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娲闻此大怒,她指着卫仲喝道:“大胆卫仲!你还敢狡辩,我来问你,你知不知道这方人们何等富足?富足得简直不知礼耻了,竟然把心都变得十分可恶了!”

    娘娘一气下把今天遇见的事情向卫仲详细叙述了一遍。

    卫仲听了甚感惊讶,只道自己是好心办坏事,自以为向民众发放了财物,就是为民造福,就是替苍天行善,就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因此忘记了与此同时还要净化人们心灵的责任。

    娘娘问道:“你身为财物之神,只把财物发放在了这里,你知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百姓们过着何等的清贫生活?”

    卫仲跪在地上,无言以对。

    女娲道:“作为财神,首先要放眼天下,而你却安居此处,居然不顾及其他地方民众缺衣少食的生活,这又何止是玩忽职守?你在这里分放财物过盛,使得这方人们不懂惜粮怜物,恶陋百出,甚至滋生出罪恶言行。而这方民众统称你为‘大善家’处处奉你香火,为此你却沾沾自喜,这难道还不是沽名钓誉?”

    女娲一番话,将卫仲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跪在地上连连哀求道:“娘娘息怒,小神知罪了,万望圣母法外开恩,小神定会改过,请娘娘开恩。”

    此时,女娲颇为慨叹。她转身对面门外,仰望浩浩当空,对身后的卫仲说道:“你起来搭话。”

    卫仲谢恩。女娲问道:“你来凡间多少年了?”

    卫仲道:“小神来凡间已经百余年了。”

    “让你来凡间做甚?”

    “这……”卫仲知道这是娘娘明知故问,他小心谨慎地回答,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忽。

    他又岂敢再诿卸过错?忙应声答道:“玉帝与圣母差小神下界分化财物,以助轩辕定帮安国之需。”

    女娲撇嘴冷笑一声说道:“难得你还记得清楚。当初我向陛下荐举你掌管财物,实指望你能扶济天下芸芸众生,以帮助轩辕富民安帮。那时候我生怕你负了天恩,临行前我再三告诫于你,身兼财神之职,切不可心存私欲与贪念,否则必遭天谴。据我所知,这里民众全都信奉于你,家家户户有你的香火,因此你才选择了此处安身。可是,其他地方的民众却知你甚少,自然供奉你的香火也就寥寥无几了,所以你便弃而不顾,对于他们的疾苦与贫寒,你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谁知你这般自私自利,只图安逸名声,不思进取,罔顾大局,可又怎能担当得了这财神之职?你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卫仲闻此“扑通”一声跪地求道:“小神知罪,请圣母给小神一次改过之机,小神定能痛改前非,请圣母开恩。”

    卫仲头若捣蒜连声哀求,使女娲甚觉为难,竟也一时无了主张。

    稍后,女娲说道:“今日我念你初犯,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但你必须立刻纠正前过,这次暂时保留你的神职与仙籍,以观后效,望你今后好自为之。”

    卫仲如释重负,连连道谢,卫仲道:“圣尊教诲,卫仲铭记于心,请圣母观其后果。”

    “但愿你能吸取教训。”女娲叮嘱道:“你将这里事情办妥之后,可速回天庭复命。希望你能把握好这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再不可辜负了天恩。”

    卫仲拜道:“多谢圣母隆恩,卫仲决不敢妄为……”卫仲跪谢天恩,却听不见回音,当他抬头观看时,女娲娘娘已不知去向。

    他站起身来心有余悸的坐着沉思半晌,这才闷闷不乐地回到屋里,自己悄悄打点行装去了。

    且说,卫仲在多日之后,他遵照女娲娘娘之命,在此处减财减物,教化民众,好一阵忙碌。

    然而,按卫仲本意并不想减少过度,避免这里的百姓再度过上清贫生活,可是,他又不敢违背了圣母娘娘的旨意,他教人们一并耕种五谷杂粮,并在小麦种子上做了些手脚。

    小麦原来每叶一穗减少到了每株一穗,可他却让其根部能滋生出三至五株籽头来,这样一来也能让人们多收些小麦。

    虽说小麦减产了,但要加上杂粮也足够让这里的人们填饱肚子了。

    他这一做法仍惧怕被上苍知道,从而降罪于他,不敢在此久留,便悄然离去。

    这里的百姓怎知这些?他们见田间麦子减穗减产,非常着急,便纷纷来找卫仲询问个究竟,谁知卫仲早已不知去向。

    只在店铺的墙壁上隐隐约约留有一些字迹,上面写道:得罪上苍,众生难安,改恶从善,能度此关。

    众人恍然大悟,他们认定卫仲绝非凡人,所以后来人们尊奉卫仲为当时的世间“财神”,家家户户请他牌位,供奉其香火,以求保佑财源滚滚。

    卫仲所做所为怎能瞒过上苍?他的做法正合了天意,女娲娘娘也甚觉满意,那天她悄然离开卫仲住处,一直暗中观察卫仲地举动,待她觉得十分满意之后,她才放心地离开冀州来到了豫州。

    若问她缘何要来豫州?这几日,她经常掐指算来,确定金童和玉女这双儿女就在豫州境内。

    自从金童和玉女出世认母以来,他们一直跟随母亲奔波在天地之间,那次他们与母亲一别已有千年有余,他们在凡间看护泥人,后来做了人间的护魂使者,又几经轮回,如今他们竟各奔东西互不相识,就连女娲娘娘也恐怕不认得这双儿女现在的样子了。

    女娲也只算出他们现在投身于豫州境内,却不知他们确切之居所,无奈,只有来此慢慢找寻,她依旧一边沿街行乞一边巡视人间。

    这日,她正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忽见前面聚集了一大帮人群,她凑过来向人打听道:“此处发生了何事?”

    人们见是位老乞婆,有人故意拿她开心,取笑她问道:“你也想算算命运?此人真是神算,能知前生后世,你快叫他算算,看看你来世是否还做讨饭的?哈哈哈哈……”人们一阵哄笑。

    女娲并未理会这些人的无礼,她挤进人群去定睛一看,不由得她心里大吃一惊,使她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冷气。正是:

    慈母乔装观乾坤,

    为寻儿女几度春,

    渴望亲人早相聚,

    今番一见欲惊魂。

 第四十四回 乔装改扮寻儿女(一)

    女娲娘娘挤进了人群一看,只见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年轻男子坐在人群中间,正为一位老妇人说卦算命,那年轻人说道:“依卦象看,你儿子近日恐怕会有血光之灾,万不可出门,在家中每日必须要上三柱香火,求得大神保佑,一连七七四十九天方可逃过此劫。”

    老妇人连忙谢道:“多谢神仙指点,多谢多谢。”

    老妇人走后,紧接着又有一位中年男人上前求卦。

    这时,女娲娘娘甚感新奇,她蹲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暗中观察,她想试试这位年轻人到底有无真的本事。

    但见年轻人仔细端详了这位中年男子一番,对其言道:“从你面相上看,父母健在,可妻已命归,你有三男二女甚是孝顺,晚年必有大福可享,不知道我说得正确与否?”

    谁知,那中年男子瞪大眼睛十分惊讶,连连点头说道:“真神也!准、准!真是佩服。”

    女娲娘娘也暗地里为中年人相卜算来,正如这年轻人所说,果真无误。

    她又观察了十几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俱都为他们一一卜算,居然个个分毫不差,而且十分精准。女娲暗暗为年轻人叫奇,看此人年纪不大道行不浅,颇有一些本事,但不知他有哪位高人指点?又出自何人门下?还是哪路神仙下凡?

    于是,女娲娘娘施展出浑身解术,双目紧闭,她要查看一下此人的前世根源。

    只见女娲娘娘突然睁大眼睛,死死盯着年轻人,心里异常激动,但她当着众人的面,却不敢露出半点破绽,只能在心里暗暗叫道:“金童吾儿,为娘可把你找到了。”

    此时此刻,这位神仙至尊、圣母娘娘的两眼充满着泪水,多少年的期待,多少年的思念,多少年的盼望……一齐涌上了心头。

    且说,天色渐渐的黑了下来,人们也渐渐地散去。

    年轻人刚想回家,女娲却道:“年轻人慢走,麻烦你给我卜上一卦。”

    年轻人一见不禁一愣,细观老太太面部竟无卦象。

    他因此不敢妄言,便摇头说道:“老人家,您看天色已晚我要回家了,请去别处算卜吧。”

    女娲知他缘由,故意哭诉道:“嫌我人老了,不愿为我算卜,我真是命苦也。”

    年轻人见状赶紧释道:“老人家且莫伤心,我绝非嫌你人老,实话对你说,我功夫尚浅,实在看不出你老面相,甚是惭愧,务请老人家见谅。”

    女娲闻听,心里十分宽慰,觉得金童这孩子依然是这么诚实。

    于是她摆了摆手说道:“年轻人,既然你不愿透我面相,那么我为你卜算一卦如何?”

    年轻人一听觉得新鲜,他替人卜卦算命以来,从未有人为自己算卜过,眼前这位老人甚是古怪,不知她的来历和底细,她既出此言,一定是位非凡之辈。

    但他刚想坐下来试试老乞婆的能耐,忽听一位老妇人喊道:“引儿!天色已晚,赶快回家去吧!”

    年轻人听到叫声,忙又回身收拾东西,并对女娲说道:“老人家实在对不起,我娘唤我回家,改天必当请教,见谅,见谅。”

    道罢,收拾完东西,他对那老妇人笑道:“娘,咱们回家吧。”

    他手扶母亲,娘俩说笑着高高兴兴地向自家走去。

    女娲娘娘望着母子二人亲亲热热回家了,一时间好一阵辛酸,分明是自己的金童,而今却成了人家的儿子,眼下母子终于重逢,却又不能相认,怎不叫她感到失落与悲伤。

    她当然不甘心错过这次母子团聚的机会,更不甘心从此失去了自己的金童,她多么想让儿子甜甜地叫一声“娘亲”。

    她下意识地迈步尾随引儿母子进了自家院落。

    此时,天色暗淡下来,她望了望四下无人,便闪身进得院内,悄然来到窗台下侧耳细听。

    只听老妇人道:“引儿,劳累一天了,快洗手用饭吧。”

    “娘,你也吃吧。”引儿道:“我今天遇见了一件奇怪的事。”

    母亲问道:“又有何等怪事?快给娘听听。”

    引儿道:“今日遇见了一位行乞的老太太,她居然面无卦象,这事怪不怪?”

    母亲言道:“这倒也奇怪,一般常人绝不可能会面无卦象。”

    引儿又道:“只道我功夫浅薄,不能为她算卜也就罢了,谁知她却不依不饶,非要给我算上一卦,要不是娘叫我回家,我真想试试她的本事。”

    母亲闻听愤然说道:“依我看,八成又是那姚家女儿暗地里捣鬼,定是她找人捉弄于你。”

    引儿一边吃着饭,思考片刻说道:“别说,这姚家女儿已有多日不曾见她了,不知她在干什么?我看这次并非是她找人捣乱,这位乞婆确实面相非常。”

    引儿母亲唠唠叨叨地说道:“若不是她又是何人?平常人岂无面相?除非她不是凡人……”

    说到此,母亲忽然又惊呼道:“着哇!会不会是哪位神仙下凡想试探于你?一定是!这可怎么得了哇。”

    引儿对母亲说道:“娘,休要担心,也许是由于天黑,我没太留意,或许是没看清楚而已。无须害怕,她若真是神仙下凡,我与她无冤无仇,她怎会无缘无故加害于我?”

    母亲想想说道:“这倒也是。不过,咱还是尽量躲着点为好,倘若她真是神仙,咱可惹不起,万一得罪了她,那可不得了。”

    引儿笑道:“神仙更能辨别是非曲直。明日我定去会会她。”

    屋内母子谈话,屋外的女娲娘娘听得真真切切,她心中暗道:“这小子的脾气仍然这么倔强,丝毫未改。”

    女娲从引儿母子的对话中得知还有位姚家女儿,但不知此女底细,引儿他们为何对她耿耿于怀?不知所以,她听到这里,便隐身退去,单等明天再静观其变。

    次日,女娲决意寻机向引儿道明一切,也好母子早日相认。

    早饭后,引儿从家里出来,女娲刚想上去搭话,就见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男人朝引儿嘻皮笑脸地问道:“引儿老弟又上街卜卦呀?今日可否给老兄算算?看我几时能交上桃花运呢?”

    引儿也不理他,只顾向前走去。那男人仍是死皮赖脸地紧随其后,并一句一个“老弟”,显得十分亲热。

    引儿瞟了他一眼,见他脸上有伤,顺便问道:“你又去做何坏事?脸上被何物所伤?”

    那男人用手捂住脸上伤处,嘻嘻一笑说道:“没事,没事,嘻嘻……”

    这男人到底是谁?此人名启善,虽然名字叫善,但他心底却十分阴恶,在此地是出了名的泼皮无赖。他今年三十有二,尚未娶妻,家里有位将近六旬的老母,还有一位已为**的妹妹,其父前年去世,按照习俗今年仍是守孝之年。

    他人到而立却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而且喜欢到处沾花惹草,无恶不做。

    人们见了他就会自动躲开,不敢招惹于他。

    说来也怪,就是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狂徒,他唯独对引儿俯首帖耳,毕恭毕敬,非常信服,每次见了引儿总是嘻皮笑脸地点头哈腰,宛若一条家犬见了主人摇头摆尾想讨主人欢心。

    可想而知,有这么一个人在引儿身边,谁还敢过来卜卦?

    引儿见状指了指周围的人群说道:“你若在此,谁还敢来?你快走开,免得耽误我正事。”

    启善被引儿轰走后,人们立即围了过来,直把引儿围得水泄不通。

    女娲娘娘从远处看见这些,便向一人打听道:“请问,这个引儿有何本事?众人为何这么信服于他?”

    那人打量女娲一番,反问道:“老人家哪里人氏?缘何在此行乞?”

    女娲道:“我乃青州人氏,因家乡遭灾,一路讨饭到了这里,几天来一直见人们纷纷都找引儿问事卜卦,觉得新奇才有一问。”

    那人道:“引儿这孩子十分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