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帝指着三生石问道:“这块三生石用来干什么的?是什么意思呢?”

    牛头解释道:“三生石是专来用做记录人的前世、今生以及后世所做的善恶、功过之事。”

    黄帝点点头,此时,他才彻底明白了,原来这黄泉路上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和说道。

    且听,这黄泉路上有《劝善歌》这样唱道:

    黄泉路上忘川河,血流汹涌似滂沱,

    一架东西奈何桥,铜蛇铁狗桥下卧;

    孟婆汤下泯前尘,三生石上记善恶,

    劝人为善多积德,死后不至受折磨。

    今生一去不复返,来世轮回无所得,

    善恶到时终须报,吉凶祸福有因果。

    劝君为善莫为恶,黄泉路上有善歌。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为恶之人早清醒,不然还要下油锅,下油锅……

    且说,黄帝随牛头马面二位使者边走边谈,不觉来到了一座“乡台”之上。

    原来,人在到达阎王殿之前,必先经过两座“乡台”,第一座叫做“望乡台”,其意是让亡魂由此回首再看看自己在人世间生活和成长的热土,同时想想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

    当黄帝站在“望乡台”上,回头望着刚刚离别的人世,心情颇为感慨,他长舒一口气言道:“在此别去,我皆无憾事,唯愿天下永久康平。”

    他昂首阔步下了“望乡台”。他由牛头马面引路,又来到了另一座名叫“忘乡台”,此台便是人间亡魂忘记前世的界台。

    前方通向幽冥世界,一片黑暗。在通常情况下,过了“忘乡台”就是司曹判官之处,尔后才可以见到殿内阎罗。

    可是,黄帝这次却被二位使者直接带到了阎罗面前,十殿阎王转轮一见黄帝到来,赶紧上前施礼言道:“小神转轮拜见国君。”

    黄帝一见阎王冲他嘻皮笑脸,皱着眉头沉颜说道:“阎王殿下,何必行此大礼?如今我已是你殿内幽魂了,哪里来的什么国君!”

    转轮闻言苦笑一声道:“请国君莫要怪怨,小神也是奉命行事。昨日玉帝差人传了圣旨,命小神差人去请国君,单等国君到了,便与小神一同去上凌霄宝殿面见玉帝陛下。”

    黄帝听得明白,稍作休息,又由转轮阎罗陪同,出了地府,一路向天庭飘来。

 第三十九回 共工闹丧引祸端(二)

    且说,黄帝与转轮阎王到了南天门,守门力士问道:“何人擅自到此?”

    转轮道:“我乃十殿阎罗,今奉陛下之旨,请人间国君到凌霄见驾。”

    黄巾大士一听岂敢阻拦,于是,二人进了南天门,不多时便到了凌霄大殿之外。

    值殿官向内通禀,稍后,传唤官高声叫道:“玉帝有旨,宣轩辕、转轮一同觐见!”

    二人奉旨进殿,一同拜道:“参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玉帝道:“二卿平身。”

    “谢陛下。”“轩辕,你在阳间寿满,朕特命转轮邀你来天庭候旨。如今,这九重天帝均已就位,只有六重中天一直空缺,现在凡间之事已了,你即可就位于冲霄宝座,不得有误。”

    黄帝闻言,困惑不解,却又不易追问,他看看转轮,又看看文武两班,感到十分茫然。

    文武仙臣见他这般形态,也觉得十分尴尬。

    这时,天相太白金星手捧玉旨,立于阶台之上高声宣读道:“陛下有旨!轩辕听封!”

    轩辕及百官仙臣一齐跪下。只听太白金星唱道:“陛下恩准,今日特封公孙轩辕为六重中天大帝,即日登典冲霄殿。钦此!”

    “臣多谢陛下隆恩!”黄帝起身接了玉旨,两班仙臣纷纷向他道贺。

    玉帝下了阶池,吩咐道:“此番由天相陪同轩辕赶往冲霄殿,登典仪式可由天相主持办理。”

    太白金星拱手应道:“微臣遵旨。”

    玉帝走到黄帝跟前,对他说道:“冲霄殿内已经布置好了一切,就等你登典就位了。女娲娘娘、玄女圣母,还有金母和各位天帝早就在那里等着祝贺于你。朕今日身体欠佳,诸事由天相代劳,请速速上任去吧。”

    且说,轩辕领了玉旨,谢过天恩,由太白金星陪同赶往六重中天冲霄殿内上任。

    轩辕初来天界,对此间诸事一无所知,事到如今,他即将成为六重中天天帝了,可他对此却不甚了解。于是他向太白金星询问道:“请问天相,我只知道天有九重,这六重中天是何道理?”

    太白金星笑道:“你乃是中天大帝,小臣应尊称一声陛下,陛下既知天有九重,自然也就知道天有一、二、三重和六重直至九重天了。九重天,顾名思义,天共分为九层,各层中天皆有宫殿,宫殿内均有一位天帝主宰。”

    黄帝问道:“这九重天想必就有九位天帝了?”

    太白金星答道:“然也。在这九位天帝当中,除了四御和九天玄女圣母之外,还有三位天帝,等陛下到了冲霄殿自然就会知晓了。”

    的确,太白金星所言不假,在九重天内各有一位天帝掌管,这九位天帝分别是:

    一重天,云霄宫,地皇中天大帝燧人氏在此。

    二重天,碧霄宫,东方太昊大帝伏羲氏在此。

    三重天,青霄宫,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勾陈在此。

    四重天,永霄宫,承天效法后土皇帝祇在此。

    五重天,紫霄宫,西部中天大帝神农氏在此。

    六重天,冲霄殿,中部中天太皇大帝轩辕氏在此。

    七重天,玉霄殿,中天北极天帝紫微大帝在此。

    八重天,九霄殿,太上无极开天圣母九天玄女在此。

    实际上“女娲宫”也在这八重中天之内,女娲娘娘就安居在此。

    若问这八重天内为何建造了“九霄殿”?只因当初天界由九天玄女代行掌管,女娲与九天玄女二位娘娘早有打算,单等混元金斗生灵出世后,让其登基做了玉皇大帝。

    从此天庭便由玉帝掌管并处理天界诸事,在九重天内建造了天宫和凌霄殿,吴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就在这九重天凌霄殿内,成为至高无上的天界主宰,所辖三界十方及宇宙万物,被尊为最高神祇。

    最初九天玄玄女执掌天界时,却在八重天内建造了九霄殿,她与女娲娘娘一同安居在八重中天之内。这九重天各有名称:一重云霄,二重碧霄,三重青霄,四重永霄,五重紫霄,六重冲霄,七重玉霄,八重九霄,九重凌霄。

    再说,轩辕大帝跟随天相太白金星来到六重中天,他们刚在冲霄殿外站定,便听见殿内热闹非常:张灯结彩,鼓乐喧阗,好一片欢悦气氛;

    内侍官早己捧出金炉,摆放好了香案,专候轩辕焚香祭祀。

    四位仙妃手持宫扇,立于宝座两边,等待着轩辕大帝就位于中帝宝座之上。

    各路正神同来道贺,王母娘娘,女娲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以及各位天帝均己在此等候,全都是神仙头面人物,其场面之大可想而知。

    轩辕戴上帝冠,换上天帝朝服,由太白金星陪同,来到众神面前,天相向他一一介绍了各位天神、天帝,并与各位互致礼仪,然后坐在中帝宝座之上,太白金星宣唱了玉帝敕封玉旨,并为轩辕举行大帝冕旒之礼。

    礼毕,当下鼓乐齐鸣,把酒欢歌,少不了庆贺一番。

    从此,这位人间的公孙轩辕黄帝,就在这六重中部中天冲霄殿内做了太皇大帝。

    到此为止,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这两位圣君国主相继升天归入了仙班,这就意味着炎黄时代的结束。

    正是这二位圣君,开创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史;

    天底下所有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们都不会忘记:根源在华夏,故乡在中国,祖宗是炎黄!

    然而,自从炎黄升仙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就连那些能知前因后果、能掐会算的神仙们也并不知道,尘世间正包藏着一场惊天动地的祸事……

    再说,就在那天黄帝病危之时,颛顼和风后让众人全部散去,由他二人守护在黄帝病榻前。

    这么安排,却引起了一个人的疑心和不满,这人正是大将共工,他听见颛顼和风后让众人离去,十分不快,他面带怒色斜视了颛顼一眼,便一甩长袖愤然走开了。

    共工本是紫微大帝麾下一员武将,深得大帝宠爱与器重。

    当年炎黄大战蚩尤,他奉大帝之命下界辅助炎黄平定天下。

    自那时候起,他战蚩尤,除蛇妖,降黑龙,斗阎王,平南夷……的确立下了诸多功劳,深得黄帝与众人赏识和敬重。

    然而,他性情暴烈,心胸狭窄,不善言语,爱生闷气,人们从没见过他的笑容是什么样子,许多人不敢接近他,对他是敬而远之。

    依他看来,国君眼下病情十分危机,就连神医巫彭都说“无可救药”了,这使得他越发心情不畅,他知道,国君在临终前,对天下诸事必有一番安排。

    虽说国君曾安排颛顼代管天下诸事,但是此事并未定论,以后谁会成为天下君主,还有待商榷。

    按他之意,无论是功过曲直,还是论资比武,这天下理应由他掌管才对,却为何单单举荐了乳臭未干的颛顼?这里边必有蹊跷。

    他本想等黄帝清醒之后,再详细询问此事,谁知颛顼和风后二人一唱一和,让大家散去,他俩留下来守护,使共工有口难言,不得不离开。

    那天,他心情沉闷的回到家中,刚一进门,儿子句龙便迎上前去开口问道:“父亲,国君病况如何?”

    共工看了儿子一眼,没有回答,他紧锁眉头迈步进了屋里。

    儿子句龙见父亲一脸不悦之色,知道国君病情不妙,可他按纳不住急切的心情,又冲父亲问道:“父亲,国君到底怎样了?”

    可共工仍未回答。

    “父亲!”句龙急得有些声音大了。

    共工本来就心情不爽,又听见儿子地叫声,一时间怒从中来,他回头冲句龙大声喝问道:“你吼什么?一个小小顽童何须多问?”

    句龙不服地说道:“父亲,孩儿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了,人情世故我也知道不少了。对于国君病危,孩儿知道父亲心中不悦,可天底下凡是得知此消息的百姓们,有谁不担心?又有谁不悲痛呢?”

    共工闻听儿子此番言语,他吃惊地上下打量了儿子一番,仿佛不认得儿子一般。

    往日只会嘻戏玩耍的孩童,今日居然讲出这番道理,真不相信站在他面前的竟是自己的儿子。

    他忽然意识到:儿子句龙真的长大成人了。

    这下倒使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他觉得儿子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他却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拍了拍儿子肩膀,叹息道:“我儿不知,此次国君恐怕在劫……”

    他哭丧着脸没把话说完。可句龙好像被电击似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走到庭院,张开双臂仰天喊道:“苍天无眼哪!这等圣君国主,为何还要索他性命?应该让他长留世间!以后谁能造福黎民?谁能抚慰苍生?苍天啊!你睁眼看看天下百姓吧!”

    句龙哭诉真是撕心裂肺,就连共工听了都忍不住声泪俱下,父子二人抱头痛哭一场。

    稍后,句龙不经意地问道:“父亲,以后这天下诸事有何打算?”

    儿子的问话,使共工顿感心头泛堵。

    他目视前方,似自言自语的说道:“自从我下界辅助国君以来,屡建奇功,论文治天下,某也许稍逊国君;论武治天下,可以说谁能敌某?降妖除魔、平定天下,哪一桩、哪一回不是我孔壬在先?现如今竟把天下交予了颛顼这个娃娃掌管,某却落了个一无所得!某实在不服也!”

 第三十九回 共工闹丧引祸端(三)

    且说,句龙望着父亲愤怒的表情,非常可怕,他总算明白了父亲今日为何动怒。

    于是他上前劝道:“父亲请息怒,此事依孩儿看,国君将天下交予颛顼,自然有其道理,况且孩儿听说颛顼年龄不大,但神智聪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能奇才。孩儿还听说,炎君临终前亦曾有此举荐,想必是二位圣君不谋而合,共认颛顼可依也。颛顼若成为天下之君,相信他一定不会辜负二位圣君之信任,更不会让世间百姓所失望。”

    句龙哪里懂得父亲的心思?他这番话,使共工胸中荡漾起一层层的狂涛怒浪,几乎就要冲毁堤坝,四溢澎湃。

    可他竭力抑制了愤怒和不快,儿子毕竟是一个涉世不深、不懂世事的孩子,他瞪了句龙一眼说道:“孺子之见!颛顼有何德能可坐天下之君位?哼!”道罢,甩长袖进屋去了。

    “父亲……”句龙深知父亲的秉性,无奈地长叹一声说道:“唉,这该如何是好……”

    且说,次日清晨,天未发亮,人们还在熟睡之时,共工便起身出了家门,他正想替换看护黄帝的颛顼和风后。

    当他行至黄帝病房不远处,便听见人声嘈杂,熙熙攘攘,并见人们脚步匆匆、出出进进,乱作一团。

    他本以为人们乱哄哄不知事理,可转念一想不由得大吃一惊,脱口叫道:“唉呀,不好!”

    他三步并作两步,急速奔入屋内,定睛一看,只见颛顼、风后、力牧、大鸿等几位重臣,正扶住黄帝病榻上低声哭泣。

    原来国君已魂归仙班了,就连部将常先也赶了回来为国君奔丧,只有他来得稍晚了些。

    此时,共工欲哭无泪,只是瞪大眼睛直勾勾地望轩辕国君的遗容,他向颛顼大声问道:“国君何时去的?”

    颛顼回答道:“你来晚了一步,国君刚刚走了。”

    共工又问道:“国君临终前,为何不派人唤我回来?”

    颛顼和风后早就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于是,颛顼看了一眼共工,便非常平和地讲道:“情况突变,还未来得及通知大家,国君就……”

    共工抚摸着黄帝仙体放声哭道:“国君!我来晚了,为何不等我再见您一面?”

    此时的共工悲愤交加,哭诉不止,他好像有许多话要对黄帝讲,心中的委屈、哀怨、遗憾乃至于悔恨一时间交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