别有用心,表扬着弟弟,鼓励着我什么似的。
“用口呵气,”他将小手捂成拳状,当成灯罩的小头,将拇指那头放在嘴边,另一只手堵住小指那头:
“呵!呵!”做出向灯罩中使劲呵气的样子。
“然后用筷子顶着抹布,擦啊擦!”他一边说着一边演示着,我不是没有这样做过,母亲也不是不知道。。。。。。
“什么事都要学会做,”母亲好像词不达意,话中有话:
“这样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就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灯蕊上的火苗忽闪得更加厉害,开始扯动,火苗慢慢向上扯,与灯蕊脱离,窜到灯罩的上面,一忽闪,又回归在灯蕊上面,一会又接着来一次。每重复一次,光线都会变暗一会。我知道接下来它可能就会熄灭了,驻上铅笔,平静地看着灯蕊,灯蕊的上部发黑,已经有好几个圆圆的红色疙瘩在火光中闪动。
“亮亮去把剪刀拿来。”母亲和弟弟也知道灯这样是什么原因。
从武汉回蒋场后,我已经注意到母亲将灯盏中的煤油换成了柴油,柴油是带红色的、煤油是清澈的,柴油比煤油便宜。。。。。。
火苗又离开灯蕊往上窜了,接着发出“碰!”的一声响,我知道红色的疙瘩炸了,屋中顿时黑洞洞一片。
“我点燃灯后你再出来,小心摔倒被剪刀扎着。”母亲在黑暗中对弟弟喊话,不过我总觉得她声音变调了,不象她原来那样急迫,也不带家长的权威了。她是变了,变想法了?原先我回家吃饭迟了,她也是训斥我,今天我没有回家吃饭,她好像希望我这样似的;下意思里,她是否也知道我的同学们密谋过在她去武汉后,我还会去同学家睡觉呢。我在黑暗中胡思乱想着,心中直打鼓,慌得很——她有这么厉害吗?以前她训斥我时说过:“你别不嗞声,你心里在想什么,别认为我不知道!”直感觉到有些事情太不可思议了,太奇妙,奇妙得有点让人害怕。。。。。。
“擦!”火柴划的声音响过,屋里有了点光亮,小弟从前屋冲了过来,母亲点燃小弟从小姐姐房间里端到桌子上的那一盏灯,房间更加亮堂起来,我注意到灯盏中盛的是煤油。
她站在我的对面小弟座过的椅子旁,接过小弟递给她的铁匠铺打制的剪刀,将点燃的油灯向我这边推近一些,拖过那盏熄灭的油灯。我接着做自己的作业,同时注意到她揭开灯罩,将灯蕊扭出铁制灯芯罩,剪去烧燋的灯蕊,修剪成一弦形冠。
“俊儿一个人在家读书吗?”在母亲为弟弟洗脚的时候,弟弟问母亲。
“他比你大。”母亲的语调和弟弟的语调不同,好像更是说给我听一般:
“你大姐回来后,我才会带着你走。”
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嘛,心里踏实了一些,泛起一丝丝的窃笑,也许想到了最差的境遇后,实情比想象得好一些就会感觉到庆幸吧。
第一七五章
我和好多孩子一样,在学校玩了一群小伙伴之后,用那时家长们的话来说,就开始有点儿野了,而用现在家长们的话说,可能会说成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或私人空间,总之,就是有那么一点儿**性了吧。孩童时期找到快乐比成年后找快乐容易得多,你不信可以看看我们现在学校里的孩子们,我为人父之后,在接小孩回家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想:背着那么沉重的书包,肩负着那么多重托,承载了那么多的希望,一个个居然还能活蹦乱跳,天真烂漫,快快乐乐的。
我越来越感觉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对家庭的心理依赖性就越来越少,那时小学生的学业比现在轻得多,玩得晚上躺在床上都觉得浑身发痛、发软,而不是象当今的孩童们被作业、补习压倒在床上,哈哈,我真的不知道当今的孩子们学的那些东东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北大、清华的天之娇子们学出了一个什么名堂来。。。。。。每天晚上母亲习惯性地将油灯扭小,点到我入睡后才扭灭,我在盼望新的一天早早到来的想法中很快就会入睡,夜里还会梦见白天快乐的学校生活。有时在梦中开心地笑着醒来,起身小便时,从母亲的动作、眼神、睡觉的样子感觉得到她依然醒着。
母亲不再象从前那么精力充沛,可能与她晚上总是彻夜不眠有关系吧,人不睡觉会怎么样呢,我当时是想过这个问题的,也想学学母亲,用一个晚上不睡觉试试看的,可不管我把眼皮睁得多开。。。。。。
母亲的脸上多了一些疲惫、忧虑,就连我习惯性抱着睡觉的腿,也没有以前那么有劲了,抱在怀中也感觉不到以前的那种安全感了,何许是因为我长大了一点?更可能是我入睡不再需要抱着母亲的腿?好像就在这短短的几天的时间里,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开始**于母亲;同时也能感觉到母亲似乎在有意鼓励我的这一倾向。
不仅于此,母亲好像还在有意疏远着小弟,我们俩小兄弟连得越来越紧密,他喜欢玩砣磥、铁环,好像比我更投入,说的、想的都是与我玩的东西有关的。在母亲离开我们去武汉的前两天的晚上,母亲将横在堂屋上方的发红的粗竹杆取了下来,一头架在北窗、另一头架在前房门口支起的三角竹支架上,缝换洗过的被子。
我和弟弟被挤到了前屋,在我做作业的时候,弟弟好像浑身不自在似地,凑到我跟前掂脚看我做了一会作业后,就感觉到他不是退到床上坐一会,就是跑去瞄瞄母亲缝被子,交替往返,有时口中还发出“嗯嗯”声,扭头瞟一下他那样子,好像还怪累似地。哈哈!
“这几天的晚上我总是动来动去,”听见母亲说话,我转过头看她抱着缝好的被子走了进来:“三十岁以前睡不醒,三十岁以后睡不着。”她自语着,将被子放到床,开始捡床:“今天你们俩睡一个被子。”
“是不是我前几天回到家问母亲说小孩子什么时候起不跟母亲一起睡觉,让母亲这样做了呢?”我转着头呆在那里,脑子里浮现出一些片断:
“杨俊!”母亲去接我回家的第二天早上上学,与“三华”一汇合,家华就嘻着脸、歪着头我问:
“你一定还在跟妈妈睡觉吧?”转向春华:“他不相信。”那样子就象他说的是千真万确一般。
我一愣,“和母亲睡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心里这样想,但没有说出口,就知脸有点红,感觉不太自在。
“我说对了吧?!”家华得意洋洋的。
“和母亲睡怎么了?”马华气短地应了一声。
“看来你现在也还在和妈睡!”家华身一转,向着马华,伸出手指,指指马华的鼻子:
“还没有发现你也是一个没有断奶的!”
“唰!”马华挥手刷到了家华来不及收回的手上:
“你才没有断奶呢!”
“呵呵!”家华急转身跑向前:
“今天我们要调查一下,看班里还有几个和妈睡一个被子的!”
说是要全面调查的,可调查起来不好开口的。。。。。。在好朋友中也是偷偷摸摸、小声地进行。结果是只有马华和我一样还和母亲睡,春华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就不和母亲睡了,智华说是上学后开始的,家华自己也只是从上学的前一年,还有几个同学,大差不差就这样。。。。。。
7岁意味着什么,最有影响的一句中国话可能是“男女7岁不同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与性有关吗?
不过同学们对此事关注的结果是让我感觉到了象我这么大还与母亲睡是一件抬不起头的事情了,心中怪怪地,但我一个人在一个**的房间中睡觉怕啊。。。。。。
“今天回家后就把被子拿到后房去自个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