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拥囊酃饷ⅲ颜鲇钪嬲找猛魍吡痢

    盘古老祖见状,心中兴奋不已,他的两双手急忙合在一起,双目紧闭,似乎在祷告一般;口中咒语阵阵,唱得甚是好听。

    此时此刻,神斧和神凿正在全身震动,并发出“嗡嗡”的震鸣,如狂风暴雨之声。

    当盘古老祖唱罢,双目圆瞪,向神斧和神凿一指,它们猛地飞起,带着一道道金光,恰似闪电一般劈向了天地相连之处。

    每次神凿落点时,金星纷纷乱舞,尘埃四处飞扬,轰鸣之声震耳欲聋……

    盘古老祖神于天,圣于地,当最后一丝天地连接之处被劈开之后,盘古老祖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从此青气上浮而成天,渐渐形成九重,尘埃下落而成地,逐步分为十八层,冰水相融汇成海洋。

    不过,那时的天没有这么蔚蓝,地上没有青山绿水,海洋没有定向,常常四处泛滥,时时怒海狂涛。

    且说,天地日月、山川江河同时开就,整个世间却是一片凄凉,寸草皆无,荒芜生息。

    由于劈凿的参差不齐,天缺东少西。时隔数年之后,突然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云雾合闭,天昏地暗,天下倾,地上浮,形成万物合闭之势,眼看劈开不久的天地,面临复闭之险。

    老祖见状岂肯甘心,急忙立于天地之间,用上方双手奋力撑住天倾之处,这才避免了这场开而复合之灾。

    虽说暂时保住了天地不能合闭,但盘古老祖却夹在了中间不能抽身,他心中明白,倘若有半点疏忽或松懈,顷刻之间天就会塌下来,自己历尽千辛万苦开创的世界,就会毁于一旦,以致前功尽弃。

    可总是这么支撑着也不是个办法,必须寻找一物替代支撑方可脱身。

    盘古老祖环视了四周,突然眼前一亮,那凸起的高山和巨大的石块,不正好能解自己眼下之困!

    他喜出望外,便忙用下方双手一点一点开始搬山运石。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盘古老祖终于垒成了一座擎天柱,把自己替换下来,从而奠定了当今乾坤,后来这座“擎天柱”被人们叫做“不周山”,这名字就是不周全之意。

    当时过多年之后,轩辕黄帝升仙,而共工与颛顼为争夺天下君位大动干戈,共工大败退隐幽冥谷,途中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导致擎天柱被毁,骤然引起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之险,天空露出了许多窟窿,害的女娲娘娘炼就五彩石补天,前前后后一算,整整用了一百三十年才把天修补完整。此是后话。

    且说,自从盘古老祖在混元体内长成,一生献于开天辟地之伟业,待宏愿事成,他却入列仙班,并将身躯溶化于天地之间,深得后人们的称颂、崇敬、供奉、祭拜。

    却说,就在盘古老祖把天地劈开时的那一瞬间,一团团混元之气飞腾而出,并渐渐凝结成真元气团,再经数千年的变化,修炼了许多圣骨仙胎,这就是最早显现的各路神仙的元体;有的投胎转世做了一代人间圣贤,也有的则成为法力无边的神祇、天将或者圣灵至尊等等。

    这些元气真团在转变过程中只分早晚而已。最早显现的有女娲娘娘、太元玉女和九天玄女圣母等,她们均出自这些元气真团之内。

    就女娲与九天玄女而言,二位娘娘修炼长成之后,都具备了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功力,同时结拜为姐妹,并成为当时执掌仙界与神界的两位圣母圣尊。

    单说三月十五日,正是女娲娘娘亲临凡间之时。只见她身罗轻纱,足踏祥云,轻轻落地。

    在她身后跟着一对仙童,二位仙童本是女娲娘娘的义子和义女,男童名曰:金童;女童名曰:玉女。

    当她们缓缓落在了荒野之上,女娲娘娘望着无边无沿的凄凉世界,悲恻之情骤然而生。

    按当时世间,乾坤初定,万物皆无,只有尘沙纷飞,混浊一片。

    女祸看罢紧锁眉头,自语道:“这般荒芜,怎像真正世界?”

    她转身对仙童们说道:“孩儿们,取神笔来。”二位仙童听到母亲吩咐,忙取来笔墨。

    女娲娘娘手握神笔思索片刻后,速速画就了一幅《江山社稷图》,然后抛向空中。顿时,风停气清,尘埃落定,世间清晰可辨,旷野、山峦、河川历历在目,宛如换了天地一般。

    金童和玉女见状,蹦蹦跳跳地来到女娲跟前,兴奋地齐声贺道:“母亲真乃法力无边,竟能改天换地。”

    娘娘望着这对可爱的孩儿,慈爱地笑道:“你俩别急,以后世间会更加美好,到那时你们愿不愿意留在世间?”

    金童不懂其中之意,问道:“我们为什么不回仙庭?在这里干什么?”

    娘娘眉头微皱释道:“童儿,如今乾坤初定,本该是高兴之事。不过,你等切记:天地是万物之母,人类则是万物之灵。”她向四下指了指继续言道:“此番景象,寥无生息,若总是渺无人烟,哪像个完整世界。”

    金童又问道:“既是如此,我等又能奈何?”

    娘娘冲金童微微一笑,耐心说道:“傻孩子,可做之事还有很多,尔等到时便知。”

    对于母亲的话,金童半知半解,并不懂得真正含义。他带有埋怨的口气自言自语道:“盘古老祖真是的,既然开辟了天地,却不修得完整,只顾自己清闲……”

    “你且住口!女娲娘娘听见金童之言,勃然大怒,历声喝道:“你这孩儿好不懂事!岂敢怪怨老祖?老祖若有偷闲之心,岂能有这般天地?又何来我仙界立足之地?”

    金童见母亲这回真生气了,连忙跪下释道:“母亲息怒,孩儿之言绝无怪怨老祖之意,只是一时心急说说而已,孩儿知错了。”

    自从这两位仙童认母以来,从未见过母亲对他们发那么大火,更没听过母亲对其这般训斥。

    金童似觉委屈,不禁几滴泪珠掉落下来。

    娘娘见状,不免心疼,怒火即消,口气缓和地嘱咐道:“从今往后,不许再对老祖无礼。”

    金童连忙应道:“孩儿记住了。”

    女娲娘娘满意的点了点头,伸手把金童和玉女轻轻揽在怀里,并慈爱地抚梳着他俩的头,向金童言道:“童儿,老袓对你何等偏爱,你到他那里玩耍,经常弄坯他的宝物,每当我决意要惩罚你时,可他总是庇护于你。”

    讲到此,娘娘笑着摇摇头说道:“这个老祖啊,有时也真气人。不过,你等切记,如今他年龄已高,也该让他清闲清闲了。以后回了仙庭,你们要常去看看他,逗他开心,但不可辱他名声。”

    二位仙童点点头,同声答道:“孩儿谨遵母命。”玉女问道:“母亲,我们现在做甚?”

    女娲娘娘轻轻推开他俩,站起身来望着那荒凉的原野,说道:“这世间非得有了人类,才算真正奠定了乾坤。”

    玉女又问道:“世间又如何出现人类呢?”

    女娲听到玉女问话,微微一笑,她胸有成竹地对儿女们说道:“孩儿们,切莫着急,为娘自有道理。”正是:

    老祖机智历艰辛,

    开天辟地定乾坤。

    仙骨圣胎出元气,

    妙手画就锦绣芬。

 第五回,女娲黄土造人形

    说话,女娲娘娘向金童和玉女两位仙童道明了奠定乾坤之根理,二位仙童这才明白母亲为何带他们来到凡间。他俩听到母亲吩咐,让其搬土运水,无须多问母亲要做什么,只道是必有用处。

    二仙童收了往日的贪玩之心,比平时更加勤快、听话,渴了喝口水,热了擦把汗,但从不叫苦叫累,整天忙忙碌碌、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劳动着。

    起初,女娲娘娘亲自下手和泥,并抟弄黄土精心制捏泥人,但后来日子久了,这样一个个做起来又觉得实在太繁忙和费劲,于是女娲便在泥中放条绳子,并用力抽打泥巴,就这样做成了很多泥人。

    后人们认为,女娲娘娘亲手抟捏出来的泥人便是世上的富贵之人,而用绳子抽打出来的泥人则是世上的贫贱平庸之人。

    总之,终于有一天,女娲娘娘把玉女和金童叫到跟前,用手指着满地的泥人说道“孩儿们,我们终于做完了这些泥人,待这些泥人长成之后,便是未来的人类之祖,从今以后,这世间也就终于有了人类,再也不像现在这么寂寥凄凉。”

    二仙童听了母亲之言,定睛观看,不约而同地惊呼道:“啊!这就是人类呀?”他俩对视一下,齐声大笑。

    女娲娘娘却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们别小看这些泥人现在这般模样,待他们长成以后,便可能言善动,进而还会繁衍生息,养育子孙,以至代代延续。所以,你们今天看到的这些泥人们,就是以后的人类祖先,你们一定要谨慎看护,切不可让他们受到伤害,更不能藐视他们。”

    二仙童自知母亲之言俱是实情,因母亲从来不与他俩戏言,母亲无论做任何事,包括说的每一句话,必然有一定的道理,他俩都坚信不疑。

    刚才听到娘娘吩咐,二仙童同声应道:“孩儿知道了,请母亲放心。”说完,他俩又一同打量这些泥人,可越看越觉得好玩。金童指着其中一个泥人对玉女笑道:“快看,这个人长得真像你,瞧这鼻子,这眼睛……嘻嘻……”玉女同样也指着金童笑道:“才和你一个样呢。呆头呆脑的,你就像那个……哈哈哈……”

    他俩嘻戏说笑着,却引得女娲娘娘忍俊不禁,她面带微笑,望着这两个天真活泼而又可爱的孩子,心中充满着惬意之感。

    且说,日子总是过得挺快,女娲娘娘掐指一算,转眼却到了她该回仙宫的时候了。

    想到此事,娘娘的心里骤然泛起了一道道涟漪。因为,她若回了仙宫,两个孩儿必须留在凡间照顾和看护这些泥人,使其长成并繁衍后代乃至以后的教化、生老病死、世间轮回等等,都少不了这两个童儿地帮助和呵护,所以,从今以后,她与儿女们就必定要分开了。

    今天她有心想把回宫的事告知两个孩儿,却又见他俩玩得那么开心,不忍扫兴而难以启齿。这也难怪,自从二位仙童认母以来,一直陪伴在娘娘身边,实在没有离开过左右,而如今,乍一想到就要离别了,娘娘心中不免又生起一阵阵悲切之情。事与愿违,情非得已。

    且说,女娲娘娘望了望天空,时辰不早了。于是,她横了横心把一双儿女唤到了身边。

    二仙童见娘娘面带忧郁之色,想必母亲定是心情不悦。

    他俩喃喃地问道:“母亲,唤孩儿有何事情?”

    女娲娘娘稳定了一下情绪,对他俩说道:“为娘在凡间的日期已满,今日必须得回仙宫。不过,你俩还需暂时留下来照看这些泥人,等到他们长成之后,为娘自然会派人来接你们。你俩的责任重大,务必小心看护和照料他们,不得有误。”

    这突如其来得变故,使二仙童的头上如同重重挨了一棒。

    自从他俩元气凝成,经娘娘点化而成仙,并拜师认母,多少年来,他俩一时一刻也没离开过母亲,任由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施泼,娘娘却从不责备;听母亲教诲,娘娘向他们讲解天理和道理;母亲带他们四处游玩,当娘娘忙于三界之事,也少不了带他俩云游在天地之间。

    此时,母亲却撇下他们独自返回仙宫,怎能不叫二位孩童心生悲情?他俩跪在母亲跟前,咽喉哽噎,禁不住簌簌泪下。

    玉女急切地问道:“母亲因何非要今日离我们而去?”

    只这一问,着实动了娘娘的心,她的泪水顿时充满眼眶。她仰起头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稍候,才语气缓慢的对二位仙童言道:“孩子们,你们有所不知,当今宇宙,混沌初开,乾坤刚定,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今日之别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轻轻擦拭了一下泪水,继续讲道:“此乃天意,谁敢违之?为母此番下界实为世间创造苍生。将来三界十方便有了天、地、人、神、鬼这五仙之后,会有优有劣,有善有恶,又如何共生共存、祥和共处?这是个很深又很棘手的问题,若不极早做好准备,一但闹将起来,必定祸乱三界,以至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为娘必须尽快返回仙庭,尚有诸多宝物待我寻育和点化,日后也好让它们造化和辅助三界,时时助恶扬善,平定天下。”

    金童问道:“待泥人长成之后,咱们一起返回仙庭岂不更好?”

    娘娘耐心地向他解释道:“这寻育宝物之事刻不容缓,倘若耽搁了时辰,只恐会误大事。可是,这些泥人长成,还需许多时日,故此才把你俩留在凡间照顾他们,直到他们能言善动、自食其力,以至能繁衍生息和延续后代,之后我等所做之事才算大功告成。”

    金童闻听此言,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母亲,您几时能来探望我们?”

    “为母也不情愿离开你们。”女娲娘娘手指泥人向二仙童言道:“你们看,虽说这些泥人已经造就,但他们必须受天地之灵,阴阳之气,日月之精,再经五行数劫,方能成为能说会道、有血有肉的凡间人物。到那时,为母自会差人接你们回宫,再不然,我会亲临凡间寻找你们。所以,你俩务必要看护和照料好他们,万不可粗心大意。”

    二仙童止住哭泣齐声答道:“请母亲尽管放心,我们决不会辜负母亲之嘱托。”

    女娲听了此话,心里自是宽慰,同时脸上也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玉女说道:“万望母亲多多保重,孩儿只盼母亲早日来接我们。”

    女娲娘娘将二位仙童揽在怀里,轻轻说道:“孩子们,盼望这些泥人早日长成血肉之躯,我们方能早日团聚。”

    说到此,娘娘用手指了指空旷的原野说道:“如今世间这般光景,实在令人叹惜。待我回了仙庭之后,会差百草和百花两个徒儿一同下界,并协助你们共同繁茂世界。不过,到了那个时候,虽说世界焕然一新,但人兽畜禽不可同语,我还会派你们的彩云师妹和碧霞师弟也一同下界,让他们分放百兽和百禽并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