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情仙使-第6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王的援军是昨晚到的,才安顿下来,就得到线报,说朝廷兵马和雷谷合兵一处,前来攻打大营,于是他们决定趁着对方不了解情况,主动出击一下。
  哪曾想,雷谷的人行事,实在肆无忌惮了一些,竟然直接动手了,郑王的军队在猝不及防之下,吃了点小亏。
  不过,野战能打成这样,郑王的军队已经可以满意了,主动出击之后,还撤得回来,又探知了雷谷的态度,真的很划得来。
  李永生并不满意这样的口供,他吩咐下去,要了解郑王派出援兵的原因——那厮难道真的想坚守希山吗?
  不过遗憾的是,下面的小兵,还真的不清楚这种级别的机密。
  倒是有人说,我们此番来援,只带了五天的口粮,也许王爷的意思……是让我们把大军接应回去?
  李永生哭笑不得地摇摇头,“拜托,他们只要能五天之内进入大营,粮食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这跟他们是否为了接应而来,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
  会推理肯定是好的,但是多少要靠谱一点,成不?
  就在他抱怨的时候,一名雷谷的司修过来汇报,“李大师,郑王府的人求见。”
  来的人是名中阶司修,见过礼之后,他不无愤懑地发问,“我此来,是想代表王爷问一句,堂堂雷谷,何时跟朝廷勾结起来了,李大师你是否想过,消息一旦传开,后果会如何?”
  李永生怪怪地看他一眼,很无语地摸一摸额头,“你觉得……你有资格这么跟我说话?”
  “抱歉,”中阶司修硬邦邦地吐出两个字。
  但是从他的表情里,实在看不出任何抱歉的意思,“我是代表王爷而来的,阁下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违反了中土的共识和规矩,王爷需要您一个解释。”
  “郑王豢养揶教妖人,也严重违反了中土的共识和规矩,他也欠雷谷一个解释,”李永生待理不待理地回答,“他不给我解释,我为什么要给他解释?”
  中阶司修硬邦邦地回答,“王爷有苦衷,这个解释,我是给不出来的。”
  “给不出来就滚蛋,”李永生一摆手,毫不客气地发话,“做不了郑王的主,却来找我要解释……呵呵,你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中阶司修下巴微扬,寸步不让地盯着对方,“不管怎么说,王爷可以说是无心之失,而阁下所作所为,却是有目共睹,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无心……李大师真的不想解释什么?”
  “他有苦衷,我当然也有,”李永生轻描淡写地回答,“还是那句话,你不配知道。”
  中阶司修面无表情地发问,“李大师,你真的不考虑后果?”
  “看在你是传话人的份上,我饶你一命,”李永生又是一摆手,不耐烦之色溢于言表,“你大可以宣传出去,看我怕是不怕……好走不送。”
  “最后一个问题,”中阶司修顽强地盯着对方,“我们若是让出希山县,王府和雷谷的恩怨,是不是可以就此了结?”
  “你想都不要想,”李永生很干脆地回答,“我再次重申一下要求……郑王若是想了结此事,亲自去雷谷做出解释!”
  “李大师你这么固执,令我们真的很难做,”中阶司修还在喋喋不休,“王爷本来很愿意成为您的朋友。”
  这话里隐含着威胁,不过李永生是真的不想再听了,他一摆手,“来人,将这厮押出去,胆敢反抗的话,格杀勿论。”
  两名司修走过来,将此人押走,这位兀自挣扎着发问,“李大师,我们现在撤出希山,相互不伤和气,您看如何?”
  李永生看着他,淡淡地发话,“你已经问过最后一个问题了,敢再多说一个字,我就将你吊死在营门!”
  送走不速之客之后,李永生想一想,拿起传音海螺来,“夏真人,严密监视对方的行踪,感觉他们要逃跑了。”
  “你那里去了使者?”夏真人的反应倒是够快,不过他马上就掀开了底牌,“我这里也来了使者……他们想撤出希山,我没有同意。”
  “哦?”李永生来了点兴趣,“你不是很想收复希山的吗,为什么不同意?”
  传音海螺的另一边沉默良久,才传来两个字,“粮食!”
  毫无疑问,郑王是想撤出希山了,他派来的援军,十有八九是负责接应的——极有可能接应的还是粮草。
  可是现在,朝廷的军队,已经公然和雷谷联手了,这种情况下,夏真人当然不想轻易放对方离开——没了粮草,他收复希山,其实是背上了沉重的负担,那么多希山人正饿着肚子。
  不过,李永生和夏真人还是小看了对方的决心,次日凌晨寅正时分,大营的东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一队队军士走了出来。
  东门这里,并没有朝廷和义军的军营,但是这里的探子何止百人?义军有一支百人的马队,除了刺探军情,还负责狙杀信使等任务。
  见到一队一队的军士悄然无声走出来,探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出示警焰火,同时打马逃开,跑得远远的,再继续观察。
  希山守军这次离开,是相当地直接,一点都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事实上他们也隐瞒不了,四万多人的大行动,指望对方全是睁眼瞎,那也不现实。
  他们之所以选择寅正时分出营,只是想打个时间差,迟滞对方的追击——这大半夜的,士兵们都睡了,等他们起身,再整理好军队,差不多也就天亮了,想追击就要花点时间了。
  大营的行动,确实是有点出人意料,不过既然李永生和夏真人猜到了对方的行动,做一些准备是必然的。
  有五千的朝廷官军和一万五千人的义军,都是集中在操场上,不但排好了队形,更是怀抱兵器和衣而卧,站起身来就能追击。
  接到消息之后,李永生血奴带着这两万人追了上去,夏真人仔细分辨一下,发现周边并没有潜伏的敌人,嘱托副将看护好营寨之后,也带着千人的骑兵,衔尾直追。
  在距离东营门十余里的地方,追兵被对方殿后的部队阻住了。
  按说殿后的军队应该是精锐,不过郑王的军队,怎么说呢?打仗真的太油滑了,这一万殿后的军队并不死拼,而是且战且退,以空间换取时间。
  追兵一阵猛攻,缠住了殿后的军队,看看暂时吃不下来,于是分出去一万人追击大部队。
  大部队带着辎重,走得并不快,又追了七八里,万余追兵就追上了三万人的主力。
  郑王军队带队的真人扭头看一看,发现离开大营才刚过二十里,忍不住勃然大怒,“我留下了希山县和一座大营,你们居然还要穷追不舍,实在是欺人太甚!”
  此刻,正好夏真人急匆匆赶了上来,闻言大喊,“留下粮食,放你们离开!”


第九百八十五章 各打各的
  发生在希山大营以东二十余里处的战斗,真切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穷寇莫追”。
  众所周知,郑王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地稀松,但是这三万人对着一万追兵,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走得慢不说,在发现追兵之后,早早地摆出了防御阵势。
  追兵连续冲击了好几次,都没有对防御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倒是郑王的军队大喊,“雷谷的人勾连朝廷,罪莫大焉。”
  这喊声多少有点动摇军心,尤其是那些义军,心中更是难免忐忑,雷谷虽然握有大义,但是这么一个罪名扣下来,对方也握了大义在手。
  义军多半都是乡镇的黎庶,消息不算灵光,可是道宫干涉红尘事的后果,他们是听说过的。
  连续冲击几次之后未果,不光义军们有点不安,就连夏真人也忍不住出声,“永生,你营地里的其他义军,能赶过来支援吗?”
  连上他带的一千人,朝廷军队一共有六千追兵,那他的营地里也就只剩六千人了,最少最少,也要留下两千兵驻守,能继续赶来的不过是四千人。
  而李永生的营地里,尚有三万人在,还有老海头坐镇,不过令人郁闷的是,这三万义军没怎么受到过训练,围城可以,守营也可以,但是分出一半来追击,同时还要守营,这就难了。
  训练过的军士,和没训练过的,真的不一样。
  而且,此番守军主力撤退,也只离开四万人,大营里差不多还留下了三万人。
  这三万看守营地的士兵,有一万是桐河和永安人,这个可以不算在内,但是剩下的近两万人,不但可以守卫营地,也能随时主动出击。
  这才是郑王军队的算计,打不赢你?我们就分兵,看那七拼八凑的所谓义军,如何能适应这种乱战场面。
  若是能真的废了义军的用处,朝廷军队那点人,真的就不算什么了。
  李永生闻言,也是有点头大,他深知自己下面的义军是什么成色,面对这种乱糟糟的局面,他着实有点不喜,这让他感觉似乎有点失控。
  而郑王的军队,对打乱仗却是极为在行,继续这么发展下去,只会给郑王的军队制造更多的机会。
  乌合之众和训练有素,差别就在这里了,郑王的军队虽说比较垃圾,但是人家的体系是完整的,伍长、什长、都头、兵马使、指挥使这一系列的体系是健全的。
  有健全的指挥,才能多点开花,支持好几个战场作战,义军在这一点上就差远了。
  事实上,因为大家彼此之间配合得不多,一旦遇到事情,谁该听谁的,这都有得争。
  这些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令李永生更担心的,到现在为止,对方所有的飞舟和一半的战车,根本踪迹绝无,他忍不住要琢磨一下:对方把这些东西藏到哪里了?
  夏真人也知道他的为难,见他不回答,于是轻声叹口气,“算了,我先召四千军士来援,你那边再出一万人就行了,走得慢一点,严防对方偷袭。”
  李永生想一想,最终还是摇摇头,“算了,还是先拼这里,保持对大营的威慑……借我五百骑兵,我去绕到前方,拦住对方的去路。”
  这么点人数还要分兵?夏真人都不知道该说对方什么了,你这是不懂军事呢,还是真正的狂妄?
  然而,他想了想,还真是借了五百骑兵出去,前方的防御太密集,骑兵冲阵等于是送死,目前也就是起个策应和游击的作用,少五百人不打紧。
  事实证明,夏真人还真是小看了李永生的军事素养,撇开仙使大人在上界的经历不谈,只说他在柔然和伊万打了将近一年的仗,就战场的嗅觉而言,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现在被围住的三万敌军,防守是相对比较严密,但是这么一来,就丧失了机动性,只能被动挨打,所以李永生认为,自己不需要带多少人,只须带上部分机动力量,做出堵住对方去路的行为,就可以逼迫对方,不敢随便改变战术。
  总之,就是死死地缠住对方的主力,不令他们逃脱。
  他带到前方的骑兵,总共也不足八百人,但是看到这一支骑兵出现的方位,对方马上就派出了两千骑兵上前驱逐。
  这就对了!李永生并不跟这些骑兵缠斗,远远地绕着圈子。
  而对方虽然人数多,却明显是忌惮雷谷一方的高端战力,不敢分兵,也不敢离主力太远——背靠主力,起码可以得到远程武器的支援。
  战局发展到中午,双方的统帅都很不满意,夏真人见到强攻的损失很大,少不得又同传音海螺联系李永生,“你确定了能来多少援兵吗?”
  “我在前方试探了一下,认为援兵不来也没什么,”李永生笑着回应。
  他已经有了腹案,所以回答得异常轻松,“只要能缠住这三万人,慢慢地解决掉那殿后的伊万人,至于驻扎在营地的队伍……可以做出攻击军营的姿态。”
  “攻击军营?”夏真人先是愕然,然后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也是,咱们死死地缠住他们,你的人再拖住军营里的人,接下来就是水磨功夫了。”
  义军的最大问题,是调度和指挥不灵,应变能力极差,不过用心围攻大营的话,却能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就算攻不下,守住营地总是没问题。
  而军营的守军受到牵制,肯定不能再去操心逃跑的主力了。
  如此一来,在目前的战场上,就是李永生一方的一万四千人,缠住三万敌人。
  等到另一万追兵将殿后的敌军击溃,然后汇合过来,就是两万四千人合围三万人。
  就算殿后的敌军也靠拢向主力,到最后也不过是两万四千人和四万人的决战。
  其实李永生的思路很简单,发现敌人舍不得扔掉坛坛罐罐之后,他就迅速做出了决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只要你不轻身逃跑,我就有留下你的把握。
  战局发展到这一刻,这里的主力纠缠,就算不得重点了,义军尝试攻打军营,也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那一万追兵,要尽快解决一万殿后的敌军。
  但是郑王的军队也打出了性子,十分的难缠,一时间,战事成胶着状态。
  到了未时,郑王一方接到大营被攻的消息,顿时明白了对手的算计。
  于是他们在战斗间歇,遣人大声喊话,“李永生,你勾结朝廷的事情,我们已经飞报郑王,此刻收手还来得及,否则待其他三大宫出面,问罪于玄女宫,你就追悔莫及了!”
  李永生长笑一声,“勾结朝廷?玄女宫勾结朝廷?哈哈,你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对方又大声喊话,“既然没有勾结朝廷,你为何阻我们的归程?”
  这是郑王的人第二次这么问了,他们实在想不通,雷谷在其他县,手段尚算温和,为何来了希山之后,就大打出手,还是配合了朝廷军方。
  其实这里面的因素相当多,李永生也早就准备好了理由,此前他不向使者解释,一来是嫌对方身份低微,态度也不端正,二来就是不让对方摸清自己底牌,推算出自己要采取的行动。
  但是现在,他再不解释的话,就要影响己方军心了,于是他大声回答,“你们向希山的黎庶打粮,剥夺了百姓的最后一口吃食,致使生灵涂炭,饿殍遍野,我雷谷怎么能不过问?”
  好了,这次他不说邪教妖人了,直接拿打粮说事。
  道宫不干涉红尘事,但是发生了大面积灾难的话,道宫也是有资格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